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有心了。”
甄玉娆对着白芷一笑,小声地打听着。
“白芷,请问长姐将我和母亲安排在了何处?”
“回二小姐,您和夫人住在后院的东配殿。那里方位好,日头照射时间长,是娘娘特意命人收拾出来。”
其实甄嬛原先收拾的是后院的正殿,崔槿汐进了一趟屋,她稍后就改了主意。
甄玉娆默默的看了白芷一眼,没说话。
教授规矩的嬷嬷曾提过,宫中所有宫殿的正殿是住着最为舒坦的。
她以后若是能独占一宫,必定将母亲安排到正殿。
母亲为了养活他和父亲,冒着风雪给人看病,连有一年的除夕都未在家中停留。
她虽没说,但甄玉娆目睹过寒气入骨时,母亲的难受。
在回京的路上,医者替母亲瞧过,叮嘱她平时多晒太阳。
甄玉娆记在了心里,金色的暖阳照在身上,湿气争先恐后的从各处往外钻。
连她都能明显的察觉到体内的寒气,那母亲得该有多难受。
“母亲......”
她心疼的话一出声,甄夫人就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玉娆,你在家中不是日日念着要见长姐和两个外甥,这都到了门口,怎还不进去?”
甄玉娆乖巧地说道。
“母亲,您请先行。”
母亲心细如发,确定她真的歇了心思后,才在父亲的劝说下让她入宫。
甄玉娆可不想还未在宫中住下,便被母亲带回去。
跨过钟粹宫的门槛,映入眼帘的还是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她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正殿的帘子一掀开,甄嬛就抬头看了过来。
甄夫人和甄玉娆二人齐齐跪下。
“民妇(民女)参见贞妃娘娘,愿娘娘万事顺遂!”
甄嬛红着眼睛上前,出手将二人扶起来。
“母亲、玉娆,咱们是一家人,无需在意这些虚礼。”
甄玉娆亲热的握住她的手,像小时候那样撒娇的晃了晃。
“长姐,宫中规矩森严,作为你的家人更应该要遵守,否则传到皇上的耳中,于你于家中都不利。”
“将近两个月未见,咱们家的玉娆也有了大家闺秀的样子。”
甄嬛笑着将人往里牵,“皇贵妃命人送来了参加百日宴的名单,姐姐瞧着里头的几位贝勒和贝子都不错,也派人打听了一番,暂时还未发现当中德行有亏之人。”
“来,姐姐同你细说一番。”
甄玉娆羞得脸上涌起了红云,她轻轻晃了晃甄嬛的手。
“姐姐,我同母亲此次入宫是来探望阿哥和公主的,其它的暂时先不提。你能不能同妹妹说一说百日宴在哪里举办......”
钟粹宫这边说着百日宴,另一边华贵妃牵着安乐踏入了永寿宫的正殿。
“安乐给淑额娘请安!”
安陵容上前将小小的人儿扶起来。
“昭华一直念着你,她今日在后院学泡茶,你快去找她玩儿吧。”
安乐眼睛一亮,泡茶她还没学过呢。
“淑额娘,安乐先行告退。”
颂芝躬身行礼后,含笑牵着安乐出门。
“年姐姐,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可是有话要说?”
华贵妃重重的点了点头。
“到你书房说吧。”
华贵妃还未坐到书房的软凳上,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听底下的人说,贞妃龙凤胎百日宴的举办宫殿是你引导皇上选的?”
安陵容笑着点了点头。
“贞妃生下龙凤胎是皇家的大喜事,在保和殿操办百日宴也合常理。”
“年姐姐,妹妹下回行事之前先知会你一声儿,你就别气了。”
华贵妃见她还在笑,气得双颊都鼓了起来。
“陵容,保和殿在前朝可是册立皇后、太子受贺的宫殿,她的一双儿女怎配在那里过百日宴?”
“皇上挑选百日宴的宫殿是他的事情,你怎能在一旁诱导。”
“年姐姐,宫中接连诞下四个孩子,皇上他更看重钟粹宫的贞妃。他对龙凤胎越是重视,未来反噬时便会将自己伤得更深。”
安陵容低头凑到她耳边,轻语了几句。
华贵妃惊得瞪大了眼睛。
“你所说为真?”
甄嬛的胆子可真大,当尼姑时与果郡王风流快活,费尽心思回宫后还趁着生产之时换孩子。
皇上不是称赞回宫后的甄嬛柔婉识大体吗?
若是他来日发现甄嬛的一切都是伪装的,心中根本没有他的存在,会不会气得去见先帝爷?
华贵妃深知此时不宜大笑出声,只能捂着嘴暗自偷乐。
“陵容,宗亲里还有几位上了年纪的长辈,你可有请来?”
安陵容摇了摇头,“长辈年事已高,不适宜舟车劳顿。不过我倒是让绣房给几位家中没了长辈的贝勒、贝子送上入宫要穿的衣裳。”
华贵妃脑子一转,就直接问道。
“可是富察家让你给族里的姑奶奶相看?富察家的姑娘教养好,我曾经倒是有这个想法,可惜家中子侄后辈都有自己的想法。”
她的目光从安陵容身上扫过,皇上给她抬旗赐姓让富察氏进入了众人的眼中。
想与富察氏一族姑奶奶结亲的比比皆是,他们年家不能在这个时候招人眼。
“年姐姐,甄嬛从年前就开始打听宗亲里的青年才俊,应该是为待嫁的妹妹挑选夫婿,而百日宴便是最好的机会。”
“她那个妹妹不简单,若是能嫁出去也是件好事。”
只可惜甄玉娆被宫中的富贵迷了眼,她盯上了皇上。
安陵容想了想,还是将甄玉娆更像纯元皇后之事说给了华贵妃听。
“甄嬛只同纯元皇后有几分相似,一入宫就将皇上迷得神魂颠倒。若是再来一个更相似的甄玉娆,区区一个妃位怕是不足以显示皇上的真心。”
“你是说皇后之位?”
华贵妃惊讶得声音都变了。
安陵容重重的点了点头,“年姐姐你放心,妹妹还有后招。”
她是绝对不会让甄玉娆入宫的。
华贵妃对她的后招持怀疑,她用手掌在脖子上轻轻的划过。
“可需要姐姐动手?你行事太过柔和,直接将人弄死多省事儿。”
“年姐姐,你来处理甄玉尧之事实属大材小用,妹妹正好有事托你帮忙。”
安陵容继续凑到华贵妃耳边低语。
“年姐姐,是不是妹妹强人所难了?”
华贵妃脖子一梗,满口应下。
“一点儿勉强都没有,年家在京城扎根了多年,些许事情还是能打听出来的。”
“好,那就有劳姐姐了。”
安陵容接下来就是一顿夸,将华贵妃夸得心花怒放,一直都未合拢嘴。
两人又在正殿聊了好一会儿,她才高高兴兴地带着安乐回去。
晚上睡觉前,华贵妃想起甄玉尧之事,连忙对着外面喊。
“颂芝,你进来。”
华贵妃压低声音将自己的命令说完,发现没等到颂芝的回复,她诧异地抬头。
“你是没听清楚本宫的命令吗?”
颂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她哭着请求。
“主子,您现在不是一个人,求您别动不动就下那些吓死人的命令。在宫中取人性命,风险太大。若是您出了事情,公主该怎么办?年家该怎么办......”
颂芝见主子不吭声,就知道皇贵妃出的主意有用,以后主子若是再冲动行事,她就再来哭一场。
颂芝怕主子发现异常,从翊坤宫的守门小太监数到年府的看门狗。
反正三句不离她出事了,那些人怎么办。
华贵妃从来不知道颂芝这么能说,最终只得挥手让她赶紧出去。
至于那取人性命之事,还是来日再说吧。
第606章
哪儿来的丑东西春风拂过大地,宫中的树木纷纷吐露了嫩芽,为庄严的宫殿添上了绿意。
晨光初破晓,保和殿内外都是忙忙碌碌的宫人。
宝鹊一遍遍地检查着每一处,不厌其烦地叮嘱着。
“今日是十一阿哥同灵犀公主的百日宴,你们都仔细一些。”
底下的人纷纷应和。
“是,宝鹊姐姐。”
申时初,参与百日宴的宾客陆陆续续入场,最后出场的是皇上和安陵容。
她本想同其它后妃一样早早来到保和殿的,但小夏子一个时辰前过来传话,说皇上找她有事商量。
安陵容在养心殿喝了一壶茶,用了两碟子点心,忙着处理折子的皇上一直都没开口。
保和殿的众多宾客都等着,她更不可能在路上询问。
两人一落座,百日宴便开始了。
宴会有礼官主持,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安陵容注意到甄玉娆一直被甄夫人拘在身边,嘴角微微扬起。
这样倒是省了她不少事。
含笑看向下方的安陵容不知道她身后皇上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
殿内的歌舞还在继续,皇上端起酒杯自饮自酌了好几杯,心中不由得烦闷了起来。
将弘旸和灵犀的百日宴定在保和殿后,他给弘曕批改功课时,才想起废后以节俭为由,否了三个孩子的百日宴。
他本以为皇贵妃会耍个小性子抱怨两句的,可她一直以来都是笑盈盈的,甚至还拉上了华贵妃和敬贵妃来帮忙,想要将贞妃孩子的百日宴操办的尽善尽美。
掌管后宫的皇贵妃柔婉、大度,皇上理应高兴。
可不知道怎么的,他想到皇贵妃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不争不妒的,心里隐约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来。
皇上饮下一杯烈酒后,觉得殿内闷得很。
他猛地起身。
“朕有事先行一步,诸位自便。”
“臣妾(臣等)恭送皇上!”
安陵容见一道纤细的身影跟在皇上后面出了保和殿,微微对着小林子点了点头。
皇上站在偏门处揉了揉额头,“苏培盛,殿中的宴会吵得朕头疼,你随我到御花园走走吧。”
苏培盛知道主子爷喜静,于是小声的提议。
“是,皇上。奴才听说万春亭附近桃花开得正艳,不如您到那里坐一坐?”
“好,就去万春亭吧。”
皇上率先抬起了腿,朝着前面走去。
后脚出来的甄玉娆在嘴里念叨了一遍“万春亭”,心中一喜,这亭子从东六宫过去更近便。
她还能顺便回去梳洗一番。
果然连老天爷都在帮她。
甄玉娆又若无其事回到了正殿,没多久便手一抖,杯中的果酒不慎泼在了衣襟上,深色的果酒在天青色的衣裳上极为显眼。
她轻轻的扯了扯甄夫人的袖子,紧张的小声说道。
“母亲,女儿的衣衫上不慎沾染了酒水,难受的紧,想回去换一身衣裳?”
“这......你怎如此不小心。”
甄夫人为难的左右瞧了一眼,后宫的主子们来参加宴会,一般都会多备一套衣衫,即便她厚着脸皮借到了,小女儿也不能穿。
早将甄玉娆小动作收入眼底的白芷在她为难之际,弯腰凑到甄嬛的耳边,小声提醒。
“主子,二小姐的衣裳沾染了酒水,好似很不舒服。”
甄嬛侧头看了一眼正和母亲说话的妹妹,她低声吩咐。
“你带玉娆回宫换身儿衣裳,尽快赶回来,别误了时辰。”
妹妹还未同她看好的青年才俊搭上话,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若是趁着百日宴在宫里搭上话,以后在宫外也更容易产生交集。
“是,奴婢这就去办。”
白芷恭敬的应下,悄无声息的走到了甄玉娆的身旁,将主子的意思转达。
出了保和殿的甄玉娆一直没说话,直到踏上了长街,她才松了一口气。
“白芷,我是头一回参加宫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
“幸好长姐将阿哥和公主抱给人看时,我没跟着过去。”
“二小姐,宫中宴饮多,您多参加几次就习惯了。”
白芷扶着人往前走,她笑着说。
“娘娘深受皇上宠爱,来年阿哥和公主的周岁宴指不定还在保和殿举办。以主子对您的疼爱,想必定会邀请您再次入宫的。”
“好,到时还要劳烦白芷去接我。”
甄玉娆入宫后除了长姐外,接触最多的便是白芷,她的为人处世深得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