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留下个只言片语。
于是在糕点铺开业的前一天,我又去了鸡鸣寺。
到了寺门口,大门紧闭,里面传出一阵诵经和敲木鱼的声音。
“叩叩叩——”
我敲了许久,里面才出来一个小沙弥。
他看起来不过才五六岁,养的白嫩,看到我单手立掌冲我说道:“女施主要上香还愿,还请初一十五再来。”
我看他比云姝大不过两岁,从口袋里掏出两颗给云姝吃的糖块给他。
他舔了舔嘴唇,犹豫着不接。
我塞到他手里:“我既不上香也不还愿,是来寺里找恩一法师的。”
恩一只同我说过,他是这里的俗家弟子。
却未曾说过,他到底家住何方,是谁家的贵公子。
小沙弥听了我的话,连忙回答:“恩一师兄不在寺里,他与两年前就已经离开了鸡鸣寺,听师叔说去了京城。”
我疑惑。
“他去京城作甚?”
小沙弥摇头:“这我不知。”
看他的这副模样,我知晓肯定问不出什么东西来。
便不再问,转身下山去了。
我与恩一本就是主顾的关系,不过是时间久了更熟悉一些,所以才想着长久不见问问他的近况。
现在想想,他当初什么都不告诉我,想必也是没把我当做真心朋友。
既然如此,我也不在多打听。
倒是这两年元姜给我来了不少的信。
“昭昭,我已到了边关,这里比我想的还要辽阔。”
“我第一次上战场,匈奴人比我们中原人生的高大,我倒是差点被一枪挑下马。”
“死了许多将士,我才知道中原的平和,都是边关的这些将士拿命换的。”
……
每隔两个月,她就给我寄一封信来。
从她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边疆。
但我知晓一件事。
这世间,原来没有谁是一直容易的。
第25章
翌日,我的宋记糕点又开张了。
先前大户人家的主顾,许多都来了给我捧场。
一时间,我受宠若惊,每人多送了半盒糕点,也算是庆祝我重新开张。
隔壁的大娘夸我:“这一条街,还属昭昭你最能干。”
“街上的铺子大多都再开不起来,唯有你,这世道刚安定下来,你就又重整旗鼓开起来了。”
我笑着应承:“大娘夸奖了,不过是我运气好又会些手艺。”
不过大娘说的没错。
当初这条街上一同开铺子的,如今只剩下三三两两的不几家了。
我也幸运,手里的本钱多些。
即便是后面关了铺子,还有元姜和恩一时不时过来买一些,我也还做了些针线活或者绣些帕子,贴补些家用。
才得以到今日,还有能力再把这宋记铺子开起来。
今日开业,我拿起桌子上的糕点塞给大娘。
“今天第一天开业,大娘也沾沾喜气。”
大娘推搡着不愿意接下。
“这都是邻里街坊,我哪儿能拿你的东西。”
说什么,她都不愿意要。
最后,我只能作罢。
日子如火如荼的继续。
平日里铺子里忙了,长风就在一旁给我打下手,云姝则站在边上有样学样的想要帮我做糕点。
结果做出来的面全是死面,根本做不出来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