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天气突变得很快。
原本只是灰白的云层笼罩着天际,像没睡饱的天空,迟钝却不吵闹。但到了四点多,雨点毫无预警地劈啪砸了下来,像有人突然失控打翻了整盘情绪。活动中心外的柏油地闪起一片sh亮的反光,空气里的闷热瞬间被冰冷冲散。
晓乐手里抱着刚整理完的节目单,正准备回租屋处,就看到林睿彦站在活动中心门口,背包已经背好,却迟迟没有迈步。他没有撑伞,也没有要躲雨的意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片模糊起来的街道。
「你要淋雨喔?」晓乐走过去,语气还带着平常的调侃,「是有多ai感冒的t验感?」
林睿彦没有回答,只是稍微瞥了他一眼,神情没什麽变化,也没有要动。
晓乐叹了口气,从背包侧边ch0u出一把伞,「你真的有够固执。」
他撑起伞,然後往前一步,微微倾身,让伞刚好覆盖住林睿彦的肩膀。手臂自然地伸过去,指尖碰到了林睿彦的手臂。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接触。
指节靠上去的瞬间,他本来预期林睿彦会像往常一样往旁边退一点——不明显,但那种几乎反sx的後缩,是他一早就察觉的习惯。
林睿彦总是对人的接触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界线,既不会冷淡到无礼,也从不真正亲近。像是心里早就设好安全距离,让你靠近了也不会真正进入。
但这一次,他没有退。
他没有躲。
甚至没有下意识地把手ch0u开。他只是稍微低头,什麽也没说,静静地让它停留。
雨声在伞面上密密麻麻地敲着,像是一层隔绝世界的墙。
晓乐移开手,也没多说什麽。他只是在那个瞬间,几乎确定了——林睿彦改变了。
不是忽然变得温柔,也不是露出什麽异常情绪。而是那种选择不退开的瞬间,对晓乐而言,已经是一个巨大而清晰的讯号。
不是接纳谁,而是他终於没有否定「靠近」这件事。
那一点点停留,已经足够明确。
林睿彦的内心: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麽没有躲开。
指尖碰上手臂的时候,他明明还有那一秒钟的时间可以退开,像以前那样自然地闪过去,甚至装作只是无意识的反应。但那一秒,他没动。
不是被动地僵住,而是一种被b到角落,却忽然决定停下的主动。
那双手很轻,几乎没什麽重量,但林睿彦能感觉到——那是一个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你不用再一个人站在雨里了。
而他不再拒绝,并不是因为依赖或需要,而是……他开始相信「有人愿意在伞下等他」这件事。
这信念不是忽然长出来的。是很多天、很多话、很多次无声的默契累积起来的。
他以为自己很会伪装冷静,但晓乐从来不相信那一套。他也以为自己早就习惯孤立,但晓乐从来没配合过他的疏离。
今天,在雨声之下,他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那麽怕靠近了。
或者说,他终於愿意试着让靠近发生。
晓乐的内心:
晓乐一直都知道林睿彦的习惯:对话时保有距离、碰触时自然避开、就连笑也是轻微的、不沾情感的。
所以当他那天撑伞过去、手指碰上对方时,他早有预期对方会缩手。但林睿彦没有。
那一瞬间,他没说出口的,是一整排的惊讶与……心疼。
他想过无数种方法b近这个人,用话、用笑、用拐弯抹角的陪伴,但每次靠近都像在玩拆弹游戏——一不小心就会引发拒绝反应。
但今天,那颗炸弹终於没有响。
晓乐不是喜欢勉强别人的人,他一直都只是站在距离之外,等对方某天正式的推开自己。而现在,他感受到的不是暧昧,不是靠近後的心跳——而是一种让人想安静坐下来的释怀。
终於没有推开了。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