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当日,秦家沟老老少少皆到村口来相送。
“东家,宋绣想见您。”
秦七的声音在车厢外响起。
宋锦秀眉轻蹙,“她要见我做什么?”
掀开车帘,见到被官兵挡着的宋绣。
宋绣身上穿着棉服,腹部尚未看出明显的隆起,倒是她面上憔悴了许多,早前老刘氏去世,都不见宋绣这副模样,跟被谁吸了精血似的,红润的脸蛋都没了。
“姐姐!”
宋绣发现宋锦掀起车帘,连忙朝她焦急的挥手。
宋锦本不想理会她。
可现在被宋绣这么一喊,不少人的目光看了过来。
宋锦让大队伍先行,自己下马车去见宋绣。
二人走到远离人群的地方。
“姐!求您帮我一次!”
宋绣上前就要下跪。
宋锦一把抓住她的肩膀,“给我站好,这里说话没人所见,并不是没有人看到。”
“我日子过不下去了。”
宋绣一边说一边哭了起来,比起以前的矫揉造作,这次哭得比以往真心多了,“秦明松成了废物,我以后和孩子要怎么办?呜呜……我命咋就这么苦啊!”
宋锦静静地看着宋绣哭诉。
换个人或许会心软。
唯有宋锦内心毫无波动,宛如铁石心肠。
秦明松突然成了废人,让宋绣当官夫人的希望落空,这段时间时常听说她在家中发脾气,连秦老头都要避其锋芒。
三年前秦明松会试落榜,宋绣气得吐血,但终归是没有断绝希望,起码秦明松还是个举人。比起大部分的读书人来说,仍是前途光明。
这次不一样了,秦明松不但闹出了大丑闻,侥幸保住功名已是知府碍于秦家大房的如日中天,可他的身体实实在在毁了,再想入朝为官已无可能。
以后只能当个病秧子。
宋绣不想嫁给秦驰,就是厌弃他是个病秧子,谁知道仿佛命中注定一样,兜兜转转仍是嫁了一个病秧子。
宋绣哭了好一会儿。
哭着哭着发现宋锦没有一点动容,连一句安慰也没有。
“姐带我走好不好?”
宋绣满怀希望的望向宋锦,想要去抓宋锦的手腕,被宋锦及时躲开,“以前是我不对,我自作自受,我知道错了,姐原谅我一次,好不好?”
“不好!”
宋锦很果断的拒绝,“不管你这次有何意图,趁早死了这条心,我不可能会帮你,也帮不了。”
转身宋锦就要离开。
突然,宋绣失声道:“秦明松想杀我,留在这里我会死的!”
忽然,宋锦脚步一顿,“你怎知他要杀你?”
“他看我的眼神很可怕。”
宋绣说话的时候,声音还有些颤抖,“姐你就帮我这一回,最后一回!以后我再不会麻烦你了。”
“我和秦驰和离了,你也要和离吗?”
“我,我……”宋绣错愕。
怎么可能?和离了?
宋锦又淡然说道:“你不用惦记京城的富贵,因为我放弃了,宋家人也不会移居京师。想通过我的关系,让你成为人上人的法子,行不通的。”
“你怎么这样蠢!”
宋绣声音尖锐,比宋锦更为恼怒。
等话说出来了,宋绣才惊觉自己失态,“我没有要骂你的意思,我只是,只是……”
“好日子不是靠人给予,是自己过出来的。宋绣,活了两辈子,还不懂这个道理吗?”
宋锦目光落在宋绣的小腹。
此次她耐心和宋绣站在这里。
有几分是因为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她不希望宋绣继续作妖,又把孩子给作没了。
宋锦继续平静道:“想想你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不要再闹幺蛾子。倘若觉得秦明松会对你不利,大可以和他分居或是和离。”
不是她看不起秦明松。
是秦明松那个伤势,没半年别想下床。在这种情况下,不信在宋绣疑神疑鬼的情况下,还能让秦明松算计。
论到心狠,没人比得上宋绣。
宋锦不等宋绣再开口说话,取出身上数张百两的银票,塞到了宋绣的手里,转身离开。
宋绣反应过来想追,被秦七出手挡住。
“宋锦!你给我站住!”宋绣大声喊着。
宋锦这次没有回头。
走到了村口,发现大队伍仅是走了一小段路,就在前面停了下来。木婷小声告诉宋锦,说是李氏让队伍停下的。
一个嬷嬷过来请宋锦。
秦老大被赶去了单独坐马车。
宋锦坐上了李氏所在的奢华车驾。
李氏伸手把她拉到身边坐下,“你那庶妹又找你做什么?”
“说日子过不下去,想让我带她走,我拒绝了。”宋锦对此没有隐瞒,笑容微微带着苦涩道,“她还怀着孩子,她敢跟我走,我也不敢带。”
“好在你没答应。”
李氏提起宋绣就是一言难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宋锦笑了笑,很是认同。
在半道的路口,见到了孟县令等人来相送,李氏没有出面。
出面的人是秦老大这个驸马。
宋锦开了一回眼界,以前看着憨厚的男人,站在这些官员面前竟然毫不怯场,谈笑间坦荡自然。果然能养出秦驰这样的儿子,秦老大又岂会是个简单的。
离开徽州要经过歙县。
大队伍在歙县过夜。
由于队伍没有进府城。
宋二叔将宋锦的行囊送过来,加上宋家人给三个孩子准备的礼物,足足用了五辆马车来装,其中有两大箱子手抄版本的医学典籍。
宋锦私下见了宋二叔。
宋绣说秦明松想杀她,宋锦心里是不相信的,但也没有置之不理,便将此事告诉宋二叔。
宋二叔说会留意。
……
回京途中尚算安稳。
就是李氏中途感染风寒,休息了数日。
其余的时间都还好。
宋锦按照约定给秦驰去了一封信。
本来她以为会没有什么可说,结果写了厚厚的一封,从秦明松的丑事说起,再到宋绣来找,说秦明松想杀她。然后又提到他父母回乡祭拜,他父亲被秦老头纠缠等,还有李氏归途生病。
一桩桩事情描述下来。
不知不觉就用了几张信纸。
多日后,收到信的秦驰十分惊喜。上一封薄薄的信,让他的心里拔凉拔凉的。突然来了一封厚厚的,他迫不及待便打开来看,结果从头看到尾,愣是没发现一句关心他的话。
“公子不回信吗?”
秦八瞧着主子将信收起来,见到公子神色有异,遂试探问上一句,“……要不要属下给您研墨?”
“不回了。”
秦驰不死心的再看了一遍信,“秦八,你说夫人是如何做到写这么厚的信,硬是没有一句关心我的?”
“可能是夫人忘了?”
秦八愣愣道。
这话让秦驰的脸色更黑了,“给我滚出去。”
再迟钝秦八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想哭。
闻言,他赶紧行礼往外走。
秦八刚退到门口。
“站住!”
秦驰又叫住了秦八,语气凉凉道:“去传话,让裴鑫将军半个月内,务必攻下建宁。”
“是!”
秦八严肃应是,快步离去。
守在门口的老霍狐疑的瞅了秦八的背影好几眼,再笑着对旁边的护卫道:“怎么秦八像背后有鬼撵似的。”
“也许是有急事。”
护卫可有可无的回了一句。
宋锦尚不知道一封信,加速了建宁叛军落败的时间。
98第452章
规矩是上位者定的
一行人终于到达京师。
李氏问道:“锦儿,你要先去我公主府,还是郡王府?”
“郡王府?”宋锦愣住。
李氏解释道:“是祈安和你的府邸。祈安被封为安郡王,他说赐封礼要暂缓,想等你回来再举行。”
郡王的册封有正规的仪式,由五品以上官员主持,册封时会赐予郡王金册和金宝。秦驰推迟了赐封礼,离京南下。
宋锦刚刚知道此事,心情不可谓之不复杂。犹豫了片刻,她仍是坚定道:“我想去济方药铺落脚,方便打听父亲的下落。二叔他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劳烦您帮忙带回去。再告诉孩子们,等娘亲得空再去探望他们。”
不等李氏反应过来。
宋锦先是跳下马车。
带上木婷和秦七等人脱离了队伍。
望着宋锦马车走远,李氏发现了不对劲,她看向旁边的嬷嬷,询问:“刚才锦儿说去探望孩子?”
“奴婢听得不甚清楚。”
嬷嬷把头垂得很低。
“呵!”
李氏笑了笑没说话。
下一刻,秦老大钻进了车厢。
那位嬷嬷识趣的退了出去。
秦老大问道:“大郎媳妇怎么走了?她不随我们一同回府?”
“这要问你那好大儿了。”李氏冲着他嗔怪了一眼。
秦老大挪近李氏,乐呵呵问:“大郎做了啥?”
“谁知他干了啥事儿,把儿媳妇给惹急了,等他回来,有他后悔的。”李氏回想起和宋锦相处的时候,被她忽略的一些小细节。
宋锦面对她时,过于恭敬守礼。
李氏以为是宋锦尚未适应身份上的转变,等过段时间就会好了。现在看来不是,守礼有时候就代表着疏离。
秦老大不甚在意,“儿子现在主意大了,他和儿媳妇的事我们少掺和。家里有三个小娃儿,那才是咱们要照看的。”
“行行行,听你的。”
李氏用手肘碰了碰秦老大。
秦老大乐呵呵上前搂住媳妇。
远处的木婷回顾了一眼身后,从车辕上坐着转而掀开车帘子,钻入了车厢里。
木婷费解问:“东家怎么不跟公主回去?明明回去对我们找人更有利。”
“以什么身份回去?”宋锦反问。
木婷顿时被问住了。
宋锦见此只好解释道:“今日若以秦祈安妻子的身份出现在人前,待日后和离之事公开,我会成为京城最大的笑话。严重点儿说被治个欺君之罪都有可能,我不想赌人性。”
什么罪名就是上位者一句话。
宋锦现今的身份跟秦驰不相配,如果真要在一起,所有的荣华皆会系在秦驰身上,甚至一言一行都要被人盯着。
一点点东西都会被放大。
宋锦能做的便是恪守本分。
来到了西城的济方药铺。
马车停在后门。
宋继涛已经在这里等候,见到宋锦下车,当即上前恭敬行礼,“继涛见过少族长。”
“不用客气,有话进去再说。”
宋锦礼貌的开口。
济方药铺开的店面不大,就是一间小药铺。后面的院落却不小,连同隔壁的宅院一起,都属于济方。
宋锦在隔壁的院子住下。
木婷带人去收拾。
宋锦和宋继涛去了茶室。
说是茶室,相当于书房。
屋内布置雅致,书香浓郁,墙上挂着书画,一旁的书架上摆满了经卷和典籍。
等下人端上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