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皇帝夏花 本章:第293章

    其余几人连连点头,连声骂无耻之徒,无耻至极。

    郑学子听得心头畅快,又道:“好在京中之人都晓得他乃道貌岸然之辈,没什么人同他相交了,以前与他搅和一起那群人,也与他绝交了,哼,这沽名钓誉之徒总算成了孤家寡人。”

    “是吗?”伍学子想起前几日见到的,疑惑道:“可是郑兄,前几日我见有几个读书人同田矬子在一起……”

    郑学子惊奇道:“怎么会?还有如此眼盲心瞎之人?”

    另一书生猜测:“不会是外头来的,刚到京城的人吧?”不知情被忽悠了也情有可原。

    伍学子回忆了一下:“有可能,他们交谈互报名号之时,我隐约听到了几句,好像是来自太原府的李兄、蒋兄什么的?”

    其余人一惊,齐声道:“太原府?!”

    还没等他们分辨明白,茶楼外传来了更大的喧哗声:“太原府连慕出事了,不得了了,原来他是冒名考的科举……”

    这一声让整座茶楼都骚动起来。

    原本没当回事还嫌吵的人,一听到太原府连慕这名头,一下子都站了起来。

    这可是名动京城的解元公,风华无双,相貌过人,才华更是吊打同科举人、赶超状元的人物啊,是所有人都看好的明年会试状元的不二人选。

    可此人是冒名的?!

    这怎么回事!!!

    天都要塌了,实在太震惊了!

    有人当即跑出去揪着喧哗的人问个明白。

    那喧哗之人急匆匆说了几句,他也是听说的,赶紧去吧,再不去,场子都要散了,说着将袖子扯回,大步朝着顺天府跑去。

    众人一听在顺天府那边,也顾不得问明白什么,拔腿跟着就跑。

    第863章

    各方齐聚

    那台上的说书先生,在台上说到兴头之上,本十分不耐被人接二连三地打断,见台下骚动,仔细一听,发觉是太原府连慕之事。

    他急忙上下嘴皮子连碰,匆匆将今日的说书杜撰几句话了结,草草收场,惊堂木一拍:“欲知薛贼同奎豹勾结详情,且容下回分解。”

    说完将惊堂木一丢,随着人群跑了。

    店小二站在店门口,“哎哎”个不停,好些客官没给茶钱呢!

    二楼那几个书生豁然起立,彼此对视一眼,纷纷起身朝着楼下奔跑而去,到了门口被店小二拦了一道。

    郑学子焦急地从怀中掏出一把银子,看也不看撒向店小二,几人匆匆忙忙朝着顺天府而去。

    与此同时,国子监内。

    贾监丞揪着眼前人的领子喝道:“你说什么?连老弟进了顺天府?”

    这还得了!

    被揪着的学生疯狂点头:“贾先生,好像是击鼓鸣冤什么的,又牵扯到了那薛贼,好像是什么人同那薛贼有干系!”

    同那薛贼扯上关系的,岂能有好事!

    贾监丞当即心急火燎:“糟了糟了,我得去一趟!”

    一把放开学生拔腿就走。

    那学生还没说完,连忙追上去道:“先生先生慢点走,还有还还有,连兄他他他……”

    贾监丞五内俱焚,脚步不停,怒骂道:“有屁快放,吞吞吐吐像什么话?”

    那学生终于狠下决心,紧赶慢赶追着去:“贾先生,连兄他考科举是冒名的!”

    贾监丞脚步一下停住,如遭雷击,嘴里不自觉重复道:“冒、冒名的……”

    “是啊,京中到处都在谈论此事,一会儿说连兄冒名顶替,被人揭穿,一会儿传同薛贼有关,所以……”

    所以他才不知该怎么办,他今日有事请了假出去,听到此事后连事儿也顾不得,匆匆跑来国子监跟贾监丞说,他也难受啊。

    贾监丞脑子顿时纷乱不堪,为证科举之公,写出一篇《公论》阐天下之公的人,却是冒名靠科举之人,这是何等滑稽讽刺!

    还跟薛贼牵扯一起,那是死罪啊!

    可往日相处历历在目,他所认识的连慕,光风霁月,谈吐之间才华横溢,非那等奸诈小人,本就有才之人,何必要冒名考科举?

    定是有什么误会或苦衷,让人迫不得已如此。

    理不清头绪,贾监丞干脆耐下性子,详细地问那学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最后,他一拍大腿:“坏了,有人在针对连老弟!”

    乍一听是有人击鼓鸣冤,状告连慕冒名考科举,还跟薛贼牵扯到了一起。

    仔细一听才听出问题来。

    明明事情真相还不明朗,连慕一家都在,最后大肆宣扬的却是连慕一人冒名考科举之事,又冒名又跟薛贼有干系的,传得有板有眼,一听就不对头!

    贾监丞连忙疾跑起来,跑了几步后,想到了什么,又回头吼了一嗓子:“你去叫人,将没有课业的人通通叫上,同我一道去顺天府。”

    他胸膛起伏,瞪着一双凶目:“连老弟在国子监授过业,也算是我们国子监之人,不能由着人污蔑,如何都得给人一个公道!”

    无论是非曲直,都要去弄个明白,若真有人处心积虑污蔑连慕,国子监之人不会坐视不理,但若真的如传闻所言……

    那便当他们没有认识过,国子监也不会为这样的人出头!

    没多久,整个国子监都躁动起来。

    京中另一处。

    “荒唐,荒唐。”一个须发全白的老人将桌子拍的啪啪作响,厉声骂眼前的人:“糊涂蛋,街头巷尾之言也能信?你再去打听,去顺天府打听。”

    眼前的五十来岁的男子连忙道:“是是是,父亲别激动,儿子现下便去。”说着这便要走。

    “回来!”范公想想不行,直接将人喊回来,他要亲自去!

    吕府之内,一名女子打碎了茶盏,神色怔然:“什么?”

    过了好半晌,她才起身,目光坚定:“爹爹常说,兼听则明,偏听则蔽,此事不对。备轿,我要出府一趟。”

    侍女吃了一惊,连忙劝:“小姐,那人不过才见一面而已,何必……”管他的死活。

    吕家长女美目一抬,侍女当即知道劝不动了,无奈地应声去备轿。

    南城,一群人脚步匆匆赶路,手里拿扁担的拿扁担,拿铲子的拿铲子,拿粪勺的拿焚勺,乍一看像是去干架一般。

    打头的吴大娘一边赶路,一边破口大骂:“放他娘的狗屁,连才子怎可能同那恶臭的薛家狗贼扯上关系,可别教俺知晓是谁泼的脏水,定泼他一头粪水。”

    大嫂子也跟着骂:“可不是咧,连状元再好不过的人咧,怎么可能的咧,啥子冒名,冒个鬼的名头咧,状元公瞧着便有大才,他要冒谁的名哩!”

    跟着后头的二丫,气咻咻道:“娘,是不是谁眼热状元公有才咧,咱拿铲子拿扁担削他。”

    吴大娘和大嫂子听到消息后,便骂开了,由她们打头,各自拖家带口,叫上附近的几家人,一群人直奔着顺天府而去。

    这一日,顺天府外人山人海,一队官兵出马围在外头,才没让人群冲了顺天府。

    不远处,有几个读书人打扮模样的人,听着人群的议论声,面色有些精彩纷呈,不知该喜还是该怒。

    随即想到了什么,这些人嘴角浮起意味不明的微笑。

    其中一人安慰道:“李兄,这不过刚开始罢了,且瞧着吧。”

    那叫李兄的,对着这人拜了拜:“多谢田兄,你说的不错,已有人站在咱们这边了,改日事成,定有厚报。”

    田矬子抬手推辞:“哎,李兄,你同我相交多年,便不要说这些客气之言了,何况我也看不惯那西贝货。”

    另一人敬佩地道:“田兄真是高风亮节,郎朗清风,可惜世人愚昧,受了蒙蔽,唉……”

    提到此事,田矬子是怒火中烧,如今在京中,他同个落水狗没两样。

    他跟连慕其实没仇没怨,但太原府那帮被降罚的秀才中,有他知交好友。

    第864章

    盗了谁的名?

    而且田矬子当初同郑学子打赌连慕过不了重考,后来他输了,脸上特别没光,对连慕迁怒在心,隐隐怨恨。

    再者郑学子崇拜连慕,田矬子又怀疑他的名声是被郑学子所坏的,故而视郑学子为仇人,四舍五入,那这连慕便是同他有仇。

    仇人所崇拜的,便是他要摧毁的。

    说来田矬子,他最近也是劳心了,累得很,先是被一群嘴皮子利索的老妈子老婆子,在各大场所将他的诗文大赞特赞,把他吹得天花乱坠,惹来不少文人的嗤笑。

    这便罢了,后头的每一日他都不得安宁,日日有人来挑他战他,要同他比诗比文,他那水平哪斗得过啊,何况寡不敌众,最终节节退败,斯文扫地,再也不敢同以前一样参加诗会了。

    这些其实也还好,过个几年被人淡忘了,他也就能回来了。

    可怕的是他的本家——田家嫡系,在赵忠谋害皇嗣案中不知怎的,受了牵连,全家下狱砍头在即,他往日出去卖弄,多是借本家的由头,可怎生了得,这是危及性命之事啊。

    他怕被田家嫡系连累,日日去周转,今日清晨路过顺天府,听见击鼓鸣冤被敲得咚咚响,听得人心慌气短。

    他定睛一看,却见有五口人衣着普通,穿戴整整齐齐,像是一家人,相貌俱是不俗,当中一人,不是那连慕是谁?

    他当即知道事情不同寻常,便去了旁听,听到那状纸上所言,一下子便抓住了一个重点:这连慕不叫连慕,是冒名的!

    他心思浮动,计上心头,一边联系前几日从太原府到来的好友,正是被罚二十年内不得科举的秀才,一边花银子请人将事儿稍加改动大肆宣扬。

    此时,那叫李兄的见田矬子脸色不好,跟着拍了几句田矬子马屁,失意人最懂失意人,句句都拍到点儿上,话说得格外动听。

    田矬子不由心头舒畅,连日郁气和担惊受怕消散不少。

    那叫李兄的这才道:“田兄,我们能不能恢复功名,能不能接着参加科举,接下来就全仰仗你了。”

    说着,其余几人当下作了一个大揖。

    田矬子胸间顿时豪情万丈,受用无比,将胸脯拍得啪啪响:“放心吧,李兄,下一步保管那西贝货翻不了身,为当初太原府受罚的诸位兄台讨回公道!”

    几人将事儿合计完,那叫李兄的立即提议他做东,去京中最好最贵的天香楼吃酒谈风月。

    只是还不等他们动身,一伙长相平平无奇的人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不待他们反应过来,直接将他们堵了嘴捆了手脚,几个麻袋套下去,抬回了内卫司。

    苍澜院内。

    曹德吊儿郎当地坐在一旁,对着那一眼都不看他的人道:“尉迟昭啊尉迟昭,我为你的大舅子操碎了心,那几个人才造出点声势,就被一窝逮了,你该怎么谢我?”

    皇帝朱批落下,批完一本奏折又合起放好,拿起另一本接着批,闻言冷淡地说:“不过跳梁小丑罢了,手段粗糙拙劣,待顺天府公开堂审,这些手段不攻自破。”

    功劳没领到,曹德不乐意了:“手段虽拙劣,但奏效啊,没听京城里头人人都在谈你大舅子之事,都在说你大舅子是欺世盗名之徒。”

    皇帝抬头看他一眼:“是吗?”

    懒得搭理这厮,早些将奏折批完,去陪他的小妃嫔,方才听到一阵咋咋呼呼的声音,接着有小太监过来传话,说他的小妃嫔要给他弄点新鲜的东西尝尝,也不知她在做什么。

    曹德顿时语塞,说起来那群人也太不济了,宣扬那么广泛,引来那么多人,却十个有五六个是不信的,非得等审理的结果,别说不信跟薛贼有干系,连冒名这事实也不信,唉。

    心累啊,曹德叹声道:“我就奇怪了,这些读书人往日见风就是雨,你那大舅子也不知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人那么信他。这便罢了,街头巷尾的小姑娘大婶也口口声声说你那大舅子是好人,一定不是坏人,真是不明白。”

    他摸了摸光滑的下巴,百思不解。

    想到了什么,他挑了挑狐狸眼,带了些坏道:“不过冒名毕竟是事实,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心你那大舅子有事?要知道,那些读书人最轴最是闹腾,现下越信,得知被骗后便越不能接受,到时头脑一热,什么事都闹得出来。”

    读书人脑子都不爱拐弯,等回头要有人稍微煽动,兴许情况就变了呢。

    皇帝轻轻一笑,未置一词,继续批阅奏折。

    有波折是定然的,这些他早有所料。

    但后头的发展,不会同曹德说的那般,这厮出去了一阵子,对京中之事不够了解,小看了莲沐苏的影响力,更小瞧了读书人的狂热,判断偏了也是应该。

    而且有范公那老奸巨猾的老头,与秦祭酒这样的大儒相帮,怎么会有事呢?

    再不济,还有他。

    曹德看他这胸有成竹的样子,看得不爽,接着说道:“读书人最恨欺世盗名之人,只要牵扯了这不好的名头,那性质可就不同了,到时那些书呆子指不定写满大字,字字批判你那大舅子呢?”

    皇帝挑眉看曹德,漫不经心地问:“欺世盗名,盗了谁的名?”

    莲沐苏是有真才实学的,现下的名头,全是自己考出来的,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考出来的,这方面根本无法攻讦。

    别忘了那篇《公论》还在争相传诵之中,这都是莲沐苏自己写出来的。

    这般有才华之人,缘何需冒名科考?

    那是因为受郭家栽赃陷害,又忌惮郭家连襟薛家,还一直遭遇追杀!若不改名换姓隐藏下来,只怕早死无葬身之地了。

    人为替全家洗清冤屈,不惜冒名,只为求一个公字而奋勇前行,毫不畏惧。

    还有当初重考,官府贴榜第二日便过来应考,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在善学广场之外可不少人都看见了!

    现下,在重考过了有名声后,莲沐苏没有继续隐瞒冒名之事,选择在青天白日之下站出来,将此事开诚布公,把真相坦坦荡荡公之于天下。

    第865章

    师公

    莲沐苏不惜将之前功名心血毁于一旦,也要同家人一道,站在光明之下击鼓鸣冤,甘受律法之裁,也要洗清莲家冤屈。

    这样的人,得到的只会是美名,怎会是骂名呢?

    皇帝不担心莲沐苏,反而担心的是顺天府,若是对莲沐苏的判罚分寸拿捏不好,只怕不好收场。

    但不能赦人无罪,毕竟莲沐苏的确冒名了,否则后人效仿,皆借名身有冤屈冒名考试,科举不就乱了?

    却也万万不能重罚的,单撇开他小妃嫔的干系,对这样的人才,皇帝更不可能重罚,何况此种情景之下,重罚会激起民怨,实属不妥。

    好在皇帝另有安排,心想到时先将人召来再说吧。

    曹德想邀功,却自讨了个没趣,十分没意思。

    见皇帝不搭理他,他坐在一旁喝了一盏茶后,拍拍屁股准备走人。

    走到门口前,他回头不经意地提起:“那什么,你那三舅子脑子不错,是个好苗子,我看上了啊,回头将人弄进内卫司,说好了啊。”

    说着怕反对似的,一溜烟走了出去。

    在书房内的皇帝停了笔,诧异地抬头望去,人已是不见踪影。

    他面上若有所思,能被曹德赞一声脑子不错的人,极为难得。

    他小妃嫔的几个哥哥,看来他了解的还不够多啊,莲家出一个像莲沐苏这样的人已是难得,竟还出一个能被曹德看上之人,嗯……

    这么想着,他唤来人吩咐了几句,来人匆匆而去。

    却说曹德这边,出了苍澜院的书房后,朝着外头走去。

    从皇帝这里没讨到什么便宜,他郁闷得很,在慢悠悠路过主殿之时,忽然闻到一阵香味。

    他嗅了嗅,紧接着听到一个声音,不由一丝惊讶浮现在脸上。

    咦,这不是小美人的声音?听说人还在养身子,声音就这般洪亮有力了?

    他狐狸眼一挑,想了想,脚步一拐,朝主殿走去,心道尉迟昭的便宜讨不到,小美人的倒是可以讨一些。

    从这日起,莲花总觉得莫名其妙的,有个小白脸时不时在苍澜院出现,在她眼前久不久晃荡一下,要么想蒙她吃的,要么就想蒙她别的,乱乱的。

    这小白脸她见过,第一回见是想蒙她的鱼,没蒙成,人又坏又笨的;

    第二次见是逮放长虫的坏人时出现的,当时万岁爷让她不要以貌取人,说这小白脸人不如何,办事还是牢靠的;

    第三回便是她醒来的第二日,那日万岁爷忙政事去了,她躺着无聊,灌了三碗粥一碗药后,肚子饱饱的,浑身暖洋洋的,身子觉得恢复了不少。

    她让小青扶着她去院子走走,走着走着,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浑身不得劲儿,让小吉子小林子他们献计献策。

    最后她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她要烤红薯,给万岁爷和齐嬷嬷添小食,补一补!

    冬日和烤红薯,不能更配了!

    说干就干,炉子是早就做好的,现成的,就等着这一日了,她寻来寻去,想去凉亭烤来着,其余人怕她待久了着凉,坚决不让。

    最后选来选去,便选了待客和用膳专用的宽敞无比的主殿,将大门敞开,将烧好无烟的银丝炭放炉子里,这炭可好了,听说很贵,是她宫份里头的。

    炉子分为两层,下层用来烤红薯,烤着烤着,她觉得上层显得很寂寞呢。


如果您喜欢,请把《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方便以后阅读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第29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第293章并对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