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公公,请问皇上可有说让我常驻安栖观?”
“温大人,奴才只知道您医术高明,被皇上所看重。”
小夏子摊了摊手,示意自己不清楚。
温实初一愣,扯下了挂在腰间的荷包,硬塞到小夏子手中。
“家母前几日犯了咳疾,为人子理应在床前照顾。我先前白日里在太医院当值,夜里还能回家尽孝。还请夏公公指点一番,我可否在安栖观和京城之间来回走动?”
小夏子将分量不轻的荷包不着痕迹的放入了挂在腰间的大荷包中,说起了另一件事。
“前日赵太医随着王爷到安栖观给太妃娘娘看诊,隔日便回来向皇上复命。”
“温大人,小的还要去郡王府接人,就先行一步了。您尽快赶上来。”
温实初细细咀嚼了小夏子的话,眼中的担忧稍微散去。
只要不必长期驻守安栖观,他就能继续为嬛儿安胎请脉。
给钟粹宫那边递了消息后,他又不放心,特意叮嘱新收的徒弟多注意那边的动静。
甄嬛一得到温实初要到安栖观给舒太妃请脉的消息,当即坐立难安。
皇上怎么就这么巧的派了温实初去给舒太妃看诊?
虽说温实初保证会及时赶回来给她安胎,但甄嬛打心底涌出一股不安。
她的家人还未回到京城,父亲的冤屈还未洗清,她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甄嬛急得在寝宫里直打转。
崔槿汐将她的纠结尽收眼底,她将温热红枣茶递到甄嬛面前。
“主子,红枣茶暖心又暖胃,您先喝两口静静心。”
“槿汐,本宫静不下心。华贵妃一直对本宫的肚子虎视眈眈,若是知晓温实初不在太医院,还不知道会使出什么昏招来对付人。”
可是甄嬛又说不出让温实初不管舒太妃的话来。
崔槿汐也明白主子的真实意图,可她却不能顺着这话往下说,更不能将果郡王会想法子让温实初尽早回来之事告知于她。
“主子,温太医才给您请过脉,短时间内不会有旁的太医前来。”
“温太医是个知道轻重的,奴婢猜测他定会在下一次请平安脉之前赶回来。”
“你说得有几分道理。几日前才对外说了本宫身子不适来吓唬祺贵人,看来今日不能在宫里待着了。”
甄嬛拿过放在一旁的披风。
“小厨房里做了山药枣泥糕,正是眉姐姐爱吃的。”
“好几日没瞧见她,咱们到永和宫走一遭。”
甄嬛一踏入永和宫的大门,就发现所遇到宫人的脸上皆是喜气洋洋的。
“采月,可是宫里有什么大喜事?”
“回贞嫔娘娘,内务府一大早送了消息过来,说夫人明早就要入宫了。”
采月笑眯眯地引导着甄嬛往里走。
“主子心情大好,永和宫上下都得了赏。”
“沈伯母明日入宫?这确实是大喜事。”
甄嬛从掀开的帘子进去,只见挺着大肚子的沈眉庄正看着从库房里搬出来的摆件。
她听到动静抬起了头。
“嬛儿,你来得正好。明日母亲便要入宫,姐姐我想放一些摆件在母亲的住处。这一时不知如何选择,你快来帮我看看。”
“好,妹妹这就来给姐姐参谋参谋。”
甄嬛的目光从摆在地上的箱笼划过,里头摆放的都是一些难得一见的珍品。
她眼神一闪,看来眉姐姐这四年过得相当不错。
“眉姐姐,妹妹虽未见过沈伯母,但从你将你教养得如此出众,便能猜出沈伯母定是个喜好素雅之人。”
“你选一些素净的摆件和书画、古籍之类的,想必能合她的心意。”
“嬛儿说的是,是姐姐我太过高兴,一时挑花了眼。”
沈眉庄脸上的笑容挡都挡不住。
父亲在山东任职,全家都在那里定居。
从前华贵妃体恤后妃,让众人轮流同家人见面。
可她母亲离得远,只是同外祖母和舅母匆匆见上了一面。
这是入宫后头一次见到母亲,让沈眉庄如何不激动。
甄嬛面上看着也为沈眉庄高兴,可但细看就能发现她的笑意不达眼底。
沈眉庄欢欢喜喜迎接沈夫人入宫,可她的家人不仅在外受苦,自己还要日日夜夜为腹中的孩子担忧。
两相对比之下,甄嬛自然心里更是难受。
她还有一件要紧的事,连崔槿汐都没有告诉。
甄嬛发现这次的肚子比怀胧月时还要大得多,每次用餐时都不敢多吃。
即便崔槿汐眼巴巴送上了补品,她也会找借口将人支开,然后将补品悄悄倒入花盆里。
第560章
携母觐见沈眉庄有事要忙,胧月公主又在后院不出来。
甄嬛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扶着主子的崔槿汐敏锐的察觉到她的失落,轻声安慰。
“娘娘,距离您生产还有几个月,老爷和夫人定能赶回来。”
“我也盼着早些见到家人。”
甄嬛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寒风,心中为家人担忧不已。
“槿汐,你曾说苏培盛是你的同乡,现在你们私下里可还有往来?”
崔槿汐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抹复杂。
“主子,苏培盛与高长进同住恭俭胡同,且二人一直不和。”
人心易变,苏培盛的喜欢早已成了过眼云烟。
“苏培盛此人心胸狭窄,极易记仇。为了避免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奴婢还是尽量少与他接触为妙。”
甄嬛拍了拍她的手。
“槿汐,苦了你了。”
“主子,这都是奴婢心甘情愿的。只是往后您到养心殿或者皇上驾临钟粹宫时,最好让白芷在跟前侍候。”
崔槿汐自知得罪了苏培盛,积极地给甄嬛出着主意。
幸好高长进遭了难,不然被苏培盛告到皇上那里,她少不得要进一趟慎刑司。
福宝见浣碧站在原地不动,小声的询问。
“主子,您可可要出声叫住贞嫔娘娘?”
“谁说本贵人要去钟粹宫的。”
浣碧微微扬起下巴。
“福宝,听闻淑贵妃娘娘生六阿哥之前,日日要给他念书听。走!咱们也去景阳宫瞧瞧。”
福宝笑着附和。
“是,主子,奴婢觉得您一定能生个好读书的小阿哥。”
她其实不赞成主子同贞嫔娘娘来往。
只是主子有自己的想法,叫她不要干涉。
浣碧没想到她入宫多年才来景阳宫一回,就碰到了亲自过来取书的安陵容。
“嫔妾给淑贵妃娘娘请安。”
安陵容笑着虚扶了一把。
“何贵人请起。你月份这般大了,怎不在延禧宫好好养胎?”
“回禀贵妃娘娘,嫔妾听说您有身子时,时常给腹中孩子念书。故而嫔妾想要效仿一番。”
浣碧大着胆子开口。
“不知可否请贵妃娘娘帮臣妾挑几本书?”
“这等小事你派个人来问本宫即可。本宫有孕之时给府中的孩子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和一些游记等杂书。”
“你出来就只带了福宝一人,可让守殿的小太监将书挑选出来。”
安陵容见浣碧听得认真,好心的提醒。
“何贵人,月份大的孩子能察觉到外面的动静,这念书时间最好把握在一炷香左右。”
“嫔妾知晓,多谢贵妃娘娘提点。”
眼见浣碧又要行礼,安陵容及时出声制止。
“你怀着身子,就无需多礼。”
“本宫所需之书已选好,就先行一步。”
她朝着浣碧点了点头,转身就朝着外面走去。
待二人走到御花园的空旷之地,宝鹅忍不住低声抱怨。
“主子,奴婢瞧着何贵人根本没将您的提点放在心上。”
“本宫只是做了该做的而已,她听不听无所谓。”
安陵容脚步不停,“听闻沈夫人明日入宫,你和宝鸽说一声,明日小厨房里备上山药枣泥糕和一些济州的特色糕点。”
“是,奴婢记下了。”
安陵容直觉沈夫人会来给她请安。
果不其然第二天,她正沉浸在书卷之中,小林子隔着帘子禀报。
“主子,惠嫔携沈夫人求见。”
“请她们进来吧。”
安陵容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端坐在正位上,温和的看向殿门处的帘子。
不一会儿,随着帘子的轻轻掀起,一位身着石青色朝服的端庄妇人扶着大肚子的沈眉庄进来。
两人眉宇间有几分相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母女俩。
“臣妾(臣妇)参见淑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惠嫔、沈夫人免礼。”
安陵容温和地让两人起身。
“宝鹊,给惠嫔、沈夫人看座。”
“臣妇早就听说淑贵妃娘娘和善可亲,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沈夫人含笑看向上首温婉如春风般的女子。
若非是由女儿领着来的,她怕是会将淑贵妃误认为才入宫伺候皇上的鲜嫩新人呢。
听人说淑贵妃是县丞之女,可如今看着她通身的华贵气质,丝毫看不出曾经的出身。
这一个照面就将沈夫人心底的一丝轻视抹去。
“沈夫人过誉了,本宫不过是尽自己所能,以诚待人罢了。”
她曾帮助过沈眉庄,但沈家已用银子偿还了这份恩情。
安陵容可是没错过沈夫人瞧见她时一闪而逝的惊愕。
这沈家母女都不是什么值得深交之人。
后面不管沈眉庄如何,她是不会再插手的。
“惠嫔,沈夫人千里迢迢的从济州入京来伺候你生产,这一路着实辛苦。若是缺了什么,尽管和内务府那边说。”
“多谢淑贵妃娘娘体恤。”
沈眉庄谢得真心实意。
方才领着额娘去翊坤宫时,华贵妃虽接见了母亲,但那态度不提也罢。
这时宝鸽端着托盘进来,“惠嫔娘娘、沈夫人请用茶。”
宝鹊帮忙将茶放在二人中间的小几上,顺便还上了几碟子点心。
沈夫人笑着道谢,“有劳两位姑娘了。”
沈夫人没有乘坐辇轿的待遇,沈眉庄是一路陪着母亲走过来的。
一路上顶风而行,又不敢碰翊坤宫的东西。
正好需要喝些热茶暖暖身子。
沈眉庄相信安陵容的为人,毫不犹豫地端起了茶盏。
沈夫人见状,也放心地跟着品尝起来。
她一掀开盖子,便瞧见了那艳红的茶水,鼻尖还嗅到了浓郁的松烟香与果香。
沈夫人心中一动,小抿一口,顿时满口生香。
这红茶是正山小种,皇上曾经赐下的年礼中也有一两。
老爷对此茶爱惜不已,她也只品尝过一回。
三人客气闲聊间,安陵容见沈夫人喜欢,又示意宝鸽续水。
正山小种红茶经久耐泡,可泡上四五回仍不失其味。
安陵容不爱红茶,这是内务府那边分过来的,说是冷天喝了能暖胃。
茶水续到第三遍,眼看着快要到了巳时末,安陵容体贴地开口。
“惠嫔,你与沈夫人将近十年未见,本宫就不耽搁你们母女叙旧了。”
“多谢娘娘体恤,臣妾告辞。”
沈夫人也跟在她后面起身。
宝鹊将二人送出门后,低声请示。
“主子,奴婢瞧着沈夫人有意交好,您看是否让内务府那边给予特殊的照顾?”
第561章
沈母教女安陵容轻轻的摇了摇头,“不必了。”
入宫将近十年,她与沈眉庄也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
如今沈眉庄麻烦缠身,安陵容怎会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