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灵机一动,叫小青动起来,让上层烤了肉、烤贴饼子,这样一瞧,十分美妙。
就在她伸着头不断咽着口水流哈喇子时,估摸了估摸时辰,第一个红薯应当烤好了。
她急急地道:“小吉子快翻翻上头的,再将下头的红薯扒拉出来,好了呢。小青,你贴饼子到炉子上小心些,别烫了手。”
“哎。”小吉子得令,先将上头烤的东西翻了翻,接着用烧火棍在炉子下层将那烤红薯扒出来,又拍了拍灰,拿东西垫着最后将烤红薯放进了一托盘之中,里头放了一套餐具。
小青则手快地将做好的饼子,用个铁夹子一个个贴在炉子内壁。
莲花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可惜!她都还不能吃……
不过爷没吃过烤红薯,让人尝尝,她后头这些日子,最大的目标便是给万岁爷和齐嬷嬷贴冬膘,将他们掉的肉给补回来。
让小林子将烤红薯端上来,她仔细瞅了瞅,很好,烤的刚刚好,最后狠了狠心挥挥手:“快走快走,趁着热乎,给爷端去呢。”
再不走,她兴许就忍不住了,为了克制自己,她都没让多烤,每一份都有了去处了,这样自己就没法吃了。
咳咳,扯远了呢,就是在这时,那小白脸进来了,脸上挂着邪邪的痞笑,瞧着便坏,还十分自来熟地蹲在炉子边帮烤肉。
她一瞧就晓得人惦记她的烤肉、烤饼、烤红薯。
这小白脸奇奇怪怪的,同她侃了一通不着边际的话,大侃特侃怎么烤肉好吃,放什么香料最好,配什么样的酒最妙。
这些话好废哟,她懂得比他多多了,哪有空搭理他呀。
不过看在当初逮长虫坏人的份上,她勉强同人叨叨了几句。
可她一说话,这小白脸就不高兴了,她叫他小德子,他不高兴。
她叫他小白脸,他还是不高兴,说按辈分,她应当喊他一声师公。
当是时,她的眼睛从烤肉和烤饼子上头拔出来,上下掂量这小白脸是不是疯,心道这小白脸瞧着坏,人还笨,没想到还有些疯病。
许是她的表情太明显,这小白脸脸色很难看,就差跳了起来,同她说他的确是她师公,接着讲起了和她师傅的渊源。
她师傅来了京城,莲花是知晓的,她的刺绣就是师傅教的,好多年不见她师傅了,挺想的,她托万岁爷给她师傅寻喜欢的玩意儿呢,有机会希望可以瞧一瞧她师傅。
曹德从不知道让一个人改口是那么难,那小美人瞧着单纯,没想到那么不好哄骗。
他进去后,人压根没瞅他一眼,目光就黏在那炉子上拔不开了,便连她的几个宫女太监也没什么反应。
第866章
偷鸡不成的曹德
后来在曹德的“套近乎”之下,人有些反应了,却先是叫他小德子,在他抗议后,又接着叫他小白脸,他脸当下就黑了下来,什么小白脸,说得跟他是吃软饭似的。
好嘛,便宜没占到,还倒贴了!
见他黑了脸,那小美人没想到愁上了,说现下叫小白脸也不大准确,因他比以前黑了几分,还自己嘀咕说他还是白些好,没那么丑。
曹德一听火冒三丈,他晒黑了还不是因为尉迟昭,为了帮人剿灭私兵,在辽北那旮沓日日晒的,风吹日晒地在野外执行任务。
险些忘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曹德,会丑?!
真是岂有此理,这小美人咋就不会尊师重道呢,连师公也埋汰。
当即,曹德和莲花聊起辈分来,先抛出他是她师公的悬念,想引人发问,再深入浅出地阐述他和黎清书的情分。
没想到莲花压根没有顺着他的话问,而是瞧他跟瞧个傻子似的,看得他一肚子火。
当是时,曹德忍不住了,将同她师傅的情分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却没想到人听了后,没有感怀他同她师傅的情深义重,反而一副看弱者的表情,同情地安慰:
“啊,小德子,你原来这么弱呀?呃,也没什么的,弱一些就弱一些,虽然你瞧着坏吧,不过万岁爷先头夸过你的,说你还算中用。我师傅是很厉害呢,什么都会,千尘哥哥也是,他们比你强很多也是应当的,救了你不过举手之劳,你不必放在心上。”
曹德:“……”
这小美人,抓重点也太偏了吧?!他提起被姐姐救的事,是为了表明他们是如何认识的,姐姐对他多么的好,多么的与众不同,可怎么让人理解成了弱?
这便罢了,在他无言之时,他辛辛苦苦帮烤的那些肉、红薯、贴饼,还不等他吃,就被小美人一份份安排好了着落。
这份是皇帝的,行,他不抢。
那份是齐嬷嬷的,也成,他不吃。
剩下的是怎么一回事啊?
给那个高壮的小宫女一份,说人正在长身体,需要多吃些,得,他曹德堂堂内卫司祖师爷,也不好跟一个小宫女计较,让给她,可。
接着噼里啪啦,剩余的两个太监一人得了一份,两人端起来就吃,都不带犹豫的,最后一份先前被搭在齐嬷嬷的膳里头送到了别处,说还有个胖胖的小宫女,也有一份。
最后炉子空,只剩一炉子的碳灰。
气得他鼻子都歪了,他曹德还从未吃过那么大的亏,却不得不忍着,毕竟这小美人是尉迟昭的心头肉,还是他师傅的宝贝小徒弟,半分也动不得。
行,动不了,他还巴结不了吗?
可无论他怎么巴结,都不管事,人还一刀一刀扎他心口。
譬如一回,他嗑着苍澜院的瓜子逗小美人,若肯叫他一声师公,那他便教她些好玩的。
小美人眨了眨眼,直言直语:“啊?你会的很一般呀,能教我些什么呀?”
曹德喉头一梗,还是头回被人说他会的一般。
还不等他说什么,小美人自己又嘀咕上了,道:“长得很一般,看着不是好人,又爱蒙人,会的也不多,师傅应当不会喜欢的吧?”
说完又很肯定地自顾自点头,坚定了想法,气得曹德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
后来他不信邪,没事儿就在莲花面前晃,就想在莲花这里先把名分给定下了,奈何怎么巴结都不成功,愁得不行。
这一日,曹德吃饱喝足,一边愁,一边朝着苍澜院外走去。
莲花这头,等人终于走了,她悄悄去同皇帝咬耳朵:“爷,小德子想占您便宜,我没让他成功呢,嘿嘿。”
笑得跟个小狐狸一般。
她要叫曹德师公,那万岁爷岂不是凭白矮了一辈,她才不傻呢。
皇帝摇头失笑,亲了她一口,狠狠赞了她几句,他一直看曹德那厮折腾,假装不知,没想到他的小妃嫔这小机灵鬼,也早就识破了曹德那厮的想法,演的真真的,真是个小机灵鬼。
莲家案子的发展走向,如皇帝所料,平头百姓、文人墨客得了莲沐苏冒名科考的事,引发的极大的震动,尽管有人煽风点火,可许多人都不信,非得亲眼亲耳看过听过才肯信。
顺天府顺应民意,公开审理此案情,郭家身上背的案子过多,连同莲家的案子一并审了数日。
待真的听见看见,百姓文人才知晓真有此事,但同谣言所说完全不同,是莲沐苏同莲家人去击鼓鸣的冤,而不是他人;
同样,莲沐苏是主动将自己冒名之事说出,并非是他人揭露;
并且同薛家有干系之人,是诬陷莲家的罪魁祸首——郭家,并非是莲家。
当年郭家利用薛家权势,为了抢夺莲家的秘方,勾结地方贪官,联合当地贺家,一同陷害莲家,将莲家害得家破险些人亡。
莲家众人被流放多年,受尽苦楚,几次三番遇到险境,莲沐苏的腿便是那时跛的。
随着一个又一个真相揭露,人群发出阵阵哗然声,众人义愤填膺,一副要吃人的模样,一度引发骚乱,让顺天府不得不暂时中止审理。
否则兴许还不等审完,郭能郭顺贺富昌等人就被鸡蛋烂菜叶给砸死了。
百姓一边倒的站在莲家、莲沐苏这边,他们最见不得强权勾结陷害无辜良民这般的戏码,何况是郭家这样害了那么多人的,简直恶贯满盈,他们见一个唾骂一个,声声骂不得好死,句句骂恶臭万年。
同时十分同情莲家遭遇,更可惜莲沐苏的跛脚,个个叹气。
吴大娘和大嫂子,日日在顺天府外转,逢人便说他们所遇到的莲沐苏为人如何如何好,惹得百姓更痛恨郭家和贺富昌等人了。
士林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支持莲沐苏,但也有少部分人信了起初的蛊惑先入为主,兼之总有些人妒才,这些人中不乏个性执拗爱钻牛角尖又轴的人,这样的人几乎都有个共同特点:战斗力特别顽强。
就这么一小拨人,十分不喜莲沐苏冒名之事,揪着这事不放。
第867章
激烈辩驳
他们认为莲沐苏冒名顶替科考,破坏科举公正之道,纵有千般理由,也不该触碰律法,私心太重,不应不该更不能!
这样的人不配考取功名,若往后当了官,指不定为了私心会做出什么事来,当重重地罚,一辈子不得再考科举。
郑学子同伍学子等人联合起来,日日同这些人激烈争辩,辩驳口干舌燥,却嫩了些,被辨得节节败退。
这时候国子监的人下场了,贾监丞干脆将辩论变成授课的实战,带领诸多国子监学子前去迎战。
同那些人辩,为家人伸冤算不算是为了公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都没了,如何为国效力?
如莲沐苏这样有志气有才华的儿郎,为什么要知法犯法去冒名科考,还不是因得到了不公,得到不公便要去争一个公,连自家受冤屈的公道都争不了,往后还怎么为天下争公?
再者,郭家家大业大派出大量杀手,莲家彼时自顾不暇,处处危机起伏,只怕还没到衙门,路途上就被逮住拉去杀了,还想鸣冤呢,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不知痛,笑话!
这样的儿郎历经磨难初心不改,残了腿仍奋发图强,被流放七年仍专心学问,做出的文章令无数人拜服,比那些只会说酸话说私心的人强得多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莲沐苏敢作敢当,乡试得了头名,重考一篇《公论》又名动天下,却不为这些功名利禄而迷了眼,敢于站出来伸冤,更敢于揭露自己冒名之事,若他今时今日不站出来,谁知道他冒名了,谁知道?!
这样的人,心正!
贾监丞等国子监的人下场,令形势一片大好,就在那小拨人负隅顽抗之时,秦祭酒一力为莲沐苏的人品担保,更振大声势。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引得天下读书人一片沸腾。
那个人,便是传闻中早过世的书法大家——鹤公!
鹤公乃世人给的尊称,于书法上造诣登峰造极,听说写的文更好,只是少有人能见,性子超然尘世,天下读书人之中皆流传有鹤公的传说,只是人比之仙鹤更为神秘不能得见。
但少有人知晓,鹤公本人姓郑,在太宗皇帝之时年少成名,一篇《惊华赋》惊艳绝伦,同长公主相识相爱相杀后终得圆满,尚了长公主,即当今天子姑母。
自那时起便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偶有墨宝传出,后渐渐沉寂于世间,再无消息传出。
世人不知鹤公身份,更不知年纪几何,又过了多年不闻音讯无新墨宝流传在外,以致于有人猜测鹤公兴许已死,话在士林之中传来传去,竟传出鹤公早已死的消息,使其流传在外的墨宝更加珍贵无比。
没想到此情此景之下,世人所崇拜的鹤公,诈尸了!
这还是贾监丞发现的,他带着国子监的人去文会楼同那些人辩,角落里,坐了一对中年夫妇,男子举止洒脱秀逸,妇人美貌气质无双,不自觉便被这两人吸引,他便多看了几眼。
等他们国子监的人和那小拨人大辩特辩,歇气间歇,忽然窗前角落传来一声轻赞,那话他记得清清楚楚,乃:“不拘于形,不惧于行,不畏于心,端方君子,人如其文,好!”
声音正是来自那对夫妇,楼中顿时一静。
那两夫妇说完此话,似发现了什么,对楼中人视而不见,在楼外提着自家小儿上了马车便走了。
贾监丞不由疑惑,走去他们坐的那桌子一看,登时瞪大了眼睛,只见桌上还留了一副墨宝,只《公论》二字,字迹透峰壑之雄秀,排浪之慷慨,充满内蕴之秀。
贾监丞一眼便看出,那是鹤公之字,比之以前,更有沉韵之味,看得他大开眼界,如痴如醉,如获至宝。
等他要追出去时,那对夫妇早不见了踪影。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士林都沸腾了,传说中的鹤公出现了,现世便赞了莲沐苏端方君子,文如其人。
自此,那小拨人彻底歇了火,天下读书人对莲沐苏再无微词。
而郑学子就没那般好过了,为了请动他爹,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应承乖乖念书,往后再也不逃课业,才稍稍让他爹入了心,好在他的偶像莲沐苏无论才华亦或者人品,皆能端得住,这才勉强让他爹出了山,此间辛苦不再细表。
且说读书人圈子这里歇了火,朝堂上的交锋却不少。
莲沐苏冒名之事,当初同范公争辩要不要让《公论》入贡院那顽固老头,仿佛找到了一个缺口,开始日日写折子、在朝堂上批判莲沐苏此人,称其德行有瑕,文不配入贡院,请求撤出去,不少人响应附和。
这些日子这些朝臣实在过于压抑,京中件件皆是大案,无一件不敏感,无一件能过多置喙的,好不容易遇到这一件,关乎朝堂又为天下学子所关注,自然倾注了十二分的心力对待。
朝臣的争吵,动不动便上升到误国误民上纲上线的的地步,此次也不例外。
面对来势汹汹的顽固老头,范公一马当先应战,论老狐狸,范公敢在朝臣中说第二,绝无人敢说第一。
仅凭他一人便舌战群臣,压制得以顽固老头为代表的一干人等抬不起头来,吏部尚书等人都未来得及帮衬上一二分,站边上看着,便已大获全胜。
顽固老头没得法子,再次启动打小报告的技能,散朝后双眼抹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请皇帝定夺,被皇帝一句案情未了,自有顺天府裁决为由打发了回来。
范公是越战越勇,精神抖擞啊,他下了朝便撸着胡须红光满面的朝宫外走,心里不断的赞叹,想起当初他耍诈,让莲沐苏拜他为师,却没想到莲沐苏要他等几个月,彼时会给他一个满意的交代,原来应在了此事之上。
得知莲沐苏冒名考试的的第一时间,他便匆匆去了顺天府,知道内情之后,反而更欣赏莲沐苏了。
第868章
耽搁了
此子若当初拜他为师,无论出什么事,于情于理他都得庇护一二。
彼时,世人皆知是他门生,那么多多少少也会给他几分薄面。
但莲沐苏根本没想过借他的势,原本是不想拜师,是被他讹了才松口的,便是如此,也要将身上之事了了才肯,半分都不肯污他名声。
人品多么的端方啊,郑鹤廷那小子眼光不错,他的门生是最好的。
想到过了这一关,这门生就到手了,范公不由战意熊熊,几个老顽固算什么,百八十个他也顶得住!
皇帝这边,对朝堂和民间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思索再三,在这一日替他小妃嫔擦着柔软的秀发,问出了口:“囡囡,对你兄长几人将来的打算,你有何看法?”
彼时,身子刚刚养得差不多、好久没泡一个热乎乎澡的莲花,沐浴后舒服极了,懒洋洋地受着皇帝对她的温柔体贴。
闻言,她扭头道:“什么打算呀?”
皇帝见她脸蛋红扑扑的,神情有一丝小狐狸的慵懒,不由凑过去亲了一口,接着解释:“你几个兄长皆是有才之人,他们年岁已是不小,不知他们想作何打算,是否想有一番作为?”
莲花一愣,这些她都没想过的,现下细细思索,可不是么?
大哥哥都二十有六了,二哥哥二十三了,三哥哥二十了,等她像他们这般大的时候,她娃娃都差不多三到九岁了。
嗯……此乃大事!
只是,她粗粗一想便想通了,道:“万岁爷,哥哥他们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他们高兴便好。”
只要他们一家都好好的,其余的全凭他们心意。
皇帝接着帮她擦发,沉默了一会儿,又道:“若是朕让他们去做些难事,功成无人感念他们,功败亦无人知他们之苦,你可…肯?”
莲花歪着头咬着唇想了想,她能帮上这很难之事么?
犹豫了一下,她弱弱问道:“爷,很难么?”
皇帝点头肯定:“很难。”
“那……”莲花绞尽脑汁地想,最后“唉”地一声:“爷,怎会不肯呢,您说难之事定然很难,我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帮您的,好在哥哥他们都比我有法子,您找他们便对了。”
皇帝诧异:“你不怕他们吃苦历经磨难,最后功劳却不被世人所知?”
“咦……”莲花奇道:“您不是知晓么?让那么多人知晓做什么呀?”
皇帝一怔,的确是这个理,莲家人以他得知的信息,都并非爱慕虚荣之辈,不会在意那些虚名,不过:“囡囡,只怕个中难保会有险境,需得他们自身化解……”总有他鞭长莫及之时。
“啊?这样呀……”莲花皱起眉头来,听着似不是小事呀,若是小事,直接就干了。
但若是大事,她仔细想了想,实在替她的哥哥们决定不了,于是道:“爷,您问哥哥他们吧,大哥哥二哥哥和三哥哥,他们会的都不一样,需要打架找二哥哥,需要动脑子的找大哥哥和二哥哥,他们都可以的。”
说到这里,忽然明白了什么,她睁大眼睛看着皇帝:“爷,您是在顾忌我么?呃,不必顾忌呢,他们高兴我便高兴了,这世上最难便是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想必他们很愿意也很高兴,便像我这般,小时就不愿意困在家里头绣花,他们应当也是一样的。即便是……”
说到这里,莲花忍不住抱着皇帝,艰难地出口:“即便是遇到些不好的事,我相信哥哥他们也一定能化险为夷的……”
作为妹妹的她帮不上什么,只能相信他们,支持他们,还是那一句话,他们高兴最重要。
皇帝彻底明白了她的想法,她会怕,但她不会退缩,更不会阻拦。
他很早之前便想过了,他想要莲沐苏做的事,很难很难,得知是她的大哥后,他曾犹豫不决,如今这一番话,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
皇帝回抱着人,道:“朕会给他们选择,予他们机会……”不会强迫他们。
这日的后来,皇帝还和莲花说了一个好消息,惹得莲花嘴角一直咧着,合也合不拢。
第二日中午,莲花一直笑眯眯的,笑得高兴得很,同齐嬷嬷两人用膳时,她迫不及待地要分享好消息。
她笑眯眯地道:“奶奶,爹娘和哥哥他们很快要昭雪了呢,那些坏人要被万岁爷给惩治了,哈哈……”真高兴呀,终于等到今日了。
齐嬷嬷也很高兴,正正式式地恭喜了莲花,接着同莲花聊起莲家的日常来。
当得知莲花几个哥哥年岁时候,不由叹息:“可惜了,大好的儿郎,都被贼人给耽搁了,若不然早都娶亲了,便是未娶亲,以你娘的本事,也早就相好了嫂嫂。唉,这般年岁也未立业,可惜了,这一时半会儿也寻不到合适的,差不多年纪的姑娘家早都许了人家,唉……”
齐嬷嬷叹息连连,为莲家的几个公子可惜不已,以她所见,三个公子定是人中龙凤,可惜大好的时光就这么被耽搁了,年岁渐长,还未立业,未来何去何从还不知晓。
如今苏然已不再是镇远侯府家大小姐,莲家又刚蒙冤得雪,可以说什么家世家底都没有,在这偌大的京城,有哪家姑娘能瞧得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