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校场。</p>
此地驻扎着拱卫洛阳城的右卫。</p>
漆黑战甲映照在阳光下,幽光在右卫的不断操练中闪烁不定。</p>
忽然,远处传来马蹄声。</p>
紧接着,一道吆喝声传来:“豫王殿下到!”</p>
在右卫诧异之际,李旦带着一千骑兵浩荡而来。</p>
扬起的尘土,宛如是对右卫的示威。</p>
紧接着,武三思也带着他身后三百右卫来到。</p>
右卫中郎将娄师德脸色微变,主动上前施礼:“参见豫王殿下,武大人!”</p>
老将娄师德已经年过半百,头发胡子发白,坚毅的脸上露出一抹诧异之色。</p>
一位皇子,一位天后亲侄子,这两人带着兵马来此,所为何事?</p>
诧异间,李旦神情淡然道:“今日,借此校场一用,本王麾下三百将士和武大人麾下三百人对战,生死不论!”</p>
娄师德大惊。</p>
可不等他开口说话,武三思便冷笑一声:“豫王这般有自信,一会若是输了,不知是何等神情。”</p>
说话间,一名士兵已经将两份军令状递了上来。</p>
“豫王殿下,现在反悔还来得及。”武三思阴鸷的眼中闪过一抹讥讽之色。</p>
他一直认为李旦在虚张声势。</p>
军令状,他认为李旦不敢签。</p>
谁知李旦并不回话,也不下马,拿起军令状看了一眼,随后便签下自己的大名。</p>
眼神看向武三思,带着几分挑衅之色:“该武大人你了,当然,若是你现在反悔,跪下给本王认错,本王可以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p>
在语言上,李旦是一点亏都不想吃。</p>
武三思已经见识过李旦的厉害,冷笑一声,二话不说,直接在军令状上签下名字。</p>
“豫王,这是你自己的选择!”</p>
武三思眯着眼睛,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若是今日你败了,今后大唐将再无豫王!”</p>
按照军令状上的约定,李旦落败,只能束手就擒,交给太子处理。</p>
而太子李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p>
李旦只要束手就擒,必死无疑!</p>
“何须多言,要战便战!”</p>
李旦右手一挥,李元芳率领三百士兵骑兵呼啸而出。</p>
原本还在校场上训练的右卫,顿时感受到了一股强悍的气势。</p>
那散发着幽光的战甲,高达三米的长刀,散发着锋利的寒芒,令人不寒而栗。</p>
娄师德明白此事已经不是他能劝说的,当即挥手示意众人退下。</p>
武三思见状,轻蔑一笑,大手一挥,身后三百右卫宛如猛虎下山,扑向校场。</p>
顿时,两支兵马相持,气势不断压向对方。</p>
就在这时,校场门口传来一道急促而苍老的声音:“且慢......且慢动手!”</p>
众人转头一看,竟是一名身穿紫色官服,满脸皱褶的老者,提着官服裙摆疾步而来。</p>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裴炎。</p>
侍中一职,乃是皇帝心腹,也是门下省最高职位。</p>
门下省长官侍中与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同掌机要,共议国政,皆为宰相,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p>
武三思一看裴炎来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p>
这个老家伙来得真不是时候!</p>
沉思间,裴炎来到李旦身前,拱手施礼:“老臣裴炎,参见豫王殿下。”</p>
李旦微微颔首,神情淡然道:“裴大人来得正是时候,今日之战,有你在此,可做见证人。”</p>
裴炎脸色大变,沉声道:“豫王,如今双圣归天,当以治丧为先,不可大动干戈。”</p>
“如今我朝已经向百济,高句丽,吐蕃、后突厥、窒韦,契丹等国发出邀请,请他们派遣使者来我朝参加葬礼。”</p>
“此刻我朝自己万万不可让其他王朝看笑话啊。”</p>
身为宰相,裴炎从大局出发,想要劝说李旦,放弃此次对战。</p>
李旦盯着裴炎,沉默不语。</p>
其实他知道裴炎是好人,一心为了大唐。</p>
奈何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不容错过。</p>
不过,若是此刻他拒绝裴炎,怕是会影响两人的关系。</p>
毕竟,他还要拉拢此人呢。</p>
好在这时,武三思见李旦沉默不语,顿时就笑了。</p>
李旦果然是在虚张声势。</p>
看李旦如今这模样,分明就是听信了裴炎的话。</p>
哼,若是李旦真有把握打赢他麾下三百右卫,又岂会听信裴炎的话?</p>
想到这里,武三思眼睛一眯,冷笑道:“裴大人,你来晚了,豫王已经签下了军令状!”</p>
“军中无戏言,若是你此刻让豫王放弃,岂不是让豫王名声扫地?”</p>
可性格刚强的裴炎却双眼一瞪:“武大人,莫要因为一己之私而让外人看笑话!”</p>
“就算签订军令状又如何,此事老夫亲自去向太子禀明就是。”</p>
谁知话音刚落,校场门口就传来一道淡然声:“是谁想找本宫?”</p>
接着,一道尖细的声音传来:“太子殿下驾到!”</p>
伴随着一辆紫色八角马车的驶入,再次众人纷纷施礼:“参见太子殿下。”</p>
马车帘子掀开,李显那张和李旦有三分相似的脸出现在众人眼前。</p>
扫视了全场一眼,最终将目光盯着在马背上朝他拱手施礼的李旦身上。</p>
“豫王弟,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啊”</p>
李显盯着李旦,冷声道:“不过,此次豫王你才来到洛阳城就弄出这么大动静,听说还立下军令状,这是想向本宫示威吗?”</p>
他直接无视裴炎的话,根本不去管对方。</p>
一开口就是对李旦兴师问罪。</p>
李旦看着眼前的太子,脑中浮现了对方的情况。</p>
李显生性胆小,但因为背靠韦家,有韦家的支持,以及韦香儿的出谋划策,这才在“五王政变”后登上皇位。</p>
对于李显本人,他了解得不多,只知道对方的胆子不大。</p>
可现在看来,对方似乎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p>
当众训斥他,根本不担心两人关系恶化。</p>
莫非,李显也觉得天后归天,这大唐没有人能治得了他,所以胆子大了起来?</p>
难道这就是他带来的蝴蝶效应吗?</p>
既然李显胆子如此之大,一副教训人的模样,那就休怪他不讲情面!</p>
他眼睛一眯,盯着李显冷笑道:“太子兄长一来就教训本王,是想彰显你的权威吗?”</p>
“今日既然立下军令状,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吧!”</p>
他胜券在握,根本不想和李显废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