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自证清白(上)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随轻风去 本章:第二十六章 自证清白(上)

    自证清白(上)

    都察院官和锦衣卫官,是一个很标准的监察法司加厂卫的调查组合。

    比如这时代顶格大案重案的审问模式,就是三法司共同会审,厂卫在公堂旁听监视。

    午门外东西两侧廊房很多,钱百户将白榆领到东边一处房间。

    里面已经坐了两位文武官员,武官是白榆见过几次的严鹄,文官大概就是左副都御史鄢懋卿了。

    两人还各带着一名书办,负责笔记。

    白榆分别行过礼后,忽而对严鹄问道:“那日见长官追捕刘存义,不知可否抓到了人?他还欠着我几两银子。”

    这位好哥哥已经失踪数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也不知道有没有落网。

    严鹄冷哼一声,很高冷的没有回答。

    于是白榆就得到了答案,“看来是没抓到啊。”

    坐在主位上的鄢懋卿拍案喝道:“休要东拉西扯了!现在问话!”

    而后又对白榆发问道:“是谁指使你在前日廷议上攻讦工部尚书欧阳必进?你的后台是谁?”

    只从这

    自证清白(上)

    鄢懋卿和严鹄不约而同的转头朝向书办,几乎同时大喝道:“这段掐掉!不许记录!”

    书办:“”

    鄢懋卿深吸了一口气,他真小看了这少年,一不留神差点就被带到沟里去。

    就不信了,自己这个几十年的老官僚,还能摆不平一个十五岁黄毛小儿?

    认真起来的鄢懋卿再次发问道:“我说的可疑之处,指的是你那些发言都是别人提前教导过的!”

    白榆坦然的说:“那些话全都是在下心中所思所想,这个世上没有人教导我。”

    “胡扯!”鄢懋卿拍案道:“真当我等没有查过你的底细么?

    你不过是贫苦军户出身,只上过三个月社学,然后一直游手好闲!

    如果不是别人教唆,你哪里来的学识和见解,支持你那些发言?”

    涉及到自己最根本的秘密,白榆不耐烦的回答说:“因为当今圣天子在位,故而有梦中神人传授我学识,行不行?”

    鄢懋卿阴狠的说:“你说你自己有学识,你敢自证吗?”

    白榆愣了下,怎么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证明自己没有吃两碗粉”的处境?

    不过在绝对实力面前,这都不叫事。

    鄢懋卿又道:“也不用我出题考验你,免得说我立场不公,故意为难你!

    旁边朝房今天仍然有一场部院廷议,现在正讨论什么事务,连我也不清楚。

    现在你敢不敢跟着我去朝房,当场参与议论,以证明你确实有足够学识。”

    到了这个份上,白榆也不能怂了,“试试就试试!”

    还是在前天白榆来过的东朝房,这里就是大小廷议的固定地点。

    一般情况下,朝廷没有这么密集的廷议,但二月是个特殊月份。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完年后就是二月,各项工作都在二月规划和部署,所以相应的廷议就多。

    今天在东朝房廷议现场监控的锦衣卫官校,正是钱百户本尊。

    大概是因为上次出了事故,为表示重视,领班钱百户也不得不来现场守着。

    鄢懋卿和白榆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短暂的打断了会场内的议事。

    众人都挺诧异,怎么把人领到这里了?

    鄢懋卿询问道:“诸君正在议论什么事务?”

    同样投靠了首辅严嵩的兵部尚书许论回答说:“正商议今年防范北虏的措施,鄢副宪有何见教?”

    鄢懋卿指了指白榆,“他坚持声称,前日并无人教唆他,言论都是发自于内心。

    所以今天给他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看他到底是否有足够学识。

    不一定要说出什么真知灼见,能罗列出几条纸面东西就可以。”

    能站在这里的大臣,都有足够的政治觉悟,哪能听不出鄢懋卿的意思。

    无非就是尝试从这位白校尉身上打开突破口,多株连一些人,都是党争手段而已。

    兵部尚书许论忍不住说了句:“军国大事,岂能如同儿戏,任由黄口小儿信口开河?”

    虽然都是严党,但许论还是觉得鄢懋卿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这北虏问题是能拿来开玩笑的吗?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第一墙头草》,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墙头草第二十六章 自证清白(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第一墙头草第二十六章 自证清白(上)并对大明第一墙头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