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德堡的数控车床。
瑞士斯图特的高精度磨床。
还有那座正在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奥地利的连续式热处理炉。
这些,全都是世界顶级的设备。
虽然看起来,并不是最新的型号。
但保养得极好,运行状态,堪称完美。
大野三郎的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
他走到生产线的末端。
一批刚刚完成最后组装的轮毂轴承,正静静地躺在专用的物料框里。
银色的金属表面,在灯光下,反射着柔和而均匀的光泽。
每一颗轴承,都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他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颗。
入手,微沉。
触感,冰凉而光滑。
他用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内圈。
轴承,无声地,顺滑地,旋转起来。
没有任何的阻滞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杂音。
只有一种极致的,机械的流畅。
大野三郎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仅仅是这一下转动,他就能判断出。
这颗轴承的精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他转过头,对身后的一名助手,沉声说道。
“把仪器拿过来。”
助手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
从里面,取出了各种精密的检测仪器。
三丰的千分尺,泰勒霍普森的圆度仪,还有一台便携式的表面粗糙度检测仪。
大野三郎亲自上手。
他先是用千分尺,仔细测量了轴承的内外圈尺寸。
屏幕上显示出的数字,与图纸上的标准值,分毫不差。
接着,是圆度检测。
探针,在轴承的滚道上,缓缓划过。
屏幕上的那根代表误差的曲线,平直得,像是一条直线。
最后,是表面粗糙度。
当检测结果出来的那一刻。
大野三郎的呼吸,几乎停滞了。
Ra0.02。
这个数值,甚至比他们南泰三田,对供应商提出的最高标准,还要优秀。
这怎么可能?
他有些失神地,看着手里的那颗轴承。
这真的是,从眼前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
他开始怀疑。
这会不会是对方为了应付检查,特意准备的样品?
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了那条正在运转的生产线上。
他走过去。
这一次,他的观察,更加仔细。
他几乎是趴在了那些设备上。
查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
突然。
他的目光,定格在了那台德国海德堡数控车床的机身铭牌旁边。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他看到了一个被划了半道,但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小小的,樱花状的标记。
那是......
那是田中工业的标记。
大野三郎的脑子里,轰的一声。
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田中工业。
是日本国内一家二线的轴承设备供应商。
也曾经是,南泰三田的合作方之一。
他想起来了。
大概在一年多以前,田中工业曾经向南泰三田,推销过一条他们自主整合的生产线。
号称,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当时,南泰三田的技术部门,对那条生产线,进行过详细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