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厂子扩了,也确实挣钱了,而且债也还了。他还得到了区里的表彰,还常被领导叫去开会,认识的人也越来越高级。
可高级了,就免不了想跟人家平起平坐。不想低三下四,你得有实力才行。
于是忠民开始冒进,开始借更多钱扩厂。很多老客户、老朋友,就劝他一步步稳着来,不要太着急。可他不听,还说人家格局小。
接着行市有波动,利润也开始下降,厂里挣的钱,不能够按期偿还借债。
美琴走累了,弯腰揉了揉腿:“忠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犯愁的。”
忠民当时虽然愁,但行市还是看涨,只要挺一挺,把那段时间熬过去,将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于是他四下找人,借新债、补旧债。
了解他的老朋友,都不太敢借了。倒是找到区里,区领导给介绍了一个人,说可以给忠民一笔大投资!
“这世上还是好人多。”秋红似懂非懂点头。
美琴苦笑:“咱不能说人家是坏人,但也说不上好。”
人家是给投钱,而且很好说话。但都是有条件的……
美琴想了想说:“要让忠民签一个…一个对!对赌协议!就是在期限内,必须完成人家设置的盈利额。要是完不成,就得履行协议补偿。”
“那…那怎么行?万一挣不到呢?”秋红吓了一跳。
“忠民瞒着我签的,他胆子太大了!当时我要知道,我死活得拦着他。”美琴就是气在这个地方。
当时忠民信心满满,因为按照以往的行市,人家设的这个门槛不算太高。
可行市不由人,忠民干得是低端制造,同行越来越多,还相互压价。那原材料价格还跟着波动,利润越来越薄。
有人开始给忠民出主意,说厂子得转型,得投入研发,得花钱引进人才。
这主意倒没错,可执行起来有问题。忠民没料到,研发要花那么多钱,引进的那些人才,也不是什么厉害的角色,倒是花钱挺厉害,跟个无底洞似的。
忠民吃了文化少的亏,技术员说什么,他都依着来。
说好了半年搞出新产品,可半年又半年……
一旦烧钱,就很难停下。
厂子里的烧完,就拿家底烧,再借钱烧;只要烧出来新产品、新市场,厂子就转型成功了。
可又赶上老父亲生病去世,老母亲生病去世。
忠民管理上分了心,下面业务员就瞎搞胡搞。他那么信任高峰,高峰也背地里吃回扣。
最后到了期限,生意被忠民干得一地鸡毛。
“这干大买卖,里面竟然有这么多说道啊!”秋红大概听明白了,也同样被惊到了。
走到小饭店门口,美琴强忍着愤怒,咬着嘴唇说:“具体是什么样,忠民从不跟我细说。到了今年,忠民突然说他不干了,厂子让人家收购了。”
理了理额前的头发,美琴又说:“我问忠民,收购了人家也得给钱呀?钱呢?他说钱留给海棠,海棠有文化、脑子活,保不齐将来,还能再干起来。”
秋红提起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那就好,多少的也比我们强。”说完,她疑惑了一下,又问:“那二民跟你们还闹啥?”
本来美琴消气了,提起这个又来了气:“他说他厂里有股份,忠民把厂子卖了,没给他们分钱。我们这些年,给他家分了几十万,还不够吗?忠民当初也没给他签合同,就是口头承诺,效益好了就分钱。忠民还往多了给,能凑整都不带零头。”
“二民也太那啥了,你们就没好好谈谈?”秋红脑子一团乱。
“跟他们说了,讲得明明白白。可那熊东西,挣钱的时候,拿你当爹;这不挣钱了,他们恨不得往你脖子上咬!我算见识这家人了,不是个玩意儿!喂得越多,越没个够。”
咬着牙,美琴又说:“当初这八万块钱,就该立刻还回去。可你大哥非得充烂好人,觉得是一个奶奶的兄弟,能拉就拉一把。现在好,咱自己落难了,人家非但不同情,还把你往死里逼。”
第133章
许多机遇
大四基本没什么课了,主要是实操、实习。
这些都是学校里给安排,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学生真有好门路、好单位,也可以自行安排实习计划。
小帅没门路、没单位,听从学校的安排也不错。
开始就是在校内实习,老师带队。小帅觉得挺有意思的,终于学以致用,比坐在课堂里,单纯地学知识有乐趣。
校台那边的事情,他也渐渐抽身;老曹安排一些有实力的部员,慢慢接替了骨干成员的工作。
校台大会召开前的那个下午,老曹把小帅叫到办公室,做了一次详谈。
“以后真打算进厂?”老曹很殷切地给小帅泡了茶,推到小帅面前。
“进厂挺好的,我们这个专业,不愁就业问题。”小帅很真诚地回答。
“有没有考虑过,去省台实习?老师别的能耐不敢讲,单论这事儿,还是可以办的。”
小帅很感动,谁说他没门路、没单位?
而且老曹一开口,就是无数人羡慕的单位。
但小帅有着自己的顾虑,一来,他不是传媒学院毕业的,在专业实操,尤其是后期软件的使用上,肯定没有人家专业的厉害。他在校台,从事更多的是管理。
可要是去省台,他管理谁?谁让他管?
二来,自己的专业,他学了三年多,虽然不够顶尖,但至少中上游。学这个专业,却不从事这个工作,他心里多少有些恐慌。
最重要的,他怕给老曹丢脸。干好了是人情,干不好,人家老曹面子往哪儿放?这凭空给小帅带来了一丝压力,小帅不愿干自己无法掌控的事。
“先按照学校的安排走吧。将来真干得不合适,再回来麻烦您嘛!”小帅笑了,那时他对未来,完全没有任何规划。
也不是他不想规划,而是他的经验和阅历,不足以支撑他做一个长期规划。
那时的小帅,是看不到自己未来的。
老曹叹了口气:“你比兆鹏、曲凡他们强。头些日子一开学,他们就找我活动关系,弄得我有些措手不及。”
“正常,兆鹏和曲凡,都是传媒专业的。您跟省台的人又熟,这是必然的事情。”小帅不觉得这有什么,如果他是传媒专业的,他也会提出同样的请求。
“有没有兴趣做销售?当然不会一直做销售。我老公的公司,虽然不是大企业,但经营的很不错,一直都在上升期。你在下面锻炼两年,很快就能提上去。”
说到这里,老曹不好意思笑了笑,又说:“搞得我有点挖人的意思哈,其实你知道,我只是觉得你很好。”
小帅感动地以茶代酒,直接闷了一口。
“老师,大树底下长不成大树。过早地动用人际关系,这可能不是好事。这是关老师跟我讲过的话,他说要珍惜25岁之前,拼命试错的机会。过了这个阶段,再犯错就不会被原谅了。”
“所以你的选择,是不甘平凡地过这一生?”老曹有些失落,又有些期待。
小帅说:“我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平凡。但我相信关老师说的话,那老头子很多事情,说得都挺准的。按他说的做,也许不会太好,但绝不会很坏。”
老曹终于笑了:“那么多人,只有你学到了老头子的精髓。多少人,该信的时候不信,不该信的时候坚信。”
晚上的校台大会,搞得异常热闹。
场面搞这么大,不光为了迎接新生,更为了送别老生。
小帅是第一个被请上台,由邹校长亲手颁发了“优秀台长”证书的人。
接着是兆鹏、谭卓、晓宁他们,大家伙儿都干得不错,包括梁超在内。在这一天,他们全部功成身退,拿到了自己的殊荣。
会后,老曹又把几个骨干叫到会议室,每人给他们发了一张推荐信。只有小帅拿了两张,一张是老曹写的,另一张竟然是老邹写的。
“推荐信好好留着,以后投递简历时,复印上一张。汪若涵说,这东西很好使,尤其在面试的时候。里面写的都是好话,咱们校台能做的,都尽量给大家做好。”
老曹的言语很不舍,毕竟相处了这么久。
小帅更不舍,在会议室聊完后,他回到编导部,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干净,却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愣了好久好久。
校台终于落幕了,大学也快要落幕了。
好多事情,仿佛都还发生在昨天,却不想今天,就是告别。
晓宁本想过来,跟小帅聊一会儿;可走到编导部门口时,却看到沈蕾正站在门口。
她朝沈蕾笑了笑,轻声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走廊。
不知过了多久,小帅才背起沉甸甸的书包,起身时看到了门口的沈蕾。
“怎么?没当上部长,过来找我诉苦啊?”小帅出去把门关好,这次的主持部长,是由张晴来担任的。他以为沈蕾,为这事儿失落了。
“我才刚大二,不着急的。”沈蕾照旧跟在小帅后面,进了电梯又说:“你肯定很失落吧,校台是你撑起来的,今晚却成了最后一天。”
“还行吧,聚散终有时。”小帅边说边按电梯。
“你现在不是台长了,我可以喊你小帅了吧?”
小帅憋着笑、看着她:“不是台长也是学长,你总惦记喊我名字干什么?”
沈蕾不说话,出了电梯,来到办公楼外面,沈蕾走到他前面,猛地一挺胸:“王小帅,我要问你一个事。”
小帅吓了一激灵,该来的,始终都要来?
他望着眼前这个漂亮妹子,确实挑不出缺点。
窈窕的身姿,柔顺的披肩发,透亮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丝温婉。
“你…你想干嘛啊?”小帅紧张了,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面对这样的事情。
“知道金海实业吗?”沈蕾非常郑重地问。
“知道,挺厉害的,好像还是国企。”小帅有点茫然。
“你想不想去?”
“薪资高、待遇好,旱涝保收。不过那企业很难进,就算进去了,升职也很难。以前我们院儿一个学长聊过,说要是没点背景,最好还是不要往这方面想。”
沈蕾急得跺脚:“你就说你想不想去吧?!”
小帅大概明白什么意思了,但有些东西,并不白给,都是带有附加条件的。
“再说吧,离毕业还远着呢,先按学校安排走。”小帅只能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拒绝沈蕾的好意。
小帅始终谨记,老关曾经给他灌输的思想。
老关说,一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是个人有实力,别人找上你、认可你。
如果靠着某种关系,巴结上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平台,你就会很痛苦,各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你也不单单再是你,你的命运也无法由自己掌控,你将会变得没有底气,渐渐迷失自己。
第134章
梁超的报答
小帅在校内实习,沈蕾就隔三差五找他。
找他也不谈别的,只说是朋友,她喜欢听小帅讲话。
小帅不能说,他跟沈蕾不是朋友。如果不是朋友,那又是什么?
后来在老师的组织下,去校外实习参观,沈蕾又开始给小帅打电话。
小帅常以工作忙为由,去敷衍沈蕾。沈蕾也不生气,只说让小帅先忙,下了班再说。
有时候睡不着,小帅就望着夜空发呆。
他问过自己无数次,沈蕾这个女孩到底怎么样?讨厌还是喜欢?
他内心的回答是,沈蕾很好,大方得体,慢慢变得成熟,也越来越有女人味。
沈蕾越好,小帅就越自卑。
自卑不是因为沈蕾长得漂亮,也不是她多么优秀,而是两人背后的家庭。
沈蕾的家庭太高了,太高,就显得自己爸爸妈妈太矮了。
太高,意味着陌生,意味着太多不确定,也意味着万一被人瞧不起。
自卑是其次,更关键的是,小帅骨子里太自傲。
自傲的人,
很难屈在人家门槛下。
但这个事归根结底,还是缺少那种怦然心动。
要是真心动了,小帅觉得屈也就屈了,至少屈的不冤。
大四临近寒假的时候,梁超突然来了电话,问小帅哪天回家?
小帅一头雾水,但还是坦诚说:“假期院儿里没有实习安排,早几天、晚几天都行。”
“这么说你有时间?”梁超的语气,明显有些兴奋。
“有倒是有,你找我有事?”小帅问。
“你有电脑吗?”梁超再问。
“我正准备买电脑呢。”
离开校台以后,编导部的电脑,小帅就用不上了。这段时间的实习下来,小帅发现自己这个专业,又完全离不开电脑。
“快去买,钱不够跟我说。”梁超急切道。
“你到底要干嘛?”小帅苦着脸笑。
“带你赚笔外快,这一趟活儿下来,能让你挣一台买电脑的钱。”
梁超能不能带来外快,这都是其次的。小帅要买电脑,这是必须的。
他本打算放假后,回老家再买;现在赶上梁超有事,小帅索性直接去步行街提了一台。
放假前一天,小帅和梁超在小吃街北面,一所公寓楼里见了面。
这种房子小帅熟悉,当初晓宁看病,小帅租的就是这种房间。但梁超租的这间大一些,一室一厅,还算宽敞。
小帅去的时候,门没关,梁超正在里面安装办公桌。桌子有些老旧,应该是从二手市场淘换的。
“你神神叨叨干嘛呢?”小帅随手关上门,笑着问。
梁超拧上螺丝,这才拍拍手,靠在桌前大喘气。
“我从公司分包了点活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帮我一起干最合适。”
梁超没有任何保留,他说自己实习的那家传媒企业还不错,公司业务也比较多。只是眼看到了年底,公司积压的一些小活儿干不过来。
像梁超这样的实习生,在公司就是干小活儿的,大活儿肯定不会让实习生上手。
领导觉得同期实习的人里,就梁超干得好,于是问梁超能不能接分包。
往年也有分包,都是分给别的小公司去做。但那些公司做得质量,却不如梁超干得好。
“你行啊,现在能力就得到肯定啦!”小帅欣慰地笑了。还是以前那句话:梁超人品怎样先不说,但活儿干得漂亮。
“这活儿也不难,至少对你来说,轻轻松松。”
梁超上前,拍着小帅肩膀,又解释说:“跟做精品课的模式差不多。”
小帅听了听,确实不难。就是一些培训机构的讲师,录制了企业管理类的讲堂课。
小帅和梁超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课程,剪辑成40分钟的精品课节目,把里面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做删减,然后加个节目外包装,加个片头片尾的导语和结语。
“给多少钱?”小帅有点兴奋了。
“一节40分钟的课,刻录成一张高清盘。一张盘给300.”
“给这么多?!”小帅眼睛都亮了,他知道精品课不难做,俩人一天干三节课不成问题。
梁超倒是压住了兴奋,十分感叹道:“在学校里,像你这种大牛太多,我感觉不出自己多厉害。可走出校园才发现,我还是挺厉害的,咱干的活儿是值钱的!”
又说:“当然,也是赶到年底了,公司不抽这部分利润。要是平常时候,一张盘就给160的提成。咱干得算是快的,毕竟在校台练了经验,平均一天,能搞出一期节目。至于其它学校的实习生,三天都干不出来一期。”
小帅点着头:“确认这钱能拿到手?”
梁超拍胸保证:“拿不到钱,你剁我手!”
小帅跟校实习半年,没挣到一分钱;没想到在放假这节骨眼上,梁超给拉来了意外之喜。
小帅先回宿舍收拾行李,接着又给家里打电话,说实习比较忙,晚些日子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