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章 弹性培养计划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余乐成溪 本章:058章 弹性培养计划

    决议一定,空军方面立即开始在全军范围内遴选合适人选。

    初步名单很快出炉,上面几乎全是朝鲜战场上功勋卓著的王牌飞行员,他们每个人都有击落数架美军战机的辉煌战绩。

    不过航空工业局在审查名单时,段局长发现并指出了问题。

    “试飞员不仅要求飞行技术过硬,胆识超群,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理论基础。

    他们需要理解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飞行数据,并与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

    这一点,苏联方面的经验已经证明了。”

    在段局长指出问题后,航空工业局和空军又重新审查入围飞行员名单。

    从中挑选出那些既有不错战绩,又在文化程度上相对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飞行员,组成第一批赴苏学习试飞的队伍。

    几天后,这批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出头的功勋飞行员抵达了莫斯科,在联合研发团队的安排下,开始了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这批飞行员还挺兴奋的,不过很快他们的兴奋感就被严酷的现实击碎。

    这批飞行员在之前改装米格-15战斗机时,都接受过由苏联教官进行的俄语培训,掌握了基本的飞行术语和日常对话。

    但是,当他们拿到厚厚的俄文版《飞行试验原理与方法》、《空气动力学基础》等专业教材时,才发现自己之前学到的那点俄语,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个‘aэpoдnhanчeckaryчnвoctь’(气动稳定性)和‘пpeдeллattepa’(颤振极限)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位年轻飞行员对着教材,眉头拧成了疙瘩,向同伴求助。

    “我哪知道,这些词儿跟绕口令似的!”

    另一位飞行员也苦着脸,手中的俄汉词典翻得哗哗作响,但查到的解释依旧晦涩难懂。

    语言关仅仅是第一道难关。

    更让他们感到压力的是,苏联方面对试飞员的学历和理论知识要求之高,远超他们的想象。

    负责培训他们的苏联特级试飞员,一位名叫德米特里·巴甫洛夫的少校,不苟言笑,眼神锐利。

    在第一次见面会上,巴甫洛夫少校翻看着华夏飞行员的档案,眉头微微皱起。

    “同志们,”他开口说道,声音不高但极具穿透力。

    “我看了你们的资料。

    你们在朝鲜战场上表现英勇,击落了美国侵略者的飞机,是无可置疑的英雄,是经验丰富的战斗员。

    这一点,我们所有苏联军人都向你们致敬。”

    听到这里,华夏飞行员们脸上露出一丝自豪。

    然而,巴甫洛夫话锋一转:

    “但是,英勇的战斗员和合格的试飞员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坦率地说,你们目前的理论基础,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试飞员,还有不小的差距。”

    他站起身,走到一块小黑板前,拿起粉笔,迅速写下几个公式和一连串技术术语。

    “一名优秀的试飞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能够理解飞机设计的基本原理。

    他不仅要知道飞机‘能’飞成什么样,还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飞。

    最关键的是,他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感知能力和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

    能够将飞行中的细微感受和异常情况,准确无误地反馈给工程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必须拥有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果敢,能在突发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处置。”

    巴甫洛夫放下粉笔,目光扫过略显错愕的华夏飞行员们:

    “这些,仅仅是基本要求。

    恕我直言,以你们目前的文化水平和俄语能力,要完全掌握这些,并非易事。”

    巴甫洛夫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这些天之骄子的头上。

    他们几个虽然文化水平在华夏空军中还算不错,但真要论到文凭,最高也不过就是高中。

    此刻,面对苏联教官提出的严苛标准,一股深深的挫败感和焦虑感涌上心头。

    这个情况很快反馈到了陈天宇和李瑞轩这里。华夏研发团队的成员们听闻后,也感到事情有些棘手。

    “这个巴甫洛夫少校提出来的要求,对于咱们华夏的实际情况来说,实在是有点高啊!”

    陆小鹏忍不住说道:

    “国内派过来的这几个飞行员已经是优中选优了,飞行技术和战斗意志完全没得说。

    咱们是不是让苏联教官那边通融通融?!”

    “话虽如此,但试飞工作确实有其特殊性。”

    陈天宇沉吟道:

    “巴甫洛夫少校提出的要求,从专业角度来看,并不过分。

    试飞员完全可以视作是‘刀尖上的舞者’,每一次飞行都是拿着性命在冒险。

    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仅凭经验和勇气,是很难胜任的。”

    李瑞轩点了点头:

    “可是,如果完全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培养,等到我们的飞行员都合格了,再参与到中级教练机的试飞中,那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通过实际试飞来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效率,也可能拖延整个项目的进度。”

    陈天宇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中飞速思考着对策。

    片刻之后,他开口说道: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

    既然我们现在试飞的本身就是一款教练机,它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对飞行学员的友好程度和教学效率。

    我们的这批飞行员,虽然在试飞理论上是‘学员’,但他们作为经验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完全可以从一个‘高级学员’的角度,来评估这款教练机的操纵品质、人机功效以及是否易于上手等关键特性。”

    他看向李瑞轩:

    “老李,我们可以和苏方沟通一下。

    建议让我们的飞行员,先以观察员和体验者的身份,参与到试飞的初始阶段。

    他们可以坐在前座,跟随苏联特级试飞员一同飞行,亲身体验试飞的整个过程,熟悉每一个科目和操作要领。

    在不能主导试飞的情况下,参与试飞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陆小鹏眼睛一亮:

    “这个办法好!

    反正在试飞结果出来之前,设计人员也不如之前那么忙了,咱们还可以在他们没有参与飞行的时候给他们上课。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结合实际,进步会更快。

    而且,他们从学员的角度提出的反馈,对我们改进教练机的设计,也可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没错。”陈天宇继续说道:

    “当然,我们也要明确,在试飞的初期和关键风险科目中,操纵杆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苏联特级试飞员掌握。

    但随着试飞的深入,如果苏联教官评估认为我们的学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也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让他们尝试进行一些基础科目的实际操作。

    这样,即便在项目结束时,我们未能培养出完全符合苏联标准的‘试飞员’。

    但至少我们能拥有一批对这款中级教练攻击机了如指掌,并且具备初步教学能力的飞行骨干。

    这对于我们后续在国内快速列装这款飞机,形成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

    屠继达兴奋地补充道:

    “而且,朝鲜战场现在进入相持阶段,谁也不知道战争会持续多久。

    如果我们的中级教练攻击机能够尽快完成试飞,说不定还有机会投入实战,检验其对地攻击能力。

    我们的飞行员早一天熟悉飞机,就能早一天形成战斗力!”

    “好!就这么办!”李瑞轩一拍桌子,“我这就去找格列维奇同志和沃尔科夫同志,跟他们商议这个方案!”

    考虑到这款中级教练攻击机项目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合作色彩,并且苏方也确实希望它能早日“开花结果”。

    米高扬设计局在听取了华夏方面的提议后,经过短暂的内部讨论,最终同意了这个“弹性”学习和参与试飞的方案。


如果您喜欢,请把《航空军工1950》,方便以后阅读航空军工1950058章 弹性培养计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航空军工1950058章 弹性培养计划并对航空军工1950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