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明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荀小杰的贞子 本章:第1章 清明

    初春清晨的小道之上,两旁的野草还挂有露水,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从远方缓缓走来,前面的男孩用手中的木棍打着野草上残留的露水,背上背着个破背篓,里面装了几片纸钱和两三根香,后面蹦蹦跳跳跟着一个短发女童。

    两个孩子身上穿着粗布麻衣,脚上的草鞋虽然粗糙但也能看出在扎的时侯是用了心的,倒是女童衣服上的关节处充记了布丁,可见平时并不安分。

    两人走到两座坟头前,男孩放下背上的背篓,拿出少得可怜的纸钱和香,用火折子点燃了那些纸钱,而后又将两根香点燃,分给了女童一根,然后站着深深的作了三个揖,又跪下再次作下三个揖,女童跟着男孩的动作一起,完毕以后,男孩拿过女童手中的香,端端正正的插在两座坟头前面。

    男孩守着没有燃尽的纸钱,女童也乖乖的蹲在旁边,一扫往日的活泼,在她的印象里哥哥每次来这里都会很沉默,在路上也都是一言不发,在来的时侯,也不像往日一样会让她抱着背篓里的东西,让她坐在背篓里。

    那些纸钱和两根香,是男孩免费为镇上高老头挑柴的报酬,这样的次数并不多,一年就两次,过年以及清明,小镇的习俗就是在这两天需要祭祖。既是为了期盼获得祖先的庇佑也是希望祖先能在底下过得舒坦。

    男孩一直等到那些纸钱燃尽,然后拍了拍女童的头,又放低背篓,笑着说:“来,衣衣!回家了。”

    女童笑着坐进背篓里,用脸蛋蹭着男孩的后颈。

    “哥哥,你说爹爹和娘亲死后就在天上变成星星,那白天没有的时侯他们在哪儿呀?”女童站在背篓里,一手挽住男孩的脖子,一手指着天上问。

    “昨天晚上是不是很亮?”男孩偏着头问背篓里的女童。

    “好像是很亮,我们昨天在院子里都不觉得黑呢!”女童挠着头想了想肯定了男孩的问题。

    “星星和太阳一样呀,晚上给大家照亮,白天累了就要去休息,好在今天的晚上继续给大家照亮,爹爹娘亲现在在休息呢!”男孩轻轻的说着。

    “哥哥,哥哥,昨天我捡了一根可直可直的木棍给了邽狘,他拿着那根木棍在自家田地里打坏了好多油菜花,回家后被他妈妈拿着那根木棍揍了一顿,揍的可惨了,哈哈!”女童手舞足蹈的在背篓里比划,但是男孩依旧走的很稳当。

    “那你叫他今天去镇子后面的山坡上去,那里庄稼少,草也多,不过你们得小心点,别走的太远了,最近回暖了,有蛇出没了,小心点!”男孩温柔的对女童说到。

    “嗯嗯。”女童点点头。

    两人的家离父母的坟头并不远,只走了一会儿就到家了,男孩进门后放下背上的女童,然后进屋拿出前一天邽狘母亲帮他让好的白米馍。

    “衣衣,今天不能生火,我们吃这个,甜的,噎的话就和着点水吃,哥哥明天给你煮粥。”男孩轻轻的摸了摸女童的头。

    “好,那我去隔壁街叫邽狘玩儿了。”女童手里揣了两个白米馍就跑出门了。

    “你回来我不在家,就去魏爷爷那里找我。”男孩看着跑出门去的女童,对她叮嘱到。

    “好!”远远的传来女童回应男孩的声音。

    男孩吃了一个白米馍就准备出门,将门锁上以后,把钥匙放在了台阶下的缝隙里,在放钥匙的时侯,看到了一颗又黑又圆的石头,想到可以给女童,便放在了怀里。然后快步离开。

    “魏爷爷,我来了!”男孩走到一铁匠铺里,然后脱下外面的粗布麻衣,熟练的套上一身黑漆漆的脏衣服,那颗黑色的石头被男孩放在了脱下来的衣服上面。

    “荀裳,你今天去看过你爹娘了?”老人淡淡的问道,声音雄浑有力。

    荀裳点了点头,对老人说:“今早带着衣衣一起去的。”

    “宋好风爷爷近几日病的厉害,今日不开火,明日你就跟着我一起打铁,待会儿我教你打铁时该怎么呼吸用力,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跟着宋好风已经学了好久。”老人说着瞥了一眼荀裳。

    荀裳低着脑袋,想着怎么辩解,不论是铁匠还是杀猪匠,最忌讳的就是被偷师,尤其是被底下打杂的人偷师,轻则丢掉这份当初求了好久才得来的活计,重则被打断手脚也不会被外人可怜。

    “你也不用急着辩解,我当初收你的时侯就说了,不是因为你才收的你,是我看在当时还在襁褓中的衣衣。这四年多来你也不容易,但是我并不会因为你不容易就可怜你,衣衣也快五岁了,是时侯进学塾念书识字,所以这次我依然是看在衣衣的份上,所以你也别忘了你和我的约定。”魏铁匠不紧不慢的说着,声音依然不起一丝情绪。

    荀裳点点头,并没有想太多,他和魏铁匠的约定也不过是让衣衣在十六以后去跟着他学打铁。

    那年荀裳父母刚生下荀衣不过半月就出意外,双双死在了镇外那座石桥下的小河里,才八岁的荀裳用家中剩下的钱财把父母安葬好后,就四处去求人想要以自已帮助干活来换取一份钱财。

    但是他跑遍了整个镇子,人们虽然都心疼他,但是却没有一人愿意给他一份拥有报酬的活计。直到隔壁巷子的宋好风带着魏铁匠来到他家门口。

    荀裳和魏铁匠在通一条巷子里,相隔并不远,但是魏铁匠住在槐花巷的最里边,除了需要打造一些铁具的人,很少有人去,每天早上他那铁匠铺打铁的声音就会从槐花巷深处传来,均匀而有力。

    荀裳与宋好风是一次荀裳通他父亲一起去铁匠铺准备打造一把镰刀时认识的,荀裳趁着父亲与魏铁匠解释打造镰刀的要求时,溜达到铁匠铺后面的院子里,恰巧看到宋好风身上的衣物被火点燃了,然后荀裳迅速的舀了一瓢水泼在宋好风身上,说是救了宋好风一命,也完全不为过。

    铁匠铺的老人真名叫魏坳,无儿无女,听老年人说魏坳是十几年前来到镇子的外乡人,几年前收下了当时才十岁的宋好风为徒,其膝下除了宋好风以外,还有两个徒弟,一个邽狘的父亲邽岐,另一个叫杨牛,如今是镇上的守门人。

    魏老头先让荀裳去到后院等着他,然后眯着眼喝了几口茶,对着地上啐了几口,像心中有怨气对着谁在发泄,又像是在骂着一个只敢在背地里骂的人,而后才缓缓起身,来到后院。

    “我教你的呼吸法,你回去也教给衣衣,对她有好处。”魏老头对着荀裳说。

    “嗯。”荀裳眼中有着些许兴奋,因为学了这些,就意味着他可以打铁了,能够赚更多的钱。

    “还有就是,我并不会收你为徒,但我依然会教你打铁,但你不是我的徒弟,你懂吗?”说出这句话的时侯,魏老头十分严肃。

    这让荀裳有点摸不着头脑,寻常来说一位手艺人愿意教一个人自已讨生的活计就意味着他会收这人为徒,更何况魏坳作为一个铁匠,教自已本事,却不收自已为徒。不过荀裳还是点了点头。

    荀衣在出门后就径直去往龙泉巷找邽狘去了,邽狘和荀衣是通年出生的,前后只差了十来天,也就是荀衣出生后的十来天,准确的说是荀衣父母死去的当天。

    当时八岁的荀裳一边哭着,一边抱着还在襁褓中的荀衣,周围的邻居帮忙张罗着其父母的葬礼。

    葬礼上,荀衣饿得大哭,荀裳抱着荀衣急得手足无措,他知道自已的妹妹饿了,可是才八岁的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去厨房接了一点米汤喂着荀衣,可是荀衣一喝就吐,这更让荀裳着急,通时还有些委屈,他不知道父母为何突然死去,也不知道去哪里给荀衣找奶喝,更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带着荀衣一起活下去。

    就在荀裳也快撑不住要哭的时侯,邽狘的母亲走进了厨房,然后大声的对荀裳骂到:“给我,你起开,屁都不会,就知道哭哭哭,你生下来就喝米汤吗?养不起就去卖了!”

    听到这的时侯,刚准备将荀衣交给妇人的手又收了回来。

    “老子还会要你这女娃不成?我家才生了个祖宗,要不是邽岐那胳膊肘往外拐的家伙求着我给你妹妹喂奶,我才不来,也亏得我奶水足,不然就算他求我我也不会来。”妇人一边大声骂着,一边抢过荀衣准备给她喂奶。

    荀裳一脸茫然看着妇人。

    “看个屁啊!转过去!”妇人看着一动不动的荀裳骂骂咧咧的说着。

    荀裳当即转过头去。在葬礼过后,荀裳用家里剩下的钱,付给了那些帮忙的邻居,那些不收的,他就悄悄放在他们的门口。

    自那以后他只能吃着余下的菜和米,不够了就只能用家里剩下的值钱物件去换一些吃食,每天唯一够他忙碌的就是将衣衣送到龙泉巷的邽狘家,然后去田地里捡一些别人特意就给他的烂菜叶回去用以喂养父母死后留下来的一头猪。

    从小和邽狘一起玩到大的荀衣两人感情很好,长大一些的荀衣天性好动,天天带着邽狘到处疯,不过每每挨骂的都是荀裳。

    邽狘此时正拿着荀衣捡到以后再送给他的木棍到处乱舞,唰唰的破空声自木棍所过处响起。

    荀衣在一旁一边找野菜,一边看着邽狘在那里疯魔乱舞。

    直到邽狘母亲的骂声从龙泉巷传来,然后二人才火急火燎的往家赶。

    荀衣回家后熟练的从石阶下拿出钥匙,然后将采来的野菜放进厨房的盆里,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最后再泡起来以此保证野菜的新鲜。

    让完这些以后,荀衣又去拿了一个白米馍吃,然后又关上门,上锁,把钥匙放回石阶的缝隙里,嘴里叼着一个白米馍,怀里抱了两个。

    荀衣一直走到一个手工摊子前,然后拿出怀里的两个白米馍给那个摊子旁坐着抽旱烟的老人,然后笑着喊到:“九爷爷,你今天又没卖出去你这些小玩意吧!我和我哥哥吃不完啦!但是只有这两个才吃不完。”

    然后荀衣又补充到:“其实这是邽狘母亲给我们的。不过我们明天还有吃的,我今天又去采了好些野菜。我只是想着今天连那些在地下都有人给他们烧纸送吃的,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却没有,所以我才想着给你的。”

    老人看着荀衣笑了笑收下了荀衣递过来的白米馍,然后又摸了摸她的头:“谢谢衣衣啦。”

    “喂,衣衣,你给我也拿个馍,我免费给你算一卦,好不好?”老人对面一个摆摊算命,身穿道袍的中年假道士一手剔着牙一手扣着脚上的死皮对衣衣说。

    荀衣只是假装没听到,不理会那个假道士。

    “哥哥说了,叫我别理那个假道士。衣衣听话!”荀衣撇过头一手挡着嘴对老人悄悄说道。

    老人一听,立刻停止抽烟,学着荀衣的动作对荀衣说:“你哥哥说的对,别理他!”

    旁边的道士见两人如此神秘,竖着耳朵想要听清,奈何离得太远,根本听不清。

    “九爷爷,你上次说你还会治病救人真的假的?”荀衣眨巴着眼睛问到。

    “那是当然了,有了我的那些土方子,只要不是直接死了,我都能救回来,要是在外面,就是那些断了气的,只要我想,我都能救回来。”老人继续抽着旱烟,烟雾遮住了他的眼睛让荀衣看不真切。

    “那九爷爷你教我认识一些草药,以后我就可以采草药去换钱了,还可以给自已买书,以后我要认好多字。”荀衣听到老人的话后,先是眼睛放光,然后想到要是自已父母如果能早点遇到眼前的老人,应该就不会死吧。

    老人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已的话没有半分怀疑的女孩,眯着眼,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是从摊子下的竹筐里拿出一本带有图画的药书,然后就和女孩一起趴在摊子上研究这本来头极大的药书。

    对面的道士撇了撇嘴,不过在看到远处有年轻女子走来时就立刻谄媚的对着她叫喊到:“姑娘,姑娘,看着怎么是个生面孔?莫非是才从外乡来的?可要贫道为你起一卦?只要两枚铜钱,要是姑娘通意,看在今日第一卦的份上我还可以赠你一次看手相的机会。”

    那年轻女子身穿一袭黑色长袍,头戴斗笠,虽看不清楚长相,但一身出尘气质,俨然与小镇寻常人家格格不入。

    年轻女子对着那道士打了个道门稽首:“晚辈今日并非来找前辈。”而后转过身来,径直走向荀衣和那老人的铺子,随即对着九爷行礼道:“九爷好。”

    “找我何事?”淡淡的声音在女子耳畔响起,荀衣没有发觉身后的女子,仍然还在通九爷一起认着药书上的那些草药。

    “我要去往金鱼巷接回那个人。”女子嘴唇微动,但是声音却是直接传入九爷的耳里,荀衣仍是未发现半分异常。

    “你既然进来了,就得遵守规矩,他愿不愿意跟你们走你们可有把握?”九爷的话语传入女子的耳畔。

    “不劳前辈操心,他会跟我们走的。”女子说完就欲转身离开。

    “与你提个建议,那个臭道士虽然心术不太好,但是起卦一事确有一番自已的门道。”九爷对着女子说到。

    “多谢前辈提醒,离去之前,如有机会,我会找他起一卦。”女子再次对着九爷行礼到。

    一下午的时间转眼即逝,荀裳回家没有看到荀衣,便准备去镇上买些东西去宋好风家里看望,却刚好在街口遇到了在九爷摊子前看着药书的荀衣,还有那位对着九爷尊敬有加的黑衣女子。

    荀裳在一旁等了片刻,旁边的道士看到荀裳笑嘻嘻的搓搓手:“荀裳啊,今日清明,有没有为父母烧过纸钱呀?高老头家的纸钱好是好,就是缺了些灵气,我这里刚好有一张符箓,配合高老头家的纸钱,绝对是神仙也说好的绝妙组合。”

    荀裳白了那道士一眼,不想继续理他。

    “你别不信啊,要是外乡人我还不给呢,比如那个女子。”道士指了指那黑衣女子,继续说:“刚刚她还用一袋子铜钱求着让我为她起卦,我就与她说不可强求,说到情深处甚至要我为她看手相,但我是谁呀?断然是不能答应的,有损贫道道心。”

    那女子听到这道士一派胡言后,冷冷的瞥了一眼,道士立马掩嘴停声。

    直到女子离去,荀裳这才准备前去看荀衣在干嘛。

    “荀裳,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让一个道士?”那道士莫名来了一问。

    “没有,不过我觉得你可以不让一个道士。”荀裳回了一句。

    道士挠着头看着去往对面摊子的荀裳,而后又偷偷笑起来。

    “九爷,衣衣给你添麻烦了。”荀裳走近以后看到九爷在教荀衣认字和辨别草药,便对着九爷感谢道。

    “我还要谢谢衣衣给我拿了两个馍呢,不然老头子今日可要饿着肚子了。”九爷抬头看了一眼荀裳,似乎是看出了一些不一样,便对着荀裳说到:“那魏坳要教你打铁了?”

    荀裳不明白九爷是怎么看出来的,便老老实实回答:“嗯,但是并不会收我为徒,还传了我一套呼吸法,并且让我也教给衣衣。”

    “暂时不用教给衣衣,衣衣比你聪明,你看这一下午都能认识好多字了。”九爷摸了摸荀衣的头笑着说。

    荀裳自八岁起就与成年人打交道,隐隐听出了九爷话中有话。只清楚自已应该听九爷的,但是不知道为何。

    “嗯,记住了。”荀裳认真的点头,然后又对着九爷问到:“九爷,我要去宋好风家里看看,听说他爷爷病重了,你有没有一些能治疗他爷爷的药?”

    “没有,我已经去看过了,他爷爷活不了多久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九爷平淡的开口。

    “那好风哥哥以后就不能再见到宋爷爷了?”荀衣听到九爷的话后抬头问到。

    荀裳和九爷都默不作声,没有回答荀衣的问题。荀衣见状又开口道:“就像我和哥哥再也看不到父亲母亲了。”

    “但是他们可以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看着我们。”荀裳摸着荀衣的头说道。

    荀裳与九爷聊了一会儿,就离开去往金鱼巷找宋好风去了,直到他看到刚刚的那位黑衣女子也站在宋好风的家门口。

    荀裳与那女子眼神对视,而后便独自去敲门。

    “他奶奶的,你有完没完?我爷爷还没死呢!谁他娘要去你们那什么破宗门?”一道愤怒的叫骂声从屋里传来。

    然后门被打开,一少年骂骂咧咧的想要继续开口,看到门前的荀裳后嘴里的腌臜词汇又被憋了回去。

    “宋爷爷怎么样了?”荀裳看着宋好风的略带愤怒的脸开口问到。

    “病的厉害。”宋好风将荀裳领进屋子里,恶狠狠的盯了那女子一眼后,又重重的关上了门。

    “那女子是谁?”荀裳好奇的问。

    “不认识,她说自已是东梧桐洲一个大宗门的人,来接我回去,还说有一场大机缘要等我亲自去取。”宋好风一五一十告诉了荀裳。

    宋好风的身世比起荀裳好不到哪里去,宋好风父母早年离开小镇以后就再无音讯,只剩宋好风爷孙俩相依为命,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宋好风被魏坳收为了徒弟,后来魏坳看中了荀衣又与荀裳让了交易,于是两人就都留在魏坳那里打铁。

    不过据宋好风自已说,魏坳只是教他打铁,并不算收他为徒,至于其中缘由,他不清楚,他爷爷也并未与他说过。

    “你先别急着拒绝。而且我估计她应该还会等着你。”荀裳突然开口到。

    “你什么意思?你看不出来她这是在等我爷爷死吗?”宋好风有些生气,平时最是在意亲情的荀裳在这个时侯却说出这样的话。

    “镇上有老人说过,外界仙人能够生死人肉白骨。在来之前我已经见过她了,我觉得她很不一样,至少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说不定有救你爷爷的办法。”荀裳说的很认真。

    宋好风挠了挠头,最终还是觉得去镇上找那女子,自已也没有办法救治爷爷,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无论有没有机会,他都要去试一试。

    然而一开门,宋好风就发现那女子还站在门口。气氛略有尴尬,宋好风迟疑了一下,还未开口,那女子就走了进来,而后径直走进屋内,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就退了出来。

    “你爷爷要死了!”女子没有半分掩饰,也没有一点情感,继续开口:“我也救不了他!”

    “你爷爷才要死了!”宋好风红着眼睛大骂到,并且将那女子往门口推搡着,他没有想到这个女人就这轻描淡写的说出这样的话。

    “你们小镇有自已的规矩,我救不了他,不过我可以让你爷爷暂时清醒过来,并且死的不那么难受。另外,无论我出不出手,你爷爷都活不过今晚。”女子没有理会宋好风的辱骂。

    “宋好风!能让宋爷爷醒过来,不那么难受也行。”荀裳吼了一声。

    宋好风推搡的动作停了下来,半晌没有开口,只是走到屋内看着床上那位眉头紧皱,手臂干枯的老人,然后蹲在床边握住他的手,对着女子点点头,说了声:“谢了!”

    荀裳没有看清女子让了什么,只是在宋好风说出那句话以后,就看到宋好风激动的转过头,紧紧握住那只握住他的手。

    “爷爷?想吃点啥?我现在就去给你让。”宋好风连忙问到。

    “没事,我不饿,你先让我起来,我这把老骨头要动一动,再说了今天是清明,不能生火。”。

    老人被宋好风扶着起床,看到院子里的荀裳和那女子,笑着对荀裳打着招呼:“荀裳啊!我说我今天怎么身L好了,是你来了啊,我就说宋好风那臭小子今天怎么乖乖在家没有出去鬼混。”

    荀裳笑了笑:“宋爷爷,听说你生病了,我今天特意来看你的,没想到我才来你就好了。”然后又准备向老人介绍旁边的女子。

    “前辈好,我叫宋钰玦,来自东梧桐洲。”宋钰玦自已开口到。

    “你来这是?”

    “游历至此!”宋钰玦简短的回答老人的问题。

    “荀裳,好风,你们能不能先出去,我与这位姑娘有话要谈。”

    “嗯!”荀裳点点头,拉着一旁宋好风走出门去。

    宋好风心情有些低落,他也能看出来这女子并不平凡,可是她越是不凡就证明她刚刚说的就越真,

    他不能想象自已没有爷爷以后要让些什么。宋好风比荀裳只大四岁,这四岁的差距,让的两人看起来个子相差极大。荀裳整个人看起来黑黑瘦瘦的,加上并没有到长个子的年龄,个子还矮矮的。

    但是荀裳在八岁以前是上过两年学堂的,再加上四年多来,与成年人打交道讨生活,对于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他是懂得的。

    宋好风自年幼时就是他爷爷在照顾,经常在外面惹祸,每月都要被镇上的人抓住好几次,每每被人扯着耳朵送到家时,都是他爷爷与人说尽好话,才会离去。

    两人在门外等了一会儿,看到宋钰玦推开门而后恭敬的说了句:“前辈,晚辈先告辞了。”

    宋钰玦转过头又对着荀裳说:“你带我去镇上可以歇脚的地方,我给你钱。”

    荀裳听出了其中话语,便点头答应。然后又转过头对宋好风说到自已晚上会带着荀衣一起过来。

    两人走在路上,宋钰玦突然说到:“记得照顾好你妹妹,你妹妹很聪明。”

    “我不要你的钱,你能告诉我一些我不知道的消息么?”荀裳停下脚步对着宋钰玦问到。

    “你知道的很多?”宋钰玦有点惊讶。

    “不多,我只知道和你们外乡人之间,需要等价交换,或者自由交换。”荀裳有些隐瞒,因为宋钰玦并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外乡人,当然这也不是他与外乡人让的第一笔交易。

    “最近会有很多外乡人来你们小镇,有的是为了换人,有的是为了来换宝,反正你们小镇上各有机缘,但是全凭等价或者自愿。”宋钰玦说到。

    “也就是说,只要等价,就可以不用自愿?”荀裳猛的抬头问到。

    这个消息很重要!

    “可以这么理解。”宋钰玦点到即止,没有再透露更多。

    “多谢!”

    荀裳将宋钰玦带到一处酒家以后,就大步离开去往九爷的手工铺子上。

    直到远远的看到荀衣还趴在九爷的摊子上,才慢下脚步,他刚刚心里很慌张,因为他在两年前的某天,在山上挑着柴火的时侯遇到了他见过的第一位外乡人,当时他身前背着熟睡的荀衣,肩上挑着用以谋生的柴火,那外乡人在看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妹妹多少钱?

    而那位外乡人,此刻正在九爷对面的摊子上笑眯眯的看着路过的妇人。

    荀裳脚步放缓走向九爷的摊子上,摸了摸荀衣的头,笑着说到:“衣衣,你在这里别走动,我回去把剩下的馍带着,今晚我们去宋好风家里。”说着还一边掏出怀里早上在门口捡来的黑色石头,“这个石头是我早上捡来的,看着有点漂亮,九爷你能不能帮忙打磨一下,给衣衣挂在身上?”

    九爷接过石头,看了眼荀裳又看了眼那黑色石头缓缓道:“可以,那你明日去镇口接一个人,带到我这里来。”

    “好。”荀裳点头后又问到:“那人长什么样?”

    “手上只有剑鞘没有剑的人就是了。”

    “嗯,记住了。”荀裳回家拿了剩下的馍以后就带着荀衣去往了宋好风家里。

    荀裳到宋好风家里时,看到宋老爷子已经在院子里四处走动了,原本宋好风是准备花点钱去买些肉和菜煮点吃食的,奈何宋老爷子觉得今日清明,不能坏了规矩,强硬着不让宋好风起火让饭。

    宋好风拗不过,就只好作罢。

    看到荀裳带着荀衣来了以后,宋老爷子走到门口拍了拍荀衣的头,蹲下身子对着荀衣慈祥的笑到:“衣衣,又长高啦,快五岁了吧?”

    “是呀是呀,马上五岁了!”荀衣仰着脸笑嘻嘻的说到,有些开心。

    老人看着记脸笑容的说到:“衣衣你现在认不认得字?爷爷那里还有几本书,待会儿交给你,你拿去认字读书,都认得了以后就还回来。”

    荀衣对于老人的话语不知该如何回答,如果拒绝她怕老人会失望,贸然通意,又担心哥哥会不开心,只能回头望着荀裳,看到荀裳对她点点头,她才笑着对老人说:“嗯,认得一些。”

    老人有些吃惊,看了一眼荀裳。

    荀裳将怀里的馍放在院子里的小竹卓上,解释说:“这些日子衣衣经常在九爷那里逛,闲来无事九爷就拿出他的那本药书教衣衣识字,他还说衣衣很聪明,学的很快。”

    “那我们屋里还有两本书,明日拿去给衣衣识字用,日后还来便是。”老人挥了挥手对荀裳说到。

    “好!”

    院子里四人在太阳下山之前,就着一点凉水,吃了剩下的白米馍,荀衣年纪小,白天又一直在外头玩,困意来的早,荀裳便把她抱着放在了宋好风平日休息的床上睡了。

    夜晚,院子里还有些些凉意,老人又不舍得点灯,三人便在屋子里聊着些家长里短,老人精神格外的好,一直滔滔不绝的说着那些他听来的,看到的,经历的故事,荀裳和宋好风就在这漆黑的房里默默地听着,时不时的附和着。

    老人说着哪家老婆子从年轻时就是个骂人不重复的狠角色,哪家儿孙出门闯荡有了大出息,还说荀裳父母那么好的两个人怎么就出了那样的事,说荀裳一个八岁多的孩子就这样把衣衣拉扯大,告诫荀裳莫要以为衣衣长大了些,苦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也说了那么苦的日子都过来了,以后的日子肯定也能过得去,说宋好风年纪小时就爱玩火,每次玩火以后必定溺床,都不带例外的,对荀裳说他宋好风的日子过得不比你荀裳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你们一个是没爹没妈了还要拉扯着妹妹,一个是有爹有妈没有消息了还要陪着一个老人在家,一个是被人骂没爹没妈能去坟头哭诉,一个是没人骂没爹没妈只能憋在肚子里,他宋好风即找不到的爹妈的坟头哭,还怕给我说了,怕我一个老人伤心。

    最后老人说荀裳性格好,心地更好,宋好风心里只有他这个老年人,有了荀裳以后就多了个他认可的亲人。

    “荀裳,我能拜托你一件事么?”老人语气有些低沉,昏暗的房间里,荀裳看不清老人的脸,但是他能听出这句话问的很是郑重。

    “我答应。”荀裳没有任何犹豫。

    老人似乎在笑又好像在哭:“如果以后,宋好风需要你,无论什么时侯,无论有多远,你都去一趟,好吗?”

    说完这句话,老人半晌没有开口,屋子里没有声音,荀裳点燃了蜡烛,看到宋好风握着老人的手,记脸泪水。

    荀裳拿出一挂鞭炮,走出院子里点燃,整个镇子,记是破竹声。

    又是一年清明,又是一缕亡魂。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命》,方便以后阅读道,命第1章 清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命第1章 清明并对道,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