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页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遣山舟 本章:笔记页

    江询昭是在和队友联系上后,才得知外界这些错综纷杂的事情。

    在岔路口她与薄青道别,薄青连夜往车站去,而江询昭则前往之前和队友约定好的住处。

    信息素暴动的消息,为她的迟到和信号中断提供了非常完备的理由。

    她被雨淋得狼狈,便也翘掉了和队友的聚餐,最先回到了旅店。

    换过湿了大半的衣服,江询昭首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手腕,确认依然没有任何异状。

    随后她开始浏览星网上关于今晚绿园的报道,准备理清原委。

    今夜晚间,一名曾多次前往绿园的旅行博主,在逛过展览区后,应观众的要求,前往登山路。

    然而走到离封锁区差不多一半的路程时,直播间的画面突然卡住。

    仅仅卡顿两三秒钟,画面就重新恢复了动态,但只有摇动的植物,原本在画面中心吵吵闹闹的博主,已经不知所踪。

    网友们纷纷开始猜测,直播热度飙升,直到一小时后,直播因检测不到直播主体而自动中断。

    与此同时,绿园规模最大的展馆内,突然出现了一阵精神力极其强烈的信息素。

    这种信息素和多位alpha都存在高匹配度,产生了极大吸引力,由此诱发了强烈的信息素暴动。

    这轮信息素暴动又诱发了游客间的、新一轮的信息素暴动。

    现场的巡查队很难控制住情况,由此混乱层层递进,场面一度失控。

    最后园方开启了应急状态,投放了价格不菲的信息素安抚药剂,这才勉强让事情没有变得更糟糕——至少只有伤,没有亡。

    圆方也进行了紧急公关,并在声明中进行了深切反思,承诺将会提供全部的医疗费用。

    江询昭检查一遍旅店房间,把窗关严,安静的环境总是更加适合独自思考。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记载私密内容的笔记本,再次翻阅之前写过的内容。

    在测试中出现y-256行星后,她增加了这样几个疑问:蓝柏和明河制药是否有什么关联?明河制药是否正在进行、或曾经进行并不合规的秘密实验?在特别行动处尚未被限制时,蓝星联盟对于流放星球、以及寄生异种危机的了解和掌控有多少?在误打误撞见到z-622行星的叠加世界后,她添加了新的疑问:腺体改造是否真的已经被完全制止了?精神力觉醒的背后是否并非完全的随机事件?这次到绿园,她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她觉得这可能算不上巧合。

    江询昭在纸上写下“精神力疗愈”“变异植物”,写下后便长久地凝视着这两个词,她一时无法把它们和前面的词确切地关联起来。

    但与此同时,一个把这些都串起来的逻辑,正在悄然生成。

    “变异植物”在官方的定义中,是“具有一定意识、拥有行动能力的植物”,而使植物产生变化的核心变量,是精神力。

    现在还无法确定实验研究的具体内容是“变异植物是如何产生的”,还是“变异植物中能不能提取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亦或是“如何使普通植物变成变异植物”。

    但可以确定的是,蓝星联盟默许了这类实验存在,而且仅停留在“默许”的阶段,并没有把它抬到台面上来——明面上,关于这些的研究都是被禁止的。

    既然人类可以在植物身上研究这些,自然也可以在人类的身上也研究这些。

    那么蓝星联盟是否也会默许人类腺体改造的计划?明河制药是在许可范围内,在相关领域研究最深入的制药公司。

    单就抑制剂来说,明河制药有最多种类的、适合于多种特殊情况的特种抑制剂,也参与了非常多的精神力疗愈项目。

    会不会明河制药同时也在研究,甚至获得了蓝星联盟的某种许可?要完善这个猜测链,未来有几个可以付诸行动的突破点,她在纸上慢慢地罗列。

    上次因为意外没能去成的z-622号小行星,依然需要再去一次,说不定可以找到什么新线索。

    有空后和薄青联络一次,继续探索废弃的实验区,最好可以破译出上次看到的符号。

    至于其余的,就需要等待机会了。

    江询昭想着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一醒来,脑海中最先浮现的还是种种尚未理清的线索。

    她疲惫地出门,和队友在旅店大厅汇合,随后登上了回程的浮空列车。

    这次是蓝柏坐在她的身旁。

    蓝柏的气色比来的那次好了很多,一路上还有精力加入聊天。

    一段聊天结束后,蓝柏忽然偏头看江询昭,又在她身上扫了一圈。

    “怎么了?”江询昭问。

    “你的身上…似乎有信息素的味道,”蓝柏说得并不笃定,“类似于植物叶子,而且时有时无的。

    ”江询昭动用了最大程度的嗅觉感知,一无所获。

    莫听鸿疑惑:“可是昭昭是beta,怎么会有信息素的味道?”宋缘惊讶,向江询昭的地方凑一凑,试图闻嗅:“是不是昨天信息素暴动影响到你了?还是说…你背着我们偷偷去找oga了?”“真是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江询昭无奈,看向蓝柏,“你能分清楚是alpha信息素还是oga信息素吗?”“属性不是很明显,我分不出,”蓝柏深深看江询昭一眼,“因为有能被探察到的精神力,我才说是信息素,而不是普通植物气味的。

    ”到最后几名队友轮番上阵,都没有和蓝柏探察到同样的东西。

    几人很快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聊起其他琐碎的事情,直到宋缘开始补觉,才安静下来。

    江询昭心中还思索着蓝柏刚刚提到的事情,她心不在焉地发了会儿呆,转头看向蓝柏,却刚好对上他一双眼睛。

    他翘起唇角,弯起眼睛,向前凑近一点,用近乎气音的声音问她:“昨天你真的只是在展馆迷路了吗?”江询昭神色不改,也没有后撤,用同样的声音问他:“为什么这么问?”“没事,我只是有些意外,如果你在展馆,沾上的应该就是导致暴动的信息素,”他先后撤,移开了视线,“没想到信息素中的精神力会这样微弱而已。

    ”蓝柏眨眨眼,说得真诚:“只是这样,没有别的意思,希望没有冒犯到你。

    ”“没有,我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事,”江询昭换了个放松的姿势,对他友善地笑一笑,“看来回去之后要喷一点信息素清洁剂了。

    ”蓝柏也笑一笑,没再说话,只是看向窗外。

    正是这一番对话,让江询昭回到宿舍之后,检查了一个下午。

    没有外伤,精神力也没有异常。

    一番犹豫后,她到底还是没有私下联系蓝柏。

    第二天就是集训的第一天,江询昭已经连续两晚没睡好,没什么早到的积极性。

    她简单地洗漱过,随意把头发一绑,挎着单肩包,踩点到了教室。

    没想到蓝星学院的大家上课积极性普遍比较高,她到教室时,后面的座位已经全满,余下的只有第一排的座位。

    第一排只有谢知恒在坐,他对是否有人来并不关注,此时正低头看书,一直手悬空执着笔。

    隔了五个位置,江询昭捡着靠窗的角落坐定。

    集中训练的第一节是战术课。

    战术课教师是一位年逾五十的中年教授,留短发背头,戴银丝边眼镜,薄唇唇角略微下垂,透出严肃犀利之感。

    她站姿笔挺,眼神快速扫一遍教室中满满的人,说话快且利:“各位都不是第一次参加类似的课程,多余的话我就不讲了。

    在集中训练的战术课程中,我们将更多以实战为导向,纠正错误的习惯、完善个人战斗体系,同时让体系不同、经验不同的大家,能在交流中不断进步、互相学习。

    ”说罢,她转头,快速在展示屏上留下“云归竹”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我是云归竹,很高兴认识你们。

    ”在这个纸质载体式微的时代,还愿意练习书写的少之又少,江询昭看着屏幕上的字体,想着果然是字如其人,这字的弯折间也透着锋利气。

    整体的授课结合了经典案例与模拟情境,算得上充实且生动,江询昭听得认真,时不时记下些笔记。

    知识的部分讲授完,就到了提问和讨论阶段。

    展示屏上投影出了一个模拟情境测试,并附问题:在此情境中,作为队伍中的前锋,应该和队伍内的其余成员保持多远的距离?请给出思路和解释,并绘制出战术示意图。

    ——一个高智异种潮的情境模拟。

    她扫一眼就心下了然。

    回忆的时间,云归竹敲了谢知恒的桌子。

    “这位前排同学,请分享一下你的战术构筑。

    ”谢知恒站起来,快步走上讲台,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大致的情境。

    “前锋通常代表着队伍的最高战斗力,所以在实战中,需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谢知恒在下方画一个圆圈,这代表着进攻,“只要速度足够快、攻击力足够高,完全可以做到以攻代守。

    ”“前锋在这个位置,可以减少外界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同时也可以让治疗系和防御系的队友,在可以保障后方的基础上,给予最高的支援,实现战斗效率最大化。

    ”江询昭的位置比较偏,她单手支颐,侧头看着谢知恒在讲台上有条不紊地展示出不同的应对情况和应对措施。

    思路清晰,态度沉稳,同时有足够的信心撑起一支队伍,的确算得上是一位优秀的前锋。

    谢知恒完成分享后,江询昭也为响起的掌声,贡献了她的一份。

    云归竹点头:“有没有同学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战术?”台下鸦雀无声。

    “那我就随机点人了,”云归竹的目光转一圈,最后停在江询昭身上,“正在看窗外的第一排同学,请你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种事情,江询昭从来不吝自己的夸奖,她很快构思好:“整体是完备的、锐气的战术,可以看出构筑者的思路非常清晰,对自己的能力也很自信——因为这套战术对前锋的要求很高,如果能做到,将适用于大部分作战情况。

    ”云归竹没什么表情:“看来这位同学很赞赏这套构筑。

    除了夸奖之外,没有别的想法吗,比如关于不足的讨论?”江询昭盯了几秒黑板上的战术图,决定还是实话说,“有。

    我个人认为略有些机动性不足,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可以用,但遇到意外情况时,很难立刻切换成符合复杂场景的战术。

    ”云归竹饶有兴趣地看她一眼,做了个“请上台”的手势:“你可以直接在图上批注。

    ”江询昭走上讲台。

    她拿起笔,没有动谢知恒的那张图,而是在旁边另起一图,大致圈出战术图边界。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不代表两种模式有何高下,只是在探讨另一种不同的可能,毕竟没有绝对完美的战术,”她说着,画出一个倒置的三角,这是前锋的标识,“我们知道一支队伍中,必定至少会有一名前锋,但是其余的位置,职业、能力都是不确定的。

    真正的实战中,并不是每次都可以和固定的成员一起行动。

    ”江询昭在前锋标识之上圈一个问号,继续向下讲:“在通常的队伍分配中,前锋代表着最高的战斗力,但这种战斗力不仅可以用来进攻,还可以用来感知、传达讯息和善后。

    ”随后她轻轻勾画几笔,在屏幕上划出代表其他位置的小小符号:“实际作战中,我方的成员强度不能确定、敌方的强度同样不能确定,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会永远占据优势地位。

    所以在这里,我将提出另一套偏重于队伍灵活性的构筑。

    ”江询昭扫一眼台下,大多人都听得聚精会神,谢知恒在前排,专注地盯着她完善整幅战术图。

    她快速地将后面的分情况构筑完善好。

    “前锋的位置在更靠后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和队员建立强精神链接,前方出现异动时可以更好地让后方及时撤离。

    ”“异种潮,尤其是高智异种潮,可能也会有一些集体活动的意识。

    所以作战范围应当不止于前方,需要随时做好切换场地与撤退的准备。

    ”一套战术构筑下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完成后,台下掌声雷动。

    “非常好,”云归竹点头,“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勇于发言、友好讨论的氛围。

    ”“这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战术构筑方式,前者偏重于个人的、专精的训练,而后者偏重于团队的、综合的训练。

    那么在实际的作战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战术作为基础思路?请各位回去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结束战术课后,教室中的人陆陆续续离开。

    江询昭也准备随着人群走出去,抬头的瞬间,发现谢知恒也在看向她的方向,二人视线刚好相对。

    她便走过去,打了个招呼:“怎么,有话想和我说?”谢知恒想说什么,临到话前改了口,又欲言又止,最后说出一句:“你身上——怎么有信息素的气味?”


如果您喜欢,请把《迷航夜[gb]》,方便以后阅读迷航夜[gb]笔记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迷航夜[gb]笔记页并对迷航夜[gb]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