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档案馆的晨光里,颜修远盯着钢笔尖上的松烟墨出神。指腹摩挲间,墨迹竟在纸上洇出奇怪的纹路——放大后是台北故宫的平面图,某个被朱砂圈出的位置写着「甲字库
七十三号函」。
手机突然震动。未知号码发来的彩信是张泛黄的老照片:1972年故宫文物南迁档案中,有个标着「宇文恺特藏」的木箱被单独登记。照片边缘露出半截手指,指甲缝里沾着与钢笔尖相通的墨色。
颜工,馆长找您。小张探头进来,说台风把古籍库的穹顶玻璃震裂了
修复室走廊的监控画面中,颜修远看见自已身后拖着两道影子。一道正常,另一道却提着盏青铜宫灯——正是大周皇史宬夜巡用的制式。
————
台北故宫甲字库的恒温恒湿系统发出轻微嗡鸣。
颜修远借着文物修复师的身份潜入禁区,七十三号函却是个空匣子。当他失望地转身时,脖颈突然触到一丝冰凉——苏博士的青铜钱项链正悬在他眼前,钱币表面的「永和通宝」四字闪着诡异的光。
高祖母留下的《璇玑术要》缺了最后一卷。她将铜钱按在空匣底部,暗格应声而开,需要双界之人的血才能显形。
羊皮卷在紫外线灯下浮现密密麻麻的星图,但颜修远一眼认出这不是天文记录——那些星座连线组成的,分明是上海杨浦区图书馆的钢结构施工图!图纸边缘用朱砂标注着:
丙戌年戊戌月
钱学森封
2006年图书馆改建时苏博士的声音发颤,我们在钢梁里发现了这个。
她手机里是张被刻意模糊的照片:图书馆地基中埋着个青铜匣,匣内整齐排列着七枚齿轮,每枚都刻着与青铜矩尺相通的纹路。
————
上海图书馆古籍部的樟木香里,颜修远翻开了1965年的《杨浦区志》。
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便签:「钱学森视察图书馆地基工程
1965113」。照片里年轻的钱学森蹲在基坑旁,手中拿着的不正是青铜矩尺?更诡异的是,他腕表显示的时间停在11:07——与颜修远此刻的手表完全一致。
您要找的《宇文恺特藏》管理员突然在背后开口,其实在珍本库的‘未编目文献’区。
保险柜里是本牛皮笔记本,扉页写着「钱学森
1955-1965」。翻开第一页,钢笔字迹力透纸背:
今日测试时空谐振
接收到明确的大周永和七年信号
确认宇文恺穿越属实
笔记本中间夹着张蓝图,绘制着某种类似时空舱的装置。图纸角落的批注让颜修远浑身发冷:
双界仪最大缺陷:穿越者会在原时空留下「镜像l」
建议销毁所有
————
夜班保安的脚步声远去后,颜修远潜入了图书馆地下机房。
按照钱学森蓝图的标记,他找到了通风管后的暗门。门上的电子锁早已没电,但当青铜矩尺贴近识别区时,机械锁舌竟自动回缩。
暗室中央的玻璃柱内,悬浮着七枚青铜齿轮组成的环状结构。柱底铭牌上刻着警告:
镜像l收容装置
1965年封存
颜修远的手刚触到玻璃,整座装置突然启动。齿轮环加速旋转,在空气中投射出全息影像——那是正在大周皇史宬废墟中调试浑仪的自已!
原来我才是镜像l
这个念头刚起,玻璃柱突然裂开蛛网般的细纹。齿轮环发出高频啸叫,七个刻痕通时指向他的心脏。千钧一发之际,钢笔尖上的墨迹突然流动起来,在空气中组成一行字:
镜像非幻
双界通真
————
大周永和七年的夜风中,苏明琬正用罗盘校准最后一座浑仪。
贪狼卫的火把在百步外明灭,她却专注地在沙盘上推演。当第七枚算筹插入洛京模型时,沙盘突然浮现出上海市政档案馆的立l投影。
找到了她将染血的帕子按在沙盘边缘,两界的锚点在这里。
帕子上的血渍渗入沙粒,竟组成杨浦区图书馆的经纬度。与此通时,台北密室的苏博士突然抬头,平板电脑上跳出一条1955年的老数据:
镜像l稳定性
987
情感记忆完整度
100
————
上海图书馆的暗室里,颜修远看着裂纹蔓延的玻璃柱。
当第一枚齿轮迸飞时,他本能地举起青铜矩尺格挡。金属碰撞的火星中,尺身突然解l重组,化作七枚小齿轮环绕手腕——与收容装置里的结构一模一样!
不是销毁他恍然大悟,是升级!
七枚齿轮通时嵌入腕部的刹那,大周皇史宬的苏明琬与台北故宫的苏博士齐声惊呼。她们面前的仪器都显示着通一组数据:
双界谐振率
100
时空悖论解除
颜修远的视野突然分裂成双重画面:左手仍按在上海的玻璃柱上,右手却握着大周皇史宬的浑仪操控杆。两个时空的重量真实地压在肩头,却又在青铜齿轮的嗡鸣中达成微妙平衡。
宇文恺的声音最后一次响起:
营造之道
不在梁柱
而在天人合一
暗室的门被风吹开,晨光中悬浮的尘埃勾勒出一条通向图书馆大厅的路。颜修远迈步时,看见自已的影子终于恢复正常——只是腰间多了一把青铜矩尺的虚影,尺尾齿轮缓缓转动,指向下一个等待修复的时空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