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阎泽扬赵东升 本章:第22章

    老太太看着温馨,穿着小白衬衫,蓝裤子,扎了两个小辫,巴掌大的小脸上雪白的,大眼睛红通通,像个小兔子一样,刚才哭的样子,看着可真心疼,老太太也没个女儿,一共两个儿子,大儿子牺牲了,二儿子还在当兵,当年就想要个女儿,看到温馨,就想着要是有个像温馨这样的女儿多好,可惜命不好,一辈子没有闺女。

    火车里比较拥挤,好多去探亲办事的人,大包小包带着很多行李,塞的位置满满当当的,外面又下着雨,窗户还不能打开,尤其是夏天,声音嘈杂不说,味道也特别难闻。

    现在正好中午,车厢里有列车员来回走动穿梭,推着车卖盒饭,这个时候火车票也只有三五块钱,一个盒饭才不到一块钱,温馨看到有推车过来,就忙过去买饭。

    火车上的饭菜很实惠,而且不要票,但是价格会贵一点儿,车里卖一种刚烤出来香喷喷的麻饼,是用小麦面和白糖烤熟的酥饼,牛皮纸包着,四毛钱一个,每包六个。

    还有装在铝制饭盒里卖的盒饭,饭盒下面是热腾腾的白米饭,上面浇着菜,有点像后世的盖浇饭,菜的是肉炒莲花白,看着油汪汪,闻着香喷喷。

    温馨走的匆忙,都没有带吃的,就买了一个盒饭,一包酥饼,还有五个茶叶蛋,花了不到五块钱。

    带着东西回到座位,对面大爷大娘旁边是个年轻人,温馨送了他一个茶叶蛋,想和他换了个位置,她想坐到老大娘那边去,那个小青年看到温馨,脸红的直摆手,不要茶叶蛋,立即就跟她换了。

    温馨就跑到了大娘旁边坐着,她很会来事儿,又大方,请大爷大娘一起吃,热情的让老两口不吃都觉得不好意思,最后接了温馨塞过来的荷叶蛋和酥饼一人分了一半,吃了两口,他们又拿出很多儿子给买的干果和糖塞给温馨,温馨也不客气,红着眼睛笑眯眯的接了。

    她虽然心里难受,但是环境陌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她得多为自己之后打算了,她现在没有介绍信,就算现在政策放松了,联防队也不到处抓人了,走亲戚也可以多住一段时候,介绍信日期超了十天半个月也都不打紧,只要没有人举报就可以一直住下去,但是这个身份证明,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重要的。

    至少到了一个地方,得有地方住吧,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商业宾馆之类,只有招待所,温馨在大院的时候也隐晦的打听过了,去外地也有那种不要介绍信的招待所,但住的人太乱,地方也偏僻,住进去的很多不是什么好人,盗窃泛滥在逃犯,温馨只有一个人,她不可能跑到那种地方去住。

    也就是说,她必须要找一个靠谱的住的地方,介绍信主要用处,就是住招待所、找工作、以及买房迁户口等需要用到。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没有介绍信跑到城市去,没有地方住,找不到工作,更没有各种票和口粮分配根本就待不下,除非有人接收让你住,然后自己解决吃喝拉撒,那待下来也可以。

    温馨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住的地方。

    她嘴里咬着白面糖酥饼,一边吃了饭,一边吸了下鼻子,就开始琢磨怎么办?这个时代对穿过来的她太不友好了,她现在急需找到一个住处。

    茶叶蛋和酥饼的香气,很快弥漫在这个小小空间里,对面那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眼睛一直往这边瞄。

    坐火车不乏一些去外地办事的人,他们不缺那三块两块,会买火车上提供的午饭,可大多数坐火车的都是劳穷大众,很多穷人一个月才赚十块钱,一个盒饭就要八毛,根本没有几个人买,都是自己带着玉米饼就酱菜,再要一缸开水,美美的吃一顿。

    哪里像温馨这么奢侈,一下子买了快五块钱的东西,谁见了都会说不会过日子。

    那女人暗暗掐了把孩子,把孩子掐哭了,“你这孩子这么不懂事,糖饼和鸡蛋是阿姨买的,不是给你吃的,哭什么哭?”

    这要东西的套路都不带换一换的,温馨撇撇嘴,自己吃自己的,剩下的就放起来,这火车要坐两天呢。

    吃了一顿,她就跟老太太处得亲亲热热的,搂着老太太的胳膊问。

    “大娘,你们这是回哪儿啊?”

    “回老家胧城,我小儿子在京都当兵呢,我和老头去看看他,在部队家属院住了两天,令儿就准备回老家了。”

    当兵?温馨眼前一亮,大概是因为阎魔头的关系,她现在对这个年代的兵就有种天然的好感,总觉得都是好人,那当兵的父母肯定也是不差的。

    胧城?似乎是南方靠近沿海的城市,也是挺繁华的都市。

    温馨这个票是路过胧城的,与其自己随便找个城市,不如就跟着他们到胧城去,这两天和大爷大妈处好关系,说不定可以帮忙租到房子,毕竟她人生地不熟,现在有熟人,肯定好办事儿。

    温馨把眼睛擦了擦,总算露出丝笑容,住处说不定解决了。

    “姑娘你看,这是我儿子,特意照了相给我老两口,以后我们想他了就拿出来看看。”老太太拿出张相片来,是张这个年代独有的黑白照片,里面有个穿着军装,露出两大白牙的军人。

    温馨看了两眼,怎么觉得那么眼熟呢,不过天下当兵穿一样的衣服,都挺像的吧。

    她点了点头,“嗯嗯,长得真精神。”牙好白。

    这一路上,她对老俩口是体贴入微,她要想讨好谁,那个谁绝对是如沐春风,当初阎魔头那个样子,后来不还是让她治的清清楚楚?

    所以,讨他们欢心的话儿说的一套一套的,哄得老太太喜欢她喜欢的不行,问她去哪儿,她甜甜地说:“我也去胧城,我们顺道儿。”这老太太更高兴了,一个地方的呢,说话更亲切了。

    那大爷更不用说了,看温馨都是笑脸儿,哄得他们天天乐呵呵。

    对面的女人看着温馨给那两老头老太买好吃的好喝的,没事就给对面那两个老的倒水拿点心,还给老太太按摩肩膀,就跟她是亲闺女似的,老太太说要认干亲,晚上温馨睡觉还给盖衣服,她撇了下嘴,没毛病吧?火车上都不认识的人。

    坐了整整两天,第三天下午,火车终于靠站了,温馨拎着包和箱子,小心的跟着老俩口走进了那座邻近海港的胧城,那一片烟雨飘摇的城市中。

    ……

    阎泽扬腿伤在医院住了半个月,至于三餐,自然不用何文燕操心,医院有他爸安排的勤务兵,还有医院院长的女儿董遥,这两天一天三趟给送汤汤水水。

    中午,暖暖阳光照进病房中,阎泽扬坐在病床上,清冷淡漠面无表情的在看一本军事书籍,半天没有翻一页。

    这时,军医董遥穿着一身干练的衬衫军裤,外罩白大褂,烫了一头微卷的长发,显得整个人有着军人气息,又非常摩登时尚,她提着饭盒,走进病房,微笑着说:“阎团长,今天状态怎么样?腿伤还疼吗?我熬了猪肝汤,对伤口恢复很有好处,这是我亲手熬的,赏个面子吧。”

    第39章

    董遥是院长的女儿,今年二十四,

    在军校深造了两年,

    刚转到父亲的医院,打算实习一段时间,

    女军医本来就稀少,长得这么漂亮也是十分少见,

    就是因为长得漂亮,

    家庭背景不错,眼光也就高了一些,拖到二十四岁没有结婚,一是平时学医很辛苦也很忙,

    二是虽然接触的男性不少,但是她能看得上的不多。

    部队里基本没有合适的,

    稍微不错的不是有对象了,

    就是已经成亲了,所以越拖年纪越大,能相配的人就越少,

    所以现在能遇到一个适龄,她又看得上的人,

    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就像病房里这位阎团长,

    背景实力都不错,年纪比她大了两岁,

    合适,自身也很有能力,

    这次抗洪听说他的一四六团立了功,表现非常出色,估计这件事之后他的职位又能动一动了。

    医院里也传出来他为了进灾区救人,连人带车差点牺牲,这样悍不畏死的铁血儿郎,没有女人不喜欢,她很欣赏,她觉得各方面都非常适合自己,所以就有了那么点心思,看上了。

    董遥提着自己煮的汤和饭,将饭盒放在桌子上,长年拿手术刀,吃食堂,她自己摸饭勺的时间还真屈指可数,难得为一个男人精心煮食物,这也算是她最主动的一次追求了,手艺是生疏了点,不过女追男隔层纱,她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

    “董医生。”阎泽扬看着了董遥一眼,平静无波地道:“拿回去吧,我吃过了。”

    听罢,董遥脸上的笑容微顿,她还是第一次在一个男人身上接连碰壁,但她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了。

    她偏头看向坐在病床上的阎泽扬,正微蹙着眉心,看着手上一本军事运筹类的书籍,翻了一页,两道剑眉,举目含星,厚薄适中的嘴唇正微微抿紧,整张脸坚毅且轮廓分明,俊美中又带着几分桀骜的气势,没错了,就是干部子女那股傲劲儿。

    董遥是真的看中了,之前她一直在军校深造和他也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现在调到了父亲的医院,他的腿伤只在这里住二十天院,剩下的五天,她必须得拿下他。

    于是她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拉过椅子坐在他床边,对他坦诚道:“阎团长,我觉得我们需要好好谈一下,彼此了解一下对方的喜好。我的名字你知道,董遥,是董院长的女儿,今年二十四岁,少校军衔。

    你的情况我也了解,听说你一直待在部队,现在还是单身,这一点我很理解,因为我也是一名军人,知道军人有多忙,我觉得我们可以互相了解一下,也可以试着相处,如果你觉得我这个人还合适的话,我希望我们能培养出超越同志的感情……“董遥做事一向雷厉风行,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就会直接了当大胆的表达出来,大概是军队待久了,个性非常直率,不会拐弯抹角。

    阎泽扬听完,脸色都没变一下,表情清冷,目光始终淡定的看着她,她一说完,他就用疏远的口吻,严肃道:“董遥同志,我对你本人没有任何想法,再说一遍,我已经吃过饭了,请把你带来的东西拿走。”

    董遥神情一下子僵住了,眼前这个受了伤的阎团长,听她说话的时候,脸上一点波动都没有,看来确实对她没有意思,她没有想到,他居然看不上她?她更没有想到,他会这么毫不犹豫的拒绝,这让她脸上有些难看。

    她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她“蹭”的站了起来,做为一名女军医,在部队这样的地方,是众军捧月的存在,加上她家中干部子弟的身份,颇有几分自傲,现在肯放下身段主动与他交好,亲手送汤和饭菜过来,没想到他连一句我考虑一下都没有,直接这么不留情面的拒绝,这怎么能不让她恼羞成怒。

    在房间门口待了半天,听了半天的耳朵,一直觉得这气氛敲门不合适的叶建舟叶政委,见那位女军医董遥的柳眉都快竖起来了,他非常合时宜的敲了下门,露出了政委专业的笑容。

    “阎团长,你的腿伤怎么样了,这不我正好路过,买了点水果,过来看看你。”说完就笑呵呵的看向董军医道:“小董医生,你也在啊。”

    董遥一看,人家团里来了人,才压下一口气,勉强挤出点笑容,“嗯,你过来了叶政委,他伤好多了,你们聊吧。”说完扭过头,就踩着脚底的小皮鞋“噔噔噔”甩着医大褂,拉着脸一阵风似的走了。

    叶政委看了看董军医怒气冲冲又不甘心的脸,又看了眼坐在床上始终淡定的脸色,连个眼皮都没眨的阎泽扬。

    叶建舟摇了摇头,这还有啥不清楚的?

    董军医父母好,家庭好,自己有能力,确实优秀,可到底不是人家心里的心头肉啊,喜不喜欢一个人跟这个人优不优秀,有时候也没什么直接关系。

    他又看了眼阎泽扬平静无波的样子,这小董是没戏了,话说回来,阎卫国的儿子要喜欢她那种类型,早就结婚了。

    他喜欢什么样儿的?叶建舟现在算是知道了,喜欢那种长得漂亮甜美娇媚俏丽的,笑的甜甜的,娇滴滴还得爱撒娇,撒娇的时候望着你,眼睛里都装着星星,好听话儿一套一套的,会哄人会闹人,他现在还能记得那天在办公室,阎卫国儿子对人家温馨又搂又哄又揉手臂,那眉眼的表情都快化成水了,哪有现在这样快滴成冰的样子。

    叶政委把一袋水果,放到一边桌子上,桌子已经堆满了营养品,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拨人了,估计还处理了一些。

    “车站那边查的怎么样了?”叶建舟刚把水果放下,阎泽扬立即放下书,盯着他问。

    得,估计他这一天都在等消息,“人海茫茫的,火车站人那么多,查个人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怎么查不到?她在哪个窗口买的票?进哪个车厢?把列车员乘务员和当天的乘客都找出来。”阎泽扬立即急了,哪还有刚才淡定无波的样子。

    叶政委心道:“你这大少爷找个人,怎么的,还想把地皮翻过来?抓罪犯都没有这么劳师动众的。”

    还好他有几个战友在站区查票,“我找人查过了,温馨买的是香海那边的车票,那是最南边的城市,但她没有在香海车站下车,好像在中途随便找了个城市下车了,对了,她是跟着车里的一对老头老太太下的车,是在火车上认识,还挺热络的。”叶建舟忙了多少天查这个事儿,他觉得自己是欠这小子的,他要不是阎首长手下的兵,他才不会费这个心。

    还好有个卖餐的列车员,对这个姑娘有印象,买了不少东西,但她说好像没有到香海车站下,是跟着一个老头老太太在南边一个城市下了车,但具体哪个城市,她是真忘记了,车里人太多了,她记得,那是因为那姑娘长得好看,下车的时候,她还在车里买了一包酥饼,说好吃带回去吃才走的。

    “你说这小温同志,这也太大意了,她怎么能随便跟着陌生人下车走了?还是年纪小太单纯、太没有防备心了,连个介绍信都没有开一张,到时候住哪儿?吃什么?睡大街吗?那么个丫头出事了可怎么办?现在火车上听说有不少人贩子,专门找这种年轻的小姑娘骗,骗到山沟里给人当媳妇,你说这丫长得这么水灵,这要被人盯上了,带走了,这后果……”

    叶建舟那是有感而发啊,他自己就有个姑娘,他想想她姑娘要是长在温馨那样的,这要走了,让人拐了,那他的心啊,当然他是以父亲的心情去看待。

    “找!”床上的人听得青筋直蹦,手不禁锤了下床铺,“把人找出来!”

    “怎么找?根本就不知道那老头老太太姓什么,还不知道在哪个城市,上哪儿找?”

    结果他还没说完呢,病房里就传来叶建舟的急火火的声音:“泽扬,泽扬你冷点,你现在还不能下床,你这个腿不要了?不能下来不能下来,好好好,你不要急,我给你查,一定给你查好吧,肯定把人给你找出来,你放心,小温同志又不傻,那小姑娘看着憨娇娇的,心里有数着呢,不过好好的,她到底为什么走啊……”

    ……

    温馨下了火车,到了老头老太太家,南方水乡,空气都是潮湿的,石板路上到处都是水渍印迹,这边也刚刚下过雨,石板路两边都是一排排古风气很浓的房子宅院。

    其实不应该叫人家老头老太太,这个年代的人吃太多苦了,普遍显老,看着像六十多岁,其实才五十多岁,小儿子二十二岁,在部队里当兵,听说还是京都军区的部队,在团里做小班长,温馨咋舌,嗯,不会那么巧是……阎魔头的一四六团吧?

    不过京都又不只一个团,再说她也不认识什么班长,一共也没去几回,也没有在意,但想起阎泽扬,她心情又不好起来,最后她都没有跟他说上一句话,他拒绝的方式,就是走进那一扇钢铁缠绕的部队大门。

    他只需要走进去不出来,她就永远也没有办法见到他了。

    温馨的心里很难受,失恋很痛苦,那里的回忆她一点都不敢再想了,她眼圈含泪的把自己没有介绍信随便上了火车的事说了,她只说是家里逼她嫁给傻子,那个傻子上个媳妇被打残了,她没有办法,才偷偷跑出来。

    她其实也有心眼,这个年代的人,坏人还是少一些的,她上车的时候,大爷大娘就坐在对面,当时他们确实在窗口那喊:“顺子,你回去吧,我们回去就给你发电报,你们部队名我都记着呢。”

    温馨听到了,她虽然不知道顺子是谁,但听到部队了,对方肯定是探完亲要回城的人,不会是什么坏人,大爷用的包都是军用的,两人都长得慈眉善目的,温馨看着就觉得亲切,相由心生,就很信任他们。

    温馨下了火车,只能向她们求助,老人心都比较软,而且想事情会比她周到,她人生地不熟的,求火车上认识可靠的人帮忙,总比下了车到处找不知道底细的人的好。

    “你这姑娘,你怎么不早说,没事没事,幸好你跟着我们下车了,你就先在家里住着,我就说你是我们家远房侄女,过来探亲的,你就安安心心住下来,我让我家老头子给你想想办法。”

    两个人毕竟是胧城本地人,五十多岁了,总有几个亲戚朋友知交故友的,弄个城里的户口不太容易,弄个农村的倒是不难,实在不行就把户口上他们家,给他们做闺女得了。

    第40章

    胧州十月末早晚竟然有点冷。

    温馨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出来,乱糟糟的黑发拱得像鸟窝,

    用手随便梳理了两下,

    就挽了个简易的发髻,这还是跟火车上的老太太学的,

    她说温馨头发长,随手这么一挽就挽上了,

    还很结实,

    都不用簪子,温馨学会了之后,就特别喜欢这样,每天都挽起来。

    但她头发特别厚,

    挽在后面的时候,顶着一头的黑压压的如云的乌发,

    衬着巴掌大的小脸更小了。

    她换上衣服,

    搓了搓手,出了房间,这边早晚湿冷湿冷的,

    深入骨髓一样的冷。

    火车上好心的夫妻是胧州本地人,住的是城边的巷口位置,

    这里的房屋与京有点相似,

    布局的方式四四方方,只是院落占地的面积较小,

    北方的院子偏大,胧州这边房子很节约占地面积。

    她来到胧州已经半个月了,

    对这个城市稍微熟悉了点,这边给人的感觉就是楼房多一些,但是高高矮矮参差不齐,巷子很窄,两边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通幽的街巷,脚下一水儿的青色石板路,走路的时候还有“吧嗒吧嗒”的声音,还挺好听的。

    如果说京都中心圈子的建筑是大家闺秀明亮大气,那胧州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家碧玉梨花带雨。

    温馨在阎家被阎魔头养成习惯了,睡得早,起得也早,她赶在魏家大娘起床前,就早早爬了起来,然后走进客堂屋子旁边的灶间,将两个煤炉里的煤球点着,点完被呛得还咳了两声,这边煤球特别不好点,湿气大有烟,她洗干净手,另一边放了只煲汤锅,添了水,就在案板上灵活的揉起了面团。

    微火的煤饼炉,一只小铁锅,温馨高中三年寒暑假都在早餐馆工作,她对面食是非常熟练的,揉起面团来灵巧不说,又快又好。

    在火车上买的酥饼,吃着还挺不错的,于是下车的时候又买了一包研究了下,基本就可以原样复制出来,而且她做出来的,油汪汪的,更香更脆更酥软。

    她随意的一声系统,旁边就会出现一片列表,上面全都是她储存的各种食材、调料以及各类精油抽取物。

    系统出品没有丝毫杂质,十分精纯,口感也更纯粹,所以同样一模一样的材料,温馨用系统抽取物做出来,就会妙不可言,十分美味。

    就像是喝一口粗砺带着泥浆的水,再喝一口过滤的纯净水,口感如丝般顺滑的感觉。

    魏老太太起来的早,不过她起来开门的时候,堂厅那边已经香味扑鼻了。

    这个时候大家都先后出来做早饭,因为巷子窄,对面楼上那家一开窗就能看到人,见到老太太走了出来,就说:“婶子呀,你家这半个月天天早上做什么呢,这么香,把我们家几个孩子都馋醒了,天天在家里闹腾。”

    魏老太出了堂屋就闻到温馨在烙饼,昨天老头晚上从后堂子拎了两斤鱼头回来,估计温馨这孩子鱼头都煲上了。

    “现在这年头能吃什么?揪个面团在锅里烙一烙,就不错了,你家孩子要馋,自己烙两块不就得了。”

    后窗的人眼直溜溜想透过院墙往灶屋里望。

    离得这么近,人口住的这么密集就是这点不好,吃个什么东西,别人家都知道,香味飘的到处都是,温馨刚来那两天,她自己跑到巷尾食品食杂店那里,在老五摊子上割了块五花肉,回来给她们做了顿红烧肉,老太太现在还记得呢,那味道好吃的邪乎,香的一塌糊涂!住楼上的,住对面的都纷纷打开窗户,看谁家做的肉了。

    真毫不夸张说的,吃起来是满嘴流油,香的人不知所措。

    温馨现在就算煮碗面条,舀勺肉臊子,都有人开窗盯着他家,还有放孩子进院子要的。

    老太太在外头扫了扫身上的灰,这才进了灶间,一个煤饼炉正慢火煲着鱼头煲,另一个正烙着小香酥饼,个个巴掌大金黄色,油汪汪的看着就让人直咽口水。

    这香得哟,温馨自从来了她们家,她和老头子这伙食是一天比一天好,吃得人都胖了一圈。

    炉子旁边已经烧好了一壶热水正放在旁边温着,留着两老人早上起来用。

    “你这孩子,怎么又这么早起来,现在冷了,早上起来糟罪,你多躺会儿,早饭我来就行了。”老太太赶紧抢过她手上的铲子。

    温馨头发挽了起来,忙了半天额角掉下来两绺细发,看着又娇美又妩媚,她看着老太太抿嘴一笑,“没事阿婆,我都习惯啦,到时间就醒了,你和阿公洗漱完就能吃饭了。”老太太看着这姑娘,真是喜欢的不行,家里什么活都不用她干了,天天乐得嘴巴都合不上,总觉得她是掉下个亲闺女儿一样。

    温馨特别会来事儿,老太太收留她不要房租,魏家的房子住一楼,上面还有两层,是别的住户,一楼三室一厅,带个小院子,平时就老两口住,儿子回来会住一下,其它房间就空着,再收留个人绰绰有余。

    老太太不要她房租,温馨就包了家里的一日三餐,平时老头老太太很节俭,偶尔有时候会出去买份油条麻饼豆浆,屈指可数,一般就是炒个咸菜,熬个粥,还是那种特别寡淡的,可自从温馨来了之后。

    今天去食品店拿小一袋白面,明天就去割一块五花肉,后天再拎两条鱼,变着花样的做好吃的,把这两个空巢老人哄得是从嘴到胃,从身到心都喜欢她。

    那老头一想,农村户口还得去找农村那边找人,干脆得了,就迁自己家户口里,省事。

    正好老太太有个妹妹,早年世道乱的时候一家偷渡到了香海那边,女儿半道病死了,老太太就以自己外甥女儿的身份,把户口落到了自己家。

    温馨现在有了新的名字,叫魏欣,叫起来跟温馨差不多,她在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了,心情敞亮多了,她以后也不打算回京都了,以后就是这个身份了,老头老太太就是她的亲人了,于她天天哄的她们心花怒放,恨不得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疼。

    就是孩子长得怪好看了,街坊邻居知道是老太太家的外甥女儿,昨天已经来了三个说亲的,想给温馨找婆家,被老太太一口回绝了,孩子才十八岁,想再留两年,现在不比以前了,二十岁结婚也不晚,再说了,就温馨长得这模样,还愁嫁吗?

    巷子口那家十六岁的小毛孩子,看温馨都看直了眼了,还知道给温馨提篮子一溜烟送到家门口。

    ……

    魏阿公早上咬着刚出锅,还有些微烫的香脆小酥饼,饼中间还有甜甜的麻酱馅,好吃的能把舌头都吞了,再喝上一勺撒了翠绿葱花的鱼头煲,汤汁奶白,入口如丝般顺滑,一口热乎乎的鱼汤入腹,鲜的人不知今夕何夕。

    吃完了饭,魏阿公拎着火上正煨着的半锅奶白色鱼头汤,用纸袋包了五个吃剩下的香酥小饼,就一路小跑,拎到了巷后那条街了。

    巷子最后那条街有一家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他平时在那里做工,烧个炉子打个杂,一个月二十块。

    这家是个两口子,男人是哑巴,但身材魁梧,女人三十多岁长得如花似玉,这女人有手绝活,就是会做鸭子,胧州是鱼水之乡,鸭子多得是,鱼虾很便宜,她这鸭子做法一绝吃过的人都叫好。


如果您喜欢,请把《凝脂美人在八零》,方便以后阅读凝脂美人在八零第2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凝脂美人在八零第22章并对凝脂美人在八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