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华山派一众人便起了床,很快地就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在天亮后不久,就离开了客栈,离开了衡山城,向着华山的方向进发。
袁大古看了看自己的师父岳不群,发现他的精神状态竟然很不错,神采奕奕的,没有彻夜难眠的疲惫,也没有黑眼圈什么的。
也不知道是岳不群的内心真的那么强大,不把袁大古对他说的话放在心上,听过就忘,睡了一个好觉,又或者是内力这种神奇的东西。
——嗯,等一下问问师娘,看昨晚师父是否睡得很好。
只是,华山派众人虽然出门很早,但还是被前来攀谈搭讪的江湖人给堵个正着,毕竟昨天袁大古那大发神威的表现,以及那杀了万里独行田伯光的事迹,都值得他人来见上一面。
毕竟那田伯光好色,祸害的女子无数,其中有那些江湖人的亲人朋友,也不是不可能。
之前的时候,袁大古一直住在刘正风的家里,没有露面,那些人知道他的事迹,却找不到他人,今日找到机会,自然是对他表达了感谢。
而在那些江湖人之后,是刘正风,他这次是来把自己的长子送到岳不群的手中,让他跟着岳不群一起回到华山,跟着岳不群学武。
之前时候,刘正风这长子的确是在众人的见证下拜师岳不群,可是,岳不群也说了,刘正风的长子年纪还小,需要在父母身边再长几年。
却没想到,今天刘正风却在自己临行之前,把这个孩子送了过来。
“玉不琢不成器,我这长子留在我身边,终究是被溺爱,对他成材不好,需要岳掌门你这位严师多加照看。”刘正风这样说,但是脸上的表情,眼中的神情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又一次的,刘正风向岳不群托孤。不过和上一次规避风险不一样,这一次让岳不群把自己的长子带走,是希望之后袁大古的谋划不成,杀自己全家的时候,岳不群能够护住自己的儿子,希望这份“同门情谊”能够让袁大古手下留情。
现在刘正风是搞清楚了,岳不群是个正人君子不错,但是他识人的能力却并不好,没有看出自己的爱徒袁大古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这位表面上淳朴、正直,急公好义,行侠仗义,尊师重道,实际上却是个癫的,就凭昨夜他的那番话,还有那份把岳不群推上武林盟主之位的谋划,除了他是个癫的之外,刘正风想不出第二种可能。
岳不群瞧见了刘正风的表情,却是误会了,先入为主地认为,袁大古和刘正风昨晚进行了协商,下一次五岳剑派大会的时候,将自己推上五岳盟主之位。
而他这位长子,便是交到自己手中的“质子”,用来取信于自己。
无奈之下,岳不群只能把刘正风的长子带在一起,一同回到华山,而在附近周边,在衡山派的影响范围之内,刘正风这位衡山派的二号人物还是有些能量的,一路上的住行都安排妥当。
而在回程路上,袁大古开始把他那套破石碎玉拳教给岳不群,让自己的师父评判一下这门拳术,从它的难易程度、威力,是否对练习这门武功的人产生危害等等。
之前行走江湖闯下名号的时候,袁大古收集着各种拳术,然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那海虎爆破拳的理念,研究出了这门拳法。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华山派的武功之上的,袁大古至今修炼的内功,依然是华山派的内功,施展拳法所需要的内力,心法的要求,依然是华山派的心法。
只有一个彻头彻尾的华山派弟子,才能真正地学会这门拳法,外人即便得了,练成了,威力也要大打折扣,甚至反而会伤及自身——这一点,并非是袁大古的原创,而是少林寺,他们的七十二绝技,需要配合佛经道理才能修炼成功,强行练习的话,会为自己留下隐疾,甚至经脉尽断暴毙而亡。
听了一下袁大古对拳理的讲解,岳不群这才明白,这种拳法,果然是自己这位离经叛道的弟子才能创造出来的,正常江湖人哪会这样应用内力。
同时,岳不群也感慨了一下,自己这位弟子的天赋,想要把这门拳术施展出来,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内力的控制、经脉、穴位等等的配合,难度直接高到爆炸。
作为掌门,袁大古所修行的内功,岳不群自然是懂得的,袁大古经脉、穴位之类的知识还是他教的,学习这门拳术的前置条件,他都掌握着。
只是,尝试着依照拳理挥出拳头,岳不群只觉得头昏脑胀,同时要做到那么多的事情,即便是他,也是觉得非常困难。
并且,不同穴位、气门与发力点的组合,还能让拳法发挥出不同的威力。
一连几天,岳不群对于这门拳法窥门径而不入,只觉得这破石碎玉拳只有极少部分的人才能学会,强是足够的强,但难也是真的难。
“师父,你错了。”见岳不群一直为这门拳法发愁,袁大古说到:“想要学会这门拳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亲身体验一下这拳术的发劲!”
简单来说,就是在清楚拳理的前提下被这拳打中,感受拳劲运转,就能学会。
有心去教,打出的拳劲就不会伤人,自然就能学得会;学拳的心中带着犹豫提防,也无法学会。
因此,只有至亲的师徒与师兄弟之间,才能互相传授拳法,双方其中一个心底有鬼,就教不成,学不会,这也是袁大古设置的第二道保险。
用了一段时间,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华山脚下。
虽然华山派弟子不多,但也有近三十位,除去被带着参加金盆洗手大会的一些,操持华山派位于山下产业的几个,在山上留守的有一些人。
得知了师父师娘还有师兄要回山的消息之后,那些在山上留守的弟子早早地下山,前来迎接。
华山派以入门的先后定下师兄弟,最年轻的那一个,才十五六岁,听到自己师父这一趟又收了两个徒弟,自己也成为师兄了,那个弟子非常激动。
而林平之可是为自己这些素未谋面的师兄们带着礼物的,让这些弟子更是高兴。
华山派穷啊。
不过,贫穷对于华山派来说,是过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