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太麻烦你了,你这还得上学。”
“你不也上学啊,也就放学回来给你们做点合口味的饭菜,又没什么。”
张兰把廖圆的房间收拾好。
“你啊,别想那么多,养好身子最重要,你这可是头胎,一定要小心。”
廖圆眼圈微红:“谢谢大嫂。”
“谢什么啊,就多一双筷子的事,对了你怀孕的事,给爱宽还有你爸妈那边说一声,虽然说没到三个月不能广而告之,但是家里人得知道,其他人就不要说了。”
张兰怕廖圆不知道规矩,赶紧叮嘱她。
“你们都让我来家住了,我室友她们估计猜出来了。”
“明理的人猜出来也不会说的。”
张兰笑了:“你自己不要往外说就行了。”
“我知道了嫂子。”
知道廖圆也怀孕了,张海生又给老战友打了个电话,让他们把能找到的补身体的东西多往这边寄。
承礼和青青也搜罗了不少的东西往这边送,就连陆老爷子,都让赵塘送了不少东西过来。
“兰子啊,你可得看着他们,吃的东西适量就好,可别吃多了,万一孩子养的太大,也不好。”
自从知道周欣怀孕,怕他们没个女性长辈,再出什么岔子,欧阳文静三天两头就往这边跑。
“我知道婶子,我盯着他们呢。”
张兰好脾气,婶子说什么他都应下。
“你这一个人照顾两个孕妇,多累啊,要不我搬过来帮帮你?”
欧阳文静看到张兰一个人照顾她们就心疼。
“没事婶子,也没多少活,累不着我,再说了,爱党和爱国还有舅舅都帮忙呢,石头也能帮我做家务了。”
“哪能让石头干,”
欧阳文静连连摇头:“石头还是个孩子呢,就应该好好学,好好玩。这样吧,我搬到青青的四合院来,那里离你们这近,我来帮你。”
“真不用婶子,”
张兰立马拦住欧阳文静。
“我们没那么娇贵,舅舅他们承担了大部分家务,累不着我,顶多我专门给欣欣和圆圆准备点吃的,其他的,他们舅甥三个都干了,再加上爱岁和阿晨,也能搭把手,人手绝对够了。”
欧阳文静看了李爱国李爱党一眼。
“现在家里特殊时期,你们兄弟两个可要照顾好她们。”
李爱国赶紧应下。
“那有什么事你就让爱党告诉青青和承礼,你们要是不好意思找我,那就让青青夫妻来,都是一家的兄妹,可千万别见外。”
“放心吧,婶子,肯定不见外。”
第548章
留在首都过年
李家屯
爱达接到廖圆打来的电话,知道弟妹怀孕的事之后,下班回家就把这事告诉爷爷。
“爷爷,宽子现在不在家,一时半会也联系不上他。”
三爷爷知道圆圆怀孕了,高兴的脸色通红。
“没事,首都兰子他们都在,能把圆圆照顾好,爱达,明天你给你廖叔他们打个电话,记得要道歉,就说宽子现在不在家,一时半会不能让他去首都照顾圆圆,只能把圆圆托付给兰子他们,态度一定要诚恳。”
爱达闻言,赶紧应下。
“我知道了爷爷。”
雪华迟疑的看着爷爷和爹他们:“爷爷,爹,叔叔,要不我去照顾圆圆?”
三爷爷摇了摇头。
“首都那边咱们家人不少,兰子会把圆圆妥善安排好的,再加上月份浅,圆圆还要上课,没到要人照顾的地步,不过要是她生了坐月子,雪华啊,到时候,还真得你帮忙了。”
他们家没有女性长辈,雪华又是嫂子,这时候只能指望她。
“爷爷,这是我应该做的。”
三爷爷笑着点了点头。
“好啊,这下宽子也有孩子了,不拘是男孩女孩,总算是有孩子了。”
爱宽和爱党差不多大,爱党的妞妞都上学了,他现在终于有孩子了。
“能联系上爱宽的时候赶紧告诉他,让他尽快去一趟首都,咋说也得陪陪媳妇。”
“知道了爷爷。”
首都四合院
陆老爷子从儿媳妇嘴里听说兰子有多辛苦后,不声不响的让杨婶子去了爱国家帮忙。
杨叔和杨婶子是之前赵塘找来的门房,夫妻两个一直住在四合院前院,平时杨叔看门,杨婶子帮忙打扫卫生,现在兰子那边缺人,陆老爷子和杨婶子商量了一下,让杨婶子去兰子那边帮忙,晚上还回来住,给她双份的工资。
这下杨婶子当然乐意,每天开开心心的去张兰那报到,等他们去上学了,再回四合院打扫卫生,两边都不耽误。
杨婶子的加入让张兰更没有那么大的负担,每天除了琢磨吃的,就是琢磨吃的,好在廖圆没有孕吐反应,欣欣的孕吐也没了,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随着天越来越冷,各大高校陆陆续续开始考试。
最近,所有人都在忙着考试,平时吃了饭就是看书,就怕考试考不好,过年回家丢人。
等考试结束,寒假就来了。
“欣欣已经四个月了,圆圆才刚两个多月,这么长时间的火车,咋走?”
考完试,来不及想成绩,张兰就开始犯愁。
“宽子不是还在这嘛,看看宽子是怎么打算的。”
爱国安慰媳妇。
“大哥,大嫂”
青青和承礼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过来了。
“大冷天的,你们一家四口怎么来了?”
张兰赶紧把知微知远拉到怀里,摸摸他们的脸和小手,感觉热乎乎的才放心。
“爷爷刚才让赵叔过来传话,说爹给他打电话,过年不让你们回去了,二嫂怀着孩子,路上不好走。”
“不回家?”
爱国和张兰眉头皱起:“过年哪能不回家啊,爹娘他们都在家呢!”
爱党和周欣也有些着急。
“这不是特殊情况嘛,过年的时候本来车上人就多,二嫂和圆圆又怀着孩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爹娘说了,你们不回去,他们来首都过年。”
说完,青青看向爱宽和廖圆。
“宽哥,三爷爷让我爹带了话,让你和圆圆也在首都过年,今年就不要回去了,她们的身体最重要。”
爱宽和廖圆面面相觑。
张兰看着弟妹和廖圆的肚子,想到爹娘他们过来,对不回家过年的抵触也没有那么多了。
“呦,那坤子和妙妙是不是也不回去?”
张兰这才想起来,祝妙二月份就要生了,显然是不可能回去的。
“对,姑姑和爹娘他们一起过来,大姑这次住下暂时就不走了,要照顾表嫂的月子。”
青青把这些都和爱达哥打听清楚了。
“那这下,就爱岁和阿晨回家了。”
张兰想到什么,立马火急火燎的安排工作。
“明天,爱国和爱党承礼爱宽你们早起去供销社买东西,咱们既然没法回去,那给长辈们的年货就得备足了让爱岁他们带回去。”
承礼莞尔,和大哥二哥一起应了。
“大嫂,”
爱岁和冯晨双眼无神:“你们也不要买太多,我们两个人哪能带得了这么多东西。”
“带不来也得带,大不了不怕磕碰的我们寄过去,怕摔的你们带走。”
张兰急忙拿纸笔写年货单子,青青和嫂子们围过去。
“圆圆,暑假的时候因为双抢和南下的事,你就没回成南省,这次过年又怀孕,估计也没办法见你爸妈,你也买点年货,给你爸妈寄过去。”
“我知道大嫂,我和宽子想着这回事呢。”
张兰点了点头:“欣欣,给你爸妈的礼物你自己准备,明天让爱党亲自给你爸打电话,说咱们不回家过年的事。”
“好,大嫂。”
这个时候,张兰作为大嫂的魄力就出来了。
既然决定在首都过年,很多他们没想到的东西都得准备。
青青和承礼跟着一起凑热闹,看着大嫂写单子把他们的四合院还有爷爷那都给算上,两夫妻眼里带着星星点点的笑意。
“大嫂,买红灯笼对联窗花什么的我来吧,保准把咱们院里都装饰的红红火火的。”
陆承礼主动承担了任务。
“行,那就交给你了,对了,忙完给家里准备的年礼,承礼,咱们的年货你带着你哥他们去买,都准备什么你都知道吧?”
这个陆承礼熟啊,在李家屯这么多年,过年准备的东西都是他和哥哥们去买的。
“知道,大嫂放心吧,保管给你准备的妥妥的。”
张兰笑眯了眼睛:“行,那就交给你们了,记得多买点,你爸妈那,还有陆爷爷那,孙家祝家到时候都给送点。”
这都是他们李家人的亲戚,既然过年准备在首都过,肯定要走动起来。
“知道了大嫂。”
因为张兰的这一番安排,除了爱岁和冯晨,其他人也没了在异地过年的失落和忐忑。
青青坐在凳子上,灯光一照,脸色是红的。
本来第一次和承礼在首都过年,还担心有些不适应,没想到大嫂他们都留下了,就连爹娘也会过来。
真好啊!
青青手托着下巴,笑眯眯的看着这热闹的一幕。
陆承礼眼神温软,温柔的看着这些家人,把手轻轻的落在了青青的肩膀上。
第549章
办年货
寒假刚刚开始,因为今年不回李家屯,李爱国他们反倒比回家的时候更忙碌。
爱国爱党爱宽他们一大早起来,在紫藤巷口和承礼汇合,一起冲向了供销社。
首都的供销社货品要比临安县齐全多了,他们如愿的买到了想买的东西。
等承礼他们回来的时候,张兰已经带着周欣和廖圆把给三爷爷他们做的衣服装好了。
看着爱党他们大包小裹的,爱岁和冯晨一脸郁卒。
“大嫂,这些不会都是让我们背走的吧?”
张兰看着他笑:“不是”
她扒拉了一下丈夫和弟弟妹夫买的东西:“你们买酒了?”
他们那的人好酒,不过酒是粮食精,平时家里没事谁也舍不得喝。
“酒是承礼从家里拿的,这两瓶是给三爷爷的。”
张兰闻言,把酒专门放在一边。
“三爷爷喝酒之后什么样你忘了,还敢给三爷爷拿酒。”
陆承礼摸了摸鼻子,怎么可能忘啊,两个老爷子醉酒打起来了,最后受伤的却是七叔夫妻,估计大队里谁都忘不了这事。
“三爷爷好这口,这是爷爷专门叮嘱我给的,爷爷不在,三爷爷他一个人喝不醉。”
老爷子可惦记着三爷爷呢,知道爹娘过来,他们不回去,昨天送消息的时候就把酒给带过来,让爱岁给三爷爷带走。
“酒不好寄,只能爱岁你们带着了。”
“行,那嫂子你可给我装好点,别路上撒了。”
剩下的东西大部分都可以寄回去,离过年还有段时间,倒也不着急。
“这次就你们两个回家,路上注意安全,晚上别睡死了,机灵着点。”
张兰止不住的叮嘱爱岁和冯晨。
“放心吧,再咋说我们也是大学生,肯定不会有事的。”
爱宽给他们打包好行李。
“大嫂,他们都多大了,又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不会有事的。”
张兰也是关心则乱,爱岁他们的年纪都能当爹了,还能出什么岔子。
看时间差不多了,爱党和爱宽送爱岁冯晨去火车站,看他们上了火车才回来。
时间很快到了腊八,一大早,老爷子和赵塘就来了四合院,青青他们给两个孩子裹上厚厚的衣服,洗漱完带着孩子们溜达着就去了大哥他们家。
“就等着你们呢!”
听到敲门声,爱国小跑过来给他们开门。
“腊八粥熬好了,兰子放了好多东西,就等你们过来吃饭。”
爱国扶着陆老爷子的手往里走。
“陆爷爷,要不这几天您就住在四合院吧,家里这几天热闹呢,天天一早一晚的跑,还不如先住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
陆老爷子一早就眼馋李家屯热闹的过年气氛。
“这不,和小赵把衣服都带来了,这几天住在四合院,等三十我们一起回大院。”
“那正好,兰子他们这几天要过油弄好些好吃的,到时候给你们带过去,赵叔要是不会做,就让青青来做。”
李爱国笑呵呵的说道。
“成,我们可算有口福了。”
一碗热乎乎甜滋滋的腊八粥喝完,几个小孩围着赵塘要吃糖葫芦。
赵塘一高兴,带着一群小尾巴上了街,买了些山楂过来自己做。
“现在外面卖东西的真是越来越多了,咱们买个什么东西也方便了不少。”
十二月份的时候,全会一开,市场上大的动作还没有,但是小商小贩确实比以前多了很多。