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夜,父亲的棺材刚入土,叔叔方山就迫不及待地找上了门。
我刚脱下孝服,还没来得及换衣服,院门就被敲得震天响。开门一看,叔叔一脸阴沉地站在门外,身后还跟着二伯方河和三叔方川。
烈子,你爸走了,有些事咱得说清楚。方山推开我就往屋里走,丝毫不顾及我刚办完丧事的疲惫。
我心里一沉。父亲方正生前就说过,这几个兄弟表面和气,背地里都盯着咱家的买卖。现在人刚走,果然就来了。
叔,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我累了。我试图客气地送客。
累方山冷笑一声,你爸留下的那间布庄,还有后街的三间房子,这账怎么算
我愣住了。父亲确实留下了一间经营多年的布庄,生意虽然不大,但足够我一个人过活。至于后街的房子,那是父亲攒了半辈子钱买下的,准备将来给我娶妻用的。
叔,这是我爸留给我的,有什么好算的
留给你二伯方河接过话茬,你爸当年开这布庄,可是借了我们兄弟几个不少钱。这笔账,该还了吧
我瞪大眼睛:什么借钱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三叔方川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喏,这是借条,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你爸借了我们三家总共八百两银子,说好布庄开张后连本带利还清。这都十几年了,该算算账了。
我接过借条一看,上面确实是父亲的笔迹,但字迹有些模糊,而且纸张看起来很新,不像是十几年前的东西。
这借条有问题!我断然说道,我爸要是真借了你们的钱,怎么可能从来没跟我提过
你个小兔崽子,敢说我们造假方山一拍桌子,你爸在的时候,念着兄弟情分,我们也不好催得太紧。现在人走了,这笔账总得有个说法。
我紧紧攥着借条,心中怒火中烧。这几个叔伯平时对我们父子爱答不理,现在父亲刚死,就急着来分家产,还拿出这种可疑的借条。
就算这借条是真的,八百两银子,我可以慢慢还。但布庄和房子是我的,谁也别想动。
慢慢还方河嗤笑道,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本事还债不如这样,布庄归我们三家平分,房子也卖了还债,剩下的钱给你做盘缠,你也好到外面去闯闯。
做梦!我怒道,这是我爸留下的,我绝不会让给你们!
三个叔伯对视一眼,方山阴笑着说:烈子,你还年轻,不懂事。这年头,孤儿寡母的,没有族里照应,你以为能在这镇上立足识相的,就按我们说的办,大家都好。不识相的话...
怎么样我梗着脖子问。
不怎么样。只是这镇上的生意人,谁不知道我们方家三兄弟到时候你的布庄要是没人上门,可别怪叔叔们没提醒你。
我浑身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愤怒。这些畜生,竟然明目张胆地威胁我。
你们走!我指着门口,现在就走!
好,好得很。方山站起身,给你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要么按我们说的办,要么...这镇上就没你的立足之地了。
三个人说完就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
我瘫坐在椅子上,看着手中的借条,心中五味杂陈。父亲啊,您刚走,这些豺狼就来了。但您放心,儿子不会让您的心血白费的。
窗外雨越下越大,仿佛连老天都在为我哭泣。但我不会哭,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守住父亲留下的一切。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找了镇上最有名的讼师许先生。许先生看了借条,皱着眉头说:这借条确实有些蹊跷,但要证明是伪造的,很难。你父亲生前有没有留下什么账本或者证据
我摇摇头。父亲为人厚道,从不疑心别人,哪里会想到防着自己的兄弟。
那就麻烦了。许先生叹了口气,按照这借条,他们确实有权要债。不过你也别太担心,实在不行,咱们打官司。
但我知道,打官司需要钱,而且时间拖得越长,对我越不利。方家三兄弟在镇上经营多年,人脉广阔,我一个刚失去父亲的孤儿,哪里斗得过他们
回到布庄,我发现店里冷冷清清,平时的老主顾都不见了踪影。看来方山的威胁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伙计小五悄悄告诉我:少东家,今天一早就有人在街上散布谣言,说咱家欠了一屁股债,马上就要关门了。还有人说,跟咱家做生意会被连累。
我咬牙切齿。这些畜生,手段够狠的。
2
第二天,事情变得更糟了。
我正在布庄里整理货物,突然冲进来十几个凶神恶煞的汉子,为首的是镇上有名的地头蛇王麻子。
方烈是吧王麻子走到我面前,听说你欠了方家三兄弟的钱,还不想还
我心中一惊,但表面还是强装镇定:这是我们家族内部的事,与你何干
与我何干王麻子哈哈大笑,方老三可是我的老客户,他说你这小子不识好歹,让我来劝劝你。
说着,他一挥手,几个手下就开始在店里乱翻,把整齐的布匹弄得一团糟。
住手!我冲上去阻止,却被两个壮汉按住。
方小子,听哥哥一句劝,识时务者为俊杰。把该还的钱还了,该让的地方让了,大家都好。不然的话...王麻子拿起一块上好的丝绸,故意撕了个口子,这布庄能不能开下去,可就不好说了。
我怒火中烧,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把店里搞得一片狼藉,然后扬长而去。
小五从后院跑出来,看到店里的惨状,眼泪都掉下来了:少东家,这可怎么办啊
我咬着牙说:收拾收拾,继续开门做生意。
可是...现在谁还敢来咱们店里
确实,王麻子这一闹,更是坐实了我欠债的传言。这一整天,店里没有一个客人上门。
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店里,看着满目疮痍的货架,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父亲辛苦一辈子建立的基业,难道就要在我手里毁掉吗
正在胡思乱想,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我以为又是什么找茬的,警惕地问:谁
是我,刘婶。
我赶紧开门,原来是隔壁包子铺的刘婶。她四下看了看,确定没人后才进来。
烈子,你这孩子太实诚了。刘婶叹气道,你爸在的时候,我就看出你那几个叔叔不是好人。现在果然露出真面目了。
刘婶,您说什么呢
别装了,全镇子的人都知道,你那几个叔叔在算计你。刘婶压低声音,我告诉你个秘密,昨天晚上我听见你三叔和王麻子在后巷密谈,说什么三天后就能把你赶出镇子。
我心中一震:他们还说了什么
你三叔说,只要你一走,布庄就是他们的了。还说什么,你爸当年确实没借过他们的钱,但是死无对证,你一个小娃娃能怎么样。
我握紧拳头,果然如我所料,那张借条就是假的!
刘婶,您能给我作证吗
刘婶为难地摇摇头:孩子,不是婶不帮你,实在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你那几个叔叔在镇上势力太大,我一个开包子铺的,怎么敢得罪他们
我理解刘婶的难处,点点头:那就谢谢您告诉我这些。
刘婶走后,我的心情反而平静了许多。至少现在我确定了,那张借条确实是假的。问题是,怎么证明
我想起父亲生前的一个朋友,在府城做生意的胡掌柜。父亲经常说,胡掌柜是个有本事的人,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可以去找他。
或许,我该去府城找胡掌柜帮忙。
第三天下午,方家三兄弟又来了,这次还带着几个证人。
烈子,考虑得怎么样了方山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我不会交出布庄的。我冷冷地说。
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方河拿出一份文书,这是我们三人联名写的状子,控告你拒不还债。明天一早就递到县衙去。
还有这个。方川也拿出一份文书,这是镇上十几家商户联名的请愿书,说你经营不善,有损镇子声誉,请求官府取消你的经商资格。
我看着这些文书,心中冷笑。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今天摊牌。
你们就这么确定能赢
废话,铁证如山,你拿什么跟我们斗方山得意地说,识相的,现在就签字画押,把布庄和房子都转给我们。我们还能给你留点盘缠,让你体面地离开。不然到了县衙,你就是个抗债的无赖,说不定还要坐牢。
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给我一个月时间。
什么
我说,给我一个月时间筹钱还债。如果一个月后我还不出钱,布庄和房子任你们处置。
三人对视一眼,方山问:你有什么保证
我可以写下字据,一个月后如果还不出钱,所有财产自动归你们所有。
方山想了想,点点头:好,一个月就一个月。但是布庄你不能再开了,免得你卷款潜逃。
我咬咬牙:可以。
等他们走后,小五不解地问:少东家,您这是...
收拾东西,明天我们去府城。
去府城干什么
找人。我看着窗外的夕阳,找一个能帮我们翻盘的人。
3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小五和仅有的一些盘缠,踏上了去府城的路。
府城距离我们镇子有三天的路程,我们雇了一辆牛车,一路颠簸。小五一路上都在担心:少东家,咱们这样走了,万一那个胡掌柜帮不了咱们怎么办
试试总比坐以待毙强。我看着远方的群山,心中却并不轻松。
三天后,我们终于到了府城。这里比我们镇子繁华太多,街道宽阔,商铺林立,来往的商人富贾络绎不绝。
按照父亲留下的地址,我们找到了胡掌柜的绸缎庄。店铺门面很大,装修也很气派,看起来生意兴隆。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店里,向伙计打听胡掌柜。伙计上下打量了我们一番,问:你们找我们掌柜有什么事
我是方正的儿子,有急事求见胡掌柜。
听到父亲的名字,伙计的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原来是方老板的公子,快请,我这就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个五十多岁的胖子快步走了出来,正是胡掌柜。他看到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烈子你怎么来了你父亲呢
我强忍着眼泪,把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他。
胡掌柜听后,脸色大变,一把拉住我的手:什么方老弟走了怎么会这样
我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胡掌柜听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方家那几个畜生,真是欺人太甚!
胡叔,您看有什么办法能帮我吗
胡掌柜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吧,你先在我这里住下,让我想想办法。你父亲生前对我有恩,我不能眼看着你被人欺负。
当晚,胡掌柜设宴为我们接风,席间详细询问了镇上的情况。
烈子,你知道你父亲当年是怎么发家的吗胡掌柜突然问道。
我摇摇头:我只知道父亲白手起家,辛苦经营才有了今天的基业。
不全是。胡掌柜喝了一口酒,当年你父亲确实白手起家,但他能在镇上站稳脚跟,是因为救过一个重要人物。
什么人
当今的户部侍郎李大人。胡掌柜压低声音,二十年前,李大人还是个举人,赴京赶考路过你们镇子,遇到山匪劫道。是你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还给了他盘缠继续赶路。
我大吃一惊:还有这事父亲从来没跟我说过。
你父亲为人低调,而且李大人后来飞黄腾达,你父亲也没想过去攀附。但李大人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年暗中照应了你家不少。
您是说...
我是说,你父亲的生意能做得这么顺当,镇上没人敢明着欺负你家,都是因为有李大人在背后。现在你父亲刚走,那些畜生就敢出来作恶,说明他们还不知道这层关系。
我心中燃起希望:那李大人现在...
就在府城的户部衙门。胡掌柜站起身,明天我就带你去见他。有他出面,你那几个叔叔还敢造次
第二天上午,胡掌柜带着我来到户部衙门。门口的卫兵看到胡掌柜,恭敬地行礼:胡掌柜,您又来了。
麻烦通报一声,就说故人之子求见。
不一会儿,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出来,把我们带进了衙门。
户部衙门果然气派,我这个乡下小子看得眼花缭乱。走过几道院子,来到一间宽敞的厅堂,一个五十多岁的官员正在案前批阅文书。
这就是李大人。他穿着三品官服,威严中又带着几分温和。
李大人,这就是方老弟的儿子方烈。胡掌柜上前行礼。
李大人放下手中的文书,仔细端详着我,半晌后叹了口气:像,真像你父亲年轻时的样子。
我赶紧跪下行礼:草民方烈见过李大人。
起来起来。李大人亲自扶我起身,你父亲的恩情,我李某人永远不会忘记。出了什么事,但说无妨。
我把家中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李大人听后脸色越来越难看。
岂有此理!他一拍桌案,竟有这种欺侮孤儿的畜生!胡掌柜,你立刻替我写一封信给那个县令,就说有人在他的治下欺诈勒索,让他严查此事。
是!胡掌柜立刻答应。
李大人又对我说:你先回去,等我的消息。这件事我一定给你讨个公道。
我感激涕零,连连叩头:谢李大人大恩!
不必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李大人扶起我,你父亲救我一命,我保你家业兴旺,理所应当。
4
带着李大人的书信,我和小五匆匆赶回镇子。
还没到家,就听说镇上出了大事。原来县令大人突然下乡巡查,直接来到了我们镇子,而且第一站就是我家的布庄。
我们赶到布庄门口时,看到方家三兄弟正跪在县令面前,一个个面如土色。
县令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容严肃,身边跟着几个衙役。看到我来了,县令缓缓开口:你就是方烈
是,草民方烈。我赶紧上前行礼。
有人告你拒不还债,可有此事
回大人,草民冤枉。我从怀中取出那张借条,这张借条有假,草民父亲生前从未向他们借过钱。
县令接过借条仔细查看,又看了看方家三兄弟:你们作何解释
方山战战兢兢地说:大人,这借条是真的,有见证人可以作证。
见证人在哪里
方山向后面招手,几个平时和他们来往密切的商户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县令冷笑一声:本官早有耳闻,你们这些人平时狼狈为奸,互相包庇。今日正好一并清理。
说着,他拿出一封书信:这是府城李侍郎的亲笔信,信中说得很清楚,方正乃他的救命恩人,其家业不容他人觊觎。你们几个,竟敢伪造借条,欺侮孤儿,简直是胆大包天!
方家三兄弟一听到李侍郎的名字,顿时瘫软在地。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一个乡下小子,竟然攀上了朝廷大员。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方山磕头如捣蒜,草民知错了,草民愿意赔偿!
现在知道错了晚了!县令厉声道,来人,把这几个家伙押下去,严刑审讯。还有那些作伪证的,一个也别放过!
衙役们一拥而上,把方家三兄弟和那几个证人全部押走了。
围观的镇民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早就看出方家兄弟不是好人,有的则暗自庆幸没有参与这件事。
王麻子也在人群中,看到县令的态度,早就吓得腿软,悄悄想要溜走,却被眼尖的衙役抓住了。
大人,还有这个地头蛇,前几天还来我店里闹事。我指着王麻子说。
县令看了王麻子一眼:也一并带走,严加审讯。
就这样,一直欺压我的那些人,全部被抓走了。
事情处理完毕,县令对我说:方烈,你父亲乃义士,你也要好好做人,不要辜负了李侍郎的厚爱。
是,草民谨记大人教诲。
县令走后,镇上的商户们纷纷过来向我道歉,有的说被人胁迫,有的说是听信谣言。我也不想追究,毕竟以后还要在镇上做生意。
刘婶第一个跑过来恭喜我:烈子,你真是有福气的人!你爸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当天晚上,我重新开张了布庄。消息传开后,许多客人都来照顾生意,有的是真心想买东西,有的则是想来看看热闹。无论如何,布庄又重新热闹起来了。
小五兴奋地对我说:少东家,咱们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是啊。我看着灯火通明的店铺,心中感慨万千,父亲的在天之灵,总算可以安息了。
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有了李大人的照应,我在镇上的地位是稳固了,但我不能总是靠别人。我要靠自己的本事,把父亲的基业发扬光大。
5
几天后,县衙传来消息,方家三兄弟因为伪造借条、欺诈勒索等罪名,被判了重刑。方山和方河各判三年徒刑,方川判两年,王麻子和那些作伪证的商户也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消息传开后,镇上的人都说我是有福气的人,连朝廷大员都要护着。一时间,我在镇上的威望大增,连以前不怎么搭理我的大商户,现在见了我都要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但我心里清楚,这些人的态度转变,只是因为害怕李大人的权势,而不是真心敬重我。如果我不能拿出真本事来,等风头过了,说不定又会有人动歪心思。
于是我开始琢磨怎么把生意做大做强。
布庄的生意虽然恢复了,但规模还是太小,客户主要是镇上的乡亲,利润微薄。我想起胡掌柜的话,要想发财,就得把生意做到府城去。
我决定去找胡掌柜商量合作的事。
这次去府城,我没有带小五,而是一个人轻装上路。到了胡掌柜的绸缎庄,他正在和几个客商谈生意。
看到我,胡掌柜很高兴:烈子,怎么样事情都解决了吧
多亏了胡叔和李大人,事情已经解决了。我说明来意,胡叔,我想和您商量个生意。
哦说来听听。
我想把镇上的布庄做大,但资金和渠道都不够。您看能不能合作
胡掌柜想了想:具体怎么合作
我可以提供货源和人手,您提供资金和销路。我们五五分成。
货源你有什么特殊的货源胡掌柜有些疑惑。
我神秘一笑:胡叔,您听说过云锦吗
当然听说过,那是江南的特产,价格昂贵,在府城很受富贵人家喜爱。但是...
但是运输困难,成本太高,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做这个生意。我接过话,我有个朋友在江南做云锦生意,如果我们合作,可以直接从那里进货,省去中间环节,成本能降低不少。
这当然是我编的。但我知道胡掌柜是个精明的商人,只要有利可图,他不会深究细节。
胡掌柜果然心动了: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这需要启动资金,而且要先垫付货款。
胡掌柜沉思了一会儿:这样吧,我先给你五百两银子做启动资金。如果第一批货能卖得好,我们再扩大规模。
好!我心中大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拿到了资金。
其实我根本没有什么江南的朋友,但我有别的计划。镇上有个织工叫张大娘,手艺很好,织出来的布虽然比不上真正的云锦,但也有七八分相似。如果我能说服她专门织制仿云锦,再经过特殊的处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当然,这样做有风险,但富贵险中求,不冒险怎么能发财
回到镇上,我立刻去找张大娘。她住在镇子东头,家里有一台老式织布机,平时靠织布贴补家用。
张大娘,我想和您做个生意。我开门见山。
什么生意张大娘警惕地看着我。
我想请您专门织制一种特殊的布料,工钱比平时高十倍。
张大娘眼睛一亮:真的什么布料这么值钱
我把准备好的布样拿给她看:就是这种,您看能织出来吗
张大娘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点点头:能织,不过需要特殊的丝线,还要改进织法。
这些都不是问题,丝线我来提供,织法我们可以慢慢研究。
就这样,我和张大娘达成了合作协议。她负责织布,我负责提供原料和销路,利润四六分成。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张大娘家里,研究织布的技术。张大娘手艺确实好,经过不断的改进,终于织出了几匹看起来很像云锦的布料。
虽然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破绽,但一般人绝对分辨不出来。
我拿着这些布料回到府城,胡掌柜看了之后大为惊叹:好东西!这质量比我以前见过的云锦还要好!
胡叔慧眼识珠。我心中暗笑,表面却很平静,您看这个价格怎么定
按照真正云锦的价格,一匹至少值五十两银子。
我心中狂喜,一匹布的成本不过五两银子,卖五十两,这利润也太丰厚了。
那就按这个价格,我保证货源充足。
胡掌柜当场给了我二百两银子的定金,要求我半个月后交货二十匹。
回到镇上,我立刻扩大生产规模,又找了几个手艺好的织工,开始大批量生产仿云锦。
6
生意比我想象的还要顺利。
半个月后,我按时交付了二十匹云锦,胡掌柜当天就全部卖了出去,买家都是府城的富贵人家,对质量赞不绝口。
胡掌柜高兴得合不拢嘴:烈子,你这个朋友真是了不得!这样的好货,我要多少有多少!
没问题,我这就联系他,让他加大供货量。我故作为难地说,不过价格可能要涨一点,毕竟好货不愁卖。
涨多少
每匹涨十两银子。
胡掌柜想了想,点头同意了。反正他转手就能卖出去,涨价的成本可以转嫁给客户。
就这样,我的仿云锦生意越做越大。不到三个月,我就赚了上千两银子,比父亲辛苦一辈子赚的钱还要多。
有了钱,我开始扩张自己的生意。我在镇上开了第二家布庄,又在府城租了一间店铺,专门销售高档布料。同时,我还收购了几家小的织布作坊,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镇上的人都说我是走了大运,短短几个月就从一个差点被逐出家门的孤儿,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商。
但我心里清楚,这种发财方式不是长久之计。仿云锦虽然利润丰厚,但终究是假货,一旦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我必须找到新的赚钱门路。
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机会来了。
一天,胡掌柜匆匆赶到我的府城店铺,神色慌张:烈子,出大事了!
什么事
有人举报我们卖假云锦,官府要查我们的账目!
我心中一惊,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谁举报的
不知道,但是消息很准确,明天官府就要来查店。胡掌柜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办被查出来,我们都要完蛋!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思考对策。
胡叔,您先别慌。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认罪,要么...
要么什么
要么我们来个金蝉脱壳。
我已经想好了对策。既然早晚要暴露,不如主动出击,把损失降到最低。
您立刻把店里的假货全部处理掉,然后咬定说这些布料是我从江南朋友那里进的正品。
可是万一查到江南...
查不到的。我胸有成竹地说,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朋友。到时候我一个人承担责任,说是被骗了。
那你...
我没事,最多就是被骗,又不是故意售假。而且我还有李大人护着,官府不会把我怎么样。
胡掌柜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第二天,官府果然来查店,但什么也没查到。胡掌柜一口咬定卖的都是正品,而我则承认自己被江南的朋友骗了,进了假货。
由于没有确凿证据,加上李大人的面子,官府最后只是警告了我们一番,没有追究。
但这次风波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决定彻底退出仿云锦生意,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把重心转向正当的布料生意。虽然利润没有造假那么丰厚,但胜在稳妥,而且可以长期发展。
我用这几个月赚的钱,购买了更多的织布机,招聘了更多的织工,开始规模化生产各种普通布料。同时,我还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把生意做到了周边几个府县。
7
一年后,我的布庄生意已经颇具规模。
我在三个府县开了五家分店,雇佣了上百名织工,月收入稳定在数百两银子。虽然不如当初造假云锦那么暴利,但胜在稳健可靠。
更重要的是,我在商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大家都知道我是个讲信用的商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这天,我正在府城的店里查看账目,胡掌柜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烈子,大喜事!
什么喜事
李侍郎要见你!
我心中一惊。自从上次帮我解决家族纠纷后,李大人就再也没有联系过我。这次突然要见我,不知道是什么事。
第二天,我来到户部衙门。李大人正在书房里等我,看到我进来,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着说:烈子,听说你现在生意做得很大
托李大人的福,略有小成。我恭敬地回答。
好,很好。李大人点点头,你父亲救了我一命,我一直想要报答这个恩情。现在机会来了。
请李大人明示。
朝廷准备在江南设立官营织造局,专门生产宫廷用的丝绸布料。我推荐你去负责这个项目,你意下如何
我大吃一惊。官营织造局,那可是肥差一个,不仅收入丰厚,而且能接触到朝廷高层,前途无量。
李大人,草民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
你别谦虚。李大人严肃地说,这个项目很重要,需要既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的人。你这一年来在商界的表现,我都有耳闻。而且你为人正直,值得信任。
我深深鞠躬:草民愿意为朝廷效力,绝不辜负李大人的信任!
好!李大人满意地点头,明天你就收拾行装,随我一起去江南。
当晚,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胡掌柜和小五。胡掌柜羡慕地说:烈子,你真是福星高照!从一个差点被逐出家门的孤儿,到现在即将出任朝廷要职,这变化也太大了!
小五更是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少东家,您真是有福气!老爷在天之灵,一定很高兴!
确实,短短一年多时间,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父亲泉下有知,应该会为我感到骄傲吧。
第二天,我跟随李大人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程。这一次,我不再是那个被人欺负的孤儿,而是朝廷委派的官员。
沿途的风景很美,但我无心欣赏。我在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反抗方家三兄弟的欺压,如果我没有决心去府城求助,现在会是什么样
也许我已经流落街头,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
人生就是这样,关键时刻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整个人生的轨迹。
到了江南,李大人带我参观了几个知名的织造作坊,介绍我认识了当地的官员和商人。他们听说我是李大人推荐的人,都对我非常客气。
织造局的选址很快确定下来,就在苏州城外的一块空地上。李大人给了我充足的资金和人手,要求我在半年内建成投产。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果我能把这个项目做成功,不仅能为朝廷立功,也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织造局的建设中。白天勘查工地,晚上研究图纸,经常忙到深夜。
三个月后,织造局的主体建筑完工了。又过了两个月,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第一批织工也招聘到位。
当第一匹丝绸从织造局里生产出来的时候,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不仅仅是一匹布料,更是我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8
data-faype=pay_tag>
织造局投产后,产品质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我亲自把第一批成品送到京城,献给皇上。皇上看了之后龙颜大悦,夸奖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丝绸,当场赏赐了我黄金百两。
消息传回江南,当地的官员和商人对我更加敬重。有人说我是商界奇才,有人说我是朝廷新贵,总之,我的地位和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我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头脑。我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织造局要想长期发展,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还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我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是技术改进,我聘请了最好的工匠,改良织布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管理创新,我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匹布料都符合标准。
最重要的是,我开始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我从各地招聘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工匠,传授他们先进的技术,让他们成为织造局的骨干力量。
半年后,织造局的产量翻了一番,产品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朝廷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李大人更是多次在皇上面前夸奖我。
这时候,我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方家三兄弟刑满释放了。
小五专门从镇上赶来告诉我这个消息。他担心地说:少东家,那三个畜生出来了,会不会找您的麻烦
我淡然一笑:他们敢吗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负的孤儿了。
确实,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我已经今非昔比。不仅有朝廷的信任,还有雄厚的财力和广泛的人脉。方家三兄弟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来招惹我。
但我还是决定回镇上一趟,不是因为害怕他们,而是想看看他们现在的模样。
回到阔别已久的镇子,我发现这里变化很大。街道比以前宽敞了,商铺也多了不少,一派繁荣景象。
最大的变化是我家原来的布庄,现在已经扩建成了三层楼的大商铺,门面金碧辉煌,生意兴隆。这里现在由小五的弟弟小六在打理,我偶尔会回来看看。
我来到镇子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方山。他比两年前苍老了许多,头发花白,腰也佝偻了。看到我,他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就低下了头。
方老板。他恭敬地打招呼,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嚣张气焰。
方山叔。我淡淡地回应。
方老板现在真是前途无量,我们这些老粗,真是惭愧啊。方山讨好地笑着。
我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了。对于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现在的成就,而他们却只能在底层挣扎。
刘婶听说我回来了,特意包了饺子请我吃饭。席间,她感慨地说:烈子,你爸要是能看到你现在的成就,该多高兴啊!
是啊。我看着父亲的灵位,心中五味杂陈。
你知道吗刘婶压低声音,方家那三个畜生现在可惨了。方山开了个小杂货铺,勉强糊口。方河给人当伙计,方川更惨,在码头上扛大包。
我点点头,没有表现出任何同情。他们有今天,完全是自作自受。
在镇上住了两天,我就回江南了。织造局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需要我全力以赴。
9
又过了一年,我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
织造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不仅供应皇宫,还出口到周边各国,为朝廷赚取了大量外汇。皇上对我非常器重,连续三次加封,现在我已经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
更重要的是,我在江南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除了官营的织造局,我还有私人的商铺、作坊、田产等,资产总值已经超过十万两银子,成为江南首屈一指的富商。
但是,成功并没有让我忘记初心。我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诲: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诚信。
我用赚来的钱在镇上修建了学堂,让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我还设立了慈善基金,专门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乡亲。
这些善举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现在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有人对我行礼问候,发自内心地敬重我。
这天,我正在织造局里巡查,突然接到皇上的召见。我匆忙赶到京城,在金銮殿上见到了皇上。
爱卿。皇上笑着说,朕有一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
请皇上明示。
朕准备在全国推广江南织造局的模式,建立更多的官营织造局。朕希望你能负责这个项目,你意下如何
我心中激动不已。这意味着我将负责全国的织造业,地位和权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臣愿为皇上分忧,绝不辜负圣恩!
皇上满意地点头:好!朕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好。
就这样,我从一个镇上的小商贩,一步步成长为朝廷的重臣,掌管着全国的织造业。
回想起几年前那个差点被逐出家门的孤儿,再看看现在的自己,我感慨万千。
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有时候一个转折,就能改变整个命运。
但我也明白,这一切的成功,都建立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之上。如果当初我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逃避,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10
十年后,我已经成为朝廷的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财政。
我建立的织造业体系为朝廷创造了巨额财富,皇上对我信任有加,朝中同僚也对我敬重有加。
但是,地位越高,责任越大。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这天,我回到久违的镇子。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小城,街道宽阔,商铺林立,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
我建立的学堂培养了无数人才,有的进入朝廷为官,有的成为商贾巨富,有的成为技艺精湛的工匠。看到他们的成就,我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在父亲的墓前,我静静地坐了很久。
父亲,您看到了吗儿子没有让您失望。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那些曾经欺负我们的人,现在都在底层挣扎。而我们家的基业,不仅保住了,还发展壮大了。
风吹过墓园,仿佛父亲在回应我。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我还有更大的理想要实现,还有更多的责任要承担。
但我相信,只要保持初心,坚持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回到京城,我继续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中。我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朝廷创造着财富,为百姓谋求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