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绣秦驰秦明松 本章:第287章

    将沉浸于离别情绪中的秦驰,一下子拉回了现实。

    小家伙本来就委屈,娘亲似乎不抱自己了,把自己放到了可怕的爹爹怀里。

    秦驰刚才抱得稍为用力。

    不知孩子是被弄痛了,还是被吓到,一双大眼泪汪汪。

    他换了个姿势抱着小儿子,让孩子抱在怀里舒服一些,“儿子,别哭。你哭也没用,你娘是个狠心的,她不要咱们爷俩了。”

    抱着孩子,秦驰翻身上马。

    再向车队的方向跟去。

    在秦驰动的时候,随行的侍卫迅速跟着上马,一行人就这样尾随在车队后面。

    街道上出现车队不稀奇,但车队后面跟着一支精锐侍卫,还有秦驰那一身标志性的装束,令人想不注意都难。

    行人纷纷回避,生怕不小心招惹到了贵人。只是招人稀奇的,是秦驰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儿。

    男子出门鲜少会抱孩子。

    这确实是格外显眼的事儿!

    直到出了城门。

    宋家车队没有停下。

    突然,秦驰策马追了上车,不等他人回过神来,他已经钻入了宋锦的车厢。

    宋锦早知秦驰跟在后面。

    可没有料到他会突然做出此举,宋锦脸色本来就不好,骂人的话差点儿脱口而出。

    当见到他怀抱着小儿子,宋锦这才不得不收敛,仍是低声骂道:“秦祈安!做危险事儿前,莫要带儿子一起!若出了意外,怎么办?”

    “儿子舍不得你……”

    秦驰一把将小儿子塞入宋锦的怀里,“他还小,需要娘。”

    “乖乖归我养?”

    宋锦明知不可能,还是没忍住问出口。

    秦驰眸色深邃,“你是他娘,我是他爹,谁养不是一样?”

    他这个决定让宋锦很意外。

    秦驰抬起右手伸向宋锦。

    宋锦下意识往后躲,秦驰的手停在半空,顿了顿之后,他又伸向她的头顶。

    抽出了宋锦发簪。

    宋锦一头青丝散落。

    “这簪子给我留个念想。”秦驰握紧发簪,知道这是她常用的簪子,指腹不由轻轻的摩挲,嗓音微哑的又道,“这天下尚未稳定,大半百姓仍过得清贫疾苦,且西北鞑靼虎视眈眈。我肩负监国之责,一时无法离京……锦儿,待天下安定,我会去找你。”

    不等宋锦仔细询问。

    秦驰已经转身出去。

    掀开车窗帘子,正好见到他跃上一匹骏马。

    掉转马头。

    他侧头望向她。

    那一双眼尾泛红的眸子,包含着太多宋锦读不懂的情绪。

    宋锦掀起车窗帘子的手指一松。在帘子落下的一瞬,隔断了二人的对视,也隔开了他的世界。

    一帘之隔,恰似万水千山。

    车队渐渐远离城门。

    又有一行人策马进城。

    背道而驰。

    ……

    四年后。

    大夏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近几年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偶尔民间会传出西北打了胜仗或是沿海卫所杀匪寇等事迹,其实这些消息对于大多的百姓来说,听听就过去了,日常的柴米油盐,早就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心神。

    实际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就数徽州襄义侯公开了祖传医学典籍一事,此事传至大夏各个州府,起初真真是一书难求,令许多医者从中受益。

    一些大夫感恩宋家大义,纷纷大加赞扬和响应,各地时常有人组织起医术交流会,把一些奇难杂症拿出来讨论,很多大夫都没有藏私,无形中推动了医学上的进步,让大夏的医学界一时达到了空前的发展。

    当然了,这是后话。

    但凡世人提起徽州宋氏或是襄义侯慷慨解囊,免不了会说起小太子的生母宋锦。

    宋锦特意找景老编写的医稿,包罗了民间常见的上百种病症,其中有如何预防、治疗和常见药材的炮制和保存等,此书大量的印刷成册,再通过济方药辅倾力宣传,致力于要给大夏每个乡村培养出一名赤脚大夫。

    当中或许会有人学艺不精,造成几桩误诊等问题,但又不能否认,此举实实在在惠及无数贫苦百姓,起码不至于求医无门,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何说乡村的大夫增多,孩童夭折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

    总而言之,宋锦所做之事,令其名声在民间与日俱增。

    于是造成了,人不在京城。

    京城却从不缺她的话题。

    话说当年宋锦离京,秦驰抱子相送,那一幕在京城造成了一时的轰动。之后,一些人以为有机会了,甚至秦驰和宋锦和离的消息一度又起。

    事实打了很多人的脸。

    秦驰四年如一日的洁身自好,清心寡欲宛若清修雅士。每天从早到晚,不是在处理朝政,就是在处理朝政的路上。

    不是没人费尽心思送他各式美人,甚至有人故意找来了和宋锦有几分相似的女子,秦驰仍是以身体不佳为由拒绝了。

    这理由一传开。

    再无人敢打秦驰的主意。

    不然,被扣上一个居心不良,咋整?

    秦驰可不是个善茬。

    当初盯上秦驰的那些贵女,四年间陆陆续续已嫁作他人妇。唯一没有嫁人只有廖丹丹。当初他家的做法,终究是影响到了她的婚配,高门大户讲究的人家不娶,门户低的来求娶又不嫁。

    高不成,低不就。

    廖丹丹又心高气傲,坚持说非秦驰不嫁,还说如果谁逼她嫁给他人,她就死给谁看,把廖老夫人气得中风,最终被亲爹送去家庙清修。

    这事儿在京城传了好一阵。

    还传到了宋锦这里。

    “东家,这廖家小姐忒不要脸了,这是想逼大人娶她吗?”木婷一脸气愤道。

    宋锦惊奇抬头,“你怎么会这样想?”

    “她苦等多年,名声坏了,宁愿去当姑子也不改,肯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同情,劝秦大人娶她。”

    “哈哈,你想太多了。”

    宋锦心想秦祈安如果真娶了,以后人人效仿,那还得了?

    这些年不管宋锦身在何处,每月都能收到秦驰的书信或礼物。关于他和孩子的各类小道消息,从来就没有断过。

    她没有见到他。

    可关于他的痕迹,却无处不在。

    98第482章

    当之无愧

    宋锦以前行商用假身份示人,是忌惮于仇家,这几年她再没有遮掩,光明正大的做事。

    开始受到某些人的质疑,说她一介妇人,不该抛头露面,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可也有一些支持的声音,说她本就可以安享富贵,却心系天下百姓,不辞辛劳地投身于民间医药等。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对于大夏朝来说,这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开始仍是争议不断。

    直至明武帝知道后,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加赞扬宋锦,称赞她不愧是小太子之母,怀瑾握瑜、高风亮节,是天下女子当之无愧的楷模。

    皇帝金口玉言,无疑是抬高了宋锦。

    大有给宋锦撑腰的意思。

    一时之间再没有人敢质疑和批判宋锦。

    而明武帝一番话,甚至传得越来越广,连带宋锦的事迹,一起被人编成歌谣,传遍了大江南北。

    同时小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跟着水涨船高。大多数人觉得小太子有宋锦这样的母亲,其品德必然不差。再加之有秦驰这个堪称天下读书人典范的父亲,十有八九不会是庸才,令无数人都觉得大夏朝未来可期。

    说来就是有一点奇怪。

    论到与宋锦关系最密切的人,莫过于秦驰,然而在宋锦的事情上,谈论起秦驰的人不多,后来有人好奇查了查,发现背后有秦驰的手笔。

    秦驰甘愿给妻儿当绿叶,一直不求回报地铺路,让一些看不惯他的人,有些猜不透他的意图。

    倒是经过了四年。

    无人再觉得宋锦配不起秦驰。

    有人还说,他们天生就该是一对。

    宋锦此时正打着算盘。

    盘算着今年的账目。

    木婷翻了翻帐本,“今年又亏了,不知何时才能盈利?”

    “快了。”

    宋锦合上账本。

    名与利,相辅相成。

    木婷在一旁帮忙收拾。

    等宋锦累得背靠在椅背,拧着眉心之时,木婷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事,随口说道:

    “东家,说来奇怪,这个月京城那边没有来信。”

    “嗯?”

    宋锦拧眉心的动作一顿。

    木婷将一摞账本收好,“以前月中就会有书信送来了,现在快要到月底了也没个影儿。”

    木婷不提起,宋锦还没有留意到此事。

    每月至少会有一封信,有时会三四封。现在一个月有余,竟然没有一封信?

    这是几年来从未有过的。

    宋锦想了想,便道:“一次没信不奇怪。可能是秦大人最近正忙,没有时间写信,也可能是信在路上耽搁了。”

    “大概是吧。”

    木婷也是这样想的。

    二人出了铺子。

    坐上马车回府。

    一路上,宋锦心神不宁。

    回去见到小儿子端端正正坐在一张小桌子前,乖乖巧巧的练着大字,一旁是她的老父亲宋宽,翘着二郎腿坐在一旁喝小酒。

    悠闲自在得不行。

    当了富家翁几年,小肚腩都养出了。

    “娘!您回来了!”

    练字的小男孩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开口叫一声娘亲的时候,还趁机想放下笔起身。

    宋锦一眼看穿他的意图,“秦临骁,少耍小聪明,字没有写完不许起来。”

    “我就是见了娘亲,一时高兴得忘了。”

    五岁大的小男孩长得秀气,据秦家人说,他像极了秦驰小时候,但也只是长得像,性子完全不像,说秦驰小时候很乖巧安静,没有他的活泼好动。

    按宋锦的说法,不要说小模样像极了,那性子更像,都像是长了八百个心眼子,一时没盯着就会给你玩出花样儿来。

    小临骁又仰起小脸,小嘴跟抹了蜜似的道:“娘累不累呀?儿子去给您倒碗茶好不好,每天娘都要干那么多事儿,真的好厉害呀,您真是天底下最最厉害的娘亲了!”

    宋锦扬了扬眉,“坐好,认真写你的字。”

    “好吧。”

    又失败了!

    小临骁只能继续板起小脸写字。

    旁观的宋宽乐呵呵的瞅着,这样的戏码在小外孙启蒙后,时常就会来上一回。

    宋锦坐到宋宽对面。

    随后丫鬟端上微温的茶水。

    宋锦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等喝了小半碗后就没喝了,仅是端着茶碗微微出神。

    宋宽问道:“今日遇到事了?难道是账目出了问题?”他知道女儿今天去盘账。

    “没有什么。”

    宋锦说出觉得不妥,便又打哈哈道,“账目又是亏损,换哪个生意人心情会好,是不是?”

    “这有什么?”

    宋宽又不以为然道,“闺女呀,你不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吗?头几年投入大,就是花钱赚个吆喝。我让你把书明码标价,不赚钱也要收个成本回来,可你非要免费送人。现在好了,心疼了吧。”

    宋锦知道父亲误会了,却没有去解释,或许说这是她有意的引导,“也不仅这事。”

    “还有啥事儿?”宋宽好奇。

    “我在琢磨着要不要开个女子医馆。”宋锦走南闯北,见多了女人的处境艰难,“上个月我路过一处小镇,亲眼目睹了一名妇人跳河自尽。只因病痛缠身,婆婆和丈夫不准她去求医,她就想着以死来求一个解脱。”

    当时宋锦听到了旁人谈论。

    是妇人的夫家不许她去看病,把小病拖成了大病,原因竟然是镇上的大夫皆是男子,说什么妇道人家不允许和男子接触,要守什么男女大防,好像妇人去看个病就是失了清白一般。

    后来又得知整个小镇的风气皆是如此。

    这妇人并不是个例。

    宋锦之前做事虽说是利国利民,但不能说没有私心在里面。起码她想过事成了,能够给宋家添一层保障,能帮大儿子坐稳太子之位,同时自己不至于年华虚度。反而此时提出开女子医馆,心思就纯粹多了。

    宋宽问道:“你想怎么做?女子当大夫的不多。”

    “没有我就自己养出一些,可以先学习景老那本医书,通俗易懂。至于人选上,可以去牙行里挑选,以孤女为主,等人培养出来再送去药铺,让掌柜的专门整出一个隔间,只给女人看诊。门口处再挂个男子禁入的牌子……”

    “这不是个好买卖。你该知道穷人命贱,穷苦出身的女子更甚,不要说她们身上没有几个钱,就是她们真病了,她们的家人也不一定舍得花钱给她们看病。”宋宽知道不是没有人想过专门开女子医馆,只是最后都会不了了之。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棠锦》,方便以后阅读春棠锦第28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棠锦第287章并对春棠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