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宋南姝给迎夏、迎春她们四人红包,都是惯例了。
“今年咱们是头一次在沈府过除夕,我问了府上的管事,说是他们主子每年都不在,大家就都各回各家了,除夕沈府都不怎么热闹。”迎秋喜滋滋接过荷包,“不过几年有咱们姑娘在,留在府上的人收到红包,还收到了姑娘送去的新衣裳、年货,各个都高兴得和什么似的!”
“今日下午咱们宋府的下人也要过来的,我去厨房瞧瞧看看……别出什么纰漏。”迎夏接过荷包后,和宋南姝说了一声,便匆匆去了厨房。
晌午刚过,林晚娘和朱长贵就来了。
迎雪一边把人往里面请,一边笑着问:“你们怎么来啦?”
“往年我孤家寡人一个,都是在宋府和胡管事一起过年!”朱长贵笑着说,“今年说是胡管事他们都过来来沈府和东家一起过年,我和晚娘姐这不是还没有成亲吗!那我们自然就要来找东家一起过年了!也不知道东家会不会嫌我们吵闹!”
实际上,是林晚娘和朱长贵知道沈序洲今年没在京都,所以特意赶过来想着陪着宋南姝一起过年,人多热闹。
“哪儿能啊!你们能来姑娘高兴还来不及。”迎雪笑着说。
林晚娘是个闲不住的,她心里惦记着宋南姝的恩情,总是想着如何报答。
今儿个除夕,她最能帮忙的就是灶台上的事儿。
和宋南姝见了礼,不顾宋南姝的劝阻林晚娘非要去厨房。
“东家,我最近新研制的几道菜,朱长贵试过了……说味道很好!但是……”林晚娘说到这里面色绯红,“我想着东家见多识广,今儿个今让我来下厨,东家尝尝,若是觉得不错,等开了年我就把这几道菜加到咱们店里的菜谱上去。”
宋南姝知道,过年前的有段日子,不少勋贵人家都出了高价请林晚娘去做菜。
若是林晚娘去了那便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可约莫是林晚娘从朱长贵这里知道沈序洲一直没有回来,早就打算好了,若是除宋南姝的丈夫不在,他们便来同宋南姝一同过年,所以全都推拒了。
朱长贵也笑呵呵跟在林晚娘的身边去打下手。
沈府虽然宋书砚不在,可因为宋南姝手下这些忠仆过来,反倒是热闹了起来。
尤其是林晚娘这个人和董大厨不一样,在灶台上一点儿都不藏私,做菜的时候都没有让沈府的厨子回避,甚至还会教他们,有不懂的地方问,林晚娘也会给详细的解释。
反观如今的姜府,因着姜夫人病倒,姜箬璃被送往端王那里去做小妾,今年显得格外的冷清。
姜临阳从母亲的院子出来,唉声叹气,也不知道宋南姝在沈府是个什么样子,沈序洲年前去了端王封地,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估摸着他妹妹一个人在沈府,也是冷冷清清的吧!
要是妹妹已经回家了多好,现在他们就可以把妹妹接回姜家来过年,那一家人肯定是高高兴兴的。
姜临阳是真不明白,好好一个家为什么自从姜箬璃重新回来之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他想到这里又难免责怪起父母来,若是早几年父母在知道宋南姝便是他亲妹妹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宋南姝认回来。
要是那个时候没有伤了妹妹的心,现在他们一家人不知道多开心。
“怎么站在院子里头,不进去瞧瞧你母亲?”姜裕行从院外进来,见自己儿子立在院子里发呆问了一句。
“父亲。”姜临阳行礼,而后才道,“我就是想,今年咱们家过年很冷清,而且……沈序洲不在,妹妹那里肯定也很冷清!我想去看看妹妹,可是我又不敢……我怕妹妹会更反感我。”
提到宋南姝,姜裕行也叹了一口气,他道:“你人就别去了,至少目前……我们去找南姝,南姝都会觉得是别有用心,我记得你年前不是给南姝准备了好多礼物吗?你派个人送去,就要露面,敲了门就走,搁在门口就是了!不要留任何关于姜府的信息。”
第296章
“那……那万一妹妹要是觉得来历不明,看都不看就让下人丢了怎么办?”姜临阳有点心疼,“我不是心疼银子,就是那些东西都是我费心思为妹妹搜集来的,哪怕妹妹不要,我也希望妹妹能看一眼。”
“沈府的下人不是那么不知分寸的,你去送就是了,南姝会过目的。”姜裕行说完,抬手拍了拍姜临阳的肩膀,抬脚进了内室去看自己的老妻。
·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沈府院内的灯笼也被一一点亮。
宋南姝听说门房来报,有人敲了门在门口放下来一堆礼物,但不见人,特来请示宋南姝,该如何处理。
迎夏去看了眼,瞧见里面都是一些姑娘家平日里喜欢的东西,心中其实便有数了。
迎夏回去请示宋南姝时,宋南姝眼也没抬:“即便是他们送来的,咱们再送回去,那不知道的还以为两家正常来往了。”
这么一想也对。
“那,姑娘打算怎么做?”迎夏问。
“既然里面都是名贵物件,姜家人真的敢就这么放在门口便跑?会派人盯着的!”宋南姝翻了一页书,“即便是姜裕行不盯着,姜临阳也会派人盯着,丢吧!他们自会捡走。”
“是!”迎夏应声,连忙出去命人办此事。
雪越下越大,院子里下人刚扫过,又积了薄薄一层。
下面的粗使丫头和婆子都已经去吃酒了,迎秋便拿着扫帚将院子道路上的雪扫至两侧,扫完已满头是汗,抬眼,就瞧见有人从风雪中疾步而来。
迎秋愣了一瞬,在看到那她们和姑娘亲手封的黑色大氅时,拿着扫把惊喜呼喊出声:“姑爷!姑爷回来了!”
屋内正在用铜夹子往炉火里添炭的迎雪听到这话,也一惊,回头看向临窗软榻前正着掀开腿上细绒毯子,穿鞋的宋南姝,惊讶:“姑爷回来了!”
“悄声些。”宋书砚抬手敲了一下迎秋的脑袋,随即丢了一个荷包给迎秋,“压岁。”
“多谢姑爷!”迎秋借接住沉甸甸的荷包,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宋南姝刚绕过屏风,就见宋书砚已经打帘进来。
他随手将没抖干净雪的大氅递给迎夏,在宋南姝刚要迎上来时连忙抬手阻止:“等下,先别过来,我身上凉……”
说着,宋书砚便走到火盆前烤火,想将自己身上的寒气驱散。
迎夏抱着大氅,笑着示意迎春、迎雪和她出去。
宋南姝也走到火盆前,问:“吃过东西了吗?我让迎春去厨房给你先弄点吃的!晚膳还要等一会儿。”
“是饿了。”宋书砚语声中带笑。
宋南姝忙转头喊道:“迎春,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东西给姑爷拿一些!要带汤水的,热乎一点。”
“哎!”宋书砚连忙说,“我是偷偷回来的,陪你守了岁就要走,别声张!”
“迎春,姑爷回来的消息压住,别声张!”宋南姝又叮嘱。
“是!我知道了姑娘。”迎春笑盈盈应声。
宋南姝就站在宋书砚的对面,与他一同烤火:“你偷偷回来是什么意思?”
“端王死了,消息一直封锁着没有让外传,我是护送端王妃和端王世子进京来给陛下报丧的。”宋书砚抬手摘下面具,“这会儿谢时容正带着面具装成我的样子,所以陪你守了岁,我就得赶紧赶回去了。”
觉得自己身上寒气都驱散得差不多了,宋书砚伸手握住宋南姝的手臂,绕过火炉将宋南姝一把拥入怀中:“阿姐,我……很想你!特别特别想!”
宋南姝眼眶一热,虽然宋书砚没有说端王是怎么死的,但是其中肯定是凶险万分。
她亦是环住了宋书砚的脊背,轻声问:“那你受伤了吗?身上的毒……解了吗?”
“受了一点皮外伤,不过现在已经好了!毒……等大事一定,便立刻解,耽误不了多久!你放心!”宋书砚紧紧拥着宋南姝道,“快了!就快了!”
宋南姝点头,她将头埋在宋书砚的怀里,双手紧紧环住他的腰身:“下次毒发前能解吗?”
“应该到不了那个时候!”宋书砚说。
他低下头,看着宋南姝湿红的双眼,正要开口,就听到有人敲了敲窗户。
宋书砚侧头,就听外面的人压低声音说:“沈指挥使,陛下让您即刻进宫。”
宋书砚眉头一紧,这次是他提前回来给皇帝送的消息,只是为回来陪宋南姝过除夕找的借口。
“陛下叫你肯定是有事。”宋南姝笑着同宋书砚说完,又去将最近新给宋书砚做的大氅取了出来为他披上,系好系带后道,“你去吧!”
宋书砚攥住宋南姝的手:“原本是想回来陪你吃团圆饭的,可现在进宫定然是赶不上了,你别等我……早点睡!”
“嗯!别担心我,去吧!”宋南姝将面具送到宋书砚的手中,目送宋书砚离开,那颗因为宋书砚迟迟没有消息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还有这个……”宋书砚将给迎夏、迎雪和迎春的荷包拿出来,“迎秋的我给了,这是给其他三个迎的。”
往年,宋书砚都会给这四个丫头红包,感谢她们一年对宋南姝的照顾。
最早给迎夏的时候,迎夏还说自己都是大人了不要。
宋书砚便说,只要她们四个丫头一日不嫁人,这红包就有,将来嫁人了,她们的孩子也有!
虽然现在宋书砚换了个身份,但这个传统他没打算丢。
等迎春从厨房拿着汤面回来时,却不见自家姑爷有些疑惑。
“姑娘,姑爷呢?”迎春愣住,“也没听叫人送水去内间给姑爷沐浴啊?”
迎春一时不知道应不应该将食盒里的面拿出来。
“姑爷有事,就不和我们一同吃团圆饭了。”宋南姝笑着说,“这面给迎秋那个小馋猫先垫一垫。”
迎秋一听要给自己吃好吃的,立刻放下手中的剪纸凑了过来:“那好!那好!”
见宋南姝心情不错,迎春笑着将食盒递给了迎秋,叮嘱迎秋别烫着。
第297章
宋书砚原本还在猜测皇帝除夕叫他入宫,只是想问端王死时的详情。
没成想,宋书砚在皇帝寝宫见到皇帝时,皇帝靠坐在临床软榻上,整个人几乎要瘦脱了形,眼眶和脸颊都已经凹陷了下去,在这寝宫昏黄烛火的映照下,看着死气沉沉。
看到跟着贴身太监进来的宋书砚,皇帝的脸上才有了一点笑意,精神瞧着还算不错。
“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宋书砚跪地叩首。
“起来吧!”皇帝刚说完,便将头转向一侧,以拳掩唇弓着身子剧烈地咳嗽了几声,发出呼哧呼哧的痰音。
太监立刻捧着痰盂上前,伺候着皇帝吐痰漱口之后,轻抚皇帝脊背,直到皇帝呼吸逐渐平稳下来,贴身太监这才如释重负般退下,守在不近不远的位置。
“陛下,您……”宋书砚摘下面具,目光中难掩担忧,“臣这才走了多久,陛下怎么会瘦成这样?薛神医呢?她不是在宫中吗?”
皇帝摆了摆手:“不必担心,朕这是吃药吃的,在此之前薛神医便和朕说过了,强行续命有违天道,自是要难受一些,消瘦也是必然反应。”
“强行续命?”
皇帝笑了笑:“我得看着康嫔腹中孩子降生,看着他顺利登基。”
宋书砚抿着唇没想到皇帝的身体衰败得这么快。
“你让人送来的奏报我已经看了,没想到最后端王竟然是死在柳云珩的手中。”皇帝的确是意外。
“凭心而论,我虽然不喜欢柳云珩,但柳云珩对陛下……是忠心的。”宋书砚道。
皇帝点头:“此次端王事情一了,我心中最大的担忧便放下了,接下来……就是安排之后事了。”
皇帝之所以这么着急在除夕夜就把宋书砚叫进宫来,便是为了此事。
“月影卫你虽然留在了端王封地稳定局面,但等刘铭将军接手城防之后,月影卫半数还是要调回来,并入神卫军。”皇帝看向宋书砚,“阿砚啊,朕若是没了,真的孩子坐上那个位置,他的安危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护好他!”
“陛下放心!”宋书砚一口应下,又道,“而且,谢时容也很快回来,到时候让他和薛神医一同为陛下斟酌用药,陛下必定能看到小皇子坐稳皇位。”
“这样哄孩子的话,你就不要用来诓我了。”皇帝似乎并不在意生死,轻轻笑着,“朕不怕死,朕只是怕死得毫无价值而已,而且死前……朕也一定要为后来者,将削藩的路铺平。”
皇帝其实心里明白,这些藩王之中最简单的反倒是端王,因为端王太年轻,孩子还小,所以只要端王自己跳出来有了谋反的一死,皇帝就可以解决掉端王,顺理成章地消除端王这个隐患。
但其他藩王呢?
那都是皇帝的父亲甚至是祖父那一辈的人,他们都是老狐狸一样的人物,而且子嗣都已经长成,绝非那么容易对付。
但皇帝不甘心就这么死去,他若是这个时候死了,只留下一个刚呱呱坠地……生母制冷不起来,没有嫡母的孩子,还不被那群藩王生吞活剥了。
还有皇帝那位迟迟没有被他封为太后,行宫别居的亲生母亲,若是老古董们把她请出来主持大局,那个脑筋不清楚的根本护不住他的孩子,他的血脉,或许他的亲生母亲也不会想护他的亲生骨肉。
“还有一件事,我需要你去办!旁人办……我不放心。”皇帝定定望着宋书砚。
“陛下请讲。”宋书砚道。
“行宫那位,不能死在我的后面。”皇帝说。
宋书砚能领会皇帝的意思:“今夜就要办吗?”
“除夕团圆日,想必钰王在下面也很是思念母亲。”皇帝缓声道,“你亲自去送她一程。”
宋书砚明白了,这才是皇帝今日叫他来最主要的目的。
若是皇帝身体还没有这么弱之时,皇帝和宋书砚说让宋书砚去送皇帝的生母一程,宋书砚一定会迟疑,会担心皇帝某一日想起来会和他秋后算账,毕竟……那到底是皇帝的亲生母亲。
可如今皇帝已经是强弩之末,他是真的在用心为他的孩子做打算。
“是!”宋书砚几乎没有迟疑。
这夜,宋书砚领了皇帝的命,带上神卫军亲信出城,赶往京郊行宫。
宋书砚到的时候,行宫黑漆漆一片,只有太妃居住的寝宫门外挂着白色的灯笼。
宋书砚带人疾步而入,护卫见到宋书砚手中令牌立刻让路,伺候太妃的太监宫女要拦,皆被带刀神卫军逼退。
他步入太妃寝宫,只见太妃一身素衣不戴配饰,正跪在先皇和钰王的牌位前念经。
跟在宋书砚身后的神卫军手中捧着毒酒、白绫,紧随其后,原本要开口,却被宋书砚制止。
“娘娘,钰王谋逆而死,娘娘供奉钰王牌位可是大不敬。”宋书砚语声沉沉。
皇帝生母拨弄佛珠的手一顿,转头看向身后戴着面具的宋书砚,视线又落在宋书砚身后捧着毒酒和白绫的神卫军身上。
“皇帝是快死了吗?”皇帝生母眉目间带着冷意,作为母亲,却问出这个世界上最恶毒的话。
宋书砚未答,只侧身让开,让皇帝生母更加清楚地看到毒酒和白绫:“陛下知道娘娘始终惦记钰王,在此除夕团圆之日,特地命微臣来送娘娘与钰王团聚。”
皇帝生母闻言轻笑一声:“好啊!我死了正好给端王一个起兵的理由!就毒酒吧……验尸的时候能验得出来!”
即便是他们要把她挫骨扬灰,一把火点了行宫,端王还是能找到借口起兵!
反正皇帝不孝,到现在也没有将她这个生母尊为太后。
只要她死,不论是怎么死的,那都是皇帝的错!
神卫军闻言立刻上前,将毒酒送到太妃面前。
太妃几乎是想也不想端起毒酒仰头便饮尽,她丢下酒杯又道:“替我带句话给皇帝,就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最让我悔恨的就是生了他这个无情无义黑心肝的东西!”
第298章
说罢,太妃又转过头去,继续对着牌位念经。
“有件事,臣觉得还是要让太妃知道一二……”宋书砚漠然看着太妃的背影,语声冷沉,“端王,已经死了。端王妃携端王世子,正在入京报丧的路上。”
太妃手中的佛珠陡然断裂,沉香木的佛珠噼里啪啦掉了一地。
当她不可思议转过头来时,喝下腹的毒药已经开始发作,疼得她双手扶住地面,却又被撒落一地的佛珠滑倒,口中吐出一大口鲜血来,死不瞑目。
到底是皇帝的生母,宋书砚让太妃的贴身宫婢进来整理太妃仪容。
哆哆嗦嗦的宫婢和太监们知道,将太妃仪容整理妥当,他们这些人也都活不成了,一直在期期艾艾的哭着,为太妃也为他们自己。
处理好行宫之事,天还未亮。
宋书砚入宫对皇帝复命,也是对皇帝报丧。
皇帝瞧着像是从除夕夜宴上出来之后,便一直没睡,在等着宋书砚。
他问:“她……可有话留下。”
“陛下有些话不必再听,不重要的人说什么都不重要,这是宋南姝教会我的道理。”
“不重要的人说什么也伤不到朕,朕要你说!”皇帝将手中几乎没有翻几页的书放下。
“太妃说,她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生了陛下。”宋书砚说完又补充,“陛下不必在意。”
皇帝愣了片刻,轻笑一声:“你去的时候她在做什么?”
“在对着钰王和先皇的牌位念经。”宋书砚如实回答。
听到这话,皇帝尝尝呼出一口气,眼底的笑意越发浓了起来,他舒展直挺的脊背靠在身后迎枕上,似乎压在心底的石头被挪开了般:“那就好……那就好!如此……朕也便不后悔送她上路了。”
“陛下对太妃已经仁至义尽。”宋书砚开口宽慰。
皇帝沉默片刻,笑着抬头:“你刚回来就被朕指派了任务,还没来得及和妻室团聚吧,一会儿出了宫回去好好安抚安抚宋南姝,这段日子她应该担心坏了!朕心中记着她把老师傅借给军器部的事,等端王的事情了你和她的嘉奖会一起到……”
“陛下的事情要紧!我出宫后便出城了,以免端王妃和端王世子那里出什么意外。”宋书砚说。
看着宋书砚,皇帝点了点头:“你的忠心,朕都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