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
姜娆冷静地分析起自己目前所要面临的情境。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的问题,明天她得去大队找村长预支粮食,还要跟着大家一起上工。
虽然她知道自己大概率靠工分很难过上吃饱饭的日子,但是现在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有其他想法暂时也不能实施。
先老老实实的上工,摸清楚环境才是正理。
还得找人打听一下,救她的那个人是谁。
不管过程如何,人毕竟是救了她一命,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去当面表示感谢。
想明白这些,姜娆只觉一阵疲惫来袭,很快又迷迷糊糊地陷入了沉睡。
等她再次睁眼时,是被饿醒的。
房间里暗沉沉静悄悄的,外面却有人活动的声音,空气里一股燃烧柴火的味道还带着淡淡的米香。
应该是知青们都下工回来了,在做饭。
姜娆躺了这么久,身体除了饿,己经好了很多,便也起床了。
这个房间挺大的,靠北面墙边一排放了西张床,她睡得最外面一张。
其他几张床上睡的是比她来的早的女知青。
她记得,柳树湾村子不大,所以知青点的知青也安排的不多,加上她一起刚好西个。
南面的墙边,窗下放着两张桌子,上面摆了些女孩子的梳子发夹头绳等小东西。
东边靠墙放着两个一米多高的五斗橱。
姜娆分到了右边那个橱子的右边橱门和中间抽屉的底下两个。
她的东西很少,几有几件薄衣裳,连床被子也没。
姜娆一边穿上外衣,一边皱着眉。
现在天气还暖和,她睡薄被套还行,等过入了秋,是怎么也扛不过去的。
还是要想办法啊。
穿好衣服,又到西边墙根下拿了脸盆和绳子上挂的毛巾出了门。
知青点是老式的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