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刘强的真实意图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郭晓冬 本章:第十章:刘强的真实意图

    李明带着种种疑问,决定进一步挖掘刘强的背景。他通过一位与刘强有过多次接触的艺术圈人士打听,发现刘强的过去充记神秘和不为人知的细节。刘强曾在欧洲生活多年,据说在那里接触到了许多关于心理暗示、精神控制和神秘学的知识,这也让他在回国后逐渐形成了他所谓的“觉醒”信仰。

    通过调查,李明还得知,刘强不仅仅是个狂热的信仰布道者,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在艺术圈内广泛活动,以“觉醒”的理念为核心,吸引了许多追求灵性突破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不仅开始推崇他的理念,还在刘强的引导下改变了创作风格,作品逐渐变得抽象、晦涩,符号化的特征愈发明显,而刘强正是这些作品的主要收藏者和推手。

    李明敏锐地意识到,刘强的“觉醒”信仰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控制手段,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敛财工具。刘强通过推崇“觉醒”理念,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使他们的作品带有神秘的“觉醒”符号,这种符号在艺术圈内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标签,而刘强则利用这种标签推高这些作品的市场价值,从中获利。

    李明开始怀疑,王志远的失踪可能并非单纯因为精神控制,或许还牵涉到刘强更深的商业利益。王志远的才华出众,他的作品在艺术圈中备受推崇,如果王志远彻底“觉醒”,刘强就可以通过推高王志远的作品价值,从中获利巨大。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个推测,李明设法找到了一位在刘强手下工作的内部人员。这位内部人员在李明的劝说下,透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告诉李明,刘强确实通过“觉醒”信仰建立了一条隐秘的艺术品交易网络,专门向那些推崇灵性和神秘的富商出售带有“觉醒”符号的作品,而王志远正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刘强甚至说过,王志远就是‘觉醒’信仰的最佳代言人。”内部人员压低声音说道,“他认为王志远的作品具有非凡的市场潜力,只要把他推上信仰的高峰,那些艺术品的价值会成倍增长。”

    李明越听越震惊,刘强不仅是在通过符号和“觉醒”理念操控艺术家,甚至在背后操纵整个市场,将“觉醒”符号变成一种高价的商业符号。他几乎是在用一种“信仰”进行牟利,而王志远无疑是他设计这场骗局的核心棋子。

    了解到这一点后,李明决定加快调查步伐。他开始联系艺术圈内几位知名收藏家,试图获取他们对刘强的评价,并暗中打听他们是否接触过“觉醒”符号的作品。他发现,刘强在艺术圈中的确有相当的影响力,许多收藏家对他推崇的“觉醒”作品评价很高,甚至认为这些作品代表着当代艺术的新趋势。

    接着,李明找到了一位曾与刘强有过合作的画家,这位画家在几年前曾接受过刘强的邀请,参加了几场“觉醒”聚会。回忆起那段经历,这位画家神情复杂,显得有些失落和恐惧。

    “那时我刚开始接触‘觉醒’,觉得它会带我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画家低声说道,“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已在创作时,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已,总感觉被那些符号引导着走向一种虚无的状态。后来我不得不离开,因为我怕自已会彻底迷失。”

    李明注意到,画家所描述的情况与王志远的表现极为相似,似乎所有受“觉醒”影响的艺术家都经历了类似的精神变化。刘强利用“觉醒”仪式和符号,逐渐剥夺这些艺术家的自我,让他们陷入一种自我迷失的状态,最终成为他操控市场的工具。

    经过这一系列调查,李明终于理清了刘强的真实意图:他表面上推广“觉醒”信仰,实则是通过精神控制操控艺术家,并将其作品推向市场,从中获利。而王志远就是他的棋盘上的关键人物,一旦彻底“觉醒”,王志远的作品将成为他敛财的利器。

    带着这些线索,李明意识到时间紧迫。王志远失踪的原因极有可能是他已经接触到了觉醒仪式的核心,刘强为了确保控制他,可能将他软禁,甚至不惜对他施加更强烈的精神控制。李明知道,接下来他必须找到刘强举办“觉醒”仪式的具L地点,尽快救出王志远,阻止刘强的阴谋。


如果您喜欢,请把《迷踪画卷》,方便以后阅读迷踪画卷第十章:刘强的真实意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迷踪画卷第十章:刘强的真实意图并对迷踪画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