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陆对明年自己的安排很满意,《魔戒》和《活着》。到时候小伙伴们岂不是开心地呜咽嚎叫?
当然了,勤奋的文抄公是会让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合理化的。
魔戒的世界很庞大,用一些国家的地理作为原型很简单,顾陆想了想,自己明年应该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去国外。
此外,魔戒中的中土世界,“中土”一看就是中国腔,但实际还真是iddle-earth的翻译。顾陆很了解,原本托尔金在创作时,中土世界的夏尔地区,明显是英国乡村风格,而洛汉国的地形又是很明显的纳维亚半岛地貌。
青年论坛上顾陆的演讲确实是临时瞎想,但有的话也有道理。所有艺术创作的根基都源于世界。
“对对对,差点忘了,时代不同,时代不同。”顾陆想到了一件事,“本来还想距离过年这两三个月的时候可以休息的,看来不行。”
余华本身是六零后,而跨度是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他是没经历过的,故此查询了不少资料。那么顾陆肯定也要进行资料收集,剩下这几个月就准备准备吧。
咕噜大王忙碌了起来,另一边,世界青年论坛的影响开始向外扩散。
和预料的相同,参加青年论坛的二十多个国家,各自的官媒分别报道此事。
法新社:“我国青年古斯塔夫·李提出的[青年倡导组织]在活动现场引发各国优秀青年争相加入。法国最好的朋友顾陆,展示自己写作的大计划……”
还好古斯塔夫是马赛人,否则法新社一定会强调是我国伦敦。
路透社:“卡丝娜·蒙德拉在世界青年论坛会亮相,这活动是世界最高规格的青年交流大会,由我国、中国和法国共同主办。大会上,多国优秀青年畅聊,卡丝娜和顾陆成为当天唯二获得全场认可的青年。”
瑞通社:“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天才埃里克松和顾陆相谈甚欢,顾陆认同埃里克松的写作才华。”
安莎社:“原来意大利在中国天才顾陆心中是这个样子……”
等等。
为何各国的通讯社都提及顾陆?因为你没有参照物,如何展示自身的牛逼?
就拿路透社的唯二获得全场认可来举例。那是什么情况?就是站上讲台还未说话,掌声就响起来。顾陆名气摆在那里,很正常,而卡丝娜,金发碧眼大美女,登台有掌声不很合理吗?
合理的!
每个国家对自己的国民都有偏好的,哪怕是中国,央网在剪辑时,甚至把可能会抢顾陆风头的卡丝娜内容剪掉五分之四。
只能说央网的剪辑师是了解lsp们的。
有卡丝娜这颜值的知性美女,别说顾陆了,迪迦来了都没用。
“教授,你先回吧,我一时半会离开不了上海。”顾陆在电话里说,“有太多事了。”
师徒两人本来预备一起回北京,可行程太满了。
具体哪里满?英法德意俄都约顾陆见面。
瞧瞧别人这话,“顾陆先生,有看过巴黎时装周吗?今年有很多《谁动了我的奶酪》元素的作品,肯定要去看看吧。”
每个邀请都很难以拒绝啊。
就很忙碌,顾陆也安排时间表,一个个都擅长画饼。
果然当领导的,都擅长此道,古今中外一辞同轨。
“我认识好多龚古尔学院的作家,他们都非常喜欢顾陆先生的作品。”
你瞧瞧,龚古尔文学奖,在某部分人眼中,这奖项的含金量是高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他不说,龚古尔文学奖的
什么精神?
贝恩·比昂是想第一时间购买蛤蟆先生,只是遇到了一个复杂的病人。
病人发现了自己的父亲不是亲生……不对是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根据蛛丝马迹发现了母亲的出轨对象以及生父。但他又不想家庭破裂,可父亲对他真还好,又不想瞒着父亲。疯狂拉扯之下,孩子抑郁了。
“听我说男孩(16岁),你为什么会认为你不该活在这世界上?”贝恩内心已拉响警报,但脸色还是有条不紊。
“如果没有我,母亲出轨还能挽回。”他这样说,“如果没有我,我的父亲也不会被欺骗十六年。”
都说儿童心理学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因为在形成三观的阶段,不正确引导会造成两个极端的后果。
首先是一切都是世界的错,且不是中二病那种。其次是将一切错因归结在自己身上,眼前的孩子很显然是后者。
今天要加班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上市首日,没有辜负英国有关部门的辅助,首日销量达到9万册。2020年最好成绩,甚至超过《威茅斯系列》首日销量三千册。
[顾陆先生对英国的热爱,全部在书里了。]
克苏鲁之王(顾陆认证)凯恩,当天下午就在自己推特上宣传。其实吧,他还压根没看,书还在亚马逊快递送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