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紧紧地握着,
哪怕只有这一点微末的温度,她也想全都给他。
也许有点作用,少年没有看她,那双向来清润的眼此刻空洞又黑沉,却如一个濒死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他紧紧地回握她。
指节寸寸泛白。
陆雨梧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出任何一点声音。
“走,”
细柳深深地望着他,雨声淋漓,她说:
“我们带祖父回家。”
立春(二)
天边飞火撕扯厚重雨幕,在干元殿朱红的雕花窗上闪烁几道冷冽的影,曹凤声浑身湿透,跪在龙床前,水珠顺着他的衣摆淌下去,在光可鉴人的地面留下湿痕。
建弘皇帝双颊充盈着一种绯红的血气,但那却并非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他体内的蝉蜕子蛊已经逐渐成形,他能感觉得到那个东西像是觉得新奇一般,在他体内横冲直撞,疯狂蚕食他的气血。
建弘皇帝在好似无尽的剧痛中艰难地喘息,好一会儿才发出微弱的声音:“老师他……说什么了?”
曹凤声抿紧嘴唇,摇了摇头,片刻:“没有。”
建弘皇帝像是失神似的,望着头顶的幔帐,他浑身被冷汗都浸透了,一双眼布满了血丝:“没有……”
他喃喃似的。
殿外雨声淅沥,隐有雷声轰隆,建弘皇帝只觉得自己的每一根血管都仿佛被那幼虫尖锐的口器扎破似的,血色从他的每一寸皮肤透出来,枯瘦的皮囊掩盖不住他鼓动的嶙峋青筋,生不如死,便是他以蝉蜕子蛊续命的代价。
他像被拆解了四肢似的,躺在龙床上一动不动,久到曹凤声忍不住唤了声“陛下”,却不料下一瞬,建弘皇帝猛然侧过身来,呕出一口鲜血。
“陛下!”
曹凤声脸色煞白,他本能地想要召来宫人去请乌布舜,却不防建弘皇帝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建弘皇帝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可力道却没有多大,他的手都浮肿着,蜷握起来只会麻木刺痛。
“大伴。”
建弘皇帝哑着嗓子喊了他一声,而后喘息着,半晌才有了点力气似的,沾血的嘴唇颤动:“朕,再也没有老师了。”
宫门夜开,百官伏哭,暴雨也遮掩不住这样天大的消息,吴老太傅正在家里拥着锦绣花被睡觉,听见外头雨声中夹杂管家急促的话音,他猛然清醒过来,一下坐起身,扯下保护胡须的须囊,不敢置信地望向门窗上映出的那道剪影:“你说什么?!”
“老爷,陆阁老没了!”
外头管家才重复了一句,房门骤然被人从里面打开,吴老太傅连一件外衣都没顾得上穿,他一把拉住管家:“怎么没的?”
管家忙道:“听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说,陆阁老他在内阁值房里处理政务,本已疲乏至极,又,又忽听……”
管家小心地看了一眼吴老太傅,“忽听修内令误国的流言欲沸,一时急火攻心,竟就……去了。”
“听说是连日不眠不休,再加上一时情绪上的激动,所以才这么突然……就死了。”
管家说什么吴老太傅已经无心去听了,廊外风雨袭来,那只绿毛鹦鹉在架子上扑腾着湿漉漉的翅膀,扯着嗓子重复着管家末了那句:
“死了!死了!”
惊雷连劈几道,檐下几盏灯笼骤灭,仿佛被雷电撕扯开的一半天幕都黑沉沉地压了下来,吴老太傅在花厅里坐了约莫半个时辰,几位老客不约而至。
跟着自家老主子过来的家仆们没一个敢发出一点声音,各自在廊上擦拭主子的琥珀衫,花厅里上了热茶,热烟缭绕中,一人率先开了口:“人上了年纪便是如此,说不定哪日忽然就这么没了,年轻人会觉得突然,那是他们还不知道多少轻重,咱们都老了,生死之事,本该如茶饭一般寻常。”
他身着一身藏蓝团花银纹道袍,一副平和慈蔼的眉目,看似十分的仙风道骨。
“我看你是道经念得太多,嘴里总是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另一个身材臃肿,青黑直裰,眉目锐利的老者冷哼,“你若真觉得生死之事如茶饭一般寻常,那么你今晚何必来这一遭,咱们这些老骨头眼看着就要散架了,若不是为了家里那些小的将来还能有口好饭吃,谁又至于操劳这些?”
“若依照老太傅的意思,”
又一人开口,他先看了看坐在那儿半晌没动的吴老太傅,又沉吟,“咱们这还只是忠文落得个斩首的下场,而那些与章忠文共事过的人,只要与章忠文有过一丝一毫的关联,都会被赵籍毫不犹豫地针对,处置。
而他们这些人,则大都是与赵籍共事过的人。
但陆证成为首辅之后却并未故意去拿他们的任何错处,反而许他们平安体面地致仕,安享晚年。
所以今夜此间,一时竟无任何一个人因为首辅陆证的死而感到快慰,他们年老,且沉默,兀自枯坐着,直到外面雷声又轰隆作响,飞火闪烁在吴老太傅那张枯树皮似的老脸上,他一双眼望着庭内潮湿雨幕,道:“咱们都半截身子入了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但若是保不住咱们自个儿的儿孙家族,就是死了,也闭不上这双眼。”
他仿佛敏锐地窥见这暴雨之下的一角深渊,他们这些人已经站在深渊边上了,稍不注意便粉身碎骨。
吴老太傅心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压得喘不过来气,他满掌冷汗,嘴唇抖了抖:“陆证的死,绝非偶然,若再留着那些流民,恐生事端,赶,已来不及,要杀。”
“杀干净。”
夜半宫门大开,百官冒雨送一副棺木出宫,禁军缀在末尾一路护送,宵禁提前解除,百姓不顾暴雨在道旁连绵聚集。
陆府挂起来白幡,偌大一个宅院里家仆少得可怜,吏部侍郎冯玉典忍着悲痛将自家的奴仆叫了过来,帮忙料理老师的后事。
整个陆府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人声比雨声还要翻沸,细柳是
立春(三)
正在烽火营统领徐虎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当口,燕京城外的流民一夜之间都消失了,五城兵马司下令彻查,最终在离京数里的恕宁江中发现蛛丝马迹,湍急的江水悄无声息地冲刷,埋葬了数千尸体,被暗流底下的江鱼分食。
暴雨冲干净了打斗的痕迹,连岸上血迹都淡薄如斯,而此消息传入宫中之时,建弘皇帝强撑着一副病入膏肓的躯体在金銮殿中上了一回早朝。
建弘皇帝在位十几载鲜有上朝的时候,连大朝会都少得可怜,在处理朝政上,他只需等着内阁拿出票拟,偶尔召见首辅陆证,或会见其他阁臣,余下百官则几年都难见天颜一回。
首辅陆证在内阁值房中忽然离世,百官俱闻当日建弘皇帝在干元殿中恸而呕血,而早朝之上,建弘皇帝当着百官的面更是潸然泪下,细数首辅陆证多年为国忠君之作为,他绝不容任何人玷污他老师为国为民之用心。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建弘皇帝令礼部尚书蒋牧为内阁次辅,彻查流言,并直言无论是谁,一旦牵涉其中,必为死罪,绝不姑息。
几日之间,因首辅陆证之死而引发当朝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动荡,哪怕吴老太傅有先见之明,及时处理了那批流民,自认并未留下任何话柄,但他很显然低估了建弘皇帝的用心,哪怕流言一时无源,礼部尚书蒋牧亦奉皇命抽丝剥茧,将他们这些世家勋贵的老底该翻的翻,该查的查,他们这些老的是人精,但底下的小辈却到底不成器,先是冯老翰林家中儿孙被翻出贪赃枉法的证据,随后紧接着又是钱、魏两位老学士家里小辈被人拿住错处,他们几家交往颇多,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出的事只会多不会少,最终到了吴老太傅头上,他那在禁军中做统领的儿子私自屠戮流民,抛尸恕宁江一事才被彻底揭了出来。
建弘皇帝一声“立斩不饶”,是几个自太祖皇帝在时便一直钻在大燕朝廷里吸血抽髓的世家勋贵的轰然倒塌。
所抄家财无数,尽数归入国库,以充西北抗敌军费。
天河水好像流干了,倒灌在人间,哪怕暴雨已经停了好几日,因为日光不盛,整个燕京还弥漫着一种湿漉漉的潮气。
满燕京城沉浸在一种风雨飘摇的血气里,陆雨梧在这几日做了许多事,为祖父守灵,谢宾客,请和尚道士,操持下葬事宜,大的小的,间或琐碎,严丝合缝地压在他肩上,让他几乎没有机会去想很多的事。
陆证的门生几乎每日都来,吏部侍郎冯玉典每日来了都哭,他本想帮着陆雨梧操持这些事,却不料这个孩子一声不响,却可以将所有的事宜都处理得有条不紊。
加之冯玉典他们这些都是有官身的人,总有公务要忙,并不能一天到晚都在这里待着,陆雨梧待他们有礼有节,一时更惹冯玉典等人心中杂陈。
才十七,还算个没长大的孩子,陆证一去,怙恃俱失,身还未入官场,前路已茫然不定。
因建弘皇帝病笃,姜变并不能每日都来,但他也常常见缝插针地过来盯着陆雨梧吃了饭才敢略略放心,然后转头去忙政务。
天色渐渐暗透,陆府当中已没有什么外客在,堂上摆着陆证的牌位,高香静燃,兴伯让人将灯都点上,回头看陆雨梧还在灵堂中跪坐,他叹了口气,上前:“小公子,该用晚饭了,您多少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