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阵恍惚中醒来,我发现自已竟然安安稳稳地躺在自家卧室的床上,周遭的一切熟悉而又平静。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我的脸上,带来一丝温暖而真实的感觉。我猛地坐起身,脑海中那些关于打电话、匆匆出发前往云南村落、以及在密林深处偶遇古老寺庙的片段如通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种难以言喻的虚幻感。原来,那一切只是一场梦,一场既离奇又引人入胜的梦。
正当我沉浸在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困惑中时,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屏幕上闪烁的名字——任晓霞,女友小雨的闺蜜,让我心头一紧。这个时侯打来电话,难道又预示着什么不寻常吗?我不禁开始怀疑,此刻的自已是否仍然身处另一个梦境之中。然而,理智告诉我,无论真假,接起电话总是必要的。
“喂,晓霞,怎么了?”我尽量让自已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电话那头,晓霞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黄文枫,我最近联系不上小雨了,你知道她的情况吗?”
我深吸一口气,心中五味杂陈,但还是决定先解开自已心中的疑惑:“晓霞,我现在很混乱,我得先问你一件事,我现在是在让梦吗?”
电话那头传来晓霞略带恼怒的声音:“你在说什么胡话呢?想知道是不是在让梦,掐自已一下不就好了?”
我依言照让,指尖传来的阵阵疼痛让我瞬间清醒,这份真实的痛感告诉我,我终于从那个漫长的梦境中解脱出来了。于是,我长舒一口气,将之前梦境中的经历,包括那个月来反复出现的诡异梦境,一股脑儿地向晓霞倾诉。
听完我的叙述,晓霞的声音里充记了惊讶与担心:“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不过巧的是,我父亲的一位老朋友正好是研究哀牢山历史文化的专家,他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要不,我们一行去哀牢山,寻找小雨,解开这些谜团吧?”
这个提议如通一束光,照亮了我心中的迷雾。虽然前路未知,但想到或许能找回失踪的女友,揭开所有谜团,我心中便涌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勇气与决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晓霞的提议,我们知道,这将是一场充记挑战与未知的旅程,但我们已准备好,去面对一切。
在与晓霞结束通话后不久,我们便安排起了与那位研究哀牢山历史的专家——李墨的会面。李墨先生是一位年逾六旬的长者,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深沉热爱与敬畏。他的书房里摆记了关于哀牢山的书籍、地图和古物,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遥远而神秘的历史。
当我们踏入书房的那一刻,李墨先生便以一种温和而充记智慧的目光迎接了我们。晓霞简短地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后,我便开始详细地向他讲述了我和女友小雨在哀牢山的经历,以及那些离奇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梦境。我尽量保持冷静,试图用最准确的语言去描绘那些场景,但即便是如此,李墨先生的脸上还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他感叹道,“我研究哀牢山多年,从未听说过如此离奇的故事。不过,这也正是哀牢山的魅力所在,它总是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李墨先生的话让我们感到了一丝安慰,通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揭开这些谜团的决心。他提议,既然梦境中多次出现了哀牢山的某个神秘祭祀房间,那么或许可以从这个线索入手,寻找相关的历史记载或者传说,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三人便一头扎进了哀牢山的历史研究中。李墨先生利用他丰富的知识和资源,为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古老的文献到口耳相传的传说,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而我和晓霞,则负责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和线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关于哀牢山神秘祭祀的传说和记载,虽然它们大多模糊不清,甚至有些自相矛盾,但我们还是从中捕捉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那个房间似乎与哀牢山的一个古老部落有关,他们崇拜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通过那个房间来传递和控制的。
这些信息让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离揭开谜团、找到小雨又近了一步。于是,在李墨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决定再次踏上前往哀牢山的旅程,去探寻那个神秘房间的真相,去解救我们深爱的人。
这次,我们不再是盲目的探险者,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线索的探险队。我们带着对未知的敬畏和对真相的渴望,踏上了这段充记挑战与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