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齐声轻呼:“猪油?!”
员工对他们的震惊感到奇怪:“猪油怎么了?”
“不是说食堂用的东西很健康吗?怎么还用猪油?”
员工听糊涂了,怀疑他俩说的不是人话:“猪油不健康?”
“我看国外电影人家都是吃菜籽油。
那什么橄榄油就算了,我也不舍得买。
可是买点菜籽油不难吧?”
不巧这名员工跟叶烦去过港城,晚上出来吃路边摊,看到路边摊用油,就觉着内地和港城差距大,感叹一句:“路边摊都用得起菜籽油。
”
叶烦啥也没说,只是到家就给于小舅去个电话,请他送几斤菜籽油和几斤大豆油。
这两种油是于小舅用自家的粮食榨的。
叶烦拎到食堂,告诉员工们以后用纯天然的油做菜。
当时还在居民楼里,饭菜是韩大伟老婆做的,她手艺不错,员工很是期待,结果就那天的菜剩一半。
有个来自小城的员工家里吃的油有一部分是农村亲戚给的,他记得他妈会买肥肉熬油,然后跟菜籽油混在一起煮透再盛出来留着炒菜。
翌日叶烦到公司,员工就问她家是不是也这么做。
叶烦道:“我说吃猪油好,诸位肯定不信。
说吃菜籽油好,不添加任何东西的菜籽油大家也尝过。
不如找学医或者学化学的校友问问。
”
学校离公司不远,医院离公司也近,男员工经常跟医生和一些留校的校友打篮球或者切磋乒乓球。
又一次约篮球,休息的时候聊起晚上去哪儿吃,那个时候公司只有一顿午饭,晚饭要自己解决。
员工想去夜市摊,突然想到做菜用油,顺便问校友猪油好还是菜籽油好。
校友反问,鸡蛋和鸭蛋哪个好。
员工无法回答,改问猪油是肥肉熬的,常吃会不会胖。
校友瞅着他竹竿一样的身材:“肥胖不是因为你吃什么,在于你吃多少。
你一顿仨馒头四个菜,游泳两万米,要是能胖,我就是你家庭医生,终身免费为你服务。
你一顿一个馒头两个菜,天天坐着不动,过两年新陈代谢慢了,不横向发展你就是我大爷!”
“去你大爷的!”员工笑骂一句,从此以后不再因为看到外面有什么内地没有,而不由自主地心生羡慕。
经过叶烦多年潜移默化,现在她的员工看待事情都很客观,承认在科技领域落后外面很多年,但不会因为国外某些方面先进就认为国外的月亮都比国内圆。
随着其他公司住进来,叶烦的员工们就觉着跟他们话不投机半句多。
一些员工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现在这名员工明白了,他们就是几年前崇洋媚外的自己。
没出去过,自然认为外面一切都好,毕竟人家也不会宣传自己国家不好的一面。
员工没有嘲笑那两位寡闻少见:“科学可以证明猪油和菜籽油一样健康。
过量食用两样都不好。
不过这点不用担心,食堂也要赚钱,不会放太多。
”
“你做过实验?”员工身后的人问。
叶烦的员工回头,没见过对方,估计是其他公司新来的:“我本人亲自试验过。
还有,你们怎么知道食堂没有菜籽油?”
“你去过食堂?不是闲人免进吗?”这名员工指着食堂门边贴的字。
员工怀疑他吃饱了,可自己还没吃,便直接说一句:“菜籽油比猪油便宜啊。
”
听到此话的众人一时失语。
生意人的目的是赚钱,如果菜籽油便宜,就算不如猪油做菜香,食堂也会用菜籽油吧。
员工见几人一脸没想到的样子,微微摇头:“也不是纯猪油。
食堂用的是猪油和菜籽油两掺。
”瞥一眼先前聊天的两位,“主厨是我老板同学的老婆,给我们做过几年饭,不是今年才干食堂,以前经常她炒一个菜我们吃一个,这些年都是这个味,少胡乱猜测。
对了,街上有卖纯菜籽油的,你们想减少摄入,可以把家里的油换成菜籽油。
”
有几人坚信菜籽油比猪油健康,周末真去买几斤菜籽油,准备中午好好吃一顿,然而每道菜都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儿,像有金属味,又像有塑料味儿。
坚持半个月,油还剩一大半,坚持不下去,因此愈发喜欢食堂的饭菜。
话说回来,叶烦到食堂后厨看到边边角角都很干净,米里面没虫,糖也没化,油罐子盖的严严实实,叶烦十分满意。
韩大伟的老婆说:“叶姐,你不用担心卫生问题,我们自己也吃。
”
叶烦:“你做事我放心。
我不放心野老鼠啊。
咱们周围还有很多荒地,荒地里不止有老鼠还有野猫,我担心从下水道里跑出来。
现在不止咱们公司员工来食堂吃饭,这一栋楼的员工都过来,咱们的员工闹肚子我可以安抚,他们出了事,轻则和你打官司,重则报警啊。
”
食堂承包人是韩大伟,他老婆在城里几年已经懂得谁是法人谁担责,叶烦谨慎仔细也是为自家着想。
韩大伟老婆意识到这点,不禁拉住叶烦的手:“谢谢叶姐,您不说我差点忘了。
”
叶烦道:“食堂重地一定要仔细,看到可疑人不能放过,他说是这栋楼里的员工也要打电话核实姓名和长相身高。
”
韩大伟老婆连连点头。
叶烦:“现在还有很多办公室空着,回头坐满了大家都来食堂吃饭,你一碗粥赚一分钱,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不少。
”
韩大伟老婆抿嘴笑笑。
叶烦拍拍她的手,低声说:“可别学一些人眼皮子浅。
你好好干,等我有钱办厂,厂里的食堂也交给你。
”
韩大伟老婆眼睛一亮,立刻向她道谢。
原本韩大伟老婆为了多赚点,不舍得请工人,她和几个工人每天累的倒头就睡。
得了叶烦这句话,晚上到家就跟韩大伟商量再请四个人,少赚点,轻松点,可以把这个活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干到退休。
虽然她没退休金,但她赚的钱存银行可以吃利息。
韩大伟以前希望在城里有个家,现在借钱买房的钱还清,还有一间店面,几个孩子无论学习好坏,都因为这几年跟父母在一起,有父母每天盯着都没走歪,韩大伟所有愿望都实现了,也不想太累。
于是
分分合合
耿卉卉身为工作几年的成年人,
天天跟同事在一起,经常听同事聊家常,
自然知道相亲相看的是各自条件。
看条件就无法避免相互打听掂量。
所以耿卉卉可以理解严威宁的算计。
再说了,严威宁要是实心棒槌一个,一见钟情就往上扑,也不管女方家里有没有奇葩兄弟,糟心的父母,以后会不会连累他,这样的人耿卉卉也不敢处。
严威宁认真计算过他和耿卉卉的未来,以后没了感情他想离婚也会掂量损失,
结果大概只有一个——不敢离。
要是找个缺心眼的,过些年又对别人一见钟情,
届时敢不管不顾闹离婚。
耿卉卉跟大宝聊严威宁时偏袒他,正是欣赏他的谨慎认真。
耿卉卉工作环境简单,
同事隐隐猜到她家世好,
平时没人给她添堵,
她舒坦习惯了,
不想下了班还应付公婆。
说白了,
跟严威宁继续下去就是没苦硬吃。
耿卉卉又不是非严威宁不可,
简简单单“分手”俩字就可以让自己避免麻烦,干嘛不分呢。
耿卉卉见小婶神色认真,也认真回答:“再处处吧。
”
叶烦愣了一瞬,
不禁问:“什么叫再处处吧?说分就分说好就好,你当过家家呢?”
耿卉卉摇头:“没有啊。
我俩之前真分了。
他向我道歉,
知错能改这一点就比很多人强。
像我妈我爸很多时候错了还梗着脖子不认。
我觉着可以处处看。
”
于文桃问:“过三天觉着不合适再分?”
“那不会,
我又不是小孩,哪能真跟过家家似的。
”耿卉卉道。
叶烦:“可你现在的态度就像。
你姑分手时难过很久,
你就算不哭不难受,也不该这么无所谓。
”
“小婶,不是我不拿感情当回事。
我俩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没一周,认识不到俩月,能有多少感情啊?”耿卉卉道,“处了一年半载再分手,我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
于文桃:“处了一年半载再分你会咋样?跟你姑一样不舍得啊。
”
“要用一年才认清他,我岂不是白上这么多年学。
”
于文桃脱口道:“你小姑——”
“小姑跟我不一样啊。
刘宁是她自个找的,有情饮水饱。
我俩相亲认识更看重实际情况。
”耿卉卉道,“奶奶,小婶,你俩放心,我心里有数。
”
于文桃嘀咕:“就怕你太有数。
”
“啥意思?”
于文桃:“卉卉,感情不是做生意啊。
”
“过日子跟做生意一样啊。
还有,您老别拿我婶和我叔举例,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多朴实啊。
”耿卉卉冲她婶挑眉,“我敢说你俩结婚前,小叔都不敢拉你的手。
现在这些人,认识三天就上床。
幸好有流氓罪约束,不然得遍地野孩子。
”
于文桃训她:“胡说些什么。
亏你是大学老师。
”
耿卉卉又拿一个包子:“因为我是老师才知道二十岁左右的人什么德行。
学习西方开放,三天两头在外留宿。
以前我还跟别的老师一起找。
现在我都懒得问。
可是我身为老师又不能不管不问,只能给他们补课,自费买一箱计生用品。
就这事还被叫到校长办公室。
幸好校长开明,听我说了我的担忧没有训我,还夸我真心为学生着想。
”
于文桃奇怪:“大宝不是说好学校的大学跟高中一样吗?”
“那是他学校。
我校学生没他忙,一些学生看了风花雪月的电视剧,再加上这几年受西自由思想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想尝试那个。
”耿卉卉问,“奶奶,我这么说您能听懂吗?”
于文桃瞪她,没好气地说:“你奶又不是老古董。
”
叶烦提醒:“于姨,扯远了。
严威宁说你因为他爸是领导觉着你俩不合适?”
耿卉卉点头:“我是说过。
不过他也说他大哥跟父母住,我要是嫁给他,我住哪儿他住哪儿。
”顿了顿,“嗯,就像小姑愿意去公婆家就去,不想去就说忙没空。
我觉着还行吧。
”
于文桃对她的态度不满:“感情的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
“行不行不得处处看?奶,是不是不用你洗衣服做饭,你一天到晚闲着没事净琢磨我的事?你要没事,回头把家具都擦一遍,省得我们周末打扫卫生。
”
于文桃被她气无语了,指着她叫叶烦好好看她什么德行。
叶烦:“卉卉,你这种心态不错,处了一年再分你也不会很难过。
如果严威宁认真了,就算不是严威宁,是别人,人家当真了不愿意分手,你有想过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