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国沉吟片刻,随即说道:
“陈总工,中级教练攻击机项目既然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后续主要是落实生产和部队试用的事情。
你对这款飞机的贡献巨大,对它的性能特点也最为了解。
我想请你和我一同回国,我们一起向航空工业局和空军的领导同志们做一次详细的汇报,你看如何?”
陈天宇略作思索,发现自己现在确实可以放手一段时间。
中级教练攻击机的各项测试已经在按计划进行,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也基本齐备。
剩下的工作的无非是根据反馈,进行一些小修改之类,陆小鹏他们完全可以应对。
至于三角翼气动布局的前期探索,那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反复进行理论计算和风洞试验的基础研究项目。
目前还远未到具体飞行器设计的阶段,自己即便留在莫斯科,短期内也无法取得决定性突破。
“好,王武官,我跟您一起回去。”
陈天宇点头应允。
“正好我也需要向段局长和相关领导汇报一下三角翼研究的初步进展和下一步的设想。”
几天后,在华夏航空工业局的会议室内,航空工业局和空军的主要领导齐聚一堂。
段局长坐在主持位上,表情严肃中带着一丝期待。
几位身着空军制服的首长目光炯炯,显然也对这次汇报高度重视。
在会议开始后,段局长简单讲了几句,就先让王卫国这位见证者作开场汇报。
“各位首长,同志们!
我此次在莫斯科,有幸全程观摩了我们与苏方联合研制的新型中级教练攻击机的各项测试。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款飞机,在对地攻击测试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说到这儿,王卫国的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它的俯冲稳定性极佳,瞄准具视野开阔,攻击窗口期比伊尔-10更长,这意味着飞行员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精确瞄准。
实际打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火箭弹还是航炮,命中精度都非常高!”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聚精会神听讲的领导们,继续说道:
“速度方面,它比伊尔-10快了一大截,这意味着它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更强,能够更快地进入攻击阵位,也能够更快地脱离。
至于载弹量,经过我们的实际挂载测试,与伊尔-10攻击机基本相当,常用的炸弹、火箭弹都能挂载。”
“因此,我个人认为,这款新型教练攻击机,完全有能力替代现役的伊尔-10攻击机。
考虑到其教练机属性,我认为用这款飞机来替代伊尔10,有助于降低空军的军费支出和培训成本!”
王卫国掷地有声地总结道,眉宇间洋溢着对这款飞机的强烈信心。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空军的几位领导交换着眼神,显然对王卫国的评价非常动心。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空军虽然英勇,但空对地攻击手段匮乏。
伊尔-10虽然性能不错,却因为经费有限,无法装备太多。
空对地火力不足,一直是他们心中的痛。
待议论声稍歇,王卫国话锋一转,补充道:
“当然,作为一款主要定位于教练,兼顾攻击的机型,如果以纯粹攻击机的标准来衡量,它也并非完美无缺。”
说到这儿,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其载弹量比伊尔-10略小,仅能做到勉强替代。
如果其载弹量能再多一些,无疑能提升单次出击的作战效能。
此外,飞机配备的航炮数量,目前是两门23毫米机炮,用于攻击地面装甲目标或者坚固工事时,火力持续性略显不足。”
他深吸一口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所以,我斗胆向各位首长建议,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款优秀教练攻击机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强化,发展一款火力更猛、载弹量更大的专用对地攻击机!”
王卫国的汇报结束了,会议室内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航空工业局和空军的领导们围绕着王卫国的报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一位空军首长率先发言:
“王同志的意见非常重要!
现在作战飞机都在往喷气式方向发展,确实应该考虑伊尔-10的替代机型。
如果这款新飞机真如他所说,那么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战争,以及未来的国防建设,都意义重大。”
另一位航空工业局的领导则从技术角度分析道:
“从汇报来看,这款教练机的基础设计是成功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都经过了考验。
在其基础上进行放大设计,比从头研制一款新飞机,风险要小,周期也可能更短。”
讨论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焦点逐渐集中在如何实现王卫国提出的“更强对地攻击机”的目标上。
段局长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聆听的陈天宇,开口问道:
“陈总工,你是一手缔造这款飞机的人。
对于王武官的建议,以及我们刚才讨论的,在现有教练攻击机基础上强化火力和载弹量,你有什么看法?
我记得我们最初的方案,就是采用米格-15的vk-1发动机。
你觉得套用现在的这个成熟气动方案,按照我们最初的设想,使用vk-1发动机来搞个放大版如何?”
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天宇身上。
陈天宇站起身,微微颔首,语气平静而清晰:
“各位首长,段局长。
从纯粹的技术角度分析,将现有教练攻击机的动力系统更换为推力更大的vk-1发动机,理论上是可行的。
更大的推力,意味着飞机可以承载更重的负荷。
因此,在机体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增加载弹量,适当增加航炮数量,都是可以实现的技术路径。”
听到这里,几位空军领导的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然而,陈天宇接下来的话,却给这份期待泼了一盆冷水:
“但是,这样的改进方案,只是简单地放大。
据我之前与苏方专家交流时了解到的情况,他们目前并没有计划使用米格-15的vk-1发动机,专门发展一款对地攻击机型。
如果不能说服苏联,所有相关的研发、试验、生产调整等费用,都需要我们华夏单方面承担。”
陈天宇的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会议室中激起了新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