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匹配?”
汉朝,汉文帝刘恒时期,献上《过秦论》的贾谊得到汉文帝特别召见,他算是记载中大汉首个对大秦灭亡思考的官员。
“贾谊,林啸老师也说了,你的看法是大秦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亡于苛政与民本缺失?对林啸这个灭亡原因,你怎么看?”
刘恒目光深邃,带着疑惑与探寻,看向贾谊。
他也算是被这么多灭亡原因看得眼花缭乱,林啸这个说法,倒是别出心裁。
贾谊神色恭敬,微微躬身,语气谨慎地回应:“陛下,林啸老师还没有说出具体理由,臣不敢妄下判断。”
看到林啸列出了那么多人归纳的观点,贾谊自然不敢轻易断言自己对大秦灭亡原因的归纳就完全准确。
刘恒微微颔首,说道:“行,那便好好听听林啸老师怎么说的吧。其他人的,朕还可以理解一下,林啸说的这这治理能力,治理体系,也着实让朕有些无法理解。”
刘恒抬头看着天幕之中的林啸,迫切也想得到林啸的详细解答。
“治理能力,治理体系,什么东西?”
与此同时,朱元璋同样对“治理能力,治理体系”这些现代化词汇一头雾水。
他皱着眉头,与朱标对视一眼,眼中全是困惑,却也只能安静地等待林啸的讲解。
“想必,同学们对我说的,不太理解吧。这个词汇,是近些年很高频的一个词汇……”
同样,七年级三班的教室里,学生们脸上写满了迷茫。
林啸看着台下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心中了然,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颇为陌生的政治概念,确实需要详细展开讲解。
“今天,老师就客串一下你们的政治老师,好好说一下……”
林啸先是在ppt上展示了“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这一词汇的来历,仿佛是一位专业的政治导师,开始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词汇呢?”
“主要是我们当前也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毕竟,14亿人要怎么治理,怎么让大家每一个人都过得越来越好,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没有可参照的,只有我们自己一步步来探索。”
大概过了一下背景后,也没太深入,林啸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大秦帝国:“然后,其实现在这个情况也可以套用这个词汇到大秦身上。”
“他们面临的情况是,作为历史上更是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说道:“原来是这样!小马拉大车!超载了!等于,老师,你说的这情况,不是跳舞国他们吗?”
“他们一辆火车也不管超不超载,反正尽管上人就是了!最终就导致车毁人亡!”
朱小章仿佛找到了恰当合适的奇妙比喻。
“哈哈,你这么比喻,也可以。”
终于有了一个反馈,林啸被朱小章的话逗笑,思索一下,随即打开网页,搜索了几张跳舞国火车上挤满人的照片。
当这些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
“哈哈哈,对对对!就是这样!”
“等于,始皇是跳舞国的吗?”
“大秦当时的情况,和他国现在差不多……”
“老师你说了一大堆,倒不如朱小章这样的解释!”
“哈哈……这么一看,我们也清楚了!”
“始皇原来有三哥的脑回路啊!”
“懂了!!”
“学会了,学会了!”
当这个火车超载的图一出来,七年级三班的学生们,一个个眼睛明亮,炯炯有神,显然一下子融会贯通。
“嗯……这样,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
被那么浅显道理打败,林啸自然也不气馁,反而鼓励道:“你们可以稍稍带入跳舞国,就知道始皇统一六国后,六国大概是什么情况了……”
“而面对他们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宗教、统一文字,统一语言……”
“到底要做多少事情,才能成功让他们拧成一股绳……”
“这就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