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唧唧地伏在男人肩头啜泣。
刘宇洲就像不知疲惫的马儿,
带着身上的人儿往前疯狂驰骋着……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
晚上没羞没躁,白天孟真的重心还是在事业上。
现在,“贩卖美好”商店的盈利持续稳定,每个月都有一笔可观的现金流。
跟何志高和周欣月一起支愣的照相馆生意依旧火爆。
摄影化妆培训班已经招收齐第一批学员,
过段时间就准备正式开学。
何志高和周欣月是主讲老师,为学员做基础知识讲解。
而孟真作为顾问老师,为学员进行更高一级的技巧提升。
最近让孟真头疼的是友谊商城的改革进展。
就在一切工作有条不紊进展之时,
市里改革委突然空降一位领导。
新官上任三把火。
立刻就对商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友谊商城会议室。
相关领导再一次组织了相关讨论会。
所有利益相关方均到场。
孟真也在其中。
友谊商城和本地的制衣厂、纺织厂都属于国有制。
经济效应直接影响着东临市的财政收入。
所以新领导希望商城在改革的同时,
也能带动本地制衣厂和纺织厂同步发展。
同步发展的意思,
其实就是想把友谊商城变成本地工厂的专用销售渠道。
专用这两个字眼,又意味着友谊商城不能再售卖别的工厂的商品。
对本地工厂来说,当然是好事。
但对友谊商城来说,就不一样了。
按照之前孟真的设想,
商城一部分区域,正常经营各地服装商品,
另一部分区域,招租产生租金收入。
而正常经营的区域,商品来自全国各地制衣厂的热销商品。
商品早就经过市场检验,自然不愁销量。
利润也就有保障。
如果改成只卖本地制衣厂的商品,那销量就完全依赖本地制衣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利润可就不一定了。
经过几天的考察,孟真发现本地制衣厂的生产水平和质量都相当拉垮。
商品严重滞销。
友谊商城的领导心头愁得要死,
他们服装区本来利润已经持续几年走低。
现在带上本地制衣厂几个拖后腿的,
呵呵,等着破产吧。
各方心头都跟明镜似的。
还得装模作样坐这儿开会。
孟真觉得自己设了个圈把自己给套住了。
原本只是想帮自己未来的服装品牌争取一个固定销售渠道。
没想到现在搅和进多家国企的利益争斗。
关键她还是改革顾问,领导们自己平衡不了各方意见,就把皮球踢给她。
今天开了半天会,一点进展都没有。
几位领导表示近期还得再组织一次会议。
今天家里来人,刘宇洲早早就开车出来,
等着接媳妇儿下班。
车内。
孟真揉着太阳穴,脑子里还想着改革的事。
刘宇洲一直都在关注媳妇儿,
平时上车总是缠着他亲亲抱抱的媳妇儿,今天一分钟揉了五次太阳穴。
他左手把着方向盘,右手握着媳妇儿的小手,慢慢揉弄着:“累了?”
孟真点点头。
“嗯,有点。”
叹了口气,她继续跟男人分享现在遇到的难题。
“情况就是这样,我能想到唯一的破局办法,就是带着制衣厂和纺织厂一起改革。”
“只有本地工厂发展起来了,友谊商城的改革才能顺利进展。”
“但那样的话,耗时也太久了。”
“万一明年我去首都了,这边的事还没落实好,很可能白忙一场。”
刘宇洲了然。
一边开车一边安抚媳妇儿:
“别担心。”
“或许马上就有转机了。”
停好车,刘宇洲帮媳妇儿拉开车门。
两个人亲昵的十指紧扣。
孟真还不知道刘宇洲说的转机是什么。
但小洋楼里明显比以前热闹很多。
“谁来啦?”
孟真看向身侧的男人,目光透着好奇。
刘宇洲扣紧媳妇儿的手指:
“舅舅和舅妈回国了。”
“本地的几家制衣厂以前都是叶家的产业。”
“或许舅舅他们会有办法。”
刘宇洲先去接媳妇儿,还没得及先跟亲人见面。
第一次见叶家那边的亲戚。
孟真心里还是有些小忐忑。
进门后。
客厅餐桌上已经备好热气腾腾的饭菜。
张妈和一对男女坐在沙发上,聊得热络。
“诶,小孟和小洲回来了!”
张妈起身。
沙发上那对男女也已经站了起来。
“小洲!”
男人迎上去。
看着印象中模样青涩的少年如今身高比他还高半个头:“你小子成熟很多!”
刘宇洲向面前的人点点头:“舅舅、舅妈。”
女人面目和善,笑眯眯地看向孟真。
“这位就是小孟吧?”
“小洲,你不介绍介绍?”
刘宇洲正准备介绍。
牵紧媳妇儿的手,凑到她耳边低声道:“我舅舅叶深,舅妈付晓。”
又对着对面的两人介绍:“这是我媳妇儿,孟真。”
孟真嘴角噙着两个小梨涡,甜甜地跟着刘宇洲叫人:“舅舅、舅妈。”
叶深和付晓也笑着回应。
张妈刚才跟两人已经夸了孟真一下午。
此刻见到张妈口中的女孩,叶深和付晓眸里掩藏不住的惊艳。
果然呐,他们家小洲的眼光,从小好到大。
这漂亮模样,丝毫不输他们见过的明星。
尤其还听张妈说,小孟特别有经商天赋。
自己开了两家店,还帮着友谊商城在做什么改革顾问。
第194章
接手制衣厂
孟真也在打量从国外回来的舅舅和舅妈。
叶深穿着衬衫西裤,样貌清秀俊朗。
叶家的基因好,他不到四十的年纪,看起来最多只有三十岁。
舅妈付晓穿着淡黄色雪纺衬衫搭九分喇叭裤,
脚下是一双白色平底鞋。
长相鹅蛋脸,双眼皮。
身材高挑,年纪与叶深相当。
刘宇洲和刘宇宁小时候每次回东临,
都爱跟着这位舅舅后面跑。
餐桌上。
十几年没见,大家互相分享着彼此的生活。
再聊聊往事,一下距离便拉近不少。
“小洲,对不起,当年我们该坚持带你妈一起走的。”
“谁想到刘振兴居然能如此无情无义!”
说到叶佩兰,一股深深的后悔涌上叶深心头。
叶家就一儿一女,姐弟俩以前感情很好。
当年要不是叶佩兰即将临盆,
家里人担心她逃亡路上撑不过去,又太相信刘振兴,
才会将她留在东临。
不然的话,肯定会带着她一起走。
叶深继续道:“我们刚到国外安顿好,就收到你妈去世的消息。”
“你外婆听到消息,一病不起。”
“没熬两年也去世了。”
“嗐,这些我都写在信里了,你应该都清知道。”
国家恢复通信之后,叶深每年都寄好多信回来。
虽然从来也没回音,他还是坚持。
“一封也没收到。”
刘宇洲摇摇头,一点也不意外。
“如果是寄回大院的,估计都被宋静芝拦截了。”
张妈把筷子啪的一声拍到桌上。
“姓宋的真不是个东西!”
“她咋那么可恶!我们家小姐人都死了,碍着她啥了?”
“还好这祸害现在被关起来了。”
“真希望关她一辈子,别出来嚯嚯人!”
叶深他们还不知道宋静芝的事迹。
张妈义愤填膺地给两人普及了一遍。
叶深和付晓听得气不打一处来。
“早知道我姐就该嫁给陆大哥,现在不知道有多幸福。”
叶深后悔了。
当时家里就应该撮合大姐和陆正庭。
张妈也深有同感。
陆大哥就是陆正庭。
说起陆正庭,叶深颇感慨:
“你知道吗小洲,我们在国外这么多年,国内的情况都是陆大哥写信告诉我们的。”
“包括叶家的房产和厂子,也是陆大哥一直帮我们看着,上头才会返还给我们。”
“要不然,早就被人侵占得渣都不剩。”
刘宇洲当然知道陆正庭。
当时后妈打叶家房产的主意,就是陆正庭主动找到他。
表示愿意以高出市场价值的三倍购买。
至于对方这么做的动机,除了母亲叶佩兰,刘宇洲再想不到别的。
他只知道陆正庭至今未婚,和母亲是旧友故交。
现在才知道,原来曾经还是有可能结婚的关系。
叶深这个时间段回国,也是陆正庭写信给他。
确认国内已经十分安全。
当时叶家举家出国,大部分产业还留在国内。
只带走了少部分黄金、珠宝和字画。
听闻前几年政府开始返回房产和一些产业。
又有陆正庭给的信,
叶家当然得回来接收祖产。
在国外十几年,叶家也没闲着。
凭着卓越的经商才能,在国外打下一片天地。
叶家在东临的产业,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但多数厂子已经充公,返还的多数是效益不怎么好,已经经营不下去的。
这次叶深回来,一来想考察考察国内的经济环境,
看看有没有什么投资机会。
二来,挑几处有潜力的祖产接手。
饭桌上的话题转移到生意上。
张妈下午跟叶深两口子大夸特夸孟真的经商才能。
叶深颇有些兴趣:
“小孟,我听张妈说你参与了友谊商城改革?”
“嗯。”孟真点头。
“不过现在遇到些问题,暂时停滞了。”
刘宇洲替媳妇儿解释:
“舅舅,这次返还的产业里,有没有制衣厂?”
“怎么?”叶深回想着收到的返还清单,
确实有一家制衣厂。
“制衣厂和纺织厂都有,不过听说已经濒临破产。”
“我们接手以后恐怕也无力回天。”
“到时候把地拿回来,厂子就直接清算了。”
叶家在国外经营酒店和餐饮,已经不涉及制造业。
当然,当年经营制衣厂的经验还是在的。
孟真眼睛一亮!
今天开会提到的制衣厂居然是叶家的!
那她替制衣厂出谋划策,不就是在帮自家人?!
刘宇洲也跟媳妇儿想到一块儿去了。
“舅舅,制衣厂能不能让我媳妇儿经营试试?”
“她最近作为友谊商城改革顾问,正好涉及到制衣厂。”
刘宇洲把孟真遇到的问题大概描述了一遍。
叶深一下就明白了。
立即应下:“当然可以。”
“这个厂子本来以前就是留给你妈的。”
“既然小孟有这方面的经验,那制衣厂就直接让小孟接手吧。”
“我再追加一笔投资,这样破产算我的,盈利算小孟的。”
“怎么样?”
叶深笑着看向孟真。
他正愁不知道送什么见面礼给外甥媳妇儿。
现在送个厂子好像也挺不错的。
这份礼太大了,孟真可不敢要。
“舅舅,使不得。”
“厂子是叶家的,我帮着出谋划策可以,你们可以把我当职业经理人。”
“经营的好,你发工资和奖金给我就行。”
“至于所有权,还是归叶家。”
职业经理人?
叶深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十分震撼。
这个概念在国外很流行,他在国外念管理专业,才知道这个词儿。
而孟真在国内,竟然也懂这些概念?
这个外甥媳妇儿还挺有眼界的。
聊到经营管理,叶深兴致上来了:
“小孟,我想听听你对厂子的经营建议。”
孟真今天开会的时候,
心头就对制衣厂和纺织厂的规划有大概蓝图。
“那我就随便说说。”
“先说制衣厂吧。”
“制衣厂想要盈利,要么走代工路线,替别人代加工服装。”
“要么走产销结合路线,自己设计、生产然后销售服装。”
而现在叶家的制衣厂:
“第一,生产设备老化落后,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没办法接到大量服装订单来实现盈利。”
“第二,缺乏核心设计团队,导致厂里出品的服装,从款式和版型上就不出彩,商品自然就滞销,导致亏损。”
第195章
媳妇儿累不累?
孟真分析完盈利点和厂子现状,叶深便知道这姑娘有点东西。
“那针对你说的这几点,有什么建议?”
孟真之前打算把后世优衣库的店内布局照搬到友谊商城。
现在,她觉得可以把优衣库的品牌模式照搬到制衣厂。
反正后世不也有那么多国家剽窃我们国家的文化吗,
现在她抄一抄小日本的也不为过吧?
“我觉得可以成立一个制衣厂自己的服装品牌,甚至可以打造一个民族服装品牌。”
“设计风格就以日常舒适款为主。比如每个人都需要穿的贴身衣物,像秋衣、秋裤、袜子等等。”
“还比如各种棉质短袖、衬衫、长裤等等。”
“到秋冬季节,可以生产羽绒服和羊毛大衣。”
“总体设计不需要多花哨,但是版型、剪裁和面料,一定要做到极致舒适感,与品牌概念相符。”
成立民族服装品牌?
叶深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华国本来就是纺织业大国,发展历史近千年。
有很多品类独特的面料。
比如桑蚕丝、香云纱等等。
要实现舒适感的穿着体验,并不是什么难题。
当然,目前制衣厂的能力还差得远。
叶深兴趣越发浓厚:“小孟,如果按照你刚才说的规划设想,咱们该怎么做?”
孟真回答道:
“这就要求制衣厂要有自己的核心设计团队。”
“设计团队分成三个小组。”
“一个小组进行数据分析,专门收集顾客的身材数据,研究大部分顾客的身材特点,从而为剪裁和设计提供数据支撑。设计出来的衣服,顾客上身之后,就会觉得穿着感更舒适。”
“一个小组进行面料研发。面料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也是顾客穿着舒适感的第一评判标准。所以咱们利用手里的纺织厂,不断根据顾客需求,去研发耐穿、舒适、轻薄、防皱等特点的面料。”
“还有一个小组当然就是进行设计。结合前面的数据分析和面料制定,去设计出款式经典且舒适感高的产品。”
“最后,生产设备得从国外重新购买,才能跟上产能。”
孟真一番话,餐桌上每个人都听得投入其中。
尤其是叶深和付晓。
两个人都在国外留学过,修过经管专业,自然知道孟真这些建议有多珍贵。
叶深不禁感叹:“小孟,你比服装行业浸淫多年的企业家还老辣!简直一针见血!”
“制衣厂就直接交给你管理吧。”
“设备和经营需要的启动资金,舅舅会大力支持。”
“还是那句话,盈利算你的,亏损就当舅舅投资失败。”
这就相当于把制衣厂白送给孟真了。
还要附加投资。
孟真不是那种摆烂的人。
一旦接手制衣厂,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干到盈利。
而且她还想搞自己的服装品牌,还要读书考大学,根本忙不过来。
“舅舅,我现在可以分配给制衣厂的时间不多。”
“我听说现在制衣厂里还有很多以前的管厂子的老人,只不过大都被降职或者分配到边角岗位。”
“不如重新启用这些老人,进入管理层。”
“而我可以在品牌、设计和后期销售上,提供具体方案。”
“您觉得如何?”
孟真把最难的骨头啃下来了,其他人上位就相当于执行。
轻松就能捡漏。
这个提议当然好,叶深和付晓连连点头。
打心底里佩服孟真的生意头脑。
这姑娘是真心实意在帮叶家。
一家人在饭桌上就把制衣厂的未来敲定了。
晚上。
叶深和付晓也住在小洋楼里。
刘宇宁和张清没在,房间足够多。
主卧内。
今晚吃饭,大多是孟真在说,酒喝得少。
而刘宇洲边听自己媳妇儿侃侃而谈,边喝了不少酒。
此刻酒意微微上头,搂着媳妇儿不撒手。
“放手呀,我要去洗澡了。”
“别动,就抱一会儿。”
男人坐在床尾沙发上,双臂圈着媳妇儿细腰,
俊脸贴在女人柔软的小腹。
孟真只好抬手抱住男人的头。
指尖插进男人短硬的发丝间,一下一下轻轻按压着。
刘宇洲被按得头皮酥麻。
语气意味深长:“媳妇儿,累不累?”
“本来是想帮帮你,没想到反而让你更忙。”
“要不我跟舅舅说一声,别管什么厂子了。”
“我怕你累着。”
对于孟真来说,各种方案简直就是白嫖。
她空间里有国人各种身材数据,压根不用成立什么团队去采集。
还有历年优衣库的样衣,直接拿出来款式、版型都可以照抄。
最难的是面料。
不过叶家有纺织厂,莫代尔面料这些还是很好研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