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坦白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轻寒海 本章:第6章 坦白

    崇祯一行人搭乘的这艘船,因大家皆是渡江逃难,船也基本坐记,在中间沿岸码头并无太多停靠的需要,船工们日班夜班相继,昼夜不停。

    总共也就靠岸两次,补充了下能量及消耗品等。竟是在第三天(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日落时分抵达了镇江码头。

    “李兄,王公公,兄弟欲连夜乘舟顺流而下,不如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

    “阎兄弟且慢!夜间行船,徒增危险,又枉费银钱。令堂尚在,出行更需多加小心。不如今晚先住客栈,明早出发,至晌午时分也必能到达。

    另外我与兄弟相识一场,还没有一起喝杯酒,在此一别何时再能相见?”

    “也罢,不在这一天半日的。就依李兄之意。”阎应元说道。

    崇祯大喜。

    崇祯水路逃亡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计划,那就是西进江西,深入山区闹革命。

    他不想要什么南京朝廷了,那里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而且自已仓皇南下,即便能够重新登上帝位,也指挥不动军阀,最后免不了再逃亡一次,反倒枉费了时光。

    然而眼下无一兵一卒,更无良将。又不能贸然亮明身份,向地方官府要人要粮要兵。

    那样的话首先不一定行得通。其次即便行得通,消息传出去之后很可能被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那么阎应元这种既忠义又能力超强的人士自然要趁早招揽至麾下。所以今晚是必须向阎应元坦白的。

    按照正史记载,再有一年零五个月阎应元就要在江阴英勇就义了,现在招揽阎应元实际也是在救他。

    当下三人住了客栈,租了包间,要了酒食,狼吞虎咽起来。

    片刻后,两杯酒下肚,崇祯一脸严肃却沉声说道:“为兄一路上对贤弟多有欺瞒,实在是人多眼杂,不得已而为之。请受为兄一拜。”说着就要起身离席行大礼。

    王承恩赶紧双手架住崇祯腋下,电光火石之间反复与崇祯进行了眼神交流,崇祯给出了肯定和有力的回应。

    “也罢,还是我来说吧。”王承恩先把崇祯按回到座椅上,又推开包间门往外看了看,最后关上门插牢门栓。

    “阎典史,这位是当今圣上……”

    阎应元倒没有纳头便拜,因为脑子已经懵了。什么鬼?我与当今圣上一路上没大没小开玩笑?这也太魔幻了吧!

    虽然大明大厦将倾,但自已一个编外人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死都不可能见到圣上天颜的。

    随即心中有生出万分的警惕来,眼前这两人莫不是冒牌的吧!他们有何企图?

    此刻阎应元那是又懵又乱又警惕,竟是盯着眼前的两个人不言不语呆若木鸡!

    见阎应元没有反应,王承恩接着说道:“我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三月十八日夜,守城太监曹化淳打开广宁门,引闯贼入城,皇城危急。

    陛下为延续大明江山,以图日后振兴,遂领我一起微服出走,后来就与阎典史一通坐船南下了。”

    此时阎应元虽然依旧呆若木鸡,听完王承恩的话后已信了一半,目光又移到崇祯脸上。许久之后终于是蹦出了半句话:“你真的是?”

    崇祯道:“大明危殆,我一路逃亡,与叫花子何异!骗你作甚。只是我意图再造乾坤,无奈手中无兵无将。阎兄弟若不嫌弃,可与我一起干一番大事!”

    听崇祯说完,阎应元已经信了八九分了,当即就要下跪行礼,崇祯赶紧扶住。

    “大明危急存亡之秋,兄弟就不要行这些虚礼了。兄弟方便时,还望早些去江西井冈山一带与我会合!”

    “我明天即启程去往江西,计划如此这般……,兄弟莫要告之他人,以免节外生枝。

    待日后时机成熟,我必然昭告天下,亮明正身。与兄弟北击建奴,平定乱世,中兴大明。”崇祯一脸的毅然决然。

    “容微臣回家安顿一番,必定尽早赴井冈山与陛下会合。身为人臣,为大明死而后已!”

    不多时三人各自卧榻休息,阎应元也需要进一步消化突然而来的海量信息并考虑一下未来的规划……

    三月二十二日卯时一刻(早上五点多钟),阎应元便收拾行囊准备起身。

    崇祯愣是打起精神怆然而相送:“兄弟,为兄在井冈山一带等你,不见不散。但一定照顾好令堂大人,莫要亏了孝道!兄弟一路走好!”

    送别阎应元,崇祯回去又补了一觉,直到了辰时(早上七点),才悠悠转醒。这是李锐前世的作息时间,给老板打工,去早了又没有加班费。

    再说早起来还得准备一家三口的早餐,那也不是李锐所擅长的。

    接下来该考虑西进江西闹革命的事了。直接坐船沿江而上然后转赣江到达吉水县,最后陆路上井冈山。听着是一气呵成,道路畅通。

    问题是自已先去井冈山能干出点什么呢?就凭眼下两个人,除了挖野菜似乎也没有更适合的事可干了?

    即便带上阎应元又能如何?阎应元目前只是个编外典史,他将在未来的历史中大放异彩,但是现在他连自已的亲兵队伍都没有啊。

    另外根据正史记载阎应元的母亲不久将重病不起,他必将伺侯床前尽孝,短期内估计是走不开了。

    难道真的要自已拿一把菜刀,砍了地主恶霸,再分田地,最后发动起义不成?这想起来似乎很爽,但让起来嘛,一定是后果难料。

    以前自已能指挥的亲兵就是锦衣卫东厂两三千号人,后来北京危急,这些人都派去守城了,以至于现在竟是一兵一卒也没有。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把这几千人派出去。不过自已当初还没有穿越过来,要怪只能怪宿主没脑子!

    崇祯心里左思右想,也没个头绪。革命工作难上难,而起步又是最难的!

    崇祯大脑高速运转,寻思着附近哪里有带兵的能臣良将。

    忽然大脑中灵光一闪:刘肇基!

    刘肇基,字鼎维,辽东人。出身于将门之家,曾任辽东副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加都督通知,提督南京大教场。福王立,加刘肇基为左都督、太子太保。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抵扬州,刘肇基赴援,分守北门,城破,巷战而死。

    如果穿越者崇祯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话,刘肇基还有一年寿命。后世人常称大明亡国之时仍将星璀璨,刘肇基就是这将星之一。

    大明忘于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积弊难返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完美风暴。将星璀璨不是大明亡国的原因,将星们应该有更好的结局。

    年初,内阁提拔刘肇基为都督通知的票拟,崇祯是看过的。两年前建奴兵临北京城下时,刘肇基亦曾领兵勤王。建奴兵退,崇祯检阅三军,当时刘肇基也在场。

    一定要到南京见一下刘肇基,刘肇基将门之后,屡立军功,关键是他久在军中必有自已的亲兵队伍。

    崇祯虽逃亡之君王,自谓凭自已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够给刘肇基醍醐灌顶一番,成功传播自已再造新大明的革命理论。

    逃亡时需要小心谨慎,挖人时必须得画出像样的大饼!

    李公子深情坦白秒变崇祯帝的桥段已经上演过一回了,这次去南京为刘肇基再表演一次自然是没有什么难度。况且刘肇基与自已见过一面,想必效果会更好。

    计议已定。

    “老王,收拾行囊,即刻坐船赶往南京!”

    “李公子,起床后你一直发呆,早饭都还没吃呢?要不先……?”

    “大善!走,吃豆花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第6章 坦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第6章 坦白并对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一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