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分粮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参娃 本章:第六十六章 分粮

    沈国栋回家后,他受伤的事就瞒不住了。

    王金花得知儿子打黑瞎子的时候,让黑瞎子给挠了,少不得又哭一场。

    沈国栋能咋办,只能耐心哄着,安慰母亲,说他伤不重,郎中都说了,过几天就能好。

    沈国栋费了半天口舌,总算把王金花给哄好了。

    之后王金花就说,让沈国栋最近都在家里养着,伤没好之前,哪儿都不许去。

    沈国栋能咋说?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反正他又带回来一百八十块钱,家里最近也不缺肉吃,暂时不上山也行。

    就这样,沈国栋安心在家养伤。

    冯、孟、张几家人得知沈国栋受伤了,少不得要埋怨自家孩子,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不吭声,竟然敢瞒着。

    之后,立民娘等人,都带着东西,过来看望沈国栋。一时间,沈家也挺热闹。

    沈国栋打黑瞎子受伤的消息就这么传了出去,没过两天便传到了沈万全夫妻耳朵里。

    那老两口知道了,竟是拍手庆贺。

    刘氏更是坐在炕上直骂,说黑瞎子下手轻了,怎么不一下子把沈国栋拍死在山上等等。

    这些话,碰巧被人听见,没多久便在村里传开了。

    大家伙儿背地里都骂,说那俩老家伙不是东西。

    亲孙子受伤了,就算不过去看看,也不能这么咒骂啊。

    那么大岁数的人了,成天就是个作,一点儿好人缘不留。

    将来真有个好歹,谁管他们啊?

    没过几天,沈秀英和沈秀芹也听说了弟弟被黑瞎子挠的事儿,可把她们吓的够呛。

    沈秀英把三个儿子托给婆婆,急急忙忙跟丈夫一起回太平沟看望。

    沈秀芹家闺女太小,离不开人,她婆婆也不管,只能拜托大姐给捎回去一些东西,替她看看弟弟。

    沈秀英回娘家,见到弟弟的状态还不错,这才放心,少不得叮嘱一番,让沈国栋以后千万小心。

    队里忙,两口子也没久留,说了一阵子话,又急急忙忙走了。

    沈国栋在家养伤,王金花母女去队里扒苞米。

    如今这时候苞米脱粒,都是纯人工,一般人家都会有一种工具,叫苞米擦子。

    就是一根四五十公分长,茶杯口粗的木头,一头粗一头细。

    粗的那头用工具抠出个弧形的面儿,中间再抠出个两三寸长,手指宽的窟窿。

    窟窿下方钉一根大号的洋钉子,把钉子弯过来,尖儿朝上,再把钉子尖磨圆了。

    脱粒的时候,一手握着苞米擦子,一手拿着苞米棒子用力往那洋钉子上一擦,便可以擦掉一两行苞米粒子。

    重复操作两三下之后,苞米棒子上就剩下没多少苞米粒儿了。

    随即另一个人拿着两棒苞米对着一蹭,剩余的苞米粒子也就掉了。

    没有苞米擦子的,就用螺丝刀子、剪子啥的,也能操作,但是慢,而且也危险,容易扎到手。

    不管是用哪种方式,反正都挺慢。

    沈国栋躺在炕上没啥事儿,正好就想起来,八十年代末那会儿吧,有一种手摇式的苞米脱粒机。

    那个虽然也是人工,却比这么脱粒省事多了。

    左右也是闲着没啥事儿,沈国栋就找了块炭,在木板上凭着记忆画。

    前前后后画了好多次,最终画出来比较满意的结构图。

    家里没有纸和笔,沈国栋就去冯立民家,管立民弟弟要了个铅笔头,还有一张纸。

    回来仔细的将图绘制在纸上,然后拿着去找王长武。

    “叔,这是我从别处看来的,人家给苞米脱粒都用这玩意儿。

    叔你看看,咱队里能不能也想想办法,找铁匠打几个。

    这玩意儿手摇的,从上面这个口放进去苞米棒子。

    一摇,苞米就脱粒了,苞米骨子从底下的口出来。

    这可比咱现在这么干活,快多了。”

    沈国栋把手摇脱粒机的图纸,拿给王长武看,并给他解说。

    王长武一听,赶紧拿过来那图纸细细的瞅,可看了一会儿之后,王长武摇摇头。

    “国栋啊,你说的这东西肯定好用,叔相信你。

    可有件事儿你忘了,咱公社的铁匠炉,做不出来这东西。

    要是去县里,一时半会儿的够呛能排上号。

    咱队的苞米这几天已经扒出来一大半儿了,再有个五七六天就完事儿,就算做出来,今年也用不上了。”

    “是,叔说的在理,我光顾着画图,忘了这个茬儿了。”

    沈国栋一寻思,可不咋地?

    公社铁匠炉,能打个斧子、镰刀、镐头、马蹄铁啥的就算不错了,脱粒机,他们够呛能做出来。

    “没事儿,这图纸你先放在我这儿,回头我找人去县里定做几个。

    今年用不上,来年再用呗。

    这玩意儿铁做的,放在那儿也不吃草料,不怕坏,能用好多年呢。”王长武笑着安慰沈国栋。

    “是,是。”沈国栋也没说旁的,直接把那张图纸就留给了王长武。

    王长武是个追求上进的人,特别积极,每年交公粮,太平沟生产队都是第一个。

    在他的带领下,队里众人都玩了命的干活,又过了六七天,也就是十二月初,队里的苞米全都脱粒完毕。

    于是装进麻袋里缝好了口儿,然后出动马车拉着,送往公社粮库交公粮。

    各生产队的情况不一样,交完公粮之后,有的队先分口粮,等过一阵子,大概阳历年之前吧,队里再算总账,分布票、油票、棉花票等票证。

    也有的队,会等到阳历年之前,一起分口粮,发票证,这个就看队里干部怎么安排了。

    十二月十号一大早,队里就挨家挨户通知,今天开会,分口粮。

    沈国栋身上的伤,养了这些天,已经彻底好了,于是吃过早饭,一家三口拿着麻袋去队部,跟众人一起等着分口粮。

    眼下口粮的标准每个人一年三百二十斤粮,另外每人十五斤做酱的黄豆。

    但这个粮可不是粮店里加工过的米面,而是带壳儿算,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连毛带屎一共算上,一天一斤。

    以苞米为例,加工后去掉皮儿、脐子和损耗,大概能剩七成就算不错了。

    要是推大碴子的话,只能出不到四成。

    不少人家根本就舍不得推大碴子、小碴子,而是直接连皮儿带脐子一起推成面粉,蒸饼子蒸窝头、馇苞米面儿粥喝,为的就是不浪费。

    当然,这样推出来的苞米面儿粗,也不好吃,但是成天挨饿的人哪里管这些?

    好歹这也是粮,总比谷糠、榆树皮好吃啊。

    等众人都聚齐了,队里干部挨个儿喊名字,然后各家就拿着麻袋,去仓库里装自家的粮。

    装好了之后,在麻袋上头做上标记,队里专门出车,帮着把粮食送到各家去。

    沈万全两口子也到场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刘氏倒没敢招惹沈国栋一家。

    只是看着沈国栋的眼神儿,就跟淬了毒一样。

    如今已经分了家,别说沈国栋根本不怕,就连王金花再次见到公婆,心里也早就不像过去那么畏惧。

    娘三个说说笑笑的,就把粮食运回家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六零小山村:狩猎白山松水》,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六零小山村:狩猎白山松水第六十六章 分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六零小山村:狩猎白山松水第六十六章 分粮并对重生六零小山村:狩猎白山松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