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这模样,倒像是大人吓着了。”
“往后与常芸有过往来之人,
本王都不用了……”他随之冷声相道,埋头在她颈窝深处一遍遍地念着,“不用了……”
他似将仅有的脆弱与不安显露,
无声地告知着她这个枕边人,
在这王府中唯她最是亲近。
楚扶晏再未言语,只感失了太多,
绝不可再失去怀中的这道娇柔玉骨。
“妾身不是好好的在大人面前?妾身在这,大人何必害怕。”
见大人似比她还要惧怕,像丢失了件珍贵之物,患得患失般拥得紧,她悄声宽慰,感浑身被拥得疼了,千缕思绪随他一同而颤。
“磨墨可有人顶替?”一想方才婉拒了磨墨一事,她心有不忍,觉楚大人今夜应是需要有人伴于身侧,便柔婉一笑,缓慢言道。
“若没有,妾身晚间为大人研墨。”
楚扶晏闻语低笑一声,似真被她安抚了住,顺着话语一展眉心:“夫人都这般开口了,纵然有人敢来伺候,本王也不会让那人踏进书室一步。”
之后,在寝房小憩片晌,她便目送大人端身行向大殿,背影清癯凛然,仍透着不怒自威的冷冽之息。
那背影逐渐模糊,犹如水月镜花,不可触得太深,接触得多了,到头来还是飘渺虚空。
华灯初上,月色如银,待用过晚膳,她便缓步跟其身影入了书室。
原以为大人是想那风月之欢,欲行那颠鸾之乐,才召她来此,温玉仪顺从地坐于书案边,从他的命令研磨起了墨汁。
然而大人却未碰她,他遂了她的意愿,仅命她在旁相伴着。
案上灯火映照至轩窗,投落着孤冷的人影。
也不知大人像此般过了多少个日夜,她只静默地伴了几多时辰,便觉困意袭来。
手中的墨锭被悠缓地夺了去,她转目一望,见身旁清寂之影微扬清眉,示意她回去歇息。
冷夜为伴,心照不宣,和夫君相敬如宾,恰是她梦寐以求之日。
与楚大人能这样相处,是再好不过。
转瞬入了深秋,梧叶送寒声,木叶萧萧,层林尽染,四处纷飞的枯叶也覆了层冷霜。
多日后的朝晨霜降正浓,窗旁一抹柔云般的娇婉身姿仪态万方,风姿静柔若芙蓉。
女子微弯着脖颈,似凝神细思着什么。
剪雪步入时,瞧主子正朝还未落针的绣布发着愣,拿着针线的手悬于空中,迟迟未落下。
灿笑着将府奴送来的糕点放置上桌,丫头一扬唇角,故作谨慎地问着:“主子是打算将那幅鸳鸯戏水图绣回来?”
“那对鸳鸯无缘,已被天意分开,我便不去绣它了。若又引来不测之祸,我哪怕有几条命也不够偿的。”
温玉仪抬眸望向端来的吃食,竟是她最喜的枣泥糕,心上一喜。
她便当大人是为弥补昔日扔弃糕点之过,欣然品尝了起来。
倘若再有夏蝉那般欲将她谋害的女婢,她许是不会像几日前那样走运。
如夏蝉所言,她时不时疑惑着自己是否夺取了公主所好……
公主倾慕楚大人多时,定在这府邸安插了不少耳目,这便意味着憎她之人暗藏于王府各处。
自她成婚入府,就已危机四伏,她此时才后知后觉,自己是无意进了狼窝。
瞧出了主子的心头顾虑,剪雪回想起今早闻听之言,凑近小声道:“大人已将府上的侍婢都探查了一遍。但凡被公主唤去有过走动的,皆被赐了鸩酒……”
“奴婢觉着,大人是被夏蝉吓怕了,”丫头顿了顿,思索着此番举止,大人是想让府上的奴才都知晓得透彻,主子所得的偏宠早已盖过了公主,便道得更加小心,“主子要再有个三长两短,大人怕是要赐死整座王府的人。”
刚落的绣针骤然一抖,指尖顺势被扎出了血。
她定神望去,不慌不忙地一抿伤口。
“共处死了几人?”
温玉仪沉静而问,轻盈放落绣布,明眸瞥向庭院一角,的确觉得今日来往的奴才较平素少了些。
语声轻得不可再轻,剪雪四顾了几瞬,附耳告知:“据说有三十二人。”
“若非大人出了府,奴婢都不敢妄议的……”
她早就耳闻此人杀伐果断,干净利落,一旦心起杀意便无人能阻,这几日与大人相处得顺心,都快觉着是世人危言耸听了。
至此,她终究升起一阵惧怕。
心乱为真,畏怯也为真,如若哪日她失了这份恩宠,是否就如那些侍婢般,无声无息地逝于王府中……
究竟该如何取舍,才能在乱世下得以安身……若拒了这等眷爱,她能一避公主的刁难之意,可若接纳下,她又能得一时的偏护。
这其中的得失取舍,她还需再想上一想。
公主在亭台中,想将她除之后快的面容晃于意绪里,她只感五味杂陈,一时难以言表烦闷之绪。
温玉仪出了寝房,闲坐于花间小径旁的石凳上,出神地思索了良晌。
她将埋于深处的心念缓缓挖出,所见的是一缕玲珑至诚的心绪,那个在印象里成日将她刁难的楚大人,似乎未像初见时那样让她生厌了。
心下正轻微漾起一层怡悦之情,忽闻有侍从疾步行来,她循声抬目,见一名府侍恭然抱拳站定,禀报之语令她不禁滞住了身。
“陛下有令,召娘娘即刻入宫。”
府卫面色肃然,似乎方才前来传报的,是御前侍卫里举足轻重之人。
陛下无故召她进宫,想不明是因何事而召,曾经仅以摄政王妃的身份入宫过一回,她若独自前去,未免如临深渊了些。
温玉仪轻望这王府,未见那人之影,听剪雪告知,大人应是出府了。
迟疑片刻,她再望离着几步之远的随侍,缓声问着:“楚大人还在外议政,可否再等等?”
那侍从更作肃穆,正容再道:“陛下只召见王妃一人。”
普天之下敢违抗圣意的,也唯有楚大人这位重臣,她只是个随时会被舍弃的王妃,在陛下面前,又怎可肆意抗旨。
“备马车吧,进宫面圣去。”
温玉仪微理清浅素裳,想了又想,仍回房内换上前一趟入宫时身着的绮罗华裙,瞧着极为华贵端雅。
彤云密布,隐天蔽日,皇城似要下一场蒙蒙阴雨。
车轮平稳碾过青石板,马车缓然驶入皇宫,停于宽阔宫道旁,随秋风轻晃,接落几片飘飞下的梧叶。
本是威严端肃的宫城竟也显着些萧瑟,独自矜重地行下车辇,她沉静环顾,随后朝着最是威不可犯的承岚殿行步而前。
想来陛下召她一人入殿,是为避开楚大人,又或是,刻意将他支走……此举是何用意,她尚且不知,只感前路不祥,恐有大难。
疑虑重重,如上空黑云倾压,忽觉刮来的凉风凛冽刺骨,她抬手轻裹了披于肩处的氅衣。
西风过耳,周遭清寂气肃。
宫道一侧走来一位形貌端正的男子,剑眉入鬓,萧疏淡远,和她迎面而视,不作躲闪地将她直望。
她本想行礼作拜,可朝廷达官她皆不识,最终只得微而俯身,从然让道,随即与之擦肩。
男子渐渐行远,目光追随而去后又回于前方,温玉仪低头问向随行的宫人:“方才走过的是何人?”
宫人正声回禀,说出的名姓令她微愣。
“礼部侍郎孙筠,常芸公主的准驸马。”
此人便是楚大人为公主择选的驸马,想必已接了婚旨,需择日完婚……
她回眸再望身后宫道,已瞧不见那人影,唯剩落叶翻飞于寒风里。
“怎么没和公主一道进宫?”她端步继续前行,思忖少时,又问向宫人。
回首遥望寂寥的长道,那宫人慎之又慎,压低着语调回道:“传言这孙大人不喜此桩婚事,与公主见了面就争吵不和,故而这两人也未见过几面。”
不喜婚事……
她叹笑一声,感慨世上竟还有与她一样的可怜人,估摸着公主也恨透了此道婚旨,二人无奈却不得不从。
想了一会儿,又觉他人的命数与她有何干,眼望眸前大殿,她顺着石阶拾级而上,不宁的心绪忽在此刻安定下来。
承岚殿内琴音涔涔而响,翡翠玉盘随处得见,怀内美人逞娇斗媚,掌中玉醴沁人心脾。
李杸半眯双眸,赏着跟前曼妙舞姿,轻一揽其腰,就将秀丽舞女揽于身旁。
一名奴才从龙凤样纹的屏风处绕行而来,向陛下凑近低语了几言。
李杸一抬龙袖,命殿中的美人都退下。
第47章
皆被婚旨所困,一世不得安宁。
琴声一止,
佳人纷纷退去,清丽淡姝之影便庄敬走入,在龙椅前郑重一拜。
“拜见陛下。”温玉仪从容敛着杏眸,
随其抬袖便缓慢起了身,欲听倚坐龙椅之人发话。
眸光时不时地落向殿门处,
似确认着某一身影未曾跟来,
李杸扬唇作笑,而后将视线转至女子身上。
“楚爱卿没跟你一道来?”
她婉然回着,未想楚大人竟让陛下忌惮至此:“陛下只召见的臣妾,自是仅有臣妾前来。”
楚扶晏当真未同行而来,
最是顾虑之事已被打消,李杸松懈下心,
眉目轻展,立马招呼她坐到案几另一旁去。
懈怠地一指案上遗留的棋局,李杸浓眉微挑,意味深长地望向端然伫立的娇影。
“这棋盘上的残局无人与朕对弈,你来和朕接着下。”
召她来此仅是为了下棋?
常年只顾享乐,不理朝政的皇帝唤了摄政王妃前来弈棋,这换作何人都会匪夷所思,
陛下定是另有蕴意藏在这一举动里……
温玉仪静望那黑白两相对的棋局,凝神半刻,
欲揣度此帝王心。
皇权多年被凌驾,陛下怀恨在心,想伺机报复,
可又对执掌朝权的楚大人无可奈何,
此番是想将怨气尽数宣泄在她身上。
温玉仪心下一紧。
当今圣上忽而召她入宫,怕是要叫她有来无回。
“可臣妾不会下棋,
”她恭谦俯首,脚下的步子未迈出一步,眸底柔光敛尽,取而代之的是万分留意之绪,“陛下若当真想找人弈棋,召楚大人前来恐是更为妥当。”
威仪身姿闻言霎时不悦,浮于龙颜的笑意消散无踪,李杸话语一冷,殿内便如同结了冷霜。
“朕命你来下,你是要抗旨?”
“臣妾不敢。”既是陛下执意如此,她的确不可违抗。
恭敬一行君臣之仪,她慎步行至棋盘前,静观眼前棋局,理衣平静而坐:“那臣妾便凭直觉下了,如若落子引人发笑,还恳请陛下宽恕。”
从棋盅中执起一棋,她未作犹疑,当机立断地落了子。
棋子所下,正是上回楚扶晏落棋之处。
此棋局胜负已是次要,因她本就不谙棋艺。
重中之重在于,她要提点陛下,身为摄政王妃,她倚仗的背后之势究竟是谁。
李杸凝眸一望,觉这一步棋尤为熟悉,冷笑道:“为何落棋于此处?”
“望着上回楚大人是这样下的,臣妾便记住了,”她慎重地回语,眼眉未抬分毫,斟字酌句般清婉相道,“臣妾想着,跟随在楚大人身后,应能仰仗一些威势。”
言外之意清晰易晓,随伴楚扶晏左右的女子着实不同寻常……
李杸冷然打量,抬手又落一子,围堵得大片棋子亡败而下:“王妃聪颖,可每一局都不尽相同。”
“对于这棋局,走此一步,必死无疑。”
最后几字如落石砸于心湖之上,就算湖面再是宁静,亦会激起一方水波。
她僵着身子正襟危坐,柔荑玉指再未执棋。
“臣妾本不会弈棋,输棋是意料之中的事。”故作认命般泰然接受,温玉仪浅笑回应,若芙蓉花般婉约而答。
倘若陛下有意赐她死罪,今时便可安个莫须有的罪名,她无可辩驳,已临绝地,只可束手待毙。
而他,始终不知今日她所遇,闻知之时许是只听她死于非命,旁的便一概不知晓了。
李杸见面前姝色目光微颤,笑得更是狂妄,想那楚扶晏的枕边人于眼下惊颤不止,愈发来了劲,玩弄之念涌上眉梢。
“不跟他这步棋,落子在别处,你本还有赢棋的机会。”
仍紧盯着身前棋盘,她静听讥讽笑声萦绕在耳,沉寂一思,良久又问。
“以陛下来看,臣妾该如何才能绝路逢生?”
问的是案上棋局,可此棋是胜是负本无关痛痒,她深知,所道的每一字关乎安危,就如履薄冰般试探起君王的心思。
“既然受困于棋局,那便挣脱出此棋盘,”唇边嗤笑更深几许,李杸瞧好戏般玩味轻笑,意有所指道,“离了这局棋……你兴许能转危为安。”
“不为自身着想,也要想想那在风雨中飘摇许久的温家……”
“尤其是你那已上了年纪的母亲。”
沉思几瞬,李杸不忘又道一语:“楚爱卿疑心极重,且不可让他瞧出端倪来。十日内离此京城,朕放你这一回。”
离开京城……
这棋盘就犹如身处的皇城,陛下想让她自行逃离,出了京城,追杀便止,生死由她定夺。
温玉仪立刻明了其意,若她一日不离,遭受的行刺之举必会不绝而来。
陛下将她在意之人瞧得透彻,如此,逼迫她尽快离于此地。
“罪己文书朕已替你想好,瞒夫窃香,不守妇道……你说这污名朕想得如何?”面上溢满着戏弄般的讥嘲,李杸长笑几声,狰狞之色微漾于眉宇间。
陛下所说的罪状,她已漠不关心,唯想的是母亲的安危,以及自身能活到哪一日。
“臣妾谢陛下提点。”她直身跪拜,随之叩首谢恩,似觉心绪异样万般。
曾以为若有一日被迫离那王府,定是因大人厌恶到了极点,到头来,竟不想是陛下要将她除去。
王府不容,宫城不容,这天下似再没了她的栖身之地……
昔日竭力求来的尊荣与安宁被轻易地毁之一旦,父亲的算盘落了空,而她这枚被送入王府的棋子无足轻重,似要在纷争中被葬送了。
懒散地一打哈欠,李杸斜坐于椅座,把玩起盅边玉盏,朝宫女问道:“现在是何时辰了?”
旁侧宫女柔声相告:“回陛下,申时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