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新居上了《世界文学》,学生们都很激动。
好多学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慢班的这些学生,这一个学期进步很快,因此他们经常在其他同学面前夸赞杨翊的教学如何如何好。
但是其他同学未必相信,总觉得他们吹牛。
即便上次慢班的英语成绩被张贴出来,也没有改变什么,毕竟成绩单这种东西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啊,别人要是再质疑杨翊的水平,他们也好应对,直接把《世界文学》给抬出来就行。
你说我们杨老师水平不行,你在《世界文学》上发篇文章试试?
学生们这么激动,也在杨翊意料之中,他本来并没有打算跟大家说这事的,不过即便林莹今天不说,很快学生们也会知道。
新一期的《世界文学》刚出来没几天,图书馆也是刚上。
这种新上的刊物,数量不多,很快就会被借走,想要借到需要点运气。
如果是其他学生看到《世界文学》,即便是看到杨翊这个名字,也不会想到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全名叫杨翊,只知道东门杨师傅,甚至有些人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
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只是东门传达室的门卫而已,至于姓牛还是姓杨,不是很重要。
等到再过些天,慢班的学生有人看到《世界文学》,这事大家也就知道了。
学生们又嚷着要找一本《世界文学》,杨翊就把自己的那本《世界文学》拿出来了。
之后就是一部分学生提前吃完,到旁边去看《世界文学》,另一部分人继续留在桌上推杯换盏。
一顿饭吃了近两个小时,最后一批学生离开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三点钟了。
学生们离开以前,把桌子都给收拾好了,卫生不用杨翊担心。
原本热闹的房子,忽然变得安静下来,杨翊揉了揉有些发晕的脑袋,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他给自己点上一支烟,随后在缭绕的烟雾中打量着自己的新居。
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相较于传达室,居住条件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以前总听人说房子如何重要,杨翊总是嗤之以鼻,房子嘛,不过是钢筋混凝土,死物罢了。
但是来到这个时代,他却因为这个小小的房子,的事情进行了宣传。
这几个新同学,应该就是听了他们的宣传,才跑过来的。
“要不,今天给你们分享一篇?”
一听杨翊这话,同学们就来劲了。
“好啊,好啊。”
“给我们说说《乡村医生》吧。”
“这篇我们都看了呢。”
“行,那我就给你们说说这篇《乡村医生》。不过在说之前,我要告诉你们,巴尔扎克是一位法国作家,这篇的原文是法语,我是根据美国译文版翻译成中文的,英文版可不是巴尔扎克写的。”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杨老师,我们都知道的。”
“是啊,我们几个可都是中文系的呢。”
杨翊点点头,开始给他们讲《乡村医生》的英文版。
虽然《乡村医生》是短篇,但是内容也不少,如果杨翊从头到尾给他们讲解,一晚上肯定讲不完。
而且里面很多内容也没有必要特意给学生们讲,他就只从中间挑了一下有知识点的拿出来讲了讲。
今天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大概是因为给他们讲课的老师,正是这篇译文的作者,有一种玄而又玄的buff加成。
而且也确实比一般的课文有趣,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效率都很不错。
杨翊也忍不住点头,看来类似的课堂以后可以经常开展。
上完了英语课,杨翊回到住处,此时他才终于有时间去处理凌晨誊抄的《棋王》稿子。
这会儿时间充裕,他也没有急,慢条斯理地重新将《棋王》给抄了一遍。
之前他快速誊抄的那份稿子,为了省稿纸,他两面都写了字,这一次他只写了一面。
幸好之前肖瑞来的时候,给他送了一些稿纸,不然他现在连誊抄《棋王》的稿纸都没有。
只是,要让肖瑞知道,他送来的稿纸,一张也没用在给他们《诗刊》的稿子上,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
第二天早上,杨翊把装着《棋王》稿子的信封送到了东门传达室。
牛小奇也没仔细看信,直接将信收起来,然后笑着说道,“杨老师,你要是有信,不要你来拿,我直接给你送过去。”
“不用,我自己来拿就行。”杨翊谢绝了牛小奇的好意。
传达室的工作他干过,如果每个人的信都送过去给本人,那门房要累死,他也没有必要担牛小奇这份人情。
杨翊拒绝,牛小奇也没有坚持,点头道,“唉,好。”
“如果有人找我的话,就让去资料室或者工六楼找我。”
“没问题。”
杨翊点点头,转身往办公楼走去,他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