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吾成此书,前后十年,可谓十年一剑。
十年之前,余方年满三十。
作业于一大型企业,租房在斗门龙山也。
犹记那年夏月某日,房屋遭窃,同住一楼之租客,被盗者有七八户。
所丢无非现金、电脑、首饰、皮箱之类。
此类物品我皆不看重,唯一心痛者乃一记事本也!
此本所载吾之七部框架,置于皮箱之中。
在下不才,所绘蓝图——乃是一个诗意武侠世界。
想是盗贼以箱装电脑于其中,路上可掩人耳目矣。
我等租客遂报警,奈何此楼并无监控也,以致一月过去,失物仍未追回。
吾心灰意冷,本欲在作业之余,得闲落笔以完成作品;既遭逢变故,此后数年几近于行尸走肉。
乃留须醉酒,白发渐多,颓废不堪……遥想此本所记:惟庄周、屈原、陶渊明、李白、李清照、辛弃疾及曹雪芹七人耳。
宋代词人,吾独爱辛稼轩文武双全:词如其人,慷慨忠烈。
当年率五十余人突袭金营,智擒叛徒张安国,犹能于几万敌军中全身而退……壮哉!
而易安居士虽为女子,实乃女中豪杰也!
其词婉约不失风骨,真婉约者;两宋其余男子词作只是形似,软至极点,尽皆假婉约也。
而大唐诗人中,余独爱李白,爱因无他,亦是文武双全矣!
在此不作举证,古人武艺之高实乃匪夷所思,今人退化过之。
譬如太极,今日何致于沦为表演抑或健身乎?
盖未能吃苦矣……余三十七岁那年,岁末参与一同窗聚会:会上无非大话吹牛,尔言今岁新升局长,他道近年赚钱无数,总之升官发财一类。
我两者无缘,便借故离去。
士农工商,如今何致本末倒置状耶?
旨在重温文士风流,乃苦苦追忆记事本,大约寻得李白此一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