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顾园芦贵妃 本章:第175章

    陶眠单手撑着头,上下眼皮又在打架。

    就在他实在撑不住,准备回房歇息时,又有两位客人先后跨入玄机楼的门槛。

    这两位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俊朗飘逸,风姿无边。

    他们均着锦衣,玉冠束发,是富家子弟常见的打扮,倜傥风流。尤其是在后面的那位,一身淡青锦袍,雅致大方,眼眸流转若星,唇角微微上扬,一副有礼却又疏离的模样。

    前面进来的那位公子,大概是玄机楼的旧客,一进门便自如地和管事交谈,问近来楼内又烧出了哪些宝贝,让他涨涨见识开开眼。

    管事回答得不卑不亢,他如实告知玄机楼的生意都是有一件做一件,客人定好的单子也不好给其他客人看。不过八大匠人闲暇时间鼓捣出来的小玩意,倒是专门有个陈列间,供客人赏玩。

    以陶眠的听力,就算隔得更远些,他也能听清楚管事和客人之间的闲谈。

    但此刻,那些字句都从他的耳畔溜走,他什么都听不见,天地间只剩下那道淡青身影。

    对方似有所感,原本目光在各个工匠的隔间漫无目的地逡巡,却忽而抬起头,和站在几层之上的仙人遥遥相视。

    他眼眸含笑,温和地点点头,算作打了招呼。

    陶眠却如梦方醒,他的第一反应是拐到柱子后面去,同时没忘卷走盛着苹果的瓷盘。

    元鹤。

    他怎么都不会想到,竟然会在此地,和对方重逢。

    第327章

    鱼风剑

    陶眠竖起耳朵,仔细听楼下的动静。

    夏之卿要从管事那里提走他定好的一柄剑,管事让他们稍坐片刻,随后会带二人去取剑。

    “表兄,这剑是我这当弟弟的为你准备的一点心意。你出征在外,总得配柄好剑,这事随意不得。”

    元鹤随身的那柄剑,就是他在出征前,随便找个铁匠铺子锻的。他对这些外物并无执念,有的用就成。

    因而当表弟夏之卿如此大费周章地为他搞来一柄剑时,元鹤的第一反应除了感激,尚有些许困扰。

    他的笑容有三分无奈。

    “我们兄弟之间无须这般客气,你有什么事要求我办,直说便是。”

    他和夏之卿不仅从小在一起玩儿,长大了又同发于行伍之间,除了血缘纽带,又是生死至交,两人的关系要比普通的表兄弟更相近,是最了解彼此的人。

    夏之卿笑了,说“什么都瞒不住你”。他的确有事情要拜托给元鹤。

    “是我认识的一个行商的朋友,送来一只琥珀雕成的鹰。你也晓得,我家老爷子最见不得这种嘴尖毛多的玩意儿,朋友的好意又盛情难却……夏家一个老宅子马上要修缮完毕,我打算等那时候把这鹰放到老宅。如今还得麻烦表哥帮忙,暂时将这鹰放在你那处。”

    夏之卿的朋友很多,交友圈广。元鹤知道他和一些西域的商人交往甚密,这些人背后的势力盘根错杂,他不止一次叮嘱过表弟,别和这些人走得太近。

    这回他又提醒了一遍,但还是答应了夏之卿的请求。夏之卿还笑着说他相中了一套品相极佳的翡翠,正琢磨着寻个合适的时候,把它赠予小表嫂。

    元鹤和三公主连襄情投意合。如今元鹤战功累累,又到了年纪,是时候考虑终身大事。宫里都传元鹤与连襄的好事将近,夏之卿也总在问,什么时候能喝上表哥的喜酒。

    提起心上人,元鹤的神情顿时柔和下来。

    “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很多细节还要与襄儿商量。她性子羞怯,你别总拿这事打趣她。”

    夏之卿见他维护三公主,笑着调侃两句。这会儿管事也带着一个近四尺长的锦盒来到雅间,盒子打开,里面端正地摆放着一柄剑。

    管事为两位客人细致地介绍关于这柄剑的一切。此剑名为鱼风,剑长三尺七寸,利可断金。这柄剑凝炼了工匠的巨大心血,日夜守在炉前,烧、锻不休,足有九十日。

    这剑的剑身雪亮,元鹤将手探入盒中。还没握住剑柄,就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凉风在刮搔着掌心。

    ——倒是和自己的风灵力暗合。

    他在心中默默地想。

    夏之卿了解他,知道他虽然没有口头上表示喜爱,但松开的眉头就说明了,这剑已得到他的接纳。

    即便如此,元鹤仍收回手,摇摇头。

    “此剑锋利硬彻,绝非凡剑,必然造价不菲。之卿,我收不得。”

    夏之卿一听他说这话,急了。他这表哥哪里都好,就是在某些事上面有些犯愚。

    “表兄,我知你清廉,但这只是兄弟之间的礼尚往来啊,你要是拒绝,不就显得我们之间生分。再说了,我这不是有事要求你,没事我才不会费这么大力气,到玄机楼折腾呢。”

    元鹤叫他莫急,表弟脾气急躁,年轻气盛。

    “我又不是不帮你的忙,这点小忙,你无须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倒是你,求表哥办事,还要送东西,最先生分的人是谁?”

    “我……”

    夏之卿语塞,随即露出郁闷的神情。

    “我说不过你,从小就说不过。行行行,怎么说都是你有理,我自个儿收了这把剑。真是……”

    夏之卿花大钱给自己配了柄剑,好像什么都没失去,可他总觉得哪里憋得闷。

    “表兄你这性子得改改,水至清则无鱼。”

    元鹤净白的手指将盛放瓜子的碟拖过来,递到两人中间。

    “吃瓜子么?”

    “……你又故意岔开话。”

    表哥总是如此,不想和人争执了,就有意寻个别的话题聊。

    陶眠在楼上把二人的对话尽数听进耳中。

    那柄鱼风的确是好剑,哪怕是阅剑无数的陶眠也不得不承认。

    元鹤对于那柄剑是喜爱的,从他的语气中能听得出。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要这白来的礼物,很有原则,也知底线。

    今天他帮夏之卿一个小忙,对方就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若是他收了,以后夏之卿再开口,他就难以拒绝了。

    有一就有二,等夏之卿真的提出让他难办的要求时,上了贼船的元鹤就真的下不来了。

    不过夏之卿也有可能是真的想给表哥配个好剑,不管怎么说,元鹤都不能收。

    元鹤变得平和而沉稳,和记忆里那个哭得鼻涕眼泪一起流的小孩截然不同。陶眠又欣慰又叹息。好男儿志在四方,但从军打仗的日子必定很苦,不晓得元鹤经历了多少,才磨砺成如今这般性子。

    陶眠心想,到这里就足够了。今天实属偶遇,他没料到对方能出现,算不得有意打听对方的消息。

    为了不和元鹤有更深的纠葛,仙人抱着一碟子苹果,悄然从廊柱后面离开。

    大蛇盯着楼下那个被隔起来的房间许久。

    恰好元鹤和夏之卿先后从雅间内走出来。元鹤下意识地抬头望了一眼。

    那里已经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元鹤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等到夏之卿唤他,他才发觉,原来自己站在原地有那么久。

    他应了对方一声,最后望了高处一眼,随即收回目光。

    “走吧。”

    他这样说。

    陶眠回到自己的屋子后,洗漱更衣,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不成,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不知道元鹤他们要在这里停留多久,若是待得久了,恐怕他们还会不经意间撞见。

    陶眠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明早就和阿九说返程的事。

    阿九习惯了他来去如风的性子,也没有强行挽留,只是有些遗憾。

    “今夜有迎花姑的仪式呢,本想与陶郎同去,可惜了……”

    阿九露出惋惜的神情。

    陶眠心想,他与阿九一年到头聚不了几次。如今薛瀚不在,三人组缺了一人,阿九难免感到寂寥。

    他不想让阿九叹惋,但元鹤那边也着实令人顾虑。思来想去,还是选了个折中的法子。

    陶眠决定白天暗中打探元鹤他们的去向。

    如果他们要走,他便留。如果他们要留,那他就不得不走。

    第328章

    若你应我

    若是陶眠要在此地打探点消息,简直易如反掌。

    甚至足不出户。

    阿九询问过陶眠,是否要她来帮忙。陶眠婉言拒绝,并从袖子里摸出两张黄纸。

    他手掌一翻,一把小巧的剪刀就出现在掌心。陶眠随意剪了几下,剪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纸人。

    小纸人飘落在桌面,静止,忽而胳膊弹起。

    竟然活了过来。

    它们挥舞着短短的四肢,像龟壳翻过去的小乌龟,四脚朝天,不停挣扎。

    最后还是陶眠将剪刀收拢,轻轻贴上它们的背,将两个小纸人的身子立起来。

    阿九坐在陶眠对面,双手托腮,长长的羽睫眨啊眨,饶有兴致地盯着纸人牵着彼此的手,互相帮忙,从高高的桌面,到圆凳子,再到地面。

    它们会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像人说话的声音被加到最快的速度,听不清说什么,只能判断出它们是在互相交流。

    两个小纸人就这样手牵着手,从刻有莲花祥云纹的地砖跑过,攀上窗台,从窗子的缝隙间挤出去,飘飘忽忽地飞到街上,隐没于人声之中。

    屋内,陶眠左手捋着衣袖,用右手为阿九斟一杯茶,神情悠闲。

    阿九细细地观察着陶眠的表情。陶眠很少有事瞒她,不过这次关于他与元鹤之间的事,三缄其口。

    阿九的好奇心并不算旺盛,转瞬即逝的记忆让她对俗世的许多都看得极淡,她只是担心陶眠会因此而受伤。

    “陶郎……”阿九搭在桌沿的指尖轻轻勾勒上面的缠枝莲纹样,不知该怎么说出她的担忧才好。

    陶眠唇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个叫她安心的神情。

    “阿九,不必烦忧。今晚不是还有庆典么?我们相识如此之久,这般热闹的节日,我还没有机会与你同去。”

    阿九对于凑热闹这种事也不热衷,但若能与陶眠一起,自然是好的。

    她的神魂被往昔迎花姑的繁华景致勾走,笑吟吟地给陶眠介绍当地的节日习俗,有迎神的队伍,有一种特制的花姑糕。在庆典的当天,男男女女走到街上,折枝簪花,用呵胶将金箔或红纸剪成的花样贴在眼角或眉心。

    陶眠听着阿九的描述,不免心生神往,又和她聊了聊他云游时经历过的各种庆典。这些庆典的风俗有同有异。不论以什么名义,只要是这类欢庆的场合,人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淡化前尘,不想后事,只专注于眼下这片欢腾人间,恨不得此夜长些、再长些。

    两人闲聊片刻,小纸人便带回了消息。它们和离去时一样,从窄小的缝隙之间挤进来,悠悠滑翔到陶眠的掌心,沿着他手臂倾斜的姿态爬坡,艰难地爬到他的耳畔,一左一右,嘀嘀咕咕。

    陶眠仔细地辨认它们的话,偶尔点头。阿九注意到他的眉心渐渐舒展开了,看来得到的是好消息。

    果然——

    “元鹤和他的表弟已经出城,阿九,今日我便与你同游花都。”

    阿九一怔,似是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顺利。

    继而眉开眼笑,乌发间金钗上的红玛瑙珠链,随着她歪头的动作而摇曳。

    “天遂人愿,真是幸事一桩。”

    因为商量好了晚上要外出游玩,陶眠这一整天便不再出门,在玄机楼里遛黑蛇。

    楼内的匠人大多性格古怪孤僻,不喜与人交往。阿九说,越是技艺高超的匠师就越孤高。不知是否与这些刀剑相处久了,连他们自身都被同化成冷而硬的兵器。瘦削有力的四肢,被热气熏得黑亮的脸,不经意间对视的深邃沉郁的眼……

    陶眠只觉得他们仿佛成了一件件活起来的武器。

    黑蛇难得起了些兴致,它貌似被工匠们熟练而坚实的捶打剑身的动作吸引,偶尔也凑近去瞧瞧炉子里的熊熊烈火。

    它看得太入迷,陶眠都担心它一不小心钻进炉内,连着自己一并熔了,于是不得不加紧盯着,时不时勾勾手让它跟上。

    如此闲逛,白日飞速逝去,夜晚降临。

    陶眠在房间内换上一袭绀青衣衫,腰间一条镶玉束带,带子下方坠着那日得来的香囊,和一束环佩。

    他身上小的配饰明显要比平日多了,这也是入乡随俗,在迎花姑的夜晚,人们打扮得精致美丽,会得到花姑的福佑。

    陶眠自己是仙人,他自己办不到的,也不指望别的神仙,于是他别无所求。只是为了与这繁华夜景相衬,他乐意换上这身繁复行头。

    “走吧。”

    他一伸手,黑蛇自觉变小,缠上他的手腕,安心当个配饰。

    陶眠候在靠近楼梯的阑干处,隔着层层窗帐,也能听见外面的丝竹管乐与锣鼓之声。阿九给千灯楼的工匠学徒都放了假。仙人悠闲地靠在廊柱上,遥望那些花费一番心思打扮好的少男少女,笑闹着跨出门槛,涌入街上喧嚣。

    陶眠在心里感慨一句年轻真好,这时有人在他身后轻柔地唤了一声。

    “陶郎。”

    陶眠回首。

    阿九站在灯火明处,一身绮丽蓝罗裙,裙摆绣着大朵大朵的鸢尾。金簪玉钗,美目盼兮,笑起来脉脉含情,手中一只绣孔雀的漆柄团扇,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长穗自然地垂至腰间。

    阿九平日穿得朴素,难得盛装打扮一回,倒是叫陶眠看得怔了一怔。

    他回过神,大方地夸赞几句。阿九持扇掩面一笑,继而又是一声叹息。

    “你如此坦荡,我们二人,便永远囿于一个‘友’字。”

    陶眠明白阿九心意,却总是装作不知。阿九心想,自己得了这健忘的毛病,未尝不是件好事。

    一次次忘记他刻意的回避,一次次沉沦。

    ——我只是拥有太多无可安放的爱,却又不知悔改地倾注于一人。

    偶尔阿九会这般自嘲地想。

    阿九的心情不由得一沉,但当陶眠与她先后步出玄机楼,她不慎踉跄,陶眠仿佛早有预料般回身,托起她的双臂,让她安稳站好时,她似乎又忘却了先前的百般纠结,满心满眼是这一人。

    也罢。

    也罢……

    “陶郎。”

    “嗯?”

    阿九忽而唤了陶眠一声,后者应她,她却笑而不语。

    只要你能回回应我,我便,别无所求了。

    第329章

    花都

    龙灯花鼓夜。

    陶眠和阿九都是喜静之人,忽而闯入这片欢腾天地,尚有些不适。

    阿九往陶眠的身后站站,由他遮住自己的小半身子。

    “好多人,好热闹……”

    她讷讷地说。

    她的视线被一只精致小巧的短耳兔子灯吸引,那胖墩墩的兔子,身体两侧有对称的花纹,两只耳朵的耳根处也被系上两串桃花。

    属实是节日特色了。在迎花姑这一晚,路过的鸡鸭鹅狗猫都得被戴上两朵花。

    阿九只是盯着那灯多瞧了一会儿,陶眠仿佛背后长眼睛似的,洞悉她所有的心思。

    他来到贩灯的摊子,从怀中取出铜板,换了一盏兔子灯来,递到阿九手中。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方便以后阅读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第17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第175章并对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