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币上印头像当然是孙泽的调侃之语。
古代毕竟不是现代,真要是把赵祯或者老朱的头像印上去反倒容易出问题。
比如出现污损或者破坏时,说不定就会被有心人上纲上线当成是有谋逆之心。
为了避免这种欲加之罪,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从源头就杜绝。
同理,纸币上也不会印刷任何带有几人头像的图案。
孙泽考虑设计出一套能够同时给赵祯和老朱以及将来的刘备使用的货币。
至于货币名字,他也想好了。
赵祯的新货币就沿用最开始想到的大宋宝钞,刘备的就叫大汉宝钞。
而老朱则相对麻烦些,因为已经有了大明宝钞,而且现在洪武十五年已经出现贬值的现象。
为了避免混淆以及被拖累名声,暂定为大明币。
等老朱下次来时,先商量如何给已经开始滥发的大明宝钞收尾,再考虑发行有准备金的新钞。
这时赵祯放下纸币接着问道:“先生,可否将硬币给我看一下。”
孙泽从抽屉里取出几枚不同面值的硬币。
赵祯接过硬币仔细的端详,过了一会才开口道:
“怪不得先生之前送我一套数学教材,如果不能推广数字,这新货币恐怕会遇到不少阻力。”
见赵祯主动提起数学教材,孙泽有些好奇:“那阿拉伯数字推广出去了吗?”
赵祯连忙道:“目前还只在大内以及少数重臣间教授。我打算等下月改元庆历时再一并推出去。”
“同时加开一次数学特科取士,等来年推广开后所有的进士科都增加数学内容。”
孙泽听完点点头。
在古代想推广数学等科目,最好的办法就是塞进科举考试中。
想通过科举做官的,自然就愿意去学。
等到将来数学的好处显现后,大家就会接受其他的科目。
而且赵祯采用加开特科和增设内容的办法,避免了读书人的抵制,极大的降低了阻力。
“不过还有件事未告知先生,”赵祯又开口道,“吕相公说阿拉伯数字不好听,想改为孙大王数字。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孙泽哭笑不得,这吕夷简还真是会揣摩人心。
怪不得吕家能够在北宋圣眷不衰,都是家学渊源啊。
不过以他的名字命名就算了,想了想道:“汉时著有九章算术,这算是最早最全面的数学教材。不如就改称为九章数字,以示纪念。”
听到先生没同意叫孙大王数字,赵祯有些惋惜。
但既然先生有了决定,那就改叫九章数字。
这时孙泽看了看时间,马上就要四十分钟,连忙催促赵祯去往原来的店里。
这次要带回去的东西挺多。
除了几百根不锈钢管外,还有压电点火器和几十个足球,各种配件以及特意准备的一套纸币与硬币。
赵祯将各种物资归纳好,然后看着站在一旁的先生,有些奇怪道:“先生不和我一起回去吗?”
孙泽摇摇头,示意自己这次不一起过去。
赵祯表情显得有些遗憾,先生之前几次过去都没来得及去看一看府邸。
本想着这次刚好有空暇,正好大家一起去参观王府,顺便为先生乔迁庆祝一番。
看来只能等下次了!
他挥挥手,随即消失不见。
等赵祯离开后,孙泽重新回到隔壁店里。
先将赵祯这次带来的4盒黄金拿上二楼。
现在总共有16盒黄金,可惜暂时不能出售,只得全锁进保险柜里。
接着又下楼用手持叉车将从老朱那里带回来的紫金楠木箱给叉到原来的店里。
等忙完这一切孙泽才又重新回到收银台,开门营业。
刚刚他不是不想去北宋,而是因为那位神秘的雷老板。
在没有摸清这人的意图前,最好暂时别轻举妄动。
之前他就发现宋教授和张教授对赵祯的出现和木箱都没怎么在意。
而那位雷老板则盯着赵祯和木箱看了好一会。
他猜测对方或许已经发现了不寻常。
如果雷老板的身份真像他想的那样,那么对方很快就会找上门。
对此孙泽倒没有特别担心。
经过这么多次双向穿越,已经证明几个穿越者都是与他绑定的。
也只有他才能开启时空通道。
所以他现在有足够的底气。
即便雷老板真是官方的,也只有同他合作而不能取代他。
大不了一拍两散!
……
汴京,垂拱殿。
吕夷简和晏殊自朝会结束后就一直待在垂拱殿,二人神情有些沉郁,来回踱着步。
今天朝会上吕夷简提出将环庆路兵马钤辖种世衡给调回朝,担任仙器监的提举。
同时又提出调范仲淹、韩琦和狄青回来。
本以为这几个任命会很容易就通过,因为这是他和晏殊同官家商议后的决定。
结果没想到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调韩琦回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而范仲淹则遇到一小部分人反对。
可调种世衡和狄青回来则遭到了大部分人反对!
尤其是让种世衡提举仙器监的提议,更是遭到了很多大臣的驳斥!
有人怒斥吕夷简和晏殊包藏祸心,蛊惑官家妄兴兵事,实乃国贼!
有人则言仙器监事关重大,怎能让一粗鄙武夫主管?
应该选一能臣担任才对,话语里极力彰显自己就是那位最合适的能臣。
还有人表示朝廷国库空虚,怎么能够花那么多钱去营造什么仙器监火器,除非让他亲自监督。
只有欧阳修为首的谏院和以包拯为首的御史台们一言未发。
晏殊冷眼旁观着吵闹的一幕。
他注意到坐在上位的官家被吵的头都大了。
官家试图打圆场,这反倒是让大臣们转而集火于官家,偏偏每个人似乎说的都有道理。
结果官家错过了与孙大王约定的时辰。
见此情形晏殊急忙站出来制止了闹剧,才让官家得以脱身。
等官家离开,众多大臣们自然也跟着散去。
而他则和吕相公去到后殿等着官家回来。
见官家久久未回,吕夷简开口道:“同叔,今日之事你如何看?”
“还能怎么看,不过是争权夺利而已!”晏殊冷哼一声。
在他看来,今天朝廷上哪里是什么文人武夫之争。
不过是因为最近官家的变化太大罢了。
不管是遴选禁军,还是让工匠烧制水泥,又或者是严命开封府追剿亡命徒。
还有专门派人收集夜香,给各地官营马场下诏存储尿液,甚至是汴京城里最近流行起来的踢足球等。
这种种件件,无一不在显示着官家的巨大变化。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都想在巨变中搭上仕途上升的这辆车。
为什么欧阳修和包拯今天没参与争论?
因为二人已经见识过那火器的威力,当然不会反对官家的意见。
目前这样的局面,让吕夷简和晏殊二人很是头痛!
要想改革顺利开展,离不开大臣们的支持。
可大臣们提的那些问题又确实存在,尤其是朝廷国库空虚问题。
若是再挪用铅去造火器,岁入将更加窘迫。
也不知官家这次从孙大王那里得到好办法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