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二人闹归闹,四皇子还是有些佩服沈淮之的行动力和执行力的。
其实是小阳给了我很多灵感。
我下午问了问他的想法,他说,难民们都希望能有稳定的生活,能在一座城中立足。
虽说战争已经停止,我们可以拿出部分银钱让难民们返回以前的家园,但有许多村子已经在战乱中损毁了。
农田业已经全部被毁,今年定是没有收成,更别提许多房屋还被胡余一把火给烧光。
这一路从北边过来,路途遥远,不少难民也失去了家人,大多都不愿返回原地。
还有不少难民是因为朔北朔阳二城已成为胡余国土,决计是回不去了,才狠下心在异乡乞讨为生。
所以我想着,若要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能长久生活的资本,肯定还是需要银子。
四皇子心中有些羞愧。
的确,他们这些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的世家公子哥们,尤其是皇家的儿女,很少受到穷这个字的困扰。
像是他自己,虽说不得圣上宠爱偏疼,但终究是个皇子。
长这么大,他都甚少需要自己拿银钱出门买东西,更别提对银钱有什么概念。
他甚至不知,其实他房中一尊玉观音摆件,便足以支撑普通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
所以沈淮之过来同他聊了这许多,他内心也颇有感悟。
淮之想得如此周到,我心里真的惭愧。
此番父皇选你做状元,真的是我大宁朝的福气!
沈淮之情感一向内敛,听不得别人这种夸赞,脸红得不行。
君远,你就别夸了。
四皇子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本就如此,我可没有故意抬高你。
说真的,淮之,此法子若可行,定也是难民的福音。
只是。四皇子突然话音一转。
怎么了君远,有什么问题你便说。
你也知道,此番从各世家大族那里筹集善款以建造养济院的事情,虽是我提出,却并非我操办。
沈淮之在四皇子递消息来的时候便想清楚了此事。
想必圣上定是想为太子树立一个好形象吧。
此事虽是世家大族出钱,却是太子出力建造,明面上都是太子在操办此事,难民心中更多地看到的肯定是日日在眼前,时时在嘴里提及的人。
不光如此,京中百姓听闻此事,也只会夸太子时刻铭记百姓,不忘国本。
沈淮之说到这抬眼看了看四皇子,见他并不很伤心,才稍稍舒口气。
四皇子见他如此小心翼翼倒是笑了起来。
淮之倒也不用如此照顾我情绪。
太子终归是要继承大统的,多做善事的确对他在百姓心中树立威望有益。
只是可惜了,这事本就是你的想法,也是因为你对难民关注才有的这事,所以我心中总觉得对你不住。
现下你提出这个以工代赈的方法,若想真正实施,怕也是要给我那太子哥哥充了功绩。
沈淮之倒也不在意这些虚名。
我本是为难民考虑,此想法若能实施,我就高兴。
只要有人能做就好,不拘是谁。
四皇子也想尽快促成此事。
太子没那么多弯弯绕,虽说跋扈,却也听他府中幕僚的劝说。
既然这法子有用,即便是我送去,他也不会想太多,定是毫无顾忌地照此实施。
淮之可放心。
听君远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今夜定能做个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