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没地皮,就不解决问题了?你们三机厂这边想过什么对策没有?”
苏耀皱眉问向三机厂的厂长和书记二人。
被苏耀如此质问,二人也是一阵胆战心惊。
对视一眼后,厂长硬着头皮率先开口道:
“办法我们也想过一些,可是效果都不太好,厂里的住房有限,无论怎么分都不够,我们也想盖新房,可是周边早就没地了,盖在郊区,职工们上下班也不方便。”
厂长说完,那书记也跟着开口说道:
“我们也想过,拆除一部分平房,改成楼房,这样可以节省土地,可是盖楼房的造价太高,我们厂的那点住房专项资金,怕是连个地基都打不完,最后也没办法落实。”
其实他们二人说的也是实情,和其它厂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没钱没地,就是当下解决住房问题的最大困境。
回到厂长办公室。
苏耀从王勋手里接过地图,平铺在了桌子上。
他们三机厂的位置处于滨江市的中心位置上,霞光街也是滨江市的主要交通要道路和商业中心。
除了三机厂占了一大片土地之外,他们厂的家属区,也是临街而建。
500多栋平房组成的棚户区,在地图上形成了很大一片阴影。
还是在市中心的位置上,就像是人脸上的一块膏药,异常的醒目刺眼。
苏耀用笔,在这片阴影区域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圈。
在离开三机厂时,苏耀看到了陆野的众城销售站。
只是多打量了两眼,苏耀并没有进去。
夜里。
忙碌了一天的陆野和苏云杰一起回到了苏家别墅。
才吃完晚饭,陆野就被苏耀单独叫到了书房内。
对此,苏云杰早已经是见怪不怪,连问都不再多问一句,只是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看起了电视。
书房内。
苏耀将白天的那张地图展开,放到了书桌上。
陆野看得清楚,在这处地图上,有好处都被做了特殊的标记,显然每一处标记都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这些做了标记的地方,都是我亲自走访过的,这里有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有些则是房屋老旧甚至是危房,急需改造。”
“还有这几处是住房特别紧张的,当初集体上访的那些人,主要也是来自这几个厂区。”
苏耀手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标记,专门说给陆野听。
“这次舒氏答应垫资1500万,说起来是不少,可是真要好是用起来,其实也并不多。”
“最多只能选两处作为试点。”
望着这满是圈圈的地图,不管他选择哪一处,都有不同的利弊。
苏耀也有些纠结。
陆野也在看着这张地图,按照他对滨江的了解,心中也在暗自盘算着。
就以现在沙盘上的这些圈圈来看,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无疑是处在核心区域的第三机床厂,及其家属区。
这块地,北临滨江,南面是霞光商业街,处于滨江未来的商务中心。
上一世。
自从第三机床厂搬迁后,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这块地上建立数座现代化的商场和办公大楼。
乃是不折不扣的寸土寸金。
现在虽然还处于一片棚户区的状态,但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
在陆野看来,早规划远远要比晚规划要强得多。
苏耀若是提前完成对这里的规划,那在未来,他的名字也必定会和滨江建设紧密地连在一起。
想到这里,陆野伸手指在三机厂家属区的位置上。
“我建议,先动这里。”陆野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苏耀望着那片狗皮膏药一样的棚户区,沉声道:
“哦?”
“说说你的看法。”
陆野收回手指。
放声说道:“纵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自己的核心商务区。”
“这个区域,既是这座城市的经济中心,也是这座城市的商务中心,甚至是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