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绣秦驰秦明松 本章:第266章

    秦驰有一瞬间锋芒毕露,很快又收敛了,口吻状似嘲讽,“就算当不成夫妻,我们的情谊也不假吧,写信怎么了?没必要非要当陌路人吧,别忘记了,还有三个孩子。”

    不止三个……

    宋锦恍惚了一下。

    不过,她听出了秦驰的退让,“只要给你写信,你便答应和离了?”

    秦驰苦涩地点头。

    宋锦静静的注视秦驰半会儿,发现他的认真,旋即含笑的向秦驰行了一礼:“秦大人,这些年多谢您庇护。”

    秦驰起身回礼,“这些年我们是互相扶持,互相照顾。宋娘子不必言谢,你不欠我的,甚至是帮我良多。”

    宋锦听了,笑意更深。

    都是明白人,很好。

    秦驰就这样看着宋锦收拾行囊,目送着她坐着离开,他不知不觉中,跟着马车走到了村口,直至马车消失在弯曲的山道。

    秦八拿着一件披风,披到了秦驰肩膀,“公子,外面冷,该回去了。”

    “让大家收拾,一个时辰后起程。”秦驰此时面上再无方才的脆弱,宛如一把出鞘的剑。

    出了秦家沟的路口。

    秦驰不但看到了孟庆瑞,还有回来的秦一等人。

    “怎么回事?”

    秦驰目光凌厉。

    秦一心惊胆战的禀告:“夫人让我们回来,她说既然已经和离,该分清的,还是要分清的好。”

    秦驰被气笑了,“你就这样回来了?”

    “属下擅自留下几人保护夫人,还请公子恕罪。”秦一单膝跪下请罪,心里却庆幸自己留人了。

    秦驰神情稍缓,“暂时就这样,让他们藏好了,莫要让夫人发现,还有等秦七养好伤,把她逐出暗卫营,让她去寻夫人。”

    “是,属下知道了。”

    直到秦驰放下窗帘子,秦一这才松了口气。

    秦驰岂会真的放手?

    仅是明白一些事情过犹不及,需要张弛有度罢了。逼得太紧只会让她离自己越远。她就像是风筝,渴望自由,与其僵持不下,不如先放她飞,只要他能握紧手中的线,不管她怎么飞,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他身边的。

    所谓的“线”,即是每月的信。

    他不怕她飞。

    最怕的是她的遗忘。

    秦驰出神想事的事情,完全忘记了车厢内还有一人。

    孟庆瑞脑子里各种猜测乱飞。

    这是他能知道的大秘密吗?

    好兄弟功成名就,妻子却不想跟他过了?

    还是嫂子不想要他了!

    孟庆瑞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他时不时偷瞄秦驰。

    秦驰警告:“你那是什么眼神?”

    “兄弟,我、我刚才没听错吧。”孟庆瑞住秦驰身边挪近了一些,脸上的好奇快要溢出来,“嫂子不要你了?怎么回事,你干了啥事?”

    “此事很复杂,以后再说。”

    秦驰现在心里堵得慌。

    孟庆瑞心里跟猫抓似的,心痒痒的很想知道。可是见秦驰的模样,摆明了不想说。只能安慰自己算了,不急一时,反正跟在他身边,早晚会知道。

    而老宅那边得知秦驰已经离开。

    秦老头在病床上惊坐起,匆匆走出去,正好碰到了失魂落魄的秦明松。

    “人走了?真走了?”

    秦老头急切询问。

    秦明松无力道:“走了,没人来同我们说一声。”

    “那个不孝孙,就没把我放在眼里。”秦老头气得大骂出声,转而又看向秦明松,“那你的事情呢,怎么办?”

    “爹,儿子也不知。”

    人已经离开了,秦明松心知什么算计都没有用,“只能等三年后再说。”

    秦老头想秦驰拉扯幺儿一把,“等你大哥回来再说。他只要收到信,在京师也会赶回来。”

    父子俩二人说话就在门口。

    被不远处的宋绣听了个正着,她甩了甩手帕,袅袅婷婷走了过去,“大哥回来也没用啊,守孝三年是肯定了,夫君总不能违背礼法,去受世人谴责。”

    父子的脸色不好。

    秦老头正要张口呵斥。

    “呕!”

    宋绣捂嘴要呕吐。

    吐得很厉害,像是把胆汁给吐出来。

    秦老头看得灵光一动,连忙叫人去请三叔公,确定宋绣已经怀胎两月有余。

    秦明松一时没有回过神。

    秦老头又低声道:“你年纪不小了,膝下没有一儿半女,外面不知说得有多难听。现在守孝期又要耽误三年,这个孩子来得正是时候。为了你的前程也要生下来,你少给老子再犯浑。”

    “儿子明白。”

    秦明松心情复杂。

    98第446章

    冷静

    宋锦离开秦家沟,没有直接回府城。

    而是去了药坊暂住。

    银珑一家就住在药坊。

    在没有收拾好自己情绪之前,宋锦一时半会不想回去府城,银珑察觉到了宋锦情绪不对,在她留在药坊期间悉心照顾,每日给宋锦熬药膳养身体,仅是小半个月,便把宋锦之前消瘦的肉给养了回来。

    银珑知道宋锦和离。

    可同样知道秦家沟的事。

    两人依旧住在一起,银珑还以为他们夫妻和好,现在看来并不是。

    “珑姨不必这么小心,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宋锦将手中的药材放下,温声的开口,“可还是要说一句,我现在很好,真的。”

    “我看你可不好。”

    银珑每次看到小小姐就心疼,“在这世道一个人活着会很累。”

    “我怎么一个人了?不是有珑姨吗?”

    宋锦冲着银珑展颜一笑。

    银珑见她还能说笑,不由放心了些许。

    宋锦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索性摊开道:“我和秦大人相处多年,终归有些感情,这骤然分开了,我一时之间难免有些提不起劲儿,只是理智告诉我,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我需要一点时间来调整心态,来适应新的生活。”

    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留在药坊每日炮炙药材,在忙碌的过程中,心境渐渐平和,还时常能听到外界的八卦,包括宋绣怀孕的事情在秦家沟传开。由于是在老刘氏去世前怀上的,倒是没有人说闲话,还有人说老刘氏没福气,活着的时候就盼着抱秦举人的孙子,等她去了孙儿才来。

    宋锦在挑选药材。

    木婷在旁边帮忙,嘴上又唠叨,“今早刚得了个消息,不知真假。”

    “什么消息?”宋锦抬头看了她一眼。

    银珑在旁边笑道:“估摸是朝廷大捷,柳家的叛军吃了败仗,朝廷把之前失去的城池,都收了回来。”

    “那应该是真的。”

    宋锦不信任朝廷,却相信秦驰。

    秦驰早在数年前便知柳家造反,理应早有布局。外面的人只知道叛军大败,内情却不会随意传开,实际就是如宋锦猜想的,秦驰早些年就有布局,安排一些好手潜伏在叛军当中,几年间一步步凭本事往上爬。有好几个凭着战功,混到了核心人物的身边,收到命令刺杀叛军的将领。

    几乎是在同一日动手。

    叛军几个将领,同一天非死即伤。

    一时间叛军群龙无首。

    朝廷大军抓住机会攻打,又有潜伏的人趁机打开了城门,放朝廷的大军入城,打得叛军节节败退。

    此次朝廷大捷,秦驰的布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这些事情尚未传开,等到他日论功行赏之时,自会公诸于世。

    宋锦在药坊里时常会听到南方打仗的消息,偶尔才会听到秦驰的只字片语。其实宋锦不是什么都没做,将自己的势力与顺安商行交接之际,让她收到了一条关于宋宽的线索。

    “可信度有多高?”

    宋锦心头震惊的看向邢纶。

    邢纶又道:“十有八九了。当初叛军将宋老爷秘密从福州带去京师,临近京师遇到一股蒙面人埋伏,说是死伤惨重,但没有劫人成功。”

    宋锦算了算时间。

    正是在她和孩子离开京师不久。

    “这是从顺安那里得知的?”宋锦询问的角度刁钻。

    邢纶肯定的点头,“是的。”

    他们一些手下和据点,由顺安接收,当中有人意外从顺安的人嘴里得知,便将这个消息传去了济方药铺,再转到了邢纶这里。

    宋锦回想起那几日秦驰的异常。很可能是得到了她父亲的消息,却隐瞒了她!这么多年他不会不知道,寻找家人是她的执念,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隐瞒了?

    第一次宋锦对秦驰的信任有了缺口。

    宋锦要确定一件事,“这么说,我爹在京师失踪了?”

    “是的,听说秦大人派人在寻找。”

    邢纶将事情如实的禀报。

    宋锦当即决定不日起程去京师。

    二人商议过后。

    邢纶又匆匆离去。

    眼下许多地方需要邢纶出面主持,不说转交出去的势力,就是本来属于宋家的东西,宋锦也没有留恋的归还给家族。即便是生意缩减也无所谓,况且济方目前大头的收入是在船队。

    宋锦回去府城。

    娄汝翰带人护送。

    路上碰到了大批逃难的百姓,很多是拖家带口,神态麻木,又瘦骨嶙峋。见到宋锦等人的马车,有人蠢蠢欲动想要上前乞讨。

    娄汝翰等人抽刀,将这些人吓退。

    宋锦掀开车窗帘子,仅是掀起一道细小的缝,望着路边逃难的百姓,心里不是没有感触的,这天下乱起来,首先要受苦的就是无辜的百姓。

    “有难民出现了?”

    宋锦上次离开府城并没有见到难民。

    木婷说道:“打仗了,应该是逃避战乱。现在这徽州知府还好,得知有几波难民过来,提前让衙门的差役搭起了草棚子,让难民有个临时落脚的地方,还架起了好几口大锅烧水,勉强发放一些吃食。城内有些家族也架了棚子施粥。”

    在城门前的空地。

    差役搭的草棚接收难民,还会有大夫过来检查,防止瘟疫。

    有户籍又想落户的难民,官府会先给他们登记造册,及时分去徽州各个村落。

    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宋锦知道官府只要做实事,百姓就不愁没活路。很多时候最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是官员的腐败和贪婪,遇到不公求助无门。

    马车停在门前。

    经过了一番检查,成功进城。

    车行驶在街道上,路过两家医馆,居然是关门谢客。在门口有病人求医,店伙计还以身挡着不让人拍门

    “怎么回事?”

    宋锦指了指医馆。

    木婷跳下马车去打听,不一会儿就回来了,“东家,说是府城的药材短缺。医馆没有药材,来看病的人也抓不到药,便索性暂时歇业了。”

    “再往前走。”

    转过一条街道。

    以往由于没有坐堂大夫的济方药铺,生意向来是一般般,出入也是清贫的百姓,今日所看到的济方药铺却是客似云来。

    来抓药的人排成了长龙。

    98第447章

    宋锦的打算

    最近府城多出了不少面生的人,大多数是过来躲避战乱的。

    长途跋涉下病倒的人不少,求医问药的人也多了起来,难怪会造成了药材短缺,也是济方药铺存库较大,才能撑到现在,还是在没有涨价的情况下。

    宋锦看到排除的多数是百姓。

    在外面还有些人明显有病,却没有求医。

    因为济方没有坐堂的大夫。

    宋锦收回了目光,对木婷吩咐道:“你让娄汝翰去同掌柜说一声,铺子里的药材如果不够,可以去黟县调来,再去请两个大夫来药铺坐镇,免费给外面的百姓看诊,所有的花销由我来承担。”

    “好的,东家。”

    木婷应声就去跟娄汝翰说了。

    娄汝翰去找药铺寻掌柜,将宋锦的意思传达,药铺的掌柜顿时高兴得连连道谢,连忙安排人去调取药材。

    木婷有些不解,“东家之前捐赠了一批药材,黟县那边的存库本就不多,再调走一批的话,后面谈好的交易,怕是会无法如期交货了,要赔偿不少银子。”

    “国若不稳,生意不做也罢。”

    对于某些商人来说,国家动荡,赚银子更狠,但这不是她宋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力所能及之时,尽绵薄之力。

    宋锦此举是凭良心。

    济方义商的名声,彻底在徽州打开,还有早前捐赠粮食给西北军一事,先皇明成帝赐字等等,都在徽州传开,包括济方帮忙贫苦百姓种植草药,改善生活等善举。

    幕后的东家也浮出水面,是徽商宋宽之女宋锦。

    宋锦是何许人也?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棠锦》,方便以后阅读春棠锦第26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棠锦第266章并对春棠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