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
听到赵祯的声音,孙泽暗道不好,怎么偏偏这个时候过来了。
尽管之前在店里赵祯也碰到过其他人,但那只是来店里买东西的普通客人。
看到赵祯的穿着打扮最多就是以为玩s的,哪里会在意。
可现在店里三人,有两个都是搞历史研究的教授。
很容易就能从赵祯的穿着、语言和动作上看出端倪。
而且旁边还有那个一直没说话的雷老板。
孙泽觉得这人才是最危险的。
他已经注意到雷老板盯着赵祯看了好几秒,接着又盯着那个被报纸盖住表面的木箱。
张教授只是看了一眼赵祯,便又接着道,“老宋说那副书法字写的不行,他搞明史研究的懂个屁。给他看书法就是糟践。”
宋教授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老张,话不能这么说。我只是觉得那副字写在好好的澄心堂纸上是白瞎了。”
这时雷老板才收回眼神笑着道:“孙老板,听老宋说你有颗全粉的夜明珠,不知道愿不愿意割爱?”
孙泽无语的看了一眼宋教授,当初就不该去鉴定那夜明珠。
宋教授讪讪一笑,其实他并不认识雷老板。
昨天他先找人帮忙写了一份符合宋朝诏书的内容,随后又和老张聊天时提起看到一幅书法。
当提到那副书法用的可能是澄心堂纸后,老张顿时来了兴趣,表示要和他一起上门去亲眼看看。
结果今天早上两人出门的时候,考古队的王队长拉着一人过来介绍说是雷老板。
但却没有具体说雷老板的身份,只是希望老宋能带雷老板一起去。
宋教授也没多想,他们搞历史考古研究的,遇到形形色色的老板多了去。
这些人遇到看不准的古董,往往会花钱请真正的专家帮忙给看看。
他猜测雷老板可能就是这类人。
对此宋教授倒是没什么芥蒂,只要不是倒卖文物的就行。
不过他也没想到雷老板竟然当着他面开门见山就想求购那颗夜明珠,心中不快的同时又有些疑惑。
那颗夜明珠他可从未对人提过,这雷老板又是怎么知道孙泽有颗夜明珠的?
还胡说什么是他提起的。
这不冤枉人吗?
于是直接当着雷老板的面连忙向孙泽道歉,表示自己绝对没对外说过夜明珠的事。
听到几人的对话赵祯终于反应过来,随即后退一步,将防盗门轻轻给关上。
孙泽发现赵祯关门的动作并没有引起宋教授和张教授的注意。
而那名雷老板竟然同样没往那个方向看,而是用莫名的眼神盯着他。
只不过不再是之前那种审视的眼神,而是好奇。
孙泽继续用之前的说法:“那颗夜明珠是父母留下的,没打算卖。”
雷老板表情似乎有一丝遗憾,却也没过多纠缠,而是笑着道:
“那我就不能夺人所爱了,这是我的名片,希望以后能和孙老板多走动,互相发财!”
说罢又朝宋教授和张教授点点头,径自离开了。
等雷老板离去,宋教授有些埋怨道:“王队长怎么回事,什么人都往我这介绍。老张你认识吗?”
张教授同样不认识这名雷老板,以前更是从未见过,还以为是老宋以前认识的。
不过既然人都离开了,他也懒得再多想,而是期待的看向孙泽。
孙泽解释道:“我逛送仙桥市场时偶然看到那副书法就给买了下来,其他的我也不太清楚。”
“上次宋教授对它的评价不高,所以我给收拾装起来了。”
送仙桥是蜀都有名的古玩市场,那里有每周两次的流动集市。
把晏殊那副字推到流动摊位上,来历自然就无从查起。
张教授听完便知道问不出什么了。
事实上他并不太相信老宋的判断。
那澄心堂纸要是真那么容易就给复现出来,那项目组也不至于花了一两年都没能成功。
既然孙泽不愿意多谈,他也不好刨根问底。
虽然没能看到那副书法,但张教授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对着老宋拿出的那份诏书内容点评了一番。
“这份诏书的内容估计是照着宋史摘抄替换的吧?”
“说真的还不如之前你看的那份呢。”
他虽然没亲眼看过孙泽的那份圣旨,但听老宋谈起过里面的内容。
相比之下,他还是觉得孙泽的那份内容更好,就是里面那些官职、爵位、待遇太过离谱。
孙泽耐着性子与二人闲聊了一会,宋教授与张教授这才转身告辞。
他把二人送到门外,看着二人开车离去。
又站在门口看了一会,见没什么异样,才转身把卷帘门给拉下回到了店里。
听见响动,隔壁的赵祯重新打开防盗门走了出来:“先生,可有不妥?”
他刚才听见几人在问那副晏卿的书法,担心因此而给先生带了麻烦。
孙泽摇摇头,笑着道:“没事。”
话虽如此,但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那名张教授或许没什么,但那名雷老板给他的感觉不太好。
这人不太像从事古董生意的商人,反倒是有些像身居高位的老干部。
他曾经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往设计、审核的部门跑。
偶尔会碰到一些和雷老板差不多的气质的退休老人。
这些人虽然和你聊天的时候面带笑意,会让你觉得如沐春风。
但实际上你能明显感觉和他之间那巨大的鸿沟。
孙泽觉得如果自己的猜测属实,那雷老板今天来的目的恐怕不简单。
但他很是疑惑,自己除了售卖黄金外好像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就算那些黄金还是分散到不同的店里出售的,而且就他那点数量根本激不起一点水花。
按理来说不该被人注意到才对。
孙泽低头看了看雷老板留下的那张名片,上面只有个名字和电话,没有其他信息。
想了想把名片塞进收银台的玻璃夹层里。
如果对方真的想和他谈点什么,迟早还会找上门来。
听到先生说无事,赵祯才高兴的说起这几天的事情。
“先生,我按照你之前的要求将火器改为了铅丸。”
“经过测试,发现铅丸比铁丸更容易铸造,而且使用的效果更好。打在靶子上会裂成好几瓣。”
“我又让内侍找来一头肥豚,即便是隔着五十步,被多颗铅丸打中后不多时就死了。”
“此外先生上次带来的那些弓弦效果也非常好,比禁军们常用的弓弦更坚韧更便捷。”
说完这些好消息,赵祯脸上出现一丝窘迫,继续道:
“只是一旦将来那火器大规模列装,若是全部使用铅丸,那就没有足够的铅去铸造铜钱了。”
“还请先生给想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