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
肾经属水,阴经哈,木火土金水
下午五到七点开肾经
如果每天黄昏的时侯开始累,疲乏,七点之后开始精神了,就是肾有问题
任何的骨的问题,我们找肾。肾的精华,光泽,就是肾,如果头发光亮,就是肾好
人在去世的时侯,你就会发现人整个头发彭起来,人整个颜色都变了,人变成枯骨的颜色,不反光,就是不行了。
前文中提到过,记忆力,耳聋,耳朵的问题,都是肾脏。
人的身L走到五十岁的时侯,肾气是最旺的,五十岁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五十岁之后,开始固肾,肾要好,就要节欲,不仅仅包括人夫妻之间的事,只要是欲望,都算。
中医认为,人受胎的时侯,第一个是肾脏。
人刚开始受孕的时侯,是水,一个礼拜后是筋膜,筋膜是肝,然后一个礼拜就有心脏,怀孕第二周就可以查到心脏,中医对水的定义跟西医不一样,怀孕吃西药的时侯,受伤了,然后心脏就有问题,你要准备开始怀孕的时侯,你就不要吃西药了,多灸关元中极三阴交,利于着床能够怀孕。
肾主大小便
,肾脏有问题的人大便不正常,小便会频尿。
气喘有两种,一种是吸,一种是呼气,。如果你吸气困难,就是肾在管,如果你呼气的时侯困难,就是肺的问题,你经络很熟悉的时侯,你问诊就能够很清楚的知道原因。然后下手就可以了。
羽这个声音,主肾,我们发肾脏的声音是吹,手压两个后面的肾,弓着腰,脚一前一后,然后吐气,发出吹的声音,吐气结束然后提肛,发出没有声音的那一下,排出来毒。
大肠里面的水回到肺里的时侯,我们嘴里产生唾液,我们吞下去的时侯,就到肾脏里面去,这就是我们人的精。也是肾主唾的原因
病人有水肿,没有唾液,所以会口渴,当你恢复了病人小肠的时侯,大肠蒸发了之后,唾液上去了,你就开始吞唾液就可以了。水有问题的时侯,就会影响心脏,我们要先去拦截,找火去,这样就好了,把小肠的温度提上来,津液有了,热气恢复了,肾阳就回来了。热气恢复水肿就退掉了,然后病人慢慢的唾液回来,就说明在好的路上
我昨天听朋友分享案例,他告诉我说,他弟弟手脚凉,这个时侯我脑子里想的就是,小肠的余热下不去,第一便秘,第二,肾阳也不足,第三便秘的时侯他肯定不觉得难过,因为是寒。然后他说,对,就是这个症状,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针灸要放在第一个了,虽然难了点,但是大家可以多去学几遍,这样就够用了。。。
上一章提到,至阴结束了之后,就进入涌泉穴,我们从涌泉开始讲
涌泉是直针下针,足少阴是阴经,
木火土金水,涌泉就是井穴,涌泉属木,肾的实证就在涌泉上下针,子穴刚好是井的时侯,泄井当泄荣,然后你下荣穴,就可以,一般不用涌泉穴下针,我们用荣穴,有的人头顶痛的时侯,就用涌泉下。效果很好。
人眼袋下方就是肾的位置,眼袋黑黑的,肾受伤了,如果眼袋凸起来,像卧蚕一样,水病,如果下面眼袋暗红色的样子,有点粉红的样子,肾脏病。这是望诊
还有一种眼诊。眼白的地方,是肺,内眼角的地方是心的地方,不管什么肤色的人,瞳孔都是黑的,围绕着瞳孔的,那一圈是土,因为土要控制水,这一圈是诊断脾脏的地方,正常人很整齐,在外面是木,就是肝,然后就是眼白的肺。瞳孔放大的人,肾气就没有了,如果你用光照,收缩就是正常,不动就是肾气不足了。
如果眼白的部分有一片一片的,白块,好像面包屑一样,头皮一样,就是肺癌,然后你问他,是不是夜里三到五点醒过来?是,讲完了
如果瞳孔很大,第二圈很大,第三圈很小,很多破洞在里面,就是受伤了,水克到土土克到木了,瞳孔越小的人越精明。
涌泉可以助孕,肾跟怀孕也有关系,水肿也可以治疗
然谷穴,公孙沿着骨边靠后一寸就是然谷穴,肾经的荣穴,就是这里,脑部受到撞击,然谷会绷起来,脑震荡,头受伤,都可以在这里放血,如果头晕去了,还恶心,你就找公孙,恶心就去掉了。
然谷穴除了是荣穴之外,还是肾经的郗穴,近取穴的话,就是脚不能着地啊之类的。
太溪穴,内踝跟后面的大经中间就是太溪穴,太溪有个诊断,你摸太溪还有脉,人就可以救回来。
太溪就是俞穴,阴经的俞穴都属土,我们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诊断法,你去压太溪上面的部分,你如果找到压痛点,就说明有肾结石,太溪上的痛点上下针,肾结石的痛就去掉了。
大钟穴,后根骨和经交接的地方,就是大钟穴,足少阴肾经的络穴,也走太阳经,络穴虚实都可以治疗,肾经的实证就是小便排不出来,虚证就是腰痛。
水泉是太溪往脚下的骨头旁边,扎水泉是斜着下针的,你看这附近的穴位,溪,泉,都是治疗水病,水泉可以治脚后跟痛,对侧治疗哈。脚后跟的问题是肾有问题,月经不来也可以在水泉上针,很好用的一个穴道。
照海穴,内踝下五分的地方,就是照海穴,下针也是斜着下进去的,照海穴管阴跷脉,癫痫晚上发,就是灸照海,如果白天也发那就一起灸申脉穴。
肾经是一路往上,一直到喉咙上面,我们治疗症状的时侯,列缺照海,列缺主任脉,照海是阴跷脉,这两个穴道一起的时侯,喉咙有问题,都可以在列缺和照海穴针,扁桃腺发炎的时侯,用这两个穴位,加上腺L刺破放血,然后用夏枯草配鸡蛋,两碗水煮成一碗水,加个鸡蛋,从此就没有扁桃腺发炎了,甲状腺的病也可以。
阴跷脉有问题的时侯,会把月经退回去,就是逆经,逆经每个月都固定流鼻血。
从太溪往上,正上直上两寸,就是复溜穴,就是金,母穴,。肾的虚证都是在复溜穴下针,我们下针的时侯从下面五分,然后对着大腿的方向斜着下针,就可以了。母穴就是用来补的,这个穴位没事就可以灸灸。灸下去脚就热起来
水肿,小便,腹部肿胀,就可以下复溜穴,
从复溜穴往前一寸,到骨头旁边,就是交信穴
正常人水一定要气化,不然多余的水就会让炎症加重,累积的水会让癌症肿瘤炎症加重
交信用在,子宫下垂,滴漏不止,下针是直下,这个穴位是阴跷脉的郗穴。
筑宾穴,在太溪直上五寸,往后开一寸的位置,在这里,阴维脉的郗穴
筑宾跟曲池两个穴位互相呼应。肚脐一下的消炎解毒镇痛穴位,就找筑宾,
肚脐以上的位置,消炎解毒镇痛就是曲池穴。
巨阙是上纪,关元是下纪,
上半身的纪律是巨阙在管,下半身的纪律是关元在管(以肚脐来分上半身和下半身哈)
如果是病人全身很痒,我们下针,曲池合谷筑宾血海三阴交,针下去全身就不痒了,
阴谷穴,膝盖后面两个筋的中间,委中旁边,阴谷穴,肾经的合穴,就是阴经的本穴,水穴可以泄金的实证,我们肺有实证的时侯可以找这里,如果肝胆有虚证的时侯,我们可以用本穴来补,肺大肠有实证的时侯可以用水来泄
跟本经属性相通的就是本穴。
下针的时侯,针要下在大经的内侧,就是委中和大经的部分下针。
如果人委中痛,就用对侧治疗,如果对侧没有腿,你就找对侧的曲泽或者尺泽。
这是对称治疗法则
阴谷也是女人的妇科穴,白带多都可以用。
现在肾经开始进入腹部,井荣俞经合就过去了
曲骨外开一寸,就是横骨穴,冲脉少阴交汇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就是冲脉和阴经交汇在一起的,冲脉是公孙在管哈,这两个经是会在一起的。
在这里附近的近取穴就是小腹部的症状,像男人梦遗,失精都可以用,
中极外开一寸就是大赫穴,阴茎痛,睾丸缩上去,妇人白带赤带都可以在这里下针。
关元外开一寸,就是气穴,治症跟大赫都是差不多的,你们灸关元的时侯可以多个穴位了。
石门外开一寸,就是四记
到了这里就是大肠的部分,肠鸣腹泻都可以在四记治疗
阴交外开一寸就是中注,都是治疗大肠的问题
神阙外开一寸就是盲俞,外开两寸就是天枢穴,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中间就是肾经,这样就知道病在哪里了。
肾经是任脉外开一寸。
肾经走向跟冲脉相等
这个经络有问题,就是肾经,也属于冲脉的位置。如果乳房的硬块在肾经,那就用肾经治疗。以此类推。
我们的近取穴就是只要是靠近大肠的地方一般都是大肠的问题,下腹就是小肠和膀胱,这个附近有问题我们可以用到近取穴。这是近取穴的观念
商曲穴,下脘穴外开一寸就是商曲,
石关穴,建里外开一寸就是石关穴,胃方面的,胃胀,吃不下东西,都在这里
中脘穴外开一寸,就是阴都穴,
上脘穴,外开一寸就是通谷穴,胃里不消化,胃痛,胃里停饮之类的在这里,。
我们穴位旁边的一寸都可以有助力的效果。加强效果用的
巨阙旁开一寸,就是幽门,
到了幽门再往上的肾经都是外开两寸了,后面介绍的穴位都是两寸了,
如果病人胸部有肿块,病人喂母乳的时侯,我们加强足阳明胃经还有心脏的力量,三焦的气脉集中在乳中走的,解溪,梁丘,巨阙之类的,心俞,奶水就会集中在乳中出来,这个时侯要以阳明经为主,因为要喂母乳啊。
奶水是白的时侯,三焦经在联络,黑的就是阴,就是乳ai了
如果不是喂母乳,就用灸或者取经络的穴位来治疗。、肿块看多久了,刚开始是实证,很久了就是虚证。
中庭外开两寸,就是步廊,从这里隔一个肋骨就是一村六一个穴位
步廊往上就是神封,神封上就是灵虚,灵虚上就是神藏,
这些穴位靠近胸部,就是胸部的近取穴,
俞府在玄机外开两寸,彧中在华盖外开两寸,这两个穴位都是斜刺,那你斜着进针就是在一寸半的地方下针啊。
咳嗽气喘都可以找这种近取穴,近取穴不用管虚实或者寒热,主要是近取穴,但是要区别是你看人是吸气困难还是吐气困难。
手厥阴心包经
晚上七点到九点,阴经,木火土金水
心包的幕穴,就是膻中
心包经和心经一样,九个穴位
心包就是把心脏包住了,这一层包住的就是心包。
中医认为人开始形成是肾,一周后有木,两周后有心脏,如果怀孕的时侯,母亲吃药或者心情不好打击到了,生出来的小孩会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两个礼拜保持的好,心脏就好了,不容易受病。这段时间,前两周很重要。
中医认为心包膜出问题了,心脏才会有问题。
夏至到冬至,心包经是火,一年的冬至到第二年的夏至,这段时间心包经属水
所以我们针心包经和三焦经的时侯我们要注意,要注意时间的属性
下针的时侯幕穴,,属火的时侯,木是母穴,土穴是子穴,。到了心包经是水的时侯。金穴变成母穴,木穴变成子穴了。大家有个开始的概念。
如果人在晚上七到九点的时侯,时间的病,找俞穴和荣穴都可以。
心包的络会在膻中,石门是三焦的幕穴,
乳中旁开一寸,就是天池穴,如果这里有硬块就是心包经了,咳嗽哮喘,呕吐胸闷,四肢不举,。都在这里是近取穴。
天泉穴,胳膊内横纹下两寸。
曲泽,隔壁弯曲找到筋,经外面就是曲泽,心包经的合穴,水嘛,冬天的心包经本穴就是心包经,右委中痛扎左曲泽。心脏病的人容易受到惊吓
心脏主汗液,心脏正常的汗就很正常,病人心脏不好发汗就说明在变好了
郗门穴,郗穴,止痛,心痛,心悸都在这里治疗。手腕经开始的地方上五寸就是郗门穴。
手有六条筋,人一共有十二筋经,手有六条
太渊经渠列缺这条筋属于心和小肠,中间两条筋,中间这条第一条筋之间有一条,属于肝胆,下面一点就是三焦筋,尾巴神门这边就是肾筋,肾和三焦中间就是肺大肠筋,心包筋在三焦筋的中间。
手腕横纹上三寸,间使穴,手麻专用,经穴,属金,心包经变水的时侯,这里就是母穴了,要注意时间
上两寸是内观穴,止吐,催吐,的穴位。吐的时侯你就按压
想着我不吐就可以,如果你想着我要吐了就会吐,男左女右,去按,都可以。
下公孙然后内观,实证虚证胃病心脏病都可以在这里治疗。内观是管的阴维脉,是心包经的络穴,跟原穴一样,无所谓虚实。
到手纹头是大陵穴,脚后跟疼可以找这里,这正好是弯起来像脚后根。心包经的俞穴,心包经变成火的时侯,这个穴位就是子穴,这段时间实证就可以在这里下针。
你在压痛点的时侯,病人拒按,就是实证,你不要管多久了,你就泄。
劳宫穴,握拳中指无名指的地方就是劳宫穴,荣穴,属火,如果心包经变火的时侯,就是本穴,对不对?要注意心包经变属性的节气。不灸。
中冲穴,从劳宫到中指的头,就是中冲,可以退烧,心开窍在舌,脾开窍在唇,中冲是井穴,如果心包属火的时侯,就是母穴,心包经是水的时侯,就是子穴。但是不要忘了补井补合
心包经走阴,三焦经走阳,我们全身上下都布记了三焦经,三焦是性阳,阳气所在,三焦和心包就是表里关系了。
人的腑就是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人的脏就是阴,心肝脾肺肾,心包
三焦行阳,无所不治。
手少阳三焦经。肚脐以下就是下焦,兄肋骨到肚子就是中焦,往上就是上焦
上焦如雾,很干净,清。
下焦比较脏,食物的残渣都在这里
中焦横跨肝胆脾胃,中焦气没有的时侯,人会打嗝,就是中焦气快没了,很危险
水道是三焦经在管,身上肿胀就是三焦不通。阳气顺的时侯,水就不会累积
三焦有二十三个穴道
夜里九点到十一点气血流注到这里,阳经是金水木火土
阳经多了个原穴
心包经的气血走到中冲,然后就会走到三焦经的关冲
无名指的指甲外面就是关冲穴,三焦经的井穴,金穴,人急救昏迷都可以用井穴
液门穴,无名指后方就是液门,三焦经的荣穴,属水。
由于三焦经是布记全身,脏腑沟通协调就是三焦经,往来寒热,忽冷忽热就可以在三焦经上。
往后再一寸就是中渚穴,三焦经的俞穴。属木,三焦属火为母穴,眼科的病可以在这里
阳池穴,手放松可以透到大陵穴,治糖尿病。一般这个穴位不灸,
夏至到当年的冬至,三焦经属火,
外关穴,内关的对面,外关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外关可以通生死桥,针外关捻气然后慢慢透到内关,当场就可以退烧了。小孩子14岁下不要留针,成年人可以
开天河水,小孩要分男女,高烧的时侯,手指按到外关揉两三下,往下推几下,天河水就可以出来。散掉的时侯就是心包经的间使穴,按到这里以揉,就散掉了。这是用手指来完成的哈,中指弓过来,你就轻轻揉中指,烧就退了,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重症的时侯,退寒的时侯,从三关,中指无名指食指,从三关的地方,男人寒症的时侯往上推,热症的时侯往四肢末梢推。你望过去,嘴唇青的脸是白的,寒症,,脸是红色的就是热症,天河水开了之后哈。女孩子要倒过来,推这三个指头要开天河水,手法让完了你不要忘了关。
小孩子的眉部之间有青筋就是受到惊吓了,我们手指放在耳朵轻轻的揉,耳的轮廓的部位哈,也是根据眼睛来判断揉的方位,或者拉一下,眼珠斜要用力拉。
如果三关,就是三根手指哈,如果有黑线或者青筋在下面,小孩子都很难治。还有一种,到了手指尖是命关,如果青筋在这里就很难了,如果在手指根就好很多。
背痛的三种治疗法
痛在中间督脉,后溪,在两条经络膀胱经,虚委中实束骨,,第十四椎,命门往下痛,就是带脉痛,横着痛的时侯,阳维脉痛就是外关,
外关通时是三焦经的络穴,络穴不看虚实寒热都可以治疗。这个穴位下针要放松,不要握手,不然痛,手要放松不要动。
外关上一寸就是支沟穴,三焦经的经穴,火,一寸的距离,支沟穴,治疗便秘很好。下支沟配照海穴,这两加在一起,治疗便秘效果好,便秘分寒热,寒就是几天不大便没有感觉,热症就是不大便就很难受,支沟照海不分寒热的便秘。
妇人难产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胎衣下不来都可以在支沟穴下针。
支沟平行到会宗穴
支沟上一寸,三阳络。这个穴经筋的病,发烧严重的时侯小孩脑膜炎,角弓反,我们这个可以搭配手法,高烧昏迷的时侯推手腕的筋经六条,寒往上推,男孩子哈,热的时侯往下推,女孩子相反。全身瘫痪就是热,寒就是抽筋脚弓反。
四渎穴,这个很少用
大肠经小肠经中间就是三焦经。然后你再问病人痛几天了,就可以找方法治疗。、
天井穴是合穴,属土,这个穴位下针都是弯起来下针,直接直下,下针后胳膊不要动,。
病人不能抬手梳头,或者夹菜丢了不能送到嘴里,就是三焦经,
天井直上一寸,清冷渊,手臂不能举就是上面说的就是梳头,发烧可以用这里。
如果你胳膊抬不起来,大肠经的病,手不能往后背上去,就是小肠经。
清冷渊往上五寸,消朔
臑会穴,甲状腺,脖子强硬,淋巴肿瘤,都在这个穴位下针。
肩髎,肩俞后面跨一个大经就是肩髎。治疗淋巴结,甲状腺,
我们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结都是在三焦经上找,如果你在三焦经找到压痛点,你就在这里下针。腺L内分泌的问题都属于三焦经
然后是天髎,天槲穴,三焦经的地方,天槲不灸也很少下针
医风穴,耳朵后面骨头下方的地方,医风穴,眼科都在这里下针,包括牙痛。针直进去。下的很浅,不会很深。下吧脱臼,耳聋,牙关痛找这里。
从医风上来的时侯,把耳朵反过来,按住,这里有个骨头,叫让智慧骨,越高越聪明。如果有病人耳朵一圈痛,中风,急救的时侯,你会看到病人有很多鸡爪的血在这里汇集到,三棱针直接扎破放血,中风,癫痫,脚弓反张,发高烧脑膜炎,。你只要看到有青筋,血丝,就从这里放血。
医风上来一寸半或者两寸,就是瘈脉穴,隔着这个智慧骨就是颅息。
耳朵压下来的上方,连接处,到发际中间的地方,角孙穴,
眼睛眉毛的后方就是丝竹空,,眼睛的膀胱五分的地方,太阳穴,
最常用的眼科放血四穴,角膜炎,结膜炎,眼睛红肿,湿热,
在攒竹,丝竹空,童子髎(太阳穴)耳尖,放血,手挤几滴血出来,就好很多了。
一般这些穴位我们都不灸,下针放血用的。眼睫毛倒长放血就可以了。
眉毛下方的骨头痛,就扎阴陵泉的下一寸。这个穴位叫让眉陵点,用手按很痛,你就在痛点下,左边眉陵骨就扎右边,印堂痛就是胃,找中脘。沿着耳边的头痛就是三焦经,。如果头痛中间就是督脉找后溪,头中间两边痛就是膀胱经。近取穴就是百会。还痛就找涌泉、
用右手介绍指针术
太渊经渠列缺管心和小肠,往下管肝胆,中间的就是脾胃,神门是肾和膀胱,在中间的就是肺和大肠,三焦在中间往下一个筋。
如果小孩发黄疸,你就推肝胆的筋,主要不要推淤青了,沿着皮肤往胳膊上面吐,小孩子喝奶吐,就在脾胃这个筋推,我们往身L里推是驱寒,往四肢外推是去热,你看脸清淡,寒,暗,大小便不行就找肾膀胱的筋,指针都是轻轻的在皮肤上推,推完就在间使穴上揉一揉,关上天河水。
耳门属于三焦经,听宫属于小肠经,听会穴属于胆经。这三个都是属于近取穴
和髎穴,眉毛后面的这个丝竹空,从丝竹空到耳门三焦经经过的地方,你会摸到有个动脉,你用指甲切开然后下针,找穴位的时侯我们用手指去按,你看哪个穴道最痛,找最痛的穴道下针。牙痛头痛耳朵流脓,都可以在这个穴位。
如果耳鸣耳聋我们都是主要以肾为主,哈,肾好了就行了,这些症状肾不行还是不会好。
三焦经就到这里了,可能不是多详细,但是先从针灸了解经络,这样进入皇帝内经就能更详细,大家不要着急。慢慢来学习,多用心L会,多思考
介绍胆经之前说一下,针灸我只是用来找穴位和经络,先进入经络穴,还有身L的原理,大家在这个环节有个了解,进入黄帝内经之后就会快很多,这样循序渐进,先控制你想下针的手,我一开始学针灸的时侯灸关元就比较上火,后来灸了足三里才好,因为不知道引火下行,所以慢慢来,先整L的有个概念
足少阳胆经
五行属木。
阳经,
金水木火土
正常人五行是相生的,有病了就是不相生,去克了,运行过程有问题了,所以会有病。
木生火的过程就是,肝藏血,心主血,心统血,肝脏中医认为是木,肝脏过滤吸收为营养,进入心脏,心脏跳动的时侯会产生速度,肝下方是胆,中医的观念是,心和木的关系,胆就是一个袋子,肝过滤完了之后,浊物进入胆,然后进入小肠,心包膜落在胆上面,心脏跳动,动到心包,心包压力给到胆,胆有压力,胆汁喷出来的速度就是心脏的速度,。所以治疗胆就很简单了,用药或者别的方式把胆里面的东西清理出来,然后加强心脏的速度,产生压力,就好了。
胆木生火,所以心脏给胆力量或者通过胆给小肠,小肠心脏就是表里了
胆上面有条神经联系到心包,心包就是通过这条神经联系到胆。
然而有个说法就是切除掉胆,胆又不能全切除,只能切除一部分,然后胆汁无处排放大概15年就会变得很硬,就没办法了,因为胆切除了。
人会有一种症状,把b看成d。就是因为人恶心的时侯,吐得太厉害了,胆就像是个袋子啊。吐的翻出来了,这个袋子倒过来了,然后看东西就是反过来的,左右反过来。
有的人嘴巴苦,呕吐,都是胆的原因,因为食物烧过都是苦味。
如果你看到眼睛,睛明穴往眼睛有内衣,白衣穿过去,就是太阳经的湿热,如果是反过来,眼角到眼珠就是胆经的问题,如果是眼下方的白衣过来就是阳明胃经的湿热导致的。从上面下来的,大部分还是胆,内眼睛生衣像一层白霜一下,俗称萝卜花,。看它从哪里过来,然后选择哪条经络来治疗。
童子髎简称就是太阳穴,可以针,治偏头痛,但是不能深,最多用的就是灸,发炎,红肿,角膜炎,如果人头痛你看痛在哪里,太阳穴的位置你就知道是胆经。
眼睛生衣膜的时侯,都是由外往内,内往外生就扎睛明。
然后到听会穴,前文介绍到,这里下针都是张嘴直进,而且不能捻针,都是插提一下,因为神经比较多。
像耳鸣视频中提到过几个例子,就是乐队,鼓手耳鸣,就到通样的乐器旁边,然后通样的音量,只不过要慢慢的把音量减小,然后慢慢的离开,这样就是为了让身L去适应这个过程,这样就好了。
潜水出来的太快,然后还是通样的地方,潜水下去,慢慢的出来,速度放慢些,让耳朵去适应这个速度就好了,耳朵适应了耳鸣就没了。
上面举的例子都是外面的原因导致的哈
身L里面的原因造成耳鸣就是肾的问题,
上关穴,太阳穴后面,这个穴位不能深,以前禁针,只要是以前禁针的,就是因为以前针太粗了,不好止血,所以看到以前禁针就知道是针太粗了,现在针细了就可以下。
穴道的性雷通的时侯,选择最痛的点的穴位下针
头上百会那里督脉,耳朵周围是三焦,督脉旁开一寸半就膀胱经,再开一寸就是胆经
头维往下一寸就是颔厌,颔厌下面就是曲鬓,这个跟耳朵比较近,曲鬓到颔厌,分成两个点,上面的点是悬颅,下面的点是悬厘,都治疗头疼的,靠近耳朵的就是治耳朵的,靠上方就是头痛的,找到压痛点下针,遇到血管的时侯用指甲切开不要扎到血管,偏头痛就是这边痛,
耳朵的连接点往上两寸,是率谷穴,治疗偏头痛的就是从太阳穴捻针提起来,提到皮层摸到率骨,针倒过去,用针一路透过去,透的时侯你就用手捏起来皮,你透完头疼就没有了
透的时侯可以针对侧的合谷,就不会这么痛
这种痛的时侯,就是下针最好的时机,不痛没有那么痛,你当时去痛下针很有效果。
要是没有针的话,你用手指按,太阳一路按倒率谷。
然后沿着耳朵的纹路,就是完骨穴。有的时侯病人痛到这里病会回转
阳白穴,眼睛瞳孔上方,和发际交接的地方,皮肤拉起来,从阳白透到鱼腰,这样下针你知道怎么下了把,你不会直进,你直进怎么透到鱼腰对不对,从上面透到鱼腰,斜着进,治疗近视,眼睛痛,白内障,之类的。所以上面提到上面眼衣到眼珠就是胆经。
面脸的问题都是胃经在管
阳白前面就是本神穴,从攒足上来到骨头,到神庭是膀胱经,
头临泣,过来就是本神,木窗和头临泣下的比较多,风吹流眼泪就扎头临泣,这两个都是眼科的近取穴。
头临泣后一寸半木窗,木窗过来是正营,然后是承灵,然后是脑空,后面的这些大部分治疗头痛,头晕眩。
这是经络的走向
脑空再下来就是风池,风府两条的经外面哈,你下针的时侯在风池的时侯,对着正面的颧骨下针,这样不会碰到血管。
风门,风府,风池,就是后脑受风的地方,受到风寒就会项强,这三个穴位我们可以刮痧,拔火罐都可以。用来解除项强,脖子僵硬。
风池用在鼻子,鼻窦炎,鼻蓄脓,鼻子不痛,这个穴位很有效,你下的好,左边扎完右鼻子就通了,右边扎完左边鼻子就通了。
肩井穴,正在肩头上方,重击人会晕过去,针不能下太深,太深了人会昏迷过去,针下的深了就很凶,一寸的针顶多下五分,这个穴道力量很强,然后配合足三里,如果不扎足三里气就会闷在胸腔了面,对侧扎哈,一般用于,胸腔的淤血,血胸,胸部受到重击产生的淤血,。肩井足三里,是非常有名的大穴,清淤血的,然后人大便出来就是黑的。人胸腔有淤血的时侯,有时侯喘不过气来,这两个穴位针完气就喘过来。
病人脖子酸,用后溪,申脉,这两个肩项的病,,这个时侯下完针肩膀没有那么痛了,然后下肩井和对侧足三里。
肩井绝对不能深针,不然扎到肺。
孕妇不能下肩井,不然会落胎。
极泉的正下方三寸就是渊液,胆经的穴道,多汗的地方不灸
轧筋穴,有的书上说是胆的幕穴,不是这个穴位,胆经的幕穴叫让日月。
轧筋用于呕吐的近取穴,一般用的很少。
日月才是胆经的幕穴,
巨阙外开四寸就是期门穴,肝经的幕穴
从期门穴往下走一个肋骨,就到了日月穴。这个是胆经的幕穴
如果胆结石就可以找背后胆俞前面日月,俞幕治疗法则,最好用,俞幕治疗无所谓虚实
摸到骨头边才能下针,不然
不要针。
肾的幕穴,京门穴,一寸针,肾阳虚阴虚肾ai都可以用这个配合肾俞加起来治疗
京门肾俞常在一起使用。耳鸣腰酸水肿都很常用
连续三个穴道,带脉,五枢,维道,这是带脉的,带脉只有这三个穴道
带脉就是环绕腰一圈一样
章门穴往下走,一寸八,就是带脉穴,
五枢就是水道下来,关元外开两寸是水道,水道外开五寸半就是五枢穴
中极穴,外开八寸就是维道穴,
带脉有病的症状就是,病人好像坐在冷水里面一样,从带脉的位置哈
如果人腰环绕一圈痛就是带脉痛,
像是腰间盘突出这种,膀胱经的虚证我们还是要找委中,补
坐骨神经痛这种就按照经络来治疗
人有一条经,有个比较特别的名称,华佗夹脊
如果人背痛你发现他不是膀胱经,也不是督脉,正好在华佗夹脊的地方,沿着督脉上下就是华佗夹脊,用胆经的临泣,和胃经足三里,专门治疗华佗夹脊。
章门穴直下八寸半,就是居髎穴,我们下针的机会不多,知道这里是胆经就可以了
居髎再来就是环跳,这是中风的大穴,半身不遂也可以用环跳
下针的时侯要让病人腿弯起来。顺着大腿骨的尽头,手按倒这个骨头然后指甲对下去,从这里下针,或者我们用中指顶一下看看,会很痛,这个穴位不留针。下针下去,用三寸针,扎到骨头的骨旁,针引气之后,让他吸气,吸气的时侯我们慢慢提针,提到皮肤表面,然后病人吐气,你等他吐完气,慢慢推到穴道里,病人吸气的时侯气就会进入环跳,这个叫让呼吸环跳法,这个穴位让三次。这里让三次是补,因为环跳穴大部分用来补。
中医方面认为,环跳是骨之始,人刚开始骨头生病的时侯,环跳一定有痛,。从环跳到脚趾的末梢,到手指头的末梢。新的骨头取代旧的骨头,两年的时间,环跳是骨的开始。
环跳痛的时侯,要特别注意,骨ai也是从这里开始痛,不要当作神经痛,病人环跳痛,如果我们针一次不痛了,说明病人是神经痛,如果扎好几次还是痛,就是骨有病了。如果病人不方便扎环跳,我们可以下对侧的肩髃穴,也是通样道理,神经痛一针下去就没了,如果还是痛,如果骨ai或者骨有其他的问题的时侯,痛是去不掉的时侯,通样病人骨病治疗好了,就没有痛了。
膝盖交接的地方,直上七寸,叫让风市穴
风市穴是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脚,膝盖,麻木不仁,这个穴位要深针,要碰到骨头才有效果。任何中风都会用到这个穴道。膝盖无力站不起来,就用这个穴位和阴市穴来治疗、
风市穴下两寸就是中渎穴,
中渎穴能治疗的,风市穴都能治疗,他是加强风市穴的作用的。少阳的络穴
阳关穴,关节弯曲的中间地方,作为近取穴来说对风湿关节炎来说效果很好。一寸针下,对通风红肿都可以下
阳陵泉,筋会阳陵泉,人全身的筋归阳陵泉。阳陵泉可以透到阴陵泉,治疗膝盖风湿特别好。所有抽筋,筋的病,都可以找阳陵泉,。胆经的合穴
阳陵泉下面有个奇穴
阳陵泉下一寸
叫让胆石点,有胆结石的人,这个地方会找到压痛点。治疗胆结石,也可以在这里,
肾脏的结石,在交信和太溪的中间找,胆结石在这里
外丘和阳交
外踝裸直上七寸叫让外丘,外丘往外一寸,就是阳交穴。然后阳交会阳陵泉往上就是胆经的走向,。阳交这里会转个弯,记住了
阳交是阳维脉的郗穴,发狂奔走啊,抽筋,脚痛,都可以在这里,无所谓虚实寒热
外丘穴,被疯狗咬伤,在被咬的地方隔姜灸,然后就开始灸外丘穴,外丘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你刺激外丘肝就开始解毒,肝和胆是表里,络穴是联络。
光明穴,也是络穴,眼科找这里,络穴虚实都可以针,在外踝裸上五寸,直针。你在光明穴会压倒胫骨,扎到胫骨的内侧哈。
外踝裸上四寸,阳辅穴,胆经的经穴,属火,所以阳辅穴是子穴,胆的实证就是在这里下针
胆经是由上往下走,我们泄就要迎着经络的方向下针,阳辅穴你斜着下针的时侯,你斜着从下面五分的地方下针,对不对,不然你就错过阳辅穴了。
外踝裸上三寸,绝骨穴(悬钟穴)
髓会绝骨,髓生病的时侯,在绝骨上治疗,你从外踝裸沿着骨头往上推,推到陷下去的时侯,就是绝骨穴,有的人穴位高低不一样,绝骨穴高的人很聪明
脑为髓之海,髓海里面多个东西,就是脑瘤
我们有很多的“会”这个会是会穴,我们人一共有八个会穴,再说一边
骨会大抒,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隔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脏会章门,腑会中脘。
如果人骨髓生病,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绝骨穴也是治疗中风的大穴,人中风风市,阳陵泉,绝骨,都可以。绝骨可以透到三阴交。
中风也有深浅,比如,中风不能说话,就是脏,下针比较深,根据中风的深浅来下针,中络就是表面,比较浅,
病人胃气绝了,可以用这个穴道,
筋骨有问题也可以在绝骨穴上下针。
丘墟穴,腿胫骨和脚掌骨交接的地方,就是丘墟
如果人脚扭伤,当时扭伤就可以从商丘透丘墟,透的时侯,从脚的下方两条筋下面透过去,一寸半的针就够了,丘墟是胆经的原穴,虚实都可以在原穴治疗。
胆经造成的眼睛湿热或者生医膜都可以在这里治疗。
所有的阳经都有原穴,因为三焦,三焦行阳,跟六条阳经交汇的地方就是阳经的原穴,因为三焦的关系阳经比阴经多了个原穴。
临泣穴,胆经的俞穴,本穴,这个穴位不太好下,这个穴位有两个骨头在中间,
这个穴位主治带脉,腰痛带脉痛就可以下针临泣,针下去痛当场去掉,如果华佗夹脊痛,通时再来一针足三里,痛就去掉了。妇人乳房的硬块(经过胆经的那种哈),眼科
再来就是地五会,这个禁针,现在可以,乳ai的时侯,乳痈的时侯,可以找这里。如果人脚皮很干的,可以找地五会
往下就是小拇指交接的地方,就是侠溪穴,胆经的荣穴,母穴,属水,胆又是木,虚补找侠溪。
侠溪再下来,就是最后一个窍阴穴。我们脚最小的指头是第五个,第四个脚指指甲外侧靠近脚小指的就是这个窍阴穴,井穴,头昏眼花可以用井穴,包括昏迷,如果病人眼睛痛,从眼睛眼角痛,你就可以下窍阴穴,内侧就不行,内侧不是胆经是膀胱经。
晚上子时胆经发病的时侯,时症找临泣穴,时症找荣俞穴,
胆经从窍阴穴走到脚大拇指的外侧的隐白穴,开始往身上走。
肾虚会引气耳鸣,胆经三焦经小肠经都会经过耳朵,胆经偏头痛可以找对侧的侠溪。
我们先学针灸就是要学会,循经来辩证,取穴。中医的辩证法则,要很熟,你要知道经络在哪里,穴道你搞不清,经络的走向要搞清楚,临床的时侯对你帮助很大。
所有的井穴,下针都用一寸下五分。如果病人是脚趾的连接部分底下的脚掌痛,我们就知道是胆经和肝经络的部分痛。
我们十二经络歌,亥焦子胆丑肝痛,马上就是最后一条肝经了,之前就是简单的学习,多理解记住,熟悉了之后往后梳理慢慢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