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谩骂我经历过无数次。
我承认即便我有好几本砖头一样厚的账本,但依旧无法完全跳出自证陷阱。
我曾经试图跟他们掰头,阐述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前面有伏笔,后面有证明云云。
后来我意识到,我拼命去解释自己的文字,何尝不是一种自证。
说明自证陷阱在我每个人的身边,无处不在。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已经逐渐接受它,正视它的存在。
所以我根本不是因为我的账本才拥有了底气。
而是我早就在心理上也战胜了它。
看见我面色平静,丝毫不受网暴的影响,詹书瑶脸上那一丝得逞缓缓凝固了。
「詹书瑶,我以为你直到最后才肯亮出来的底牌,有多王炸呢。结果就这啊!」
「我问你,你看过我的书吗,你看完了吗?」
詹书瑶自以为准备充分,梗着脖子对我说:「你这本是新书,还在连载。」
「你当然可以死撑着否认,然后回去就更改大纲和人设,到最后依旧能美美出版。」
「但目前的部分已经很说明你就是借鉴了我的邻居米小莲。她的事情一度闹上新闻,新闻上说的事情在你的文中都能找到对应。」
「之前的事情我可以既往不咎,但你又怎么解释,你文章中女反派和我邻居姐姐多处雷同吻合的事情?你该不会说纯属巧合吧!世上哪儿有这么多的巧合。」
单看这些证据,拆开来一个个地找对应,还真像詹书瑶说的那回事。
放在外人眼里很有说服力。
但作为在这行打拼多年的内行来说,七个葫芦娃和白雪公主单独拆出来看,都能找到雷同。
公众对于有一定专业门槛的瓜,是吃不明白的。
詹书瑶的指正不需要专业知识,我去解释却必须从专业角度去寻找方向。
我按常规方向去做,就是着了她的道。
「你的女邻居这件事闹上新闻是在去年的九月份。」
「而我的文章开始连载是今年的三月份。」
「看似中间相差了半年,我完全有可能参照她作为原型。」
「可是你不知道,我开始存稿的时间,要比这早得多。」
詹书瑶好像正等着我这句话。
「那你能证明你开始存稿的时间吗?」
她眯起眼,像一只得意洋洋的狐狸。
这让我想起之前我的电脑坏过一次,就是今年年初的事情。
我想就是那个时候,她看到了我的电脑里的文稿,同时还通过浏览记录查出了我的笔名。
而我这本书所有的大纲和灵感,也在那次修理中被清得干干净净。
我只能把十万字,重新写了一遍。
「我要事先申明一点,你口中的女反派于佩文,根本不是反派,
她是我文中的在五分钟之内尽数上传于网上。
如果我真像詹书瑶口中那样,
把受害者写成反派来羞辱,
那么这个举动就是我锤我自己。
而詹书瑶口中的邻居姐姐的事情,
我根本没有看过。
我完全不担心两者真有什么过度的相似。
詹书瑶这下是真的无法扭转局面,她手里的牌用光了,而我的手里看似无牌实则道道王炸。
她瞪着双眼支支吾吾,
半天才嘀咕出一句:「你怎么能这么干……」
包房门被敲响,詹书瑶引来了帽子叔叔。
这件事影响太大,造谣超过一定数量就会调查。
更何况我这次事件的转发量早就超过千万。
显然詹书瑶并没有任何做错事情的内疚。
走的时候又是跺脚又是大哭。
死犟着一张脸,
就是不悔过,把所有人又都数落了一通。
可同学们都懒得搭理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