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不早,张金宝在陈家吃过了晚饭,便告辞回家报信去了。
临走前,还一个劲地,给陈平川使眼色,那意思不言而喻。
“大哥,我妹的事,你可上点心啊!”
陈平川只当没看见。
吃完饭,罗氏开始安排住宿。
家里房间不多,只有三间正房,一间父母住,一间陈平玉住,剩下一间,自然是陈平川的。
陈仲和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完全没多想,他拍了拍陈平川的肩膀,理所当然地说道。
“平川啊,你和若素兄弟,一路奔波,肯定都累坏了。”
“晚上,就让你若素兄弟,跟你住一间房吧。”
“你们也好有个照应,晚上说说话,解解乏。”
“噗——”
陈平川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差点没直接喷出来。
跟张若素,住一间房?
爹啊!
您可真是我的亲爹啊!
张若素的脸,也刷地一下,红到了耳根。
她低着头,捏着衣角,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咳咳!”
陈平川刚想开口解释。
“啪!”
一声脆响。
罗氏一个爆栗,结结实实地,敲在了自己丈夫的后脑勺上。
“你个老糊涂!”
罗氏叉着腰,对着陈仲和,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怒骂。
“你眼睛瞎了吗!啊?!”
“人家明明是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你让人家,跟平川一个大男人,住一间房?”
“你想干什么?啊?!”
“传出去了,人家姑娘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罗氏的声音,又急又快,像连珠炮一样。
骂得陈仲和是晕头转向,一脸懵逼。
“大……大姑娘?”
他指着低着头的张若素,结结巴巴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她……她不是……”
罗氏懒得再跟他废话。
她变脸比翻书还快,前一秒还凶神恶煞,下一秒,就换上了一副无比亲热的笑脸。
她走上前,一把拉住张若素的手,那叫一个热情。
“若素啊,别听这个老东西胡说八道。”
“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出门在外,多有不便,真是苦了你了。”
“来,今晚,你就跟小玉一起住。”
“你们俩年纪也差不多,正好做个伴,说说话。”
说罢,不由分说,就拉着满脸通红的张若素,进了陈平玉的房间。
只留下陈平川和陈仲和父子俩,在院子里,大眼瞪小眼。
陈仲和还是一脸的迷茫,他挠着头,凑到儿子身边,小声地问。
“平川,你娘她……她是不是气糊涂了?怎么说若素兄弟,是个姑娘呢?”
陈平川无奈地,叹了口气。
“爹,娘没说错。”
“啊?”
陈仲和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直到,洗漱完毕的张若素,在陈平玉的陪伴下,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属于陈平玉的碎花布裙,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虽然衣服有些不合身,但那窈窕的身姿,那清丽的容颜,那属于女儿家的温婉气质,再也无法掩饰。
陈仲和彻底傻眼了。
他指着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张若素,又看看自己的儿子,张着嘴,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她……他……你……”
我的老天爷啊!
儿子这次出门,不声不响的,竟然带回来一个,这么俊俏的大姑娘!
夜深人静。
陈平川躺在自己那张熟悉的木板床上,闻着被褥上阳光的味道,心中一片宁静。
还是家里好啊。
不用勾心斗角,不用提心吊胆。
就在他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
“咚咚咚。”
房门,被敲响了。
“平川,睡了没?”
是母亲罗氏的声音。
“没呢,娘,门没拴。”
陈平川连忙起身,点亮了油灯。
罗氏推门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糖水。
“累了一天了,喝碗糖水,暖暖身子再睡。”
她将碗放在桌上,却没有要走的意思。
她在陈平川的床边坐下,借着昏黄的灯光,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那眼神,看得陈平川心里直发毛。
“娘,您这么看着我干嘛?”
“我看看。”
罗氏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脸,又捏了捏他的胳膊。
“瘦了,也黑了。”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心疼。
但下一秒,她的脸色,就瞬间严肃了起来,摆出了一副“公堂审问”的架势。
“平川,你老实跟娘说。”
“那个张姑娘,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可别跟娘打马虎眼!”
“你是不是在外面,惹了什么风流债,人家姑娘,找上门来了?”
“噗!”
陈平川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风流债?
娘啊,您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
您儿子我,在京城里,不是在跟人斗,就是在去跟人斗的路上,哪有那个时间,去惹什么风流债啊!
他哭笑不得,只得将自己和张若素,是如何在兰亭诗会相识,如何因为《安民论》而成为知己,如何在顺城同舟共济。
再到后来,她如何不顾自身安危,冒死从顺城,将万民血书送到京城,救了自己一命的经历,原原本本地,给罗氏讲述了一遍。
当然,其中那些朝堂之上的凶险,和被人追杀的细节,他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了。
饶是如此,罗氏听完,还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她脸上的怒气,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后怕和愁容。
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原来是这样……是咱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那……那确实是怠慢不得。”
她看着陈平川,脸上的愁云,却更重了。
“可是……儿啊,这事,难办了呀!”
“怎么难办了?”陈平川有些不解。
罗氏伸出手指头,开始给自己的儿子,算起了账。
“你不在家的这些日子,桃花村张财主家的那个静姝姑娘,你还记得吧?”
“记得,怎么了?”
“怎么了?”
罗氏白了他一眼。
“那姑娘,是三天两头地,往咱们家跑啊!”
“今天,提着她亲手做的点心来。”
“明天,又扯了上好的布料,给你妹妹做新衣裳。”
“前阵子,我跟你爹,就是偶感风寒,咳嗽了两声,那孩子比谁都紧张,亲自跑去城里,请最好的大夫,抓了药,还在咱们家,守着药炉子,亲自熬药,一勺一勺地,喂到我跟你爹的嘴里。”
“忙前忙后,嘘寒问暖的,比我这个亲闺女小玉,还要亲!”
罗氏说起张静姝,那是赞不绝口,满脸的喜爱。
“现在,咱们这条街上的街坊邻里,谁不知道,她张静姝,就是咱们老陈家,板上钉钉的准儿媳妇了!”
“我跟你爹,也是打心眼里,喜欢那孩子,早就把她,当成自家的儿媳妇在看了。”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愁眉苦脸地看着陈平川。
“你这倒好,不声不响的,突然就带回来一个。”
“还是个这么有才气,有样貌,对咱们家,又有天大恩情的大家闺秀……”
“这……这可让娘怎么办啊?”
“一个,是咱们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对咱们家掏心掏肺的好姑娘。”
“另一个,是你的救命恩人,知书达理,温婉贤淑。”
“手心手背都是肉,娘……娘哪个都舍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