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休息。
更需要时间,去沉淀和巩固,这一次,近乎于“涅槃”的收获。
就在他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时。
一个电话,如同一块巨石,再次在他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了万丈波澜。
电话是郭凡打来的。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极度的兴奋和颤抖。
“杜玉!”
“成了!”
“我们......成了!”
杜玉的心,猛地一跳。
“郭导,你是说......”
“对!”郭凡的声音,因为激动,甚至有些破音。
“《流浪地球》!后期,特效,所有的工作,全部完成了!”
“我看过完整的成片了!”
“我告诉你,它比我想象中,最牛逼的样子,还要牛逼一百倍!”
“我们,真的做到了!”
“我们,真的要,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了!”
......
春节档。
这个被誉为,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最惨烈的“修罗场”。
无数大制作,大卡司的电影,在这里挤得头破血流。
而《流浪地球》,就像一个,沉默而又倔强的挑战者,悄无声息地,加入了这场战局。
上映之前,它并不被看好。
“科幻”这个标签,在中国电影市场,更像是一个“票房毒药”。
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已经让观众和资本,都失去了信心。
更何况,它的主演,除了那位老牌的港星吴孟达之外,只有一个,刚刚在演艺圈崭露头角的新人——杜玉。
很多人都觉得,郭凡疯了。
这个拍文艺片出身的导演,是想用一部,投资数亿的科幻片,来完成一场,华丽的自杀。
然而。
当电影院的灯光,缓缓暗下。
当那句,充满了机械质感的旁白,在黑暗中响起。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错了。
错得,离谱。
大银幕上,冰封的上海,停摆的“东方明珠”,如同史前巨兽骸骨般的,行星发动机。
那种,宏大而又绝望的,末日废土美学,瞬间攥住了,所有观众的心脏。
当杜玉饰演的刘启,穿着笨重的防护服,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
他眼神里的,那种属于少年的,叛逆、迷茫,与那末日背景下,依旧不肯熄灭的,一丝希望的火种,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国产电影主角的形象。
他不是,高大全的英雄。
他会犯错,会冲动,会和自己的父亲顶撞。
但他也会,在最绝望的时刻,喊出那句,足以点燃整个宇宙的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