062章 前沿方案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余乐成溪 本章:062章 前沿方案

    领导们陷入了沉思,刚刚燃起的热情似乎冷却了不少。

    航空工业局的一位副局长皱起了眉头:

    “陈总工的意思是,单纯换发升级,费效比不高,而且还得不到苏联老大哥的帮助?”

    “可以这么理解。”

    陈天宇点头

    “我们当然可以独立完成,但周期、成本以及最终的性能提升幅度,都需要仔细权衡。”

    空军的一位将领显得有些不甘心:

    “难道说,这款新型教练攻击机,就到此为止,没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了?”

    他的语气中明显带着一丝焦虑和对更强装备的急迫渴望。

    “我还是认为,在现有基础上放大设计,增加武器挂点,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

    另一位航空工业局的老工程师坚持自己的看法。

    “毕竟底子是好的,我们自己投入一些力量,总比从零开始强。”

    “但是,如果提升不明显,只是聊胜于无,那我们投入的资源和时间,是否值得?”

    立刻有人反驳。

    会议室内的讨论再次激烈起来。

    有的领导认可陈天宇的分析,认为与其投入巨大精力去进行一项提升有限的改进,不如将资源用在更具前瞻性的项目上。

    而另一些领导,则依旧倾向于在成熟平台上进行渐进式改良,认为这样风险更小,也更容易在短期内看到成果。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讨论似乎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一直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的段局长,目光再次落在了陈天宇身上。

    他想起陈天宇去莫斯科之前,就提到过的三角翼方案。

    “天宇同志,”段局长开口,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

    “我记得你前段时间汇报,现在已经和米高扬设计局展开‘三角翼’气动布局方案的前期理论研究和风洞试验。

    这个‘三角翼’,如果用于飞机设计,能否满足我们对更高飞行速度和更大载弹量的需求呢?”

    段局长的问话,一下子就吸引了在场空军领导们的注意力。

    他们之前对这个名词只是略有耳闻,此刻,被段局长这么一提,他们的好奇心和对新技术的期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对啊!三角翼!”

    一位空军首长眼睛一亮,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

    “陈总工,这个三角翼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

    其他几位空军将领也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

    “各位首长,三角翼气动布局方案,确实是我们目前与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的专家们共同探索的一个前沿技术领域。”

    说到这儿,陈天宇走到会议室前方的黑板旁,拿起粉笔,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简洁的三角形机翼轮廓。

    “顾名思义,三角翼就是指机翼的平面形状近似于一个等腰三角形。”

    陈天宇指着黑板上的草图解释道:

    “这种翼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可以在保持相对较小翼展的情况下,获得非常可观的机翼面积。”

    他停顿了一下,让大家消化这个概念,然后继续说道:

    “更大的机翼面积意味着在相同的起飞重量下,翼面载荷可以做得更低,这有利于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盘旋机动性。

    同时,宽大的翼根也为起落架的收放、燃油的储存以及武器弹药的挂载,提供了更为充裕的空间。

    理论上,采用三角翼布局的飞机,有潜力实现比常规布局飞机更大的载弹量。”

    听到“更大的载弹量”,空军领导们的眼睛更亮了,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倾。

    陈天宇微微一笑,继续深入阐述:

    “不仅如此,三角翼通常具有很大的后掠角,这使得它在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能够有效降低激波阻力,非常适合实现高速乃至超音速飞行。”

    说到这儿,他加重了语气。

    “根据我们目前收集到的风洞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虽然相关的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验证,但一个基本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未来的高速战斗机,特别是追求两倍音速以上飞行能力的战斗机,三角翼将是最有潜力的气动布局选择之一!”

    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超音速!这在1950年的华夏,对于绝大多数航空从业者和军方领导而言,还是一个遥远而令人神往的词汇。

    他们虽然知道国外已经在进行相关的研究,但从未想过华夏也能如此迅速地接触到这个领域的前沿。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一位头发花白的空军老首长忍不住赞叹道:

    “如果真能实现超音速,那我们空军的战斗力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总工,照你这么说,这个三角翼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啊!”

    一位性格急躁的空军领导兴奋地说道:

    “速度快,载弹量大,这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对地攻击机吗?

    我看,咱们现在这款中级教练攻击机就先用着,下一款对地攻击机,就必须是这个三角翼布局的!”

    “对!就搞三角翼!”

    另一位领导立刻附和道,语气斩钉截铁。

    “时不我待啊,同志们!

    朝鲜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空中支援,我们就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那位急切的领导更是迫不及待地追问:

    “陈总工,那这种三角翼飞机,我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够研发出来?

    能不能像这款中级教练攻击机一样,也用差不多的时间就搞定?

    如果能尽快装备部队,说不定……说不定还能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作用!”

    他这话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又热烈了几分。

    面对空军领导们如此急迫的要求,陈天宇深知必须泼冷水了。

    他举起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各位首长,大家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对于尽快提升我们空军的装备水平,我也是同样急切。

    但是,三角翼气动布局毕竟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我们目前与苏方合作收集到的风洞试验数据,还主要集中在亚音速和跨音速阶段。

    这些数据虽然展现了三角翼的巨大潜力,但要真正支撑起一款成熟的、可用于实战的飞机设计,特别是超音速飞机设计,还远远不够。

    相关的气动理论、操纵稳定性、结构设计等方面,都还有大量的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和攻克。”

    陈天宇看着略显失望的空军领导们,进一步补充道:

    “按照我最初的设想,以及与苏联米高扬设计局阿尔乔姆总设计师和格列维奇副总设计师的初步沟通。

    我们计划在三角翼气动布局研究取得更扎实的成果之后,联合研制的是一款采用三角翼布局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这款多用途战斗机,其定位并非单纯的对地攻击机。

    而是希望能够兼顾高速截击、争夺制空权以及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和侦察任务。

    在动力系统方面,我们的初步设想是采用苏方正在研制的下一代涡喷发动机,也就是a-3发动机的缩小版a-5

    因此,即便我们的气动设计方案能够很快完成,也必须等待配套发动机的成熟和定型。

    从目前那边的研发进度来看,新发动机的动力水平达不到要求,暂时不能确认什么时候能完成研发。”

    陈天宇这番详尽的解释,如同兜头一盆冷水,让刚刚还热情高涨的空军领导们有些发懵。

    “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一位空军首长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还要等苏联人的新发动机?”

    他转向段局长和航空工业局的其他领导。

    “这个方案,我怎么没听说过?

    航空工业局的规划里,有这个正式立项的项目吗?”

    段局长略显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解释道:

    “这个……陈天宇同志提出的关于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的合作设想,主要是作为我们与苏方进行技术交流时,试探苏方技术合作深度和开放程度的一个……一个引子。

    考虑到技术难度和周期都比较大,所以当时并没有将其作为正式研制项目向空军同志们通报,只是在局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这下,空军的领导们更是一头雾水了。

    他们原本以为找到了解决对地攻击机问题的“灵丹妙药”,没想到绕了一圈,又出来一个听起来更遥远、更不确定的“多用途战斗机”。

    “陈总工,你说的这个‘多用途战斗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定位?

    它能干什么?和我们现在急需的对地攻击机,是一回事吗?”


如果您喜欢,请把《航空军工1950》,方便以后阅读航空军工1950062章 前沿方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航空军工1950062章 前沿方案并对航空军工1950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