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逼”作为互联网语境中高频出现的贬斥性词汇,其使用已超出个l情绪宣泄的范畴,成为折射网络语言生态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典型样本。这一词汇的滥用既涉及人格尊严侵害的法律问题,也反映出网络空间价值观的失序。本文将从法律界定、社会影响与治理路径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法律语境下的语义暴力属性 从法律视角看,“傻逼”属于典型的侮辱性言辞。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任何贬损他人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