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毛姆的风格为什么有点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肉都督 本章:第40章 毛姆的风格为什么有点杂?

    杨翊还没说话,徐晓先开口了,“刚才跟王主任说好,吃完饭要去他办公室的,下次有时间再去你们寝室吧。”

    听徐晓这么说,杨翊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徐晓不是什么爱管闲事的人,这会儿不知道怎么,竟然开口帮他拒绝陈凯歌。

    听起来,徐晓似乎不想让他去陈凯歌他们宿舍。

    陈凯歌却挺执着的,继续说道,“刚才同学们看过《教堂司事》,既喜欢,又有很多疑问,所以想请杨老师你去宿舍,我们向你讨教讨教。或者,找个教室也成。”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翊也不好再拒绝,便笑道,“别找教室了,搞那么正规,我下午找个时间去你们寝室坐坐。”

    “好嘞,我们寝室是302。那我先去吃饭了,下午见。”

    ……

    吃过午饭,众人又去了汪岁寒的办公室。

    虽然汪岁寒办公室也没什么好茶,但是大冬天的,能喝点热茶,还是蛮舒服的。

    到了办公室,那篇《教堂司事》也开始在众人手中传阅。

    几乎每个人看完,都要夸一句杨翊译的好。

    特别是徐谷明,看完之后给杨翊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不说,水平很高。”

    听徐谷明这个干过翻译工作的人都夸杨翊译的好,其他人都忍不住点头。

    “你是跟谁学过翻译么?”甘泉问道。

    杨翊摇头,“没有专门学过翻译,就是平时爱琢磨。”

    “这就是天赋。”徐谷明笑眯眯地推了推眼镜,“语言的学习,天赋是很重要的,我之前见过一个人,学一门外语,半个月就能进行简单的交流。还见过一个人,从没跟谁学过英语,就是逮着一本词典,几本英语书天天看,几个月就能把英语书看懂了。只是没学过,不知道该怎么读。”

    “这都是天才。”

    《教堂司事》的稿子最后传回到了汪岁寒的手里,他笑呵呵地说,“杨老师,这篇能不能让电影学院的学生们也抄一份留下来?平时学生们想要看到这些外国的文学作品也不容易,特别是翻译水准这么好的。”

    汪岁寒都这么捧了,杨翊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没问题,汪主任你找人抄吧。”

    徐晓则笑呵呵地说,“汪主任你别麻烦了,这份手稿就留给你们吧。”

    “那多不好意思。”

    “汪主任别客气,这手稿,我们学校还有很多。”

    汪岁寒笑眯眯地举了举茶杯,“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差不多两点四十的时候,杨翊去了男生宿舍。

    “302,应该是三楼的东边吧……”

    杨翊上了三楼,准备找302室所在。

    “304,305……”

    正找着呢,楼梯旁边的306室走出来一个男生。

    那男生看到杨翊,面露惊喜之色,“杨老师。”

    杨翊也不认识这男生,不过还是笑着回应,“同学,你好。”

    “杨老师你来找班长的么?来,就我们宿舍。”

    男生十分热情,拉着杨翊就往306宿舍走。

    杨翊还没有来得及解释,已经被拉到了宿舍里面。

    进到宿舍里面,杨翊忍不住感慨,电影学院这宿舍可真是宽敞啊。

    这面积看起来压根不像是宿舍,倒更像是一间教室。

    宿舍里面放了十好几张床,但是放了被子的就只有五六张,另外的那些床放了很多书本、工具以及日用品,更像是桌子。

    这些床都非常矮,床腿都垫着砖头。

    因为砖头垫的数量不一,床的高度也不一样,那些没放被子的床,几乎垫得像桌子一样高,应该就是当桌子来用的。

    这会儿宿舍里面有四个人,其中有一个杨翊认识,正是摄影系的班长张会君。

    见到杨翊进来,张会君意外地站了起来,“杨老师,您怎么来了?”

    其他三个同学也都站了起来,他们三个不知道杨翊姓什么,但也上午他们去凑过热闹,知道杨翊是这次活动的评委。

    “我……”

    杨翊刚开口,话就被憋了回去。

    可能是外面太冷,让他嗅觉短暂失灵,所以刚到屋里什么也没闻到。

    但是进来几秒钟之后,温度上升,他的嗅觉恢复,突然闻见了一股强烈的酸臭味。

    他迅速扫了一眼,屋里面到处都是脏衣服,还有脏袜子,有些袜子甚至能够以一种奇怪的姿势立起来。

    墙角还放了一些饭碗,虽然没有剩饭剩菜,但一看就没刷,杨翊怀疑,这些碗不是今天没刷那么简单,在上面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几天前,甚至几个礼拜前残留的食物渣滓。

    就在那些饭碗旁边,还有一个橘黄色的脸盆,看着破破烂烂的,似乎有些年头了,里面有一盆水,水里飘着一些灰不溜秋的袜子。

    至于进入到的鼻子里面的酸臭味,杨翊也分不清楚源头到底是哪里。

    如此味道,应该不是某一样东西能够产生的,而是很多东西在一起,经年累月凝练出来的。

    现在可是冬天,宿舍里面的温度并不高,味道却已经这么重,这要是夏天,人在里面真的能够生存么?

    师大的男生寝室杨翊也去过,地方比这里小多了,虽然也有些味道,但不至于这样。

    除了味道,这间宿舍的“景色”也十分特别。

    整个宿舍的墙,就没有一块是干净的,到处都被画上了各种“人体”,这些人体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来时的样子”。

    区别就是风格不同,有写意、写实、变形……摄影系的学生基本都有绘画基础,画得还挺像模像样。

    不得不说,艺术类院校还是要开放一些,要是在师大,哪个宿舍墙上画了这些东西,早就被处理掉了。

    怪不得徐晓之前帮他拒绝了陈凯歌的邀约,敢情是电影学院男生宿舍的环境太恶劣,就这环境,徐晓恐怕一分钟都待不下去。

    “咳咳,我来找陈凯歌的。”

    “哦,凯歌啊,他在302。”张会君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往外走,“我带您过去。”

    杨翊实在是受不了屋里面的味道,顺势退出了宿舍,“有劳了。”

    “杨老师,别客气。”

    张会君领着杨翊去了302,到门口,他也不敲门,抬起一脚就把门给踹开了,外面的冷风呼呼地往宿舍里面灌。

    302的布局跟306差不多,都是十几张矮床,其中五六张用来睡觉,其他的用来当桌子。

    陈凯歌坐在正中间的床上,正在看书,门被踹开,他先是吓得一激灵,随后冷风灌进来,他又被风吹的一哆嗦,看到张会君进来,他破口骂道,“张会君,我日你……”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陈凯歌又看到了杨翊,立马换成一副笑脸,“杨老师来啦。”

    杨翊没急着回应,而是先吸了一点点气到鼻子里,随后他松了口气。

    302也挺臭的,但是比306要好很多,至少302是人能够生存的环境。

    还有墙壁上,也没有那么多“人体”了,看来在墙上画“人体”,并不是电影学院的普遍现象。

    宿舍里面另一个同学也笑着打招呼,“杨老师。”

    杨翊看着这位满脸络腮胡的男生,暗自一笑,这不是田壮壮嘛,二十多岁就这么沧桑了?

    虽然陈凯歌又瘦又黑,但看着就是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模样,田壮壮却不同,要说他有四十岁,没人会怀疑。

    “来坐。”陈凯歌立马找来一个板凳:“杨老师,坐。”

    旁边张会君把杨翊送到,就没走了,自己抢了个板凳,在杨翊旁边坐下。

    之所以说“抢”,是因为陈凯歌不想让他坐,要把多余板凳撤走,他硬生生从陈凯歌手里抢下来的。

    杨翊坐下之后,四下打量一番,问道,“你们宿舍住多少人?”

    “六个人。”陈凯歌笑道,“朱辛庄这边的宿舍,基本上都这样。”

    “那你们宿舍挺宽敞的。”

    师大男生很多男生宿舍住十二个人,房间还没有他们这一半大,学生们都是上下铺,哪能像电影学院的学生,一个人能用两张床。

    这宿舍,即便是摆了十二张床,也依旧有不少空地。

    这么大的宿舍,要是放在师大,不说住五十人,三四十人总归是要住的。

    “朱辛庄这边虽然偏,但是条件还是蛮不错的,比小西天好多了。”陈凯歌说。

    张会君点点头,“嗯,小西天那边房子都有洞,表演系的同学比我们惨多了。”

    两人的话让杨翊有些意外,他原以为表演系在城里面上学,其他几个系的学生会羡慕他们,没想到情况完全相反。

    听他俩口气,甚至有点可怜表演系的同学。

    显然,他们对现在的环境非常满意。

    “你们就是上城里不太方便。”

    “那没事,反正平时我们也去没有去城里的必要。”陈凯歌笑了笑,又说道,“杨老师,中午的时候,甘老师把《教堂司事》的稿子拿去了,我还没来记得问,能不能把稿子给我们抄一份留下来。”

    听陈凯歌关心《教堂司事》手稿的事情,杨翊笑道,“没事,我们回去,也会把《教堂司事》的那份手抄稿留下来,汪主任说,会把稿子放到图书馆,到时候你们想看或者想抄,都可以去图书馆。”

    “还得是汪老师。”陈凯歌又转头看向田壮壮,“壮壮,你想看《教堂司事》,回头去图书馆看好了。”

    “嗯,好。”田壮壮点头。

    田壮壮似乎不太爱说话,杨翊进来他打了声招呼,到现在这句回应之间,他一言未发。

    “我也要去看看,今天一直在里面看评委们打分没出去,都不知道的事情,还是后来听他们说才知道。”张会君说道。

    “你以为你出来,就能看到?”陈凯歌撇撇嘴,随即又说道,“你知道么,杨老师还在《世界文学》上发表过作品。”

    《世界文学》的名头一出来,就把张会君给震慑住了。

    他还以为杨翊就是随便翻译玩玩,没想到竟然是专业的,作品连《世界文学》这种杂志都上了。

    “啧,师大的学生也太幸福了,公共英语竟然都是翻译家来教,不像我们学校,正儿八经的英语老师都没有,还要靠其他科老师教。”张会君忍不住感慨道。

    杨翊摆摆手,“翻译家可担当不起,就是译过几部短篇而已。”

    “您太谦虚了,能在《世界文学》上发表作品,那还不是翻译家?”

    杨翊觉得,张会君他们是把《世界文学》想得太厉害了。

    其实杨翊这段时间也研究了《世界文学》最近几期的文章,译者的水平也没有多厉害,有些翻译在杨翊看来甚至有些不通顺。

    不过杨翊也没有跟张会君他们解释,因为涉及到专业方面的东西,解释起来挺耗时间,而且再解释人家也未必能够明白。

    可能在张会君他们眼中,看得懂英语就已经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杨翊再说什么都是谦虚。

    杨翊前一世刚上大学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每天都要看美剧“生肉”,也就是没有中文字幕的剧。

    同宿舍的其他专业同学看到,都惊为天人,觉得杨翊的英语水平超乎寻常的牛逼。

    杨翊当年上的还是个不错的学校,能考上他们学校的学生,高考英语很少会低于三位数。

    即便如此,其他专业的同学还是有这样的反应,可见英语通了跟没通之间差距是很大的。

    陈凯歌笑道,“能做翻译,其实不仅仅是外语好,中文也一定要好才行,不然的话,翻译很难做。《教堂司事》的行文这样流畅,肯定不都是毛姆的功劳。”

    “嗯,听说很多翻译家,都是知名文学家。”

    “或者反过来说,很多文学家,也是翻译家。对了,杨老师,今天那份稿子上面,后面有一段注解,是你写的么?”

    “嗯,是我写的,其他人抄写时,一直留着。”

    “注解上说,毛姆写《教堂司事》,是,杨翊特意找了当时的《月报》看了,才对当时英国的文学发展情况有了更多了解。

    要不然,今天面对陈凯歌提问,他也回答不了这么细。

    其实回过头来看,毛姆这些英国二三十年代的作家,创作上体类混杂的风格,后来中国很多作家的作品里面也都有。

    一些作家的作品,开头像散文,结尾像诗歌,只有中间的部分像。

    不说受到毛姆的影响,但是肯定跟英国二三十年代这些作家的作品有关系。


如果您喜欢,请把《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方便以后阅读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第40章 毛姆的风格为什么有点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第40章 毛姆的风格为什么有点杂?并对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