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向先祖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寒梅惊雪 本章:第17章 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向先祖

    那就是把所有儿子派往大明疆域之外,让他们开拓并征服新土地,将外域纳入大明版图。

    如此一来,朝廷无需再给予藩王年俸,反而这些藩王还要向大明进贡。

    战争的开销确实庞大,可一旦成功,就是一本万利的交易,也能弥补藩王分封制的缺陷。

    可邻近大明的外域,唯有草原,难道这片草原真能承载所有藩王?

    若是不行,还需进一步扩张,只是大明是否能驾驭得了呢?

    再说教化,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文化的积淀需要多少年的努力?

    还有周朝的前车之鉴,依然历历在目,稍有差池,便是国家覆灭、家破人亡!

    “老爹,我知道你想什么,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

    “大明的宗亲外封,并非草原,而是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施展抱负。”

    不等朱元璋开口,朱棡便摇头说道:

    “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

    朱元璋与朱标相视一眼,随即看着朱棡问道:

    “没错。”

    “但这只是一种设想,目前的大明还无法做到。”

    朱棡还是摇头道:

    大明刚从元末战乱中走出,中原的国力还在恢复。

    甚至连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都没解决,更别说实行宗亲外封到海外了。

    因此首要任务是处理内部的问题,实现富国强民,然后才能考虑对外扩展。

    如果老朱坚持现有的国策,别说扩张了,能延续国运,他就该偷笑了。

    “什么设想?”

    朱元璋仍是一副刨根问底的态度,继续追问。

    “将海外之地划为封地,赐予宗亲。”

    朱棡看了眼朱元璋,慢慢说道。

    震惊!

    朱棡的话如一声惊雷,在朱元璋和朱标心里炸开。

    将宗亲分封到海外,这种想法早已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认知范围。

    令老朱与朱标难以平息内心的波动。

    “海外之地,分地封王……”即便过了许久,老朱仍然低声重复着,眼中满是震撼。

    朱标则紧蹙眉头,看着朱棡说道:“海外之地,广阔无边,如何去探索,如何去治理?”

    朱标的话犹如一盆冷水,立刻让老朱恢复了理智。

    “即便能够封王海外,那也是远离皇权,若他们不听从皇帝的命令,又该如何应对?”

    朱标未等朱棡回答,便继续追问。

    “不正是要这样的距离吗?”

    然而面对朱标的疑问,朱棡笑着回应。

    “我问你,你能管好我们的那些兄弟吗?”

    对于朱标的困惑,朱棡反问道。

    “当然可以,除了你。”

    朱标不明就里,但仍答道。

    毕竟他们家的老三,除了马皇后,几乎没人能约束。

    “那你为何担忧天高皇帝远?”

    “外封就是让他们自行发展,只需每年朝贡即可。”

    “难道你还想遥控指挥他们治理国家?”

    朱棡白了朱标一眼,说道:“你能看到那边的情况吗?”

    朱标听后,顿时哑口无言,连老朱也眉头深锁。

    毕竟此人一向强势,绝不愿失去对事务的掌控。

    “不过你们想想,大明若真能把势力拓展到海外。”

    “那些海外之王虽远离中原,实际上是在为大明开拓疆土,守护一方。”

    “只要他们忠于大明,贡赋不断,又何必事事干预?”

    朱棡拍拍朱标的肩笑道:“再说难听些,即便后代帝王压不住海外诸王。”

    “但天下本就是我们老朱家的,那不是我们自家内部的问题吗?”

    "就如同我的晋藩,终生困于太原,也不过是晋藩罢了。"

    "但若能远赴海外之地,那便是晋明王朝。"

    "如此一来,大明的旗帜岂不是能遍布世间?"

    "老朱家还能不永远稳固吗?"

    朱棡再次望向父亲老朱和兄长朱标说道。

    藩王的一生,只能坐镇一方封地,然而一旦去到海外,必定开拓疆域,镇守一方。

    到那时,大明的旗帜或许真能插满整个世界。

    再说一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想要真正掌控某地,必然要从流血开始。

    只有彻底摧毁他们那可笑的文化,中原千年万年的文化传统,才能如烈焰般席卷全球。

    即使文化的只是微小的火花,随着时间流逝,未必不能成为熊熊大火。

    “话虽如此,老三啊,你得清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

    “纵使大明能够以武力征服,但如果他们反叛,我们该怎么办?”

    “就像暴元,不过百年,不也被父亲逼回了草原,苟延残喘吗?”

    “毕竟时局造就英雄,就像父亲,出身贫寒,却也能登上皇位。”

    面对朱棡的言论,老朱依旧摇头道。

    说实话,起初的老朱确实动了心。

    然而心动之后,考虑的是利弊得失,毕竟暴元的教训近在眼前。

    如果大明出征海外,岂不是和暴元没什么区别?

    至于海外那些地方,大明算是侵略者,他们真的会认可大明的正统地位吗?

    要是百年后,海外再出现一个朱元璋,驱逐外敌,重新建立海外版图,那岂不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无法收拾的局面?

    到那个时候,哪怕是遥远的海外之地,就算是中原的大明也会经历一番动荡。

    “杀!既然不是我们一族的人,那就杀,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与其让他们永远被踩在脚下,不如干脆些,就算背上万世的骂名,又能怎样?”

    “一生的命运即是永恒的命运,但我只争朝夕!”

    “至于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我也顾不得了!”

    然而,面对老朱的摇头,朱棡依旧坚定不移地看着老朱和朱标,眼中依然冰冷地说道:

    “在我看来,胜者称王,败者为寇。”

    “但元朝最愚蠢的地方,就在于狂妄自大,以为能掌控一切,永远把所有人踩在脚下。”

    “殊不知,野草烧不完,春风一吹又重生,这才出了您这样的人物,驱逐外敌,重振我汉家山河。”

    “如果换作是我,当年天下在握时,这血腥也该由我来承担!”

    “唯有如此,我心里才觉得安宁。”

    朱棡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转向沉默中的老朱和朱标,轻声一笑:“至于功劳和过错,就让后人去评说吧。”

    “无毒不丈夫。”

    许久之后,老朱才缓缓呼出一口气,说道:

    “嗯。”

    朱标也轻轻点了点头。

    “驱逐外敌,收复中原,开创大明基业,定年号为洪武。”

    “您足以成为千古一帝!”

    但您真的愿意就此止步吗?”

    朱棡的目光渐渐上移,与老朱的眼神交汇在一起道:

    “你想说什么?”

    老朱全身一震,也直视朱棡道:

    “从前是个放牛娃,如今成了洪武帝。”

    “但这天下如此辽阔,而千秋万代的功业就在您面前。”

    “成功,则称霸全球,国内共同尊崇,唯大明独尊!”

    “失败,则退守中原,称雄一方,仍是大明!”

    “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

    朱棡的眼眸依旧锐利。

    “嘭!”

    一声巨响,震彻天地,在老朱和朱标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仿佛狂风骤雨般迅速蔓延,连他们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平息。

    这对老朱和朱标而言,太过遥不可及,难以触及。

    然而对朱棡来说,凭借他远超这个世界近千年学识积累,只要时间足够,大明必然兴盛。

    而一旦大明崛起,人口增长,殖民全球,便可开启以汉人为主导的时代。

    哪怕希望渺茫,朱棡也不会轻言放弃。

    “此事还需再思量。”

    许久之后,老朱才一脸复杂地看向朱棡。

    这确实不是轻易能决断的事,所以老朱的反应完全合理。

    朱标同样默然无语,或许还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那就再想想吧。”

    朱棡点头道:“时候不早了,我还要去看看钰儿,先行告退了。”

    “去吧。”

    听罢,老朱挥了挥手示意。

    话落,朱棡朝刚出来的马皇后和郭惠妃微微颔首,便直接离开惠妃宫。

    “这混账小子。”

    面对自己三儿子的冷漠,老朱脸上闪过一丝不满:“连声招呼都不打。”

    “要是老三还讲规矩,那才真奇怪呢。”

    朱标嘴角微扬,轻哼道。

    非正式场合下,朱棡尚且懂得些礼仪,可若是在家人面前,他向来无所顾忌,全然不顾老朱是否生气。

    这也正常,如果朱棡守规矩,又怎能说出那句霸气十足的话?

    “不过咱家老三的狠劲儿,倒是很像咱。”

    说着,老朱脸上浮现出一丝骄傲的笑容。

    确实如此,毕竟先祖当年的狠劲着实不小,否则怎会喊出“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未干”这样的话。

    “何止是一点点,或许老三比您还狠。”

    朱标却轻轻摇头道。

    先祖之子、常遇春的弟子,以及骨子里的那份狂傲。

    因此谁能轻率断定朱棡的狠劲?

    “嗯。”

    尽管极不愿承认这一点,先祖也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并且儿臣也想明白了。”

    在先祖点头后,朱标凝神看着先祖问道。

    “什么?”先祖微挑眉头。

    “老三与北元在草原交战,俘虏数万人,可为何这些人没死?”

    “凭老三的性格,怎会轻易放过异族?可这些人却还活着。”

    “想必是为了建造太原,老三才没下杀手。”

    朱标坦诚地说了出来。

    “说得好。”

    听完后,先祖先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对朱标说道:“过几天,毛骧的人就会快马加鞭返回京城,到时候我们也能知晓老三在太原的情况。”

    毕竟朱棡曾建议先祖去太原看看,所以先祖也很感兴趣。

    只是担心先祖知道真相后不会又大喊:“逆子!”

    “父亲,太原真的没有锦衣卫吗?”

    朱标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向先祖。

    并非他不信父亲,而是父亲一贯独断专行、霸气十足的性格,绝不会容忍任何脱离控制的事情发生,哪怕是最受宠的朱棡也不例外。

    “过去是有过的。”

    听到这话,先祖嘴角微微颤动。

    朱标眉头微蹙,望着朱元璋,低声问:“什么叫之前有过?”

    “咱们的小儿子去了太原,我怎能坐视不理?表面上虽不动声色,实际上早有安排。”

    “一方面是为了护他周全,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他在太原到底有何图谋。”

    “说真的,这小子确实机灵,借用了我们派去保护他的锦衣卫,仅仅三个月,就把太原攥得死死的。”

    说到此处,朱元璋眼底浮现出一丝赞赏。

    朱元璋的专横与果断,朱棡全盘继承,甚至有些手段更胜一筹。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太原稳稳掌控,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单凭这一点,就不可小觑。不过这也是一次考验,如果朱棡能迅速控制住太原,朱元璋便会顺了他的意愿,让他留驻太原;若不行,锦衣卫会将他押回应天府,待多年后再行分封。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明当暴君》,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7章 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向先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7章 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向先祖并对我在大明当暴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