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岔午馋了就会有人上门,一开始都是朋友自己带着东西来,后来朋友带着朋友,再后来传出来些风言风语,她关了门,之后有上面可靠的人出了主意,传过来话儿,说是政府这两年就要放宽政策了,她不如这样那样。
于是她又开了门,但这一次,她只接待要好的朋友,和一些有头有脸有钱有地位的客人,其它人一律不接待。
她也不要钱,从不开口要钱,但来吃饭的人,除了朋友都是有头有脸要面子的,这年代还没几个人赖帐,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两口子赚了不少,今年还把屋子里好好收拾了一番。
一进去是个普通人家的小弄堂,摆个桌子放着茶水,弄堂挂了几幅字画,摆了几个瓷瓶,插了几朵布艺花束,多了几分淡泊清雅。
一左一右两个屋,门上挂了竹帘,一席竹帘,幽静怡人,古朴清雅,仿佛世外人家。
挑了帘子进去,里面一间屋子隔了两个雅间,能放两张桌子,这房子的女主人一看就知是个十分情趣的人,一物一置皆赏心悦目,弄堂后面是灶间。
哑巴男人正蹲在灶台填火炖鸭子,身姿纤细的美妇人,正看着锅里鸭子的火候。
魏老头叫了一声,哑巴丈夫虽然不能说话,但耳朵没问题,弄好了灶火,就来到了堂厅前。
“早上还没吃吧?来来吃点,特意给你拿的,我那外甥女儿做的,你尝尝怎么样。”魏老头招呼哑巴丈夫。
哑巴丈夫笑了两声,低低的“嘿嘿。”然后坐了下来,一大早上就忙着弄鸭子,哪里有工夫吃饭,也不跟魏老头客气,拿了只碗就舀了碗鱼头煲。
连喝两口塞了块饼。
“嗯嗯嗯!”他连连点头,冲魏老头竖指,意思是好吃。
别看他媳妇鸭子在外人眼中是一绝,是美味,但吃久了也腻,天天弄鸭子,连吃几个月他也受不了。
这时候喝口鱼头煲,简直鲜的赛神仙。
魏老头心花开放,就像夸自己一样美滋滋,他们算是老街坊了,这两口子刚搬过来的时候,魏老头对他们多有照拂,后来两口子家里客人来的人多了,就把魏老头叫来帮忙端个茶倒个水一个月二十块钱,也不是天天忙,只忙下午晚上那一会儿工夫。
魏老头午饭晚饭都在这里用,和两口子处得很好,从没红过脸。
美妇人从灶间掀帘进来,她五官明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两人是几年前从外地过来买了房子定居,又加上一个哑巴一个美人。
街坊邻居就有传,这女人是不是以前那里头的,现在从良了,要不这样的美人怎么会嫁个哑巴?不过后来这些话被哑巴听到,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别看他不会说话,但是身材魁梧,骨架比一般人大,手臂能有一女人小腿粗,一拳能把人砸飞,谁都惹得起。
加上人家夫妻恩爱,男人天天跟在她身后,形影无离,谁敢欺负他媳妇他能拼命,久而久之也就不说了,不过这几年,两口子一直没有孩子,就又有人闲言碎语,说那女人那里面出来伤了身子了,否则那男人那么健壮,怎么连个猴子都生不出来。
她从里屋拿了一盘鸭肝小菜出来,身上是一套旧衣改过的衣裙,走过来笑着对魏老头说,“魏爷,这鱼头煲好香啊,是你那个外甥女做的吧?”
“可不是,早上不到五点就起来给我们老两口煲这个,说是营养是补身体,我在外面辛苦,让我多喝点,拿得就是昨天带回去的鱼头,这不,我带过来给你们尝尝,还有她烙的酥饼,这孩子是真孝顺。”
旁边哑巴丈夫赶紧把媳妇拉到凳子上坐着,“嗯嗯!”给她盛了一碗让她吃。
美妇人笑了笑,“真是个感恩的好孩子,那我就不客气了,一起吃。”说完,用勺子撇了一点白色的汤汁,微微闻了下味道,才慢慢抿了一口,接着第二勺,第三勺,慢慢品尝直到喝完。
她用手帕擦了擦嘴角,回味了片刻,才道:“确实不错,魏爷,这鱼头煲,做得也是一绝啊。”她想了想,这边鸭子不贵,鱼虾更便宜,每日鱼头剩下许多,加上这汤实在营养又美味,喝过之后让人唇舌留鲜,流连不舍。
“不如让你外甥女每日来我这儿一趟,一锅鱼头煲我给她两块钱的工钱。”一锅可盛十海碗,一碗六毛,十碗六块,除去两块钱工钱,怎么都是赚的,还能给客人填个汤,主要是这汤确实出人意料的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儿,她才会突然起了这样的念头。
“这是好事儿,等我回去问问这丫头,应该没问题。”魏老头高兴地应道。
……
温馨这几天一直在胧市周围转,坐了几路车,把邮局学校各个百货大楼和食品店转了个遍,她在百货商店给老太太买了块蓝色的布料,给她做件上衣,给魏老头买了件灰的可以做个外套穿,看到柜台里有卖毛线。
“同志,粉红色的毛线多少钱?”居然有粉红色的,温馨想都没想的就问售货员。
“一两二块七。”售货员倒没有拿什么高傲态度,这边的售货员态度要好一点。
温馨问了旁边有经验的大妈,那大妈也是热心人,看了看她说:“你这小身板,五两线就够了。”
她赶紧掏了钱把线买了下来,不过买了七两,因为就剩那么多了,她全买了,她这是运气好,来的正好,再等一会儿就卖光了,但价格确实贵,算算一斤要二十七了,温馨出来时候带来的一千块钱,住在魏家这些日子买东买西的现在只剩下八百多了。
不过魏家解决了她的户口问题,又提供住的地方,花点钱是应该的,等她日后有钱了,给两个老人买房买车不在话下,魏家连台自行车都不舍得买呢,老太太说要存着钱跟二小子说媳妇儿。
拿着浅粉色毛线,毛茸茸,软乎乎的,毛衣虽然她不会织,但她可以学嘛,听说过两天这边就冷了,到时候正好织条粉色的薄毛衣穿,剩下的线再织条长一点的围巾。
又给两个老人买了适合的毛线,一人织一件。
把东西装进包里,她又跑到了附近一所高中,找了几个高中学生帮忙,给他们钱,让他们帮自己弄一套高中的书,到明年高考还有七个月,这段时间她想把这个年代高中的知识复习一下,明年参加高考。
这也没办法,她转了好几圈了,想做点什么吧,满大街都是国营,这年头,干私营是有心无胆,虽然说国家有这方面的苗头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第一个吃螃蟹的,黑市到现在还存在,只是抓得没有那么凶了。
温馨想来想去,觉得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不如先考大学,毕竟书中描写要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零年代,才是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时期,到时候随便到哪个大城市买个十块八块地,坐等升值。
“诶,那个小同志,你能过来一下吗,姐姐有事跟你商量。”温馨十分温柔地叫过来一个看样子就是个机灵鬼的男孩,用了十块钱,就从这些高中小屁孩手里弄到了一整套高中课本和手抄本,说是他姐姐的,她拿着书,微笑着把钱给了那个小男生,有钱还是好办事啊。
把东西一装,温馨坐了二路车,下车后就高高兴兴的在巷子里连蹦带跳一路回了魏家。
……
阎团出院那天,一四六团里几个和团长熟的排长连长小班长,开着车跟着政委跑到医院,想接自己家的阎魔头阎团长出院。
病房里,阎魔头一张冰寒透顶的脸,看着他们呵斥:“谁让你们出来的?谁给你们的权利擅自离团?”
一溜排长连长班长你看我,我看看你,噤若寒蝉。他们,他们只是想接自己团长回团啊?想给团长一个惊喜,结果,成惊吓了……
一旁叶政委心里明镜,阎泽扬这是躺在病床上二十多天,加上人没找到,心里头憋着一股邪火,他看自己都想发火呢,别说这群小兵崽子。
“他们都是你带的兵,特意来接你出院,车都停在外头了,行了。”回头对那些兵说道:“下不为例,知道吗?”
“知道!”回答的超大声。
阎泽扬阴沉着脸扣着军装上的扣子,虽然腿伤没有完全痊愈,还需要修养一段时间,但正常的走路,只要不太快,还是可以的。
几个兵看团长没事了,没有再训他们,很快就活跃起来,“……团长当时可真危猛,踩着油门就冲过去了,我吓得心都蹦到了嗓子眼……”几个人都是当时拦着阎泽扬不让开车,自告奋勇开车送死的几个,什么人教什么兵,不怕死的教出来都有点虎胆。
他们里面有不少是阎团长一手提拔出来的,感情自然不同。
“瞧你那点胆子,魏有顺不是我说你,你说你当时冲上去,团长,我开,我不怕死,被团长一手拨拉开,然后你就一屁股坐地上,半天没爬起来,你说你当时是不是怕团长真让你开了?”
“我不是,我没有,我不怕,我当时那不是担心团长吗?担心你们知道不?不是害怕!别瞎说!”被叫顺子的人是几个人里年纪最小的,颇有点委屈道。
“哈哈……”几个兵都笑了,有一个笑着跟政委说:“叶政委,跟你说个好笑的事儿,顺子之前送自己爸妈上火车,他爸妈到家后,不久就给他写了信过来,说在火车上认识了个姑娘,挺可怜的,就认了干亲,现在户口迁他们家户口本上了,信上说,不是不想那姑娘给他们家当媳妇,主要是人姑娘长得太漂亮了,顺子不配……”
“哈哈哈……”又引来一阵笑声。
“你说我爸妈多偏心,有漂亮姑娘不介绍给儿子,还认了亲戚,是亲爸亲妈不?”顺子更委屈了,他缺媳妇好不好。
“他爸妈还说要给人姑娘介绍对象,要顺子看看部队有没有那样比他强的好小伙给介绍一个,重点是要比他强的,政委你说好不好笑……”
几个兵然后又是一阵“哈哈哈哈……”
叶政委都造笑了,“顺子挺精神个小伙,我看不错,回头好好你爸妈说道说道,怎么就不配人家姑娘了?下次叫你爸妈过来,我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要对自己的儿子有点信心嘛。”
“哈哈哈哈哈……”
“晚了政委,人家都上他家户口了,信上说,人家姑娘跟他家姓了,姓魏,叫什么魏欣,你说好不好笑……”
“魏……馨?”
一群兵在那笑,只有他们团长黑着脸,在单手扣上军扣,然后拿起帽子漠然准备戴上的人,在听到这个名字那一刻,身躯瞬间僵硬。
第41章
夜晚,胧城星星点点的灯光依次熄灭,
城市进入了梦乡。
一幢小四层小楼的楼下,
只有挂在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的响声,以及楼上三层的住户偶尔在楼板上走动的声响。
温馨借着电灯的灯光,
头上插着根笔,手里还拿着一支,
正眯着眼在灯光下看书,
一边看一边划重点,她本来以为拿到这个年代的书随便复习一下就行了,再考一次对她没什么难度,结果拿到了书才想起来,
她穿的是本架空!
架空!整个历史虽然跟她穿来之前的时代相近,但是!时间都有着不同差异的差别,
而且人物全变了,
连领导人名字都改姓了,温馨简直要流瀑布泪了,政治她是要重背了吗?还有地理科目,
温馨翻着那本破旧的中国经济地理,mmp啊,
整个世界都变了!别说中国地理了,
还有语文……
她内心是崩溃的,头发都让她抓毛了,
宋茜你出来!看我不打死你,之前把她写成妓,
女她都没想打死她,此时此刻张目结舌的翻着完全不一样历史的书,真的打死她的心都有了。
而且这个年代学校没有筹编教材,那个学生把他姐高三乱七八糟的书本手抄笔记一起塞给她,卖了十块钱,里面还有各种语录,以及两报一刊社论等等,这都要考?她有点懵。
晚上看着复习大纲和密密麻麻的笔记,温馨焦头烂额,还好这个书里的世界外语是一样的,如果架空世界连语言都架空了,她简直要哭晕在地板上了。
看了一会儿,气呼呼的扔了笔,就把东西收拾收拾,白天买的布料和毛线回去就给了魏阿婆,阿婆念叨她又乱花钱,以后不要再买了,不过还是很高兴,从箱子底翻出来一件绿色的罩衫,长款的料子,水嫩嫩的绿,十分好看,衬着人绿皮白瓤,雪白如脂,脸蛋在嫩绿之下显得更柔媚白嫩了,料子保养的也很好。
“……这件是家里人的衣裳,当年没做完人就失散了,家里也没有女儿,你就留着改件衣裳穿,是没穿过的,别看样式有点老,料子是好料子。”老太太坚定的把衣服给温馨了。
温馨不要,可老太太都塞到她手上了,只好收着,她把桌子收拾好,拿起衣裳看了看,是件外罩衫,看着就像民国时期有钱人家的阔太太穿得那种,旁边还带叉口。
样子做好了,但是没有刺绣,是件没做完的半成品,至于料子确实是好料子,绿色的绸在灯光下,散发出一片珍珠一样荧荧的光色,布料放在光裸的手臂上,就像是人的第二层肌肤,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磨擦感,细滑如同无物,只有微微的一片凉。
就算温馨不懂,也知道这是块难得的蚕丝好料,不过好是好,现在也没人穿绸,非要穿也只能当件睡衣穿了。
睡觉前,她还数了数自己的存款,只剩七百六十块了,这让她有点危机感了,七个月的生活费,考上大学就算有各项补助那也得多存点生活费,这点钱根本就不够。
她有点愁,她的系统是抽取,抽取一件食材中的精纯部分,像是姜,一颗姜抽出里面最精粹的姜汁,系统筛选后只抽出三五滴,这颗姜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切开就会发现,姜味淡了一点,但也不妨碍用,只是要多切两片。
抽出来的三五滴,就是里面最好的那一点精华了,做菜的时候只放半滴就可以了,而且系统抽出来的的物质是无菌体,可以存放很久不变质,。
她之前在胧州转了好几天,有看到卖很便宜的小鱼小虾,她花两块钱买了一推,然后抽出了些虾油和鱼油,又以六毛钱将剩虾剩鱼便宜卖了,鱼油和虾油提取油做菜做汤放两滴是很香很鲜,但是它卖不了钱啊,还有姜汁,也只有她能用,别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温馨缺钱有点抓心挠肝,如果系统是储存类的就好了,那样就可以储存大量的米面民生用的东西,缺钱了就拿出来卖一点,这样就不用愁了。
不过她也不敢多想,一旦想多了系统真变了怎么办?
抽取和储存相比之下,她还是会选择抽取系统,因为相比储存,抽取的食物对自己本身有莫大的好处,她喜欢做食物,喜欢的是别人吃到她做的食物后,惊为天人的样子,然后她就不做了,让别人只能看却吃不到,虐得人嗷嗷叫,就像她的大学室友,偶尔她会露一手,她们就会感动的流泪叫她爸爸。
系统的东西她只会对别人随便其中一点,更多的是用在自己全身心的滋养上,而且抽取对于只能储存的功能来说,它要更高级。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物资匮乏,人们没见过什么好东西,她没办法用抽取出的高级品赚钱,不像后世网购,光卖精油橄榄油椰子油她就赚翻了,虽然有买家吐槽她的产品牌子小是不是小作坊之类,有没有安全隐患。
可她的东西谁用谁知道,品质绝对全网最高,远超外销,要不是为了赚钱,她还舍不得卖系统出的东西呢,后来直接限量抢购,爱买不买,结果上架就被抢光,再也没有人吐槽牌子了。
难道现在让她买一堆茶籽豆类,抽食用油卖吗?咦,这……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温馨第二天拿个袋子就跑到了胧城第二粮店,去那边看了一圈,胧城这个城市别看不大,但是紧挨着香海周边几个大城市,东西还是挺齐全的,粮店旁边紧挨着邮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她跟着人群排了一会队才排上,粮店几十平米的房间里,不是柜子就袋子,堆满了粮食,里面有一个册籍员,两个收款员,四个付粮员。
粮食分别是米、面、赤豆、黄豆,轮到温馨,她直接要黄豆,当初在京都买宫廷油和衣服,钱不够她就要票,手里换了不少全国粮票,正好拿来买黄豆。
这个架空年代的粮价不便宜,白面一块八毛五,豆油是八块一毛四,大米按等级,有一块八毛五的,也有一块七毛五的,玉米面、高粱米都是九毛五,黄豆是一块一毛六。
温馨在心里算了算,一斤豆子系统能抽二两油,抽完的豆子还有油,只是剩下的是挑剔的系统相对剔出的劣质油,提油率低了一半,正常应该是四两左右,到时候豆子她可以低于半价四五毛钱卖了,那么她大概能赚到一半多的钱。
这笔帐还是挺划算的。
轮到温馨,她对收款员笑了下:“麻烦你了,黄豆十斤。”说完把钱和粗粮票递了过去,付粮员看了温馨一眼,还没几家买这么多豆子呢,温馨用袋子接了豆子提了提,没想到这么沉。
出了粮店,她找了一个没什么人的巷子口,其实有人也没什么关系,因为系统抽取别人是看不见的。
温馨唤出系统,指定提取物,然后就自动抽取,抽完后,她打开袋子看了看黄豆,原本饱满个个滚滚圆的黄豆颗,拿起一颗细看,会发现表面有些微皱,每颗黄豆的精华胚芽部分油渍已经被提取出来了,剩下的都是系统不要的渣宰。
倒不能说渣宰,剩下部分一样可以吃,只是营养成份会稍低一些,温馨提着豆子又回去了,随便找了个女同志,她拉了她一下,那个女的斜了眼看了温馨一眼。
她悄声说:“黄豆买不买,八斤,一斤五毛卖了,搭粮票。”
那个女的齐耳短发,眼露白嘴巴尖,刚才就一直跟前面认识的人“叽叽呱呱”计较着哪个便宜了几分,哪个贵了一毛,什么换什么划算,她一听温馨说豆子,就想一口回绝,她根本不想买豆子,她要买的是精粮。
不过听温馨说五毛一斤的时候,她把话又生生咽了下去。
回头就伸手在温馨袋子里抓了一把黄豆,感觉颗粒小了一点,但是五毛一斤,这,这也太便宜了,这可是黄豆啊,粮店里卖一块一毛六,便宜了一半还多。
她立即捅了捅前面认识的人,然后意示温馨到一边,最后走到粮店旁边的拐角。
两个女的蹲在那个装黄豆的袋子前,扒拉来扒拉去,全都扒拉个遍,确定豆子没问题,对视了一眼后,确定温馨是五毛加粮票就卖,于是两人痛快的找了一个可以称斤两的地方,一人四斤给分了。
这可是四毛钱一斤的黄豆,吃不完买回去给亲戚分分,就算自己一块一毛六买的,送个人情,别人还不回个相同价位的礼不是。
这样一来,温馨这黄豆等于七块一斤买的,十斤豆子出了两斤油,本钱七块,一斤油粮店卖八块一毛四,她卖七块,一来一回赚了一倍。
也还行吧,聊胜于无,温馨打听过,这边离得近的黑市就在南边第二条巷子里头,她回魏家把自己包严实了,然后找了一个小坛子和量油的小容器,提着就跑了过去。
以前这叫黑市,是违法的,但是守着香海那边几个城市,改革开放的浪潮提前袭卷而来。粮食和各种农副产品越来越多,两年后的趋势,粮票会越来越不值钱,许多饭馆都不再收粮票了,因为可以名正言顺的多收点钱。
所以现在的黑市,也就是自由交易市场,交易的人虽然仍然偷偷摸摸,但交易的人明显多了起来,足有一条街了,上面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了,并不怎么抓人了。
温馨没想油这么好卖,不一会儿就被一个方脸汉子全买走了,才十四块,粮店一斤就八块了,还不要油票,傻子才不买呢。
她卖完转了一圈,居然看到有人卖黄豆的,十来斤,她顺手买完,那位大哥赶紧说:“诶,姑娘,你这袋子得还给我,你没带东西装啊?”
温馨说接过来袋子的那一瞬间,就把系统叫了出来,立即抽取,抽了两斤半油,然后一边抽取一边笑着对那位大哥说:“大哥,你等我一下,我把豆子卖子,袋子就还给你。”
那位大哥看着温馨:“啥?”他有点没听懂。
这时过来一个偷偷摸摸围着头巾的女人,“豆子什么价?”
温馨赶紧道小声道:“半价,五毛,就这些了,大姐你都拿着吧,我要卖不了我一会儿就提回了,再哪儿也没这个价了。”
“五毛?”旁边袋子的主人那位大哥,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温馨,他刚可是一块卖给这个姑娘的,转眼她五毛卖出去,她,她是不是傻子啊?
“五毛?真的?”那个女的立即把温馨放在地上的袋口给撑开,抓了一把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个头小了点,好像失了点水份,不过卖五毛是真赚了,温馨借了那位大哥的称,把豆子秒分钟给卖出去了。
那位大姐,一看就是力气人,自己拿了袋子把豆子一装,往肩膀上一扔,大步流星就走了。
“姑娘,你,你这不赔了吗?”那位大哥说话都颤抖了,见过傻的,可没见过这么傻的?一块买五毛卖?图个什么劲儿呢?
“不赔不赔。”温馨笑眯眯地说,“大哥你要不要买油啊?七块钱一斤,我这里有两斤半,你就给个十五块钱吧。”
系统出品,必须精品。温馨卖的油,色泽清亮,一看就知道是好油。
最后温馨提着个小空坛子,走走跳跳顺着巷子回家了,没想到一来一回就赚了十几块,回去的时候路过一家国营饭店,菜单上居然有海鲜,大闸蟹,膏满肉肥,温馨买了三只,吃了一只,另外两个包起来带走,才花了三块钱。
……
晚上回去,魏老头啃着大闸蟹就跟温馨说起这事儿:“……顾家媳妇说你这个鱼头汤熬的好,一锅给你两块钱,这价儿我觉得行,到时候你去把材料放里头,我帮你看着,你就回来继续学习。”
老两口知道温馨明年要考大学,都很支持。
“你要是不想去啊,我就跟顾家媳妇说一声。”魏老头看着温馨在挑着饭粒呢,估计不愿意。
两块是少了点,不过温馨一想,也不费什么工夫,她把材料弄好,魏老头就在那儿,看着火就行了,她虽然今天转了一圈卖了十几块,但油毕竟不是米面这种大量消耗品,不可能天天去卖,隔三岔午转两圈还行。
来到这个年代,她还得继续赚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想想就两泡泪,她都赚多少个大学生活费啦?她这大学还有读完的一天吗?
一天两块,一个月六十,七个月四百多,这么算一下入学前这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啦,而且里面不知道有没有女客,她还可以顺便卖点宫廷油啊,人多的地方才有生意嘛,她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认识的人也少,急需要客流量大的客源。
“不的,阿公,你跟那个老板娘说,我去!”温馨笑得甜甜的跟魏老头说,怎么不去?要去,那个姓顾的老板娘,可是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啊。
她现在的经营方式就是私人小饭馆的前身,大概过了明年,就能去工商那边申请开店了,黑市那边都成了自由市场了,私营很快就要合法了。
……
第二天,天气不太好,出门细雨濛濛,整个胧州笼罩在一片漫漫烟雨中,倒也显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黑瓦白墙的城中小巷,地面的石路被雨清洗后恢复了青石的原色,雨中的城,竟然处处都有种迷人又朦胧的美。
温馨看这个城市是美的,她跟着魏爷进了三层小楼,走进古朴又简约的一间堂屋,别人看到她的第一眼也是美的。
打着一把油纸扇,跟着魏老头走过小巷,一进屋,魏爷这么一让开,顾青铜就觉得眼前一亮,如瀑长发挽起,巴掌大的小脸,眉眼亮晶晶,嘴角含笑,嘴唇红似五六月的野樱桃,肤质就跟堆了雪似的,穿着一件掐腰仿民国式的侧襟小衫,一条长裙子,走路的时候腰身轻摆,三分习惯七分妩媚,不过以顾青铜的目光来看,虽然这个小美人有七分娇憨三分妩媚,却没有一分淫荡色意,一看双腿走路的姿势就还是个姑娘家,只是走出了那个样子而已。
“这就是我那个外甥女,魏欣啊,这是顾家媳妇顾娘子,你就叫顾嫂吧。”魏老头说道。
顾娘子?什么叫法?都什么年代了,不过现在世道叫什么的都有,温馨见多了现代的美人,所以见到顾青铜感觉还好,就是觉得对方的气质,非常特别,气质这东西挺虚幻,但真正接触到有气质人的时候,就能发现,很明显区别于周围人的那种气场和仪态,自成一格。
如果说温馨是从现代杂志上蹦出来的,那顾青铜就是从仕女图里走出来的,温馨不拘小格,对方含蓄有礼。
顾青铜觉得温馨很纯真孩子气,温馨觉得顾青铜相处起来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